1、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骨骼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1 总课时总课时 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 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 2能够通过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3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 206 块骨头。 4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 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 5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等多 方面的作用。 6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 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
2、学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教学难点:拼人体骨骼图。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贴在硬纸板上的人体骨骼图。 学生材料:每组鸡腿骨 1 根、小石块 1 块、放大镜 1 个、锤子 1 把、猪腿骨 1 根、实验记录单 1 张。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个个 性性 化化 备备 课课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 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出示建筑工地的 钢筋框架) 2 (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 筋框架怎么不见了? 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 不
3、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示课题:骨 骼)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 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 观察,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2学生交流方法。 3提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 到多少块? 4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 干、手臂、腿脚。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 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 (学生分组活动:摸骨数骨) 5汇报交流活动情况,对照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图,了解 骨骼的分布。 6出示人体手骨的
4、X 光照片,提问:大家摸出自己的手 上共有几块骨头? 学生讨论。最后师小结:人们肉眼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 的结构,但 X 光却可以。一只手上竟然有 27 块骨头呢! 通过拍 X 光片,可以清晰地看到骨头是否健康或者断裂。 7补充:人体内骨骼系统中的骨头数量由年龄决定。一 个刚出生的婴儿有 275 块骨,而一个成年人的身体里却 只有 206 块骨。因为,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些骨会 合并在一起。例如,婴儿刚出生时,其头盖骨分为许多 块独立的骨,随着人体不断地生长发育,独立的骨合并 在一起,形成了较大的头盖骨。 8游戏: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引导组内学生好好 合作,看看哪一组装得又快又准确。 9小
5、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共有 206 块骨头。 这些骨头是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的。 10补充:了解人体内的另一种骨头软骨。 (1)摸一摸耳朵,感觉到了什么? (2)耳朵中含有软骨。 (3)讲述: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软骨会发生变化。婴儿 的骨骼大部分都是软骨,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大部分 的软骨会被硬骨所代替。除了耳朵的软骨外,我们的鼻 尖、膝盖等处还有软骨。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三三、探索:了解骨头的特点、探索:了解骨头的特点 1探索活动:发现骨头的特点。 (1)各组学生从老师处领取一根煮熟的鸡腿骨、一块石 头和相关观察工具。 (2)学生先用放大镜观察石头和鸡腿骨,然后用锤子轻 轻敲打
6、石头和鸡腿骨的表面,再掂一掂它们各自的重量, 比较一下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学生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并汇报交流。 3说说动物的骨头是什么样子的。 (建议用多种方法描 述骨头的特点) 4师小结:通过对鸡腿骨和石头的比较,将更好地发现 骨头表面结构紧密、坚硬、质量轻等特点。 四四、观察:了解骨头的结构、观察:了解骨头的结构 1讲述:骨骼中的骨都是由活细胞构成的,骨是有生命 的。它们能长长,也能长粗。 2观察活动:提供猪腿骨实物,观察骨头的结构图,说 说骨头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3讲解骨头的结构组成:骨密质内有一些细小的导管, 将骨表面的血管和神经与骨中的活细胞连接起来。骨头 中间有一种软组
7、织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4提问:你还可以提供哪些证据来说明骨头是有生命的 吗? 五、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作用五、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作用 1出示幻灯片(人站立图,胸廓图,人体游泳图) ,问: 人体的骨骼具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结:人的骨骼具有支持躯体、保护内脏器官、运动 等多种作用。 4安全教育。 六、作业六、作业 1看图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骨骼参与了运动?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跳绳时; (2)吃饭时; (3)静坐时 2完成活动记录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1.骨骼 成人的骨骼:206 块 人体的支架 构成:头、躯干、手臂、腿脚 作用:运动、支撑、保护
8、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关节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1 总课时总课时 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关节并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关节的位置;认 识关节类型中的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的活动形式和 关节的作用。 2知道人体上一些关节的位置;了解关节的多种活动方式。 3体会到关节在人体各种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感受人 体关节的神奇与巧妙,激发研究人体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 难点: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人体骨骼模型。 学生材料:每组不同长短的木棒各 3-6
