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认识本课生字。认识本课生字。2.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指导一 我会认 崛崛 铿铿 锵锵ju kng qing崛起崛起 铿锵铿锵 铿锵铿锵自学指导二 我会写d y b z zhn帝帝 义义 伯伯 租租 振振 fn chung fn xn rng范范 闯闯 凡凡 巡巡 嚷嚷f chng妇妇 惩惩词语拓展皇皇帝帝 上上帝帝 意意义义 定定义义伯伯父父 大大伯伯 租租房房 租租车车振振奋奋 振振作作 范范文文 模模范范闯闯荡荡 闯闯入入 平平凡凡 凡凡是是巡巡警警 巡巡查查 叫叫嚷嚷 吵吵嚷嚷妇妇女女 夫夫妇妇
2、惩惩罚罚 惩惩戒戒自学指导(2):v朗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少字、朗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少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八分钟(八分钟后检测)后检测)小结:v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新词并朗读了课文。这节课同学们表词并朗读了课文。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很棒。现得很棒。作业熟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自学指导一快速浏览课文,标出全文自然段。快速浏览课文,标出全文自然段。自学指导二齐读第一自
3、然段,回答问题:1、哪句话给我们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为下文故事的发展作铺垫?2、哪个词语可以让我们体会出东北当时的危机形势?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焦点焦点阅读2-5自然段,回答问题:1、根据意思说出词语。比喻对事情的原委追问到底。2、哪个词语表明周恩来对“不能去外国租借地”这件事的关注,想弄个明白?3、找出与课题中“中华崛起”意思相反的一个词语。打破沙锅问到底打破沙锅问到底中华不振齐读第六自然段,回答问题:1、本段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2、本段最后一句是什么句?作用是什么?3、根据意思说词语。心里不明白,有疑问无法解答。疑问内容的省略过渡句过渡句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起承
4、上启下的作用。疑惑不解自由读第七自然段,回答问题:1、哪两个字体现出周恩来一心想到租界看个究竟的好奇心和决心?哪个字又可以表现出他们去租界的豪壮?2、哪个词语说明租界的景象与别处有很大的不同?3、哪两个词语可以反衬出别的地方冷冷清清,商业萧条?灯红酒绿灯红酒绿 热闹非凡热闹非凡大不相同大不相同背背 闯闯 闯闯默读第9-10自然段,回答问题。本段是什么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齐读第八自然段,回答问题:1、找出本段的一处对比,并想想由此可以揭露出什么?2、找出本段对围观的众人动作描写,并想想它突出了什么?3、想一想本段的反问句可以突出围观中国人
5、对待这件事是什么样的心情?无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揭露出人们在巡警的压迫下敢怒不敢言。揭露出人们在巡警的压迫下敢怒不敢言。中国妇女的哭诉与洋人的得意形成鲜明中国妇女的哭诉与洋人的得意形成鲜明的对比,揭露帝国主义在我国的猖狂。的对比,揭露帝国主义在我国的猖狂。齐读第11-13段,回答问题:1、哪个词可以说明周恩来正在认真思考,与其他学生踊跃回答形成鲜明对比?2、什么地方可以表现出周恩来为救国而读书的决心,显示出其与众不同的远大志向。3、周恩来的回答与大家的回答有何不同?其他同学读书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周恩来则是其他同学读书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周恩来
6、则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把个人学习与民族振兴联系在一把个人学习与民族振兴联系在一起。起。清晰而坚定清晰而坚定静静静静地地齐读14-15段,回答问题:1、哪个字表明魏校长听到周恩来的回答后内心的惊讶心情?齐读16段,回答问题:本段连用三个感叹句,说明了什么?说明魏校长被周恩来的话所感染,也从侧面突出周恩说明魏校长被周恩来的话所感染,也从侧面突出周恩来的志向远大。来的志向远大。再再齐读17自然段,回答问题: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点明文章中心。自学指导三:分部分第一部分:()写周恩来刚来到沈阳,就听到伯父叹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想去看个究竟。第二部分:()讲周恩来在租界看到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巡警也帮外国人镇压中国人,并由此明白“中华不振”的真正含义。第三部分:()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四部分:()写周恩来在少年时就心系中华的振兴,立下远大志向。1-67-89-1617小结作业v做本课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