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法学(第二版)全套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文档编号:674179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672 大小:2.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证券法学(第二版)全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2页
中国证券法学(第二版)全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2页
中国证券法学(第二版)全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2页
中国证券法学(第二版)全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2页
中国证券法学(第二版)全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面向面向2121世纪课程教材世纪课程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必修课、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必修课、 选修课系列教材选修课系列教材 中国证券法学中国证券法学 (第二版)(第二版) 教学课件教学课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目目 录录 第一编 导论和概述 第一章第一章 企业融资和证券市场企业融资和证券市场 第二章第二章 证券法导论证券法导论 第三章第三章 中国证券监管体系和证券市场中国证券监管体系和证券市场 第二编 股票发行市场 第四章第四章 证券公开发行的界定证券公开发行的界定 目目 录录 第五章第五章 为了发行上市的企业改制为了发行上市的企

2、业改制 第六章第六章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 第七章第七章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上市公司证券发行 第八章第八章 信息披露制度与律师证券法律业务信息披露制度与律师证券法律业务 第三编 股票交易市场 第九章第九章 证券交易市场证券交易市场 第十章第十章 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 目目 录录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证券业务之一:证券经纪业务证券业务之一:证券经纪业务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证券业务之二: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证券业务之二: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证券公司监管证券公司监管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证券登记和结算制度证券登记和结算制度 第四编 上市公司控制权及其控制 第十五章第十五

3、章 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收购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股东大会与控制权的实现股东大会与控制权的实现 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控制权的控制与上市公司治理控制权的控制与上市公司治理 目目 录录 第五编 证券法律责任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证券法律责任体系证券法律责任体系 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虚假陈述虚假陈述 第二十章第二十章 证券民事诉讼证券民事诉讼 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一章 内幕交易内幕交易 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二章 操纵市场操纵市场 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三章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6 第一编 导论和概述 7 第一章 企业融资 和证券市场 8 11 企业融资模式 9 111 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10

4、企业通过不分配或者暂缓分配利 润,积累利润用于企业发展而获得的 资金,是内部融资。 内部融资构成了企业融资的主要 方式。 11 从企业外部获得资金的方式,被称为 外部融资。 为了获得外部融资,企业必须付出代 价,或者支付融资者利息,或者让融资者 能够分享企业未来利润。因此,相比内部 融资,外部融资是企业不得已才采取的融 资方式。 12 112 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 13 在间接融资方式下,商业银行等 中介机构收集社会富裕资金,提供给 需求资金的企业,赚取中间的利差。 14 相对于间接融资方式,直接融资方式 是资金供给方直接向资金需求方提供资金, 由于取消了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中介角色, 所以,资金

5、供给方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但是,资金供给方也必须承担更多信息处 理风险,因此必须具有相应的风险分析和 承担能力。 15 12 本书讨论范围 16 本书主要讨论股票的发行和 交易。在本书以后内容中,除非 特别列举,否则“证券”和“股 票”两个词以同一涵义交替使用。 17 13 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 18 131 关于证券市场 的基本金融理论 19 1股票的价值 股票的价值依赖于所有投资者的 预期总和。而投资者的预期,则依 赖于人们对该股票有关信息的判断。 20 2有效市场假设 为了检验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法码(Fama)在1970年提出了有效市 场假定理论(Efficient Capital Ma

6、rket Hypothesis)。 法码将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按照股票价格对信息的反映程度,区分为 弱势有效(weak)、准强式有效(semi-strong)和强式有效(strong) 三类。 21 132 证券市场有效 的运行机制 22 1交易机制 (1)完全知情下的交易 (2)职业投资者知情的交易 (3)信息派生交易 (4)无知交易 23 2信息的交易成本 24 3减少信息交易成本的有效机制: 信誉中介机构 25 第二章 证券法导论 26 21 证券市场和 证券法的关系 27 股票没有固定还本付息的承诺,股票的回报取决于公司管理层 的努力经营和诚信。这种依赖于他人努力的投资方式面临严重的信息不