9、根、绳子若干、回形针 若干、小口瓶 1 个、豆粒若干。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个个 性性 化化 备备 课课 一、一、观看视频,观看视频,交流谈话,揭示课题交流谈话,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机器人行走、人类运动的视频,观察对比: 机器人行动起来与我们人类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为什么 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2学生交流介绍,演示机器人行走和人类行走的动作。 3提问: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跟我们身上的哪部分 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呢?(揭示课题:关节) 4谈话: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 1讲解:什么是关节?(借助图片半导体天线、挖土机 手
10、臂来解释骨头与骨头能活动的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2讲述后提问:我们都知道骨骼是由 206 块骨头组成的 一个完整的人体的支架。每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之间由 关节相连。那是不是所有的关节都能运动呢? 简单简单介绍介绍: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种。身 体内的某些关节以某种方式连结后,骨的活动性较小,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或是不能运动。我们把这些骨的连接叫做固定关节。头 盖骨的骨就是由固定关节连结的,连接肋骨和胸骨的也 是固定关节。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节。活动 关节使人体能够进行大幅度的运动。在解剖学中关节指 的是活动的关节。 4小组活动(同桌) :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
11、 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 5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6游戏:猜一猜: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关节,学生积极 发言回答关节名称,教师标明图片中关节的名称积极的 鼓励并给予评价。 7理论与实践结合:在课件中完成有关关节图片的猜猜 游戏后,教师取出实物人体骨骼模型让同学们指一指、 说一说。 8谈话并设疑: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够自由活 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 证一下吗?分组实验活动,体验一下,关节绑住之后做 这些动作跟原来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小组活动: (1)绑住食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 进小口瓶; (2)绑住肘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 (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
12、蹲。 9汇报实验结果,交流体验的感受。 10学生回答后总结: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像木板 一样僵硬。 关节的作用:1运动更灵活。 11提问:教师列举某 2 个关节,他们都可以怎样活动 呢?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简介关节的几种活动方式,并 提出本册教材对关节的三种分类方法: (1)铰链关节(2) 旋转关节(3)球状关节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2 游戏: 对号入座根据教师给出的关节名称按活动 方式进行分类,学生在白板上进行操作。 13小结:不同的活动关节使人体能以多种方式运动。 三三、总结拓展、总结拓展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 解? 2思考:关节还有什么作用? 3活
13、动体验与回忆: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将脚跟 落下。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 做这个活动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回忆体育课上教师教 授的立定跳远,在完成最后一个落地动作的时候是什么 样的?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2关节 类型:屈伸 旋转 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铰链关节) (旋转关节) (球状关节) 肘关节 桡尺关节 肩关节 膝关节 髋关节 指头关节 腕关节 作用:运动、缓冲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肌肉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2-1 总课时总课时 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触摸体验肌肉的存在和质地。 2能够利用身边材料制作
14、手臂活动模型和膝关节活动模型。 科学知识 1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肌肉的收缩。 2知道骨骼肌是成对存在并在一起工作的。 3了解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一些肌肉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获取认识需要进行时间的体会。 2体会到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了解骨骼的运动是由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引发的。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人的肌肉的挂图,带有肌腱或青蛙腱,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牵 动骨骼运动的活动投影片。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个个 性性 化化 备备 课课 (一)(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关节,现在,请你们用左手扶在 右臂的肘关节上感觉一下
15、,右臂是怎样抬起的?是“谁” 在牵动它? 学生感觉、体会、汇报。 师:肌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肌肉。 (板书课题) (二)(二)探究新知探究新知 1、认识几块肌肉 师:你们知道肌肉长在哪里吗?请你们在自己身上找一 找。 让学生到前面指出自己找到的肌肉。 师:骨骼上长着一块块肌肉,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几块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肌肉,看谁最先记住这几块肌肉的名称和位置。 学生活动。 (教师将人的肌肉的挂图贴在黑板上,并在胸大肌、腹 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腓肠肌) 请学生在自己身上指出。 2、认识肌肉的收缩能牵动骨骼运动 师:把手放在肱二头肌上,做屈臂、伸臂动作,你能发 现它有什么变化呢?
