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学目标】了解我国原始农业的产生。通过对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对比,认识到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教学重难点】重点: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农耕生活难点:农业发展对中华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大家认识这些农作物分别是什么吗?答案提示:小麦、水稻、高粱、粟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农业就已出现,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今天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生活
2、环节二:整体感知1、问题探究: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内容,原始人类主要以什么为生?答案提示:狩猎采集,迁徙穴居,其最大的局限性是食物获取不稳定,后来人们学会种植,开始定居农耕生活。本课总共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原始农业、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环节三:新课教学(一)目标导学一:原始农业1、自主学习:结合课本P8,补充横线内容。答案提示:北方:粟和黍 南方:稻 生产工具:耒耜教师指导: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2、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0,找出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及其历史意义。答案提示: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
3、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教师指导:农业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们可以生产出除满足生产者本身所需之外的剩余粮食,这是城市出现,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分工,特别是脑力劳动得以从体力劳动中分化出来的物质基础。所以说,农业的出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是文明的基础。3、问题探究:猜一猜它的用途? 答案提示:翻土工具。教师指导:这种石器先用石材打成或琢成适当形状,然后在砺石上研磨加工而成。我们把它称之为磨制石器,其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斧、凿、刀、镰、犁、矛、镞等。精磨的石器有的可呈镜面状。随着人类开始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来临。磨制石器是新石器时代革
4、命的一大标志。4、核心素养:找出原始农耕遗址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遗址出土物说明了什么?答案提示:原始农耕居民大都分布在大河流域。水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生产。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过定居生活。教师指导:初步学会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提高对史料的识读能力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二)目标导学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自主学习:结合课本P10-P11,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答案提示: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时间:距今约7000年房屋:干栏式房屋农作物:种植水稻生产工具:骨耜原始饲养业:饲养猪、狗和水牛原始手工业: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会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教师指导:时间易出现错误说法,如7000年
5、,正确表达应为7000年前或距今约7000年,注意错别字“干栏”2、问题探究:小组讨论,探究河姆渡人房子的构造,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建造?答案提示:干栏式建筑,上层住人,下层饲养家禽家畜。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采取干栏式可通风防潮;防虫蛇猛兽。教师指导: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发现是为最早。它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房屋有着明显差别,成为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这种建筑适合那些居住于雨水多比较潮湿地方的人,主要流行于中国较偏远的地区,包括广西中西部、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和越南北部。其他国家也有干栏式建筑。3、核心素养:结合所学
6、知识思考,根据这些史料可以推断出哪些历史信息?答案提示:河姆渡人开始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会人工栽培水稻,会打井,会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骨哨等。还运用雕刻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教师指导:初步学会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提高对史料的识读能力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三) 目标导学三:半坡居民的生活1、自主学习:结合课本P11-P12,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答案提示: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时间:距今约6000年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农作物:种植粟生产工具:使用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原始饲养业:饲养猪、狗;打猎捕鱼原始手工业:制作陶器(彩陶)和乐器;会纺织、制衣教
7、师指导:通过表格对比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生活的异同点,认识到南北方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同所带来的生产生活上的差异。2、问题探究:小组讨论,探究半坡居民房子的构造,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建造?河姆渡和半坡人居住房屋的不同体现了哪一因素对生活的影响?答案提示: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半地穴式房屋有利于防寒保暖;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会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影响。3、核心素养: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根据这些史料可以推断出哪些历史信息?答案提示: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农作物粟,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过定居的农耕生活。教师指导:考古文物是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质遗存
8、,它们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4、核心素养:写出分别代表的远古人类或原始居民,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答案提示:北京人、山顶洞人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元谋人顺序:教师指导:了解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地理位置,培养历史时空观念5、核心素养:对比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思考其变化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答案提示: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社会发展教师指导: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工具的进步客观上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而生产力提高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社会进步。6、知识延伸:材料:良渚遗址位于浙江杭州余杭区,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
9、城和外城组成。祭坛上权贵的墓地里,随葬品丰富且有制作精美的玉器。普通墓葬的随葬品却很少。问题:材料内容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状况?答案提示:表明新石器晚期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私有制产生,社会阶级分化已相当明显。教师指导: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萌芽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课堂小结】原始农耕的出现,使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作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印证了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发展水平
10、,为中国步入文明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巩固练习】1(2022年重庆B卷)实物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图所示实物遗存可以证明当时已经出现( )A原始农业 B青铜铸造C纺织业 D冶铁业2(2022年湖北宜昌)下图是中国某原始农耕遗址里干栏式建筑的复原图。该建筑是用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而成的,它应当属于( )A河姆渡遗址B陶寺遗址C大汶口遗址D半坡遗址3.(2022年江苏苏州)苏州唯亭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层有距今约七千年的水稻田灌溉体系遗迹,考古学家还在该遗址中发现了我国目前最早的粳稻遗迹。大致与这些遗迹同时的稻作文明,我们还可以在下列哪个遗址中看到( )A. 北京人遗址 B. 山顶洞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4(2022年内蒙古赤峰)“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极为重要的一支,因其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而得名。从考古发掘来看,距今5000多年前的红山人墓地多为积石冢,是规划的墓地,处于中心的大墓随葬品是精美的玉器,向边缘依次为少量的玉器、猪狗、陶器,个别的没有随葬品。这些随葬品的分布反映了( )A阶级分化的出现 B宗教信仰的多元化C敬畏祖先观念的产生 D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就答案提示:AADA时间地点房屋生产工具农作物原始饲养业原始手工业【板书设计】黄河流域半坡居民原始农业产生地地点长江流域河姆渡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