7、 对称难题。 在这种信息不对称下,一个自然演变的股票市场可能达到两个完全 不同的均衡。 28 在第一种均衡下,股票市场处 于所谓“柠檬”均衡状态:由于没 有足够的能力辨别诚实公司与不诚 实公司,投资者只有假设所有发行 股票的公司都是不诚实的,其愿意 支付的价格必须在股票的真实价值 上再打一个折扣。 29 在第二种均衡下,投资者因为 可以区分诚实公司与不诚实公司, 从而可以对不同公司股票给予不同 价格。 30 22 中国证券法 的立法历程 31 一般认为,在股票发行和交易方面,证券法为公司法的 特别法。因此,在法律适用上,于某种情况,证券法和公司法都有规定 的,应优先适用证券法,只有在证券法没有

8、规定时,方能适用 公司法以为补充。 32 从我国司法实践来看,法院一般承认在涉及上市公司活动的领域, 中国证监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效,应当得到优先适用。 33 24 证券法的基本原则 34 241公开、公平 和公正原则 35 242 诚实信用原则 36 25 证券法的 适用范围 37 证券法第2条明确规定了证券法的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境内,股票、公司债券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交 易,适用本法”。目前尚未有国务院认定的其他证券存在。 38 第三章 中国证券监管 体系和证券市场 39 31 中国集中统一证券 监管体系的形成 40 311 中国证券市场的形成 与早期证券监管立

9、法 (19801992) 41 312 中央证券监管体制 的初建与立法上的发展 (19921998) 42 313证券法与专业证券 监管体制的确立:1998年 43 32 中国证券自律 监管机制 44 321 证券业协会 45 322 证券交易所 46 33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征 47 331 股权集中 48 332 谁是大股东 49 第二编 股票发行市场 50 第四章 证券公开 发行的界定 51 41 股票公开发行的界定 52 42 界定股票公开 发行的原则 53 43 界定股票公开发行 的相关因素 54 431 发行 55 1发行的内涵 对于发行,迄今为止,我国法律和行政法 规上尚无明确的定

10、义。与界定公开发行相关的 发行概念应当包括两个层次:要约或者要约邀 请活动,即通过宣传而引起投资者的注意;证 券交付行为,即发行人向投资者交付证券的行 为,无论是通过买卖契约、交换契约还是其他 原因所引起的。 56 2发行与交易 重点需要区分的是一级市场的发行行为与 二级市场的交易行为。表面来看,这两者的区 分比较简单:一级市场是发行市场,其涉及的 是发行人创设证券,并交付给投资者;二级市 场只是该已经发行完毕的证券在投资者之间互 相买卖的交易。 57 3发行主体 一般而言,发行主体往往为独立法人,但 是很可能存在某个控制者控制多个经营实体, 通过这些实体分别从事非公开发行,但募集资 金则为该

11、控制者统一使用的情况。 鉴于2005年公司法中已经明确提出了 “实际控制人”的定义,并且在立法上对其多 所关注,因此,今后在界定发行行为时,也应 当以实际控制人作为实际发行主体进行认定。 58 432 特定对象 59 433 人数 60 434 累计 61 435 发行方式 62 1作出广告、公开劝诱的主体 63 2广告、公开劝诱的范围 64 3广告、公开劝诱的内容 65 436 其他豁免可能 66 44 针对特定对象的 公开发行制度 67 441 无限制累计 68 442 建立双层监管模式 69 1针对特定对象公开 发行的特殊性 70 2双层监管模式 71 3第一层监管:强制注册 为公众公司

12、 72 4第二层监管:针对特定对象 的公开发行核准 73 5法律责任 74 第五章 为了发行 上市的企业改制 75 51 概述 76 52 首次公开发行 上市的条件 77 521 中国实践中 公开发行的类型 78 522 中国证监会对首次 公开发行并上市 的实质要求 79 1主体资格 80 2独立性 81 3规范运行 82 4财务与会计 83 5募集资金运用 84 53 改制方式 85 531 改制设立股份 有限公司 86 1为了国内发行的改制, 只能采用发起设立方式 87 2部分改制,发起设立 88 2部分改制,发起设立 89 3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1)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所谓“整体改制”