16、学生活动,发现肱二头肌能变硬变鼓,也能变软变瘪。 师:现在请你再研究一下,当你屈臂和伸臂时,肱二头 肌有什么变化,它有什么作用? 学生分组研究。 学生汇报研究结果。 讨论: 在屈臂伸臂时,肱三头肌有什么作用?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会不会同时收缩或舒张? 教师演示屈臂伸臂,展示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交替收缩、 舒张,牵动前臂屈伸的运动过程,同时进行讲解。 (3)小结:将脚跟提起、放平,主要是腓肠肌在起作用。 腓肠肌舒张时,脚后跟是平放;当腓肠肌收缩时,就牵 动骨骼把脚后跟提了起来。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肌肉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2-
17、2 总课时总课时 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按要求操作,感觉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2能够通过观察图文理解肌肉影响骨运动的方法。 科学知识 1了解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一些肌肉运动。 2知道人体肌肉共有 600 多块,重量占人体的 40。 3初步懂得人体运动的肌体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认识到外表静止的物体其内部也在运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制作手臂活动模型。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人的肌肉的挂图,带有肌腱或青蛙腱,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牵 动骨骼运动的活动投影片。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个个 性性 化化 备备 课课 一、复习导
18、入新课:一、复习导入新课: 1.在屈臂伸臂时,肱三头肌有什么作用? 2.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会不会同时收缩或舒张? 教师演示屈臂伸臂,展示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交替收缩、 舒张,牵动前臂屈伸的运动过程,同时进行讲解。 3.小结:将脚跟提起、放平,主要是腓肠肌在起作用。 腓肠肌舒张时,脚后跟是平放;当腓肠肌收缩时,就牵 动骨骼把脚后跟提了起来。 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 1.现在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肌肉的运动。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完成书上的几个动作。 (2)谈谈你感受到的肌肉是怎么运动的?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3)学生交流体会。 (4)人体的各种运动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 关
19、节而实现的。 (5)讨论:人体有没有不需要肌肉就能运动的? (6)一块肌肉连接着两块骨,能不能带动两块骨运动? (7)为什么我们的肌肉总是成对存在的? (8)正是有了这些肌肉,再加上骨骼、关节才使得我们 的身体有了自如的运动。人共有 639 块肌肉(教师补充 相关知识) 。 (9)请同学在图上标出我们在做前面运动时分别是哪些 肌肉在工作? (10)学生汇报讨论。 2.巩固:当我们睡着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 作? 3.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手臂肌肉的活动模型。 (1)图能不能看的懂? (2)有什么该注意的地方? (3)有没有你认为困难的地方,我们可以怎么简化? (4)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想法了?
20、4、关于肌肉的保健教育 师:肌肉发达人才有力气。怎样才能有发达的肌肉,使 肌肉收缩有力呢? 小结:体育锻炼可以使肌肉发达、收缩有力。 (三)布置作业(三)布置作业 吃瘦肉时,观察肌肉的结构。 (一丝一丝的)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我们来养蚕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1 总课时总课时 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2.观察蚕卵和蚁蚕。 3.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4.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 1.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
21、叫蚁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2.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蚕卵,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 难点: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 学生准备:纸盒。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个个 性性 化化 备备 课课 (一) 、导入新课:(一) 、导入新课: 1.你们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蚕是怎样一种小 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呢? (二) 、探究新知:(二) 、探究新知: 讲话:大家来猜一猜, (出示蚕卵)这是什么? 交流:关于蚕,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关于蚕你们有
22、什么 问题要研究吗? 在蚕宝宝出生前,我们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 暖的家。 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 方。 蚕宝宝不喝水,桑叶洗净后必须要擦干叶面上的水分才 能喂它;饲料不能太稀,否则蚕宝宝会拉肚子。 观察蚕卵,说说蚕卵是什么样的? 蚕卵的大小 蚕卵的颜色 蚕卵的形状 观察蚁蚕,说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电脑播放蚁蚕孵出的一瞬间,看它怎样脱壳而出,怎样 大口吃掉极有营养的卵壳后,又去找食的情景。 指导学生做蚕宝宝日记。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
23、学内容 给蚕宝宝记日记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1 总课时总课时 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养蚕。 2.能够较长时间的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3.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幼虫的外观和变化。 4.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5.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知识 1.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 空气、 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2.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3.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 再长大。 。 4.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出下一代幼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2.