13、 (2)法律意义上的整体改制 90 532 有限责任公司变更 为股份有限公司 91 533 其他改制模式 92 54 改制中的法律问题 93 541 发起人资格 94 542 资产剥离 95 1国有企业资产剥离 96 2剥离方式 (1)出售或者置换资产 (2)减资 (3)分立 97 543 原有企业 债务承担 98 1改制中资产剥离与债务 分担的配比原则 99 2上市公司与原有企业债务 的法律关系 (1)整体改制 (2)部分改制 100 3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 股份有限公司 101 544 国有股权的 界定和折股 102 1国有股权的界定 103 2国有股份的折股 104 3中国证监会的要求 1

14、05 55 股票发行的一般要求 106 551 同股同权、 同股同价 107 552 禁止折价发行 108 553 股东名册 109 554 股票的形式 110 555 股票种类 111 56 股票发行的法律关系 112 1发行人 113 2投资者 114 第六章 股票首次公开 发行并上市 115 61 概 述 116 611 股票公开发行制度 的功能和核心问题 117 612 股票公开发行制度 功能的实现机制 118 1注册制 119 2核准制 120 62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 并上市的基本程序 121 621 股东大会决议 122 622 保荐和申报 123 623 证监会受理申请、 初审和

15、预披露 124 624 发审委审核 125 625 会后事项和核准 126 626 期限和复议 127 626 期限和复议 128 627 发 行 129 1公 告 130 2承 销 (1)承销方式 (2)承销团 (3)承销期间和承销费用 (4)承销协议和承销团协议 (5)对承销的监管 131 3认购和配售 132 4超额配售选择权 133 5发行方式 134 628 上 市 135 1上市申请 136 2上市流程 137 63 股票发行上市 保荐制度 138 631 保荐制度的本质 139 632 保荐机构和保荐 代表人的注册登记管理 140 633 尽职推荐 141 634 持续督导 14

16、2 1持续督导的要求 143 2持续督导的期间 144 635 法律责任及措施 145 1“冷淡”对待措施 146 2保荐机构的免责要求 147 64 发行审核委员会制度 148 641 法律依据及其功能 149 1法律依据 150 2发审委的功能 151 642 发审委工作程序要求 152 1发审委的组成、任期、职责 153 2发审委的工作程序 (1)回避制度 (2)发审委会议 154 65 询价制度 155 651 询价对象 156 652 询价的基本 要求和程序 157 1初步询价 158 2累计投标询价 159 3配售股票 160 653 询价过程中的 信息披露要求 161 1招股意向

17、书和发行价格公告 162 2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163 66 股票发行核准 中的法律问题 164 第七章 上市公司 证券发行 165 71 概 述 166 72 公开发行证券 167 721 上市公司公开发行 证券的一般条件 168 1组织机构健全且运行良好 169 2具有持续赢利能力 170 3财务状况良好 171 4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无虚假 记载、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 172 5募集资金使用符合规定 173 6消极条件 174 722 股票发行 的特别条件 175 1配 股 176 2增 发 177 723 可转换公司债券 178 73 非公开发行证券 179 1特定对象的界定 180 2非公开

18、发行的条件 181 3消极条件 182 74 发行程序 183 1股东大会决议 184 2核 准 185 3发 行 186 75 信息披露 187 1证券发行议案经董事会表 决通过后,应当在二个工作日内 报告证券交易所,公告召开股东 大会的通知。 188 2股东大会通过本次发行议 案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上市公 司应当公布股东大会决议。 189 3上市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 关于本次发行申请的相关决定后, 应当在次一工作日予以公告。 190 4上市公司在非公开发行新 股后,应当将发行情况报告书刊 登在至少一种中国证监会指定的 报刊,同时将其刊登在中国证监 会指定的互联网网站,置备于中 国证监会指定的

19、场所,供公众查 阅。 191 第八章 信息披露制度与律师 证券法律业务 192 81 信息披露制度 的理论争议 193 82 信息披露制度 194 821 信息披露的原则 195 1真实原则 196 2合规原则 197 3诚信原则 198 822 信息披露的制度 199 1信息披露事务管理 (1)定期报告的披露 (2)临时报告的披露 200 2信息披露的方式 201 3信息披露义务的豁免 202 4信息披露真实性的保证: 个人责任与信誉中介 203 83 发行时的信息 披露制度 204 831 信息披露要求 205 1招股说明书 206 2上市公告书 207 832 监 管 208 1事先审查

20、 209 2及时更新 210 84 持续性信息 披露制度 211 841 定期报告 212 1年度报告 213 2中期报告/半年度报告 214 3季度报告 215 842 临时报告 216 843 监 管 217 1证券交易所对持续性 信息披露的监管 (1)定期报告 (2)临时报告的事前和事后监管 相结合 218 2中国证监会的监管 219 85 消极信息 披露义务 220 86 律师在证券 发行中的角色 221 861 律师从事的证券 法律业务范围 222 862 律师在证券 发行中的作用 223 863 律师勤勉尽责的标准 224 1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提供专业性服务 225 2尽职调查

21、 226 第三编 股票交易市场 227 第九章 证券交易市场 228 91 股票转让的一般规定 229 911 股票交易所 230 912 股票转让方式 231 913 股票转让的限制 232 92 证券交易市场概述 233 921 证券交易市场的结构 234 922 证券交易市场的基本 分类: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 235 1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的区分 236 2取缔场外非法股票 237 93 非公开发行公司 的股票转让 238 931 以发行股票公司的类 型来区分不同的证券交易市场 239 932 非公开发行 公司的股票转让 240 1产权交易所 241 2股票地下黑市 242 94 非上市公众

22、公司 的股票转让 243 941 非上市公众公司 244 942 证券公司代办业务股 份转让市场(三板市场) 245 1股份转让的公司 246 2代办股份转让的证券公司 247 3股份转让分类 248 4交易方式 249 5信息披露 250 943 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 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 251 95 上市公众公司的股票 转让:证券交易所 252 951 上市公司股权类型 253 1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划分 254 2上市公司的股份分类 255 952 上市公司非 流通股份协议转让 256 1非流通股的转让 257 2对上市公司非流通股 的司法强制执行 (1)法院对上市公司的通知义务 (

23、2)冻结 (3)拍卖 258 953 流通股的转让市场 259 1集中竞价的交易市场 260 2大宗交易系统 261 3流通股的协议转让 262 954 中小企业板块 263 1设计框架 264 2制度安排 (1)信息披露 (2)交易制度 265 96 关于创业板的讨论 266 第十章 证券交易所 267 101 证券交易所 268 1011 什么是证券交易所 269 1012 证券交易所 的其他规定 270 1法 人 271 2组织形态 272 913 股票转让的限制 273 3收入限制 274 102 证券交易所 的监管功能 275 1021 证券交易所监管 功能的理论研究 276 1作为

24、企业组织的交易所 277 2交易所监管功能的优势 和基础在于竞争压力 278 1022 中国证券交易所 的监管权力来源 279 1法 律 280 2行政机关的授权 281 3契 约 282 103 交易所对上市 公司的监管 283 1031 股票暂停上市、 恢复上市和终止上市 284 1特别处理制度 285 2暂停上市 286 3恢复上市 287 4终止上市 288 1032 交易所对于 上市的核准权 289 1033 交易所对 上市公司的监管 290 104 交易所对交易的监管 291 1041 交易的不可撤销性 292 1042 组织交易 293 1组织公平的集中竞价 和提供公开交易信息