24、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3.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搜集的科学信息。 4.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记录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难点: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蚕宝宝蜕皮的录象资料。 学生准备:直尺。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个个 性性 化化 备备 课课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给学生播放蚕宝宝一生的故事。 指导学生写蚕宝宝日记。 (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蚕宝宝的一生经过四个变态。 1.幼虫期 幼虫期是蚕发育期中最长的一段,大约历时一个月,也 是养
25、蚕活动最费时费力的时期。这一阶段的观察要点是 蚕的形态及其进食、眠起、蜕皮和吐丝结茧的过程,要 求学生详细地做好记录,每三天要测量记录一次蚕宝宝 的体长,并保留蚕蜕下的皮。 研究课题有: (1)比较吃桑叶的蚕和吃人工饲料的蚕,哪一个长得更 好些; (2)用莴苣叶喂蚕,它也能吐丝吗? (3)蚕蜕皮时为什么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 除此之外,教材还鼓励孩子们根据兴趣和条件多做研究。 2.蛹期 这一时期的观察要点是蛹的形态。教材中安排了“称量 一只茧有多大多重” 、 “摇一摇,对着光亮照一照,看一 看蚕在茧里是什么样子的” 、 “剪开茧,观察蛹”这三项 观察活动,并要求孩子们将观察蚕蛹的结果画下来。 研
26、究课题是“剪开茧子的蛹还能活吗?” ,指引学生预测 及实验,看着剪开茧子的蛹是否还能变成蚕蛾。 3.成虫期 观察要点是蚕羽化破茧、交配和雌蛾产卵的过程及蚕蛾 的外形特征,让孩子们比较蚕蛾与蛹的外形,找一找蚕 蛾身体各部分分别是从蛹的哪些部分发育而成的。还要 比较雌、雄蚕蛾的外形,找出它们的差异,学会辨识它 们。研究课题是辨识蚕蛾的雌雄。 当蚕蛾产下卵时,它的一生便即将结束了。它的生命将 由卵来延续。在这里,教材要求学生数一数一只雌蛾能 产多少卵,再仔细观察一下新卵的外形特征。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三)蚕宝宝喜欢吃什么食物? 桑叶 蒲公英叶子 莴苣叶子 辨别蚕蛾的雌雄。 蚕蜕皮时,为
27、什么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我们来抽丝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1 总课时总课时 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 2.学习抽丝。 3.测量出一根丝的长度。 科学知识 1.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以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2.知道简单的缫丝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 2.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丝业文明而自豪。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抽丝和测一根丝的长度。 难点:找准茧上的丝头。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我国养蚕历史的电教片。
28、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个个 性性 化化 备备 课课 (一) 、导入新课:(一) 、导入新课: 1蚕的一生有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二) 、探究新知(二) 、探究新知 1介绍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以及为人类服饰业作出的贡 献。 远在新石器时代,也就是距今五千年以前,我国人 民就把桑林中的野蚕拿到家里饲养,已经出现了养蚕、 抽丝、织绸。1958 年浙江省吴兴县钱三漾,发掘出土一 些古代绢片、丝带、丝线,经鉴定是公元前二千六七百 年前的产品。到了殷商时代,蚕桑生产已相当发达,在 我国现存最早的甲骨文中已有“蚕” 、 “桑” 、 “丝” 、 “帛” 等象形字,又有祭祀蚕神的记载。殷商
29、的青铜器文物上,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还铸有蚕形图像。近年从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 文物中可以见到西汉初年的丝织品工艺水平达到非常精 美的程度。公元前四五世纪,即春秋战国之间,我国的 蚕丝已经闻名欧洲。古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第一次穿上 中国的丝袍,使欧洲的贵族看了非常惊羡,认为无比的 华丽,把丝绸视为宝物。当时的希腊人称我国为“塞里 斯” ,意思为“丝国” 。公元前 138 年和 119 年,汉武帝 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从我国长安经甘肃的敦 煌、新疆的吐鲁番,通过中亚细亚的阿富汗、伊朗、伊 拉克等国,直到欧洲罗马帝国的陆路。这条线路,成为 中外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 。丝织
30、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 域,同时也把我国栽桑养蚕和抽丝织绸的高超技术传给 欧亚各国,对丰富人类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作出了重要贡 献。 蚕丝业不仅是一项产业,在它 5000 年的发展历史长 河中,还形成了丰富的养蚕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 华之一,并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生活方式、意识形 态产生了重大影响。 古人视蚕为 “天虫” , 视桑为 “神木” , “天虫”吃“神木” ;诗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 来赞美蚕的无私奉献精神;用“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 人”抨击社会的不公;用“锦上添花” 、 “锦绣山河”等 形容美好的事物。由此可以看出蚕和丝在古人心目中的 崇高地位。 我国不仅是养蚕的发祥地,也是目
31、前世界上最大的 蚕丝生产国,蚕丝生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的 80%左右, 是我国唯一能垄断国际市场的大宗出口商品,每年都为 国家赚取大量外汇。 2.教师介绍怎样抽丝,以及如何来测量一根蚕丝有多长。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养蚕经验交流会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1 总课时总课时 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讨论中交流蚕一生变化的信息。 2.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 1.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2.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珍视在
32、整个养蚕期间搜集的科学信息。 2.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3.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 4.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蚕的一生要经过变态过程。 难点:通过图画或文字表述、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蚕及其他昆虫的电教片。 学生准备:自己查阅的各种资料。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个个 性性 化化 备备 课课 (一) 、导入新课:(一) 、导入新课: 1.师: “我们的小蚕在你们的精心喂养下,慢慢长大了。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总结一下自己的养蚕经验,好 吗?” (二) 、交流、总结:(二) 、交流、总结: 1.
33、交流“蚕的一生经过了哪些变化” 。 (蚕的一生经过了四种变化。 ) 你能够把蚕一生的变化画下来吗?(学生先画) 师: “书上的两幅示范图,一幅是直线式的,另一幅是循 环式的。 你们觉得那一种更好、 更有创意?说说为什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你能画一幅更好的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修改。 2.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形成昆虫概 念。 指导学生看书 P28。 你能说出蝴蝶一生的变化吗? 你有什么发现? 蚕蛾和蝴蝶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之处? 蚕蛾和蝴蝶的外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身体都分为头、 胸、腹;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 (三) 、小结:(三) 、小结: 你认为蝴
34、蝶和蚕蛾属同一类生物吗?说说你的理由。那 这种生物叫什么呢? 四、课后拓展:四、课后拓展: 了解蝴蝶的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一切都在运动中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1 总课时总课时 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的相对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3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 同。 4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辨正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难点:理解“参照
35、物” 。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有关物体运动的图片资料。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个个 性性 化化 备备 课课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在我们周围有着各种各样的运动,你知道有哪 些物体在我们周围运动着吗? 2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3谈话:究竟哪些物体在运动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 究探究。 (二) 、探究新知:(二) 、探究新知: 1认识参照物。 (1) 、谈话:书中有两幅图片,我们来看一看,从图中 可以看出有哪些物体在运动?你是怎么知道它在运动 的? (2) 、学生观察并填写教材后的记录表。 (3) 、学生分组交流。 (4) 、讲解:看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
36、要一个 标准,在科学上,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 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这 另一个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 。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动或静止的物体。 (5) 、谈话: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片,你认为这幅图中 运动的物体是相对于哪个物体的,它的参照物是谁? (6) 、学生讨论并交流。 2探究参照物在判断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1) 、谈话:为什么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要事先确定参照 物? (2) 、学生讨论并交流。 (3) 、提问: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你怎么知道汽车 是否在前进? (4)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5) 、学生活动:用滑板车代替行
37、驶的汽车,让学生观 察现象并思考说明了什么? (6) 、学生分组交流。 (7) 、讲述:如果你坐在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车厢里, 一位旅客在列车车厢的过道上经过,你觉得他走的快还 是慢?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呢? (8)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9) 、提问:为什么两个人会有不同的感觉?这说明了 什么? (10) 、小结:确定参照物是研究物体是否运动时非常必 要的,在判断物体运动快慢时也是不可缺少的。 (11) 、拓展:认识选择不同参照物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的影响。 A、提问: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动了没有?在上升的电 梯上的人呢? B、学生分组讨论。 C、提问:教材介绍了“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
38、岸 走”的景致,明明是竹排在移动,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感受? D、学生讨论,回答。 E、交流:你们在判断时选用了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F、提问:这些现象能够说明什么? G、小结: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会影响判断物体 是否在运动的结论。以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为例,如 果选汽车为参照物,则人不在运动;如果选地面上的树 为参照物,则人在运动;如果选择竹排为参照物,岸边 的景物就在运动。 3探究有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1) 、提问:在我们的周围,有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 物体? (2)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 、教师总结: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中,太阳
39、、 月亮、地球及地球表面上的一切物体,宇宙中不存在处 于静止状态的物体。今天课上所研究的物体是否运动都 是指两个物体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而其中一个物体 叫做参照物。 (三) 、全课总结。(三) 、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1、一切都在运动中 参照物 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运动的快慢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1 总课时总课时 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可以用通一定距离 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知道运动方向也是物体运动的表 现。 2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3会测量走路的速度,会使用秒表。