25、294 2停 牌 295 1043 实时监控交易 296 105 交易所对会员的监管 297 1051 会员资格管理 298 1052 会员证券 交易业务监管 299 1053 对会员内控制度 和风险的监管和检查 300 106 证券交易所的地位 和投资者之间的关系 301 1061 证券交易所履行 监管职能中的地位 302 1062 证券交易所和 投资者之间的关系 303 第十一章 证券业务之一:证 券经纪业务 304 111 证券经纪业务概述 305 1111 证券经纪业务 306 1112 证券经纪业务的程序 307 1与证券公司建立委托 关系并开立账户 308 2接受委托 309 3执

26、行委托指令 310 4成 交 311 1113 禁止性规定 312 1禁止全权委托 313 2禁止承诺收益或者赔偿损失 314 3禁止在营业场所外 接受客户委托 315 4禁止欺诈客户 316 112 证券经纪法律关系 317 1121 关于证券公司与客户 法律关系的讨论 318 1122 证券经纪业务中的 法律纠纷密码安全 319 1王高武案 (参见教材112A) 320 2银广厦股票盗买案 (参见教材11-2-B) 321 1123 证券经纪业务中的 法律纠纷赔偿 322 113 交易费用和交易佣金 323 1131 交易费用(A股) 324 1132 交易佣金 325 114 融资融券业

27、务 326 第十二章 证券业务之二: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327 121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328 1211 证券投资咨询 业务概述 329 1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功能 330 2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在我国的现状 331 3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种类 332 1212 证券投资咨询 业务的监管 333 1证券、期货投资 咨询业务的界定 334 2法律的一般性规定 335 3一般性证券投资 咨询业务的监管 336 1213 会员制投资咨询业务 337 1214 面向公众的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338 1215 证券投资咨询 业务的法律责任 339 1利益冲突 340 2投资咨询业务的法律责任 (1)法律责任

28、的归责原则 (2)因果关系和损失的认定 341 122 证券资产管理业务 342 1221 关于证券公司与客户 法律关系的讨论 343 1122 证券经纪业务中的 法律纠纷密码安全 344 1委托理财的功能 345 2证券公司开展委托理财业务 346 3证券公司开展委托 理财业务的现状 347 1222 对于证券公司客户资 产管理业务的监管 348 1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的分类 349 2证券公司从事资产 管理业务的资格 350 3对资产管理业务的具体规范 (1)资产管理合同 (2)限定条件 351 4集合资产管理业务 (1)特别资产管理 (2)集合资产管理合同 (3)限定条件 (4)特别安排 (

29、5)托管要求 352 1223 委托理财业务 中的法律问题 353 1合同性质问题 354 2委托理财合同的效力 355 3保底条款的效力 356 4评 价 357 第十三章 证券公司监管 358 131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359 1311 证券公司和证券 业务的特许经营 360 1312 证券公司的 市场准入条件 361 1组织形式 362 2注册资本 363 3对证券公司股东的监管 364 4证券公司的变更 365 1313 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 员和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 366 1证券公司董事、监事 和高级管理人员 367 2证券从业人员 368 132 证券公司的经营监管 369 1321

30、 治理结构 370 1证券公司的控股股东 371 2独立董事 372 3与客户关系 373 1322 风险控制 374 1证券公司与商业银行 在风险监管方面的差别 375 2净资本控制 376 3风险隔离 377 4客户交易结算资金 378 133 证券公司的市场退出 379 1331 证券公司市场 退出的理论 380 1证券公司市场退出与商业银行 市场退出的不同 381 2证券公司市场退出的措施 (1)停业整顿 (2)接管 (3)指定其他机构托管 (4)撤销 (5)关闭(撤销) 382 1332 证券公司市场 退出中的行政处置程序 383 1“三中止”措施 384 2证券公司客户及证券类 资

31、产的转移 385 3个人债权及客户交易结算 资金的收购 386 1333 证券公司破产 387 1334 投资者保护资金 388 1基金的筹集 389 2基金的使用 390 134 监管措施 详见证券法第150条至第154条的规定 391 第十四章 证券登记 和结算制度 392 141 概 述 393 142 证券登记和持有制度 394 1421 间接持有和 直接持有制度 395 1422 中国股票主要采取 直接持有制度 396 1证券账户代表股东 持有证券事实 397 2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法定代理 证券登记业务 398 3直接持有制度 399 143 证券托管制度 400 1431 什么是证券