40、4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 5意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体验到用比较的方法可以获得 更多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2难点:会测量运动的速度。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秒表、卷尺、计算器、活动记录表。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个个 性性 化化 备备 课课 (一)情境导入:(一)情境导入: 1欣赏图片,提问:图中的同学们在干什么? 2猜一猜,谁移动的快?(引导学生说出不知道他们行 进的距离和时间,无法判断出他们移动的快慢) 3同学们各抒己见,那么,到底有什么办法能比出他们 之间运动的快慢呢? (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 1讲解“
41、相同距离,比较时间的多少” (1)讲述:刚才同学们提出要指定一段距离,让他们进 行比赛。 那么, 我们就来看一段比赛的录象。 (放刘翔 110 米栏夺冠录像) (2)讨论:知道这是什么比赛吗?(110 米栏)在决赛 中,刘翔以 12 秒 91 获得了冠军。美国的选手特拉梅尔 获得亚军,他的成绩是 13 秒 18,古巴的选手加西亚第三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名,他跑出了 13 秒 20 的成绩。那么,我们是通过什么 来比较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时间的多少) (3) 、讨论:要想比较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必须符合 什么条件(板书:时间、距离) 那么,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如何比较? (4) 、小
42、结:运动的快慢需要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 多少来进行判断,这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 (板书:运动 速度) 2讲解“相同时间,比较距离的长短” (1)引入:平时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运动的快 慢的。在我们的生活中,物体的运动速度是不一样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书上的图片,排序) (2) 、你们能给它们的运动速度排序吗?(学生排序, 交流) (3) 、提问:你们是根据什么来给这些事物的运动速度 排序的? (4) 、运动速度的快慢还可能和什么情况有关?(时间 相同,距离的长短不同) 3设计实验测算运动的快慢与距离、时间的关系。 (1)讲述:你平时走路的速度是怎样的?你想测算一下 吗?你想
43、设计这样的活动吗?(2) 、小组讨论。 (3) 、教师评价设计的活动。 4.出示表格:你能读懂这张表格吗? A、从表格中,知道用不同速度的步伐走同样的距离 500 厘米 B、学生示范正常步伐和慢一些的步伐 C、测量时间时,我们可以用秒表(出示) ,教学秒表的 用法,学生试用。 D、怎样计算速度?(用距离除以时间)为了便于计算,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可以借助计算器,结果保留整数 E、测量距离时 ,我们可以使用卷尺,如果尺子不够长, 可以怎么办?(分两次测量)提醒大家,测量时要注意 将尺子拉直,沿直线测量。 F、由于课堂时间关系,我们将同学分成两大组,左边的 这几个小组进行测量活动 1,
44、右边的进行测量活动 2。在 室外,老师已经事先画好了一段五米的距离。测量活动 1 可以直接到场地测量;活动 2 的小组,老师已经标好起 点位置,这样的活动你会做吗?在小组内想想,应该怎 么做?以及如何分工(讨论) G、 完成测量和记录后, 请小组根据表中的数据交流一下, 正常的步伐速度与慢一些步伐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5.分小组开始测量。 汇报测量结果,得出结论(距离相同,时间相同) 6知道如何判断缓慢运动的物体。 (1)引入:指甲在运动吗?你有办法测出它的生长速度 吗? (2)生活中还有很多像指甲这样缓慢运动的物体,你有 办法计算出小苗的生长速度吗? 总结:今天我们讨论的运动快慢的问题,它
45、离不开时间 和距离这两个因素。 7知道物体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 (1) (出示气象卫星云图)这是一张气象卫星云图,是 2005 年台风“卡努”运动走向图。 (2)交流问题: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时间、 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什么?为什么? (3) 、小结:运动速度除了包括距离和时间因素外,还 包括运动的方向。 (三) 、总结提升:(三) 、总结提升: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根据生活经验,来描述运动 的快慢吗?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2、运动的快慢 相同距离比时间 运动速度 相同时间比距离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46、运动的方式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1 总课时总课时 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式。 2会分析描述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 3能够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各种运动方式的特点。 4知道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直线运动、往复运 动、旋转运动和摆动。 5知道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 方式。 6意识到复杂的运动方式是由简单的运动方式组成的。 7感受分析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 2难点: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木块、荡秋千图片、若干红点、纸风车、易拉罐、钢尺、橡皮 筋。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个个 性性 化化 备备 课课 (一) 、导入新课:(一) 、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吗?请描 述一下你所看到的物体的运动方式。 2学生描述一些物体的运动方式。 3讲述:物体运动时究竟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以 具体的物体为例,来研究一下物体运动的方式。 (板书课 题) (二) 、研究各种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二) 、研究各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