32、托管 401 1432 我国的证券托管制度 402 1433 指定交易和 托管券商制度 403 144 监管结算的理论 404 1441 证券结算中的风险 405 1信用风险 406 2操作风险 407 3法律政策风险 408 4市场风险 409 1442 对证券结算风险 的控制手段 410 1二级结算制度 411 2中央交收对手 412 3货银对付制度 413 4净额结算 414 5交收安全和交收担保 415 6违约处理 416 7证券结算风险基金 417 145 目前的证券 结算制度实践 418 1证券的交割 419 2资金结算 (1)清算 (2)资金实际交收流程 420 第四编 上市公司

33、控制权 及其控制 421 第十五章 上市公司收购 422 151 上市公司控制权概述 423 1511 控制权溢价 424 1512 上市公司控制权 425 152 上市公司收购概述 426 1521 界 定 427 1522 公司收购的理论争议 和立法取向 428 1523 中国上市公司收购 的特殊环境 429 153 权益披露要求 430 1531 大股东披露和 股权增减披露 431 1532 权益披露的内容 432 154 要约收购 433 1541 强制要约制度 434 1542 豁 免 435 1543 要约收购的 对价和程序 436 1要约收购的支付手段 437 2要约收购的程序

34、(1)中国证监会的审查 (2)要约有效期和竞争要约 (3)要约对象和条件 (4)禁止收购人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股票 (5)被收购公司董事会的义务 (6)预受要约 (7)要约期满 438 4市场风险 439 1544 收购中的信息 披露要求 440 1要约收购报告书 441 2收购报告书 442 3被收购公司董事会报告 443 5交收安全和交收担保 444 155 收购方式与投资者 权益计算 445 集中竞价收购 收购人通过在交易所参与集中竞价交易, 购买上市公司股权,获得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 收购方式。这种方式必须依赖于市场上出售股 票的数量,而且按照相关规则,收购人必须在 持股达到一定比例要求时不

35、断做信息披露。对 于收购人来说,往往在时间和成本上都很难控 制。 446 协议收购 收购人与被收购公司的股东谈判,通过协 商确定购买协议,获得上市公司股权的收购方 式。协议收购的标的可能是未上市流通的股票, 也可能是已经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股票。 447 要约收购 收购人通过向被收购公司股东公开发出收 购要约的收购方式。对于一般的上市公司来说, 股权分布比较分散,协议收购需要与很多股东 分别谈判,成本很高,集中竞价也往往很难控 制时间和成本。因此,一些收购人往往直接公 开地向被收购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要约,表明 愿意以某价格购买被收购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 并同时限定该要约的有效时间。采用这种方式,

36、 收购人可以在确定的时间内得知收购是否成功, 并且,以固定的价格发出要约,也控制了收购 成本。 448 间接收购 收购人虽然不是上市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其他安 排拥有上市公司股份权益的,构成了间接收购,也应当纳入上市公司收 购监管范围内。但是,如何界定间接收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449 1551 协议收购 450 1过渡期安排 451 2出让股份之控股股东的义务 452 3股权过户 453 4管理层收购 (managerment buyout,MBO) 454 1552 间接收购 455 1553 一致行动人 456 156 私有化交易 457 157 上市公司回购 社会公众股

37、份 458 158 监管和法律责任 459 1581 监管制度 460 1582 法律责任 461 第十六章 股东大会与 控制权的实现 462 161 概 述 463 162 股东大会的召集权 464 1621 股东大会概述 465 1622 临时股东大会的召集 466 1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467 2自行召集临时股东大会 的前置程序 468 3自行召集临时股东大会 469 163 股东大会的提案权 和会议讨论事项 470 164 股东大会的决议程序 471 1641 会议的主持 472 1642 决议事项 473 1643 表决方式和决议通过 474 1644 对表决的审查和异议 475

38、165 董事的提名 和选举程序 476 1651 董事的提名 477 1652 累计投票制 478 1653 独立董事的选举 479 166 股东大会瑕疵的 和司法救济 480 第十七章 控制权的控制与上 市公司治理 481 171 股东冷漠主义 和公司治理理论 482 1711 股东冷漠主义 483 1712 传统的公司治理问题: 委托代理问题 484 1713 公司治理问题的 新发展:大股东剥夺 485 172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 问题的特殊性 486 1721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 结构的特殊性 487 1提议股权集中:中国上市 公司的股权极为集中,除了少数 全流通公司之外,大多数上市公 司的

39、股权都极为集中,存在一个 控股大股东。 488 2股权国有:更为特殊的问 题是,中国大多数上市公司中的 控股股东身份为国有性质,其持 有的是国有股,包括国家股和国 有法人股。 489 3国有股东可以进一步区分 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其中地 方政府作为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 制人控制更多上市公司。 490 1722 中国上市公司 治理的问题 491 173 上市公司治理 实践的概述 492 174 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 493 1741 董事的诚信责任 494 1742 独立董事制度 495 1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496 2独立董事的选任程序 (1)独立董事的提名 (2)中国证监会的资格审核 (3)独立

40、董事的任期和免职 497 3独立董事的职责 (1)独立董事特别职权 (2)独立董事应当对上市公司重大 事项发表独立意见 (3)保证独立董事有效行使职权, 上市公司应当为独立董事提供必要 的条件 498 1743 股权激励 499 1激励对象的范围 500 2限制性股票 501 3股票期权 502 4股权激励计划的审批程序 503 1744 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 504 1745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505 1746 分类表决机制 506 1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 的利益分歧 507 2对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 的特别保护 508 3分类表决 509 1747 网络投票 510 175 上市公司的外部

41、监控 511 1751 上市公司监督检查 512 1752 上市公司新股发行 (配股或增发)审核 513 1753 上市公司定期报告、 临时报告审阅 514 1754 上市公司重组监管 515 1755 约见上市公司 董事长谈话 516 1756 地方政府的责任 517 176 上市公司监管中 的特别问题 518 1761 对外担保 519 1上市公司对外担保 的内部批准程序 520 2对外担保的信息披露要求 521 1762 与关联方的资金往来 522 1763 重大资产交易 523 1重大资产交易行为的界定 524 2重大资产交易行为的原则 525 3董事会的决议程序 526 4中国证监会

42、审核 527 5股东大会做出决议 528 1764 关联交易 529 1关联方的界定 530 2关联交易的审议 531 3关联交易的披露 532 第五编 证券法律责任 533 第十八章 证券法律 责任体系 534 181 证券刑事责任 535 182 证券行政责任 536 183 证券民事责任 537 184 证券法律责任体系 538 1841 三种法律责任 的相互配合 539 1842 三大法律责任的不同 540 1843 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541 1844 民事赔偿优先原则 542 第十九章 虚假陈述 543 191 虚假陈述行为的分类 544 1以主体划分 545 2以虚假陈述的内容划

43、分 546 3以虚假陈述发生的时间划分 547 192 虚假陈述行为的认定 548 1921 违法性 549 1922 重大性 550 1923 软信息披露 中的虚假陈述 551 1924 虚假陈述行为的类型 552 193 违反消极信息披露 义务的法律责任 553 1931 刑事责任 554 1932 行政责任 555 1933 民事责任 556 194 虚假陈述的刑事责任 557 1941 欺诈发行股票、 债券罪 558 1942 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 559 195 虚假陈述的行政责任 560 1951 发行时虚假陈述与 上市后虚假陈述的法律责任 561 1952 发行时虚假陈述依据 发现阶段不同而有不同处理 562 1在申请股票发行过程中被发现 有虚假陈述行为的 563 2获得股票发行核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职 > 综合专业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中国证券法学(第二版)全套课件.ppt)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