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教材人教版2019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四、五章知识点复习清单目录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三节 服务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第 20 页 共 20 页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农业生产活动1. 概念: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2. 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2、、季节性和周期性。二、农业区位因素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1. 自然因素(1)气候条件:热量、光照、降水等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不同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2)水源:种植农作物一般需要灌溉。临近河湖,或有地下水源、高山冰雪融水,便于修渠打井进行灌溉的地方,农作物收成较有保证。(3)地形:不同的地形,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区地表起伏大,耕作不便,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4)土壤:土壤是农
3、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2. 人文因素(1)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从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2)交通运输:农产品需要运往销售市场,因此农业区位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3)政策法规: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4)其他:资金、劳动力、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也影响农业区位选择。因此,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时期,考虑的主导因素
4、往往不同,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对农业区位的选择,要更多地考虑人文因素的发展变化。1. 市场的变化(影响最为直接):当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这种农产品的价格就会上涨,从而促使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反之,当市场上某种产品供过于求时,这种农产品的价格就会下跌,从而促使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缩小。2. 科技的进步(作用为改变不利自然条件):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3. 运输效率的提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随着经
5、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些新兴的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域。4. 经济发展带动农业区位的各人文因素相应变化人文因素的变化影响举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山东寿光的蔬菜生产基地、内蒙古的乳产品生产基地高品质农产品市场需求增加高品质农产品销量增大,销售范围变广价值较高的纺织原料桑蚕丝的热卖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成为商品稻米生产基地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同时农业机械化迅速推广促使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长江中下游平原越冬作物从油菜变为小麦四、农业区位选择的限制性因素和主导因素有何区别?1
6、. 限制性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水源是我国新疆棉花生产的限制性因素。2. 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3. 有时某个区域的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该因素就会转化为主导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就是水源。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工业区位因素1. 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能等)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这就是工业生产活动。2. 与农业相比,工业区位选择虽然也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但更多是受人文因素的影响。(1)经济效益:在市场因素一定的情况下,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决策者会综
7、合考虑多种成本,把工厂建在总成本最低的地方。分类工业特点布局原则举例工业区位类型主导因素运输成本原料易腐烂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多建在原料产地附近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等原料导向型原料产品易变质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多建在靠近市场的地方肉类加工业、啤酒制造业等市场导向型市场需要大量运进原料建在沿海和沿江港口、铁路枢纽,以及高速公路沿线等交通便捷的地方宝山钢铁厂建在上海能源成本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多建在能源供应地附近电解铝厂一般建在电能供应充足的水电站附近动力导向型动力劳动力成本耗用原材料少、需要劳动力数量多,但对技术要求不高多建在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普通服装制造、制鞋、家用电
8、器装配等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劳动力技术要求高,需要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多建在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集成电路、机器人制造、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等工业技术导向型技术3. 环境因素(1)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业,大多选择建在环境质量良好的地方。例如,饮用水厂应临近清洁水源地(2)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应非常慎重。例如,造纸厂、皮革厂等水污染较严重的工业,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3)环境因素往往是通过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环境质量标准等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般而言,在环境质量标准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工业用于环保达标、废弃物治理等投入相对较高。4. 社会因素:如政策,一些国家或地区会制定一些政策,通
9、过提供廉价的土地、优惠的税收、适当的补贴、配套的基础设施等措施,引导企业布局。5. 其他:文化、个人偏好等也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例如,海外华侨华人回乡、回国投资建厂。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 原料、能源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弱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技术发展使原料的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此外,船舶的大型化极大地降低了大宗货物的运输成本。2. 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日益增强(1)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工业生产实现了设计与加工的空间分离。(2)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复杂产品的各种组件可以在全球采购,一
10、些大型工业企业的总部更趋向布局在市场广阔的地方。(3)在发达的物流支撑下,一些完全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更看重信息的通达性。(4)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改变了产品形态,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本,从而使区位选择发生了很大变化。(5)保鲜、包装、冷藏运输的发展,使得一些本需临近市场的工厂,转而临近优质原料地。三、判断不同类型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1. 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2. 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举例一般规律特殊案例电子装配、服装加工属于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微电子(集成电路)、高级时装则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则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广东发展石化
11、工业除接近市场外,还利用其海运优势运输原料和产品铜矿石品位低,运输量大,粗铜冶炼工业宜接近原料产地布局精解铜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需要靠近火电或水电基地;而铜制品厂则要接近市场瓶装饮料厂一般要接近消费市场布局部分品牌饮用水厂的主导因素是优质的水源普通家具厂因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需接近市场布局在林区建立的家具厂则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跨国公司在我国沿海设立高档家具厂则是为了利用廉价土地、劳动力,降低成本,占领市场乳制品生产基地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北京、大庆液态奶基地的落成则是为了接近市场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上海地区的棉纺织工业则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五、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有何变化?随着冶金技术的提高
12、,原料、能源的运输费用在钢铁工业总成本中的比例不断下降,导致其区位选择更加灵活。时间主导因素原因19世纪动力(燃料)耗煤量大20世纪初原料(铁矿石)冶金技术进步,耗煤量大幅下降,铁矿石需求大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市场大型运输船出现,原料运输成本大幅下降21世纪环境钢铁厂对环境的污染较严重,地区环境质量标准提高六、工业区位1. 工业集聚:工业集聚是指若干工业企业或同类生产集中于一定区域的现象。(1)产生原因:各工业企业间存在投入产出的联系或空间利用上的联系,这种工业的工序联系、空间联系可引发工业集聚。(2)意义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共用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投资。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13、获得规模效益。2. 工业分散:工业分散是指工业企业之间相距趋远,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的现象。(1)产生原因一个地区工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呈现“饱和状态”,为了缓解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状况,减轻环境污染,新建企业迁出老工业区,在环境条件适宜或是发现新资源的地区布局生产。这种分散不是工业联系的结果。零部件及产品运输量较小或产品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工业企业,为了充分利用各地优势条件,减少市场交易费用而形成分散布局。这种分散是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2)产生条件: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和通信技术手段。(3)意义:加强工业地域联系,促进地域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的流动。3. 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关系
14、(1)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是工业布局空间特征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二者都是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2)一般来说,在工业化前期和中期,表现为工业集聚,到工业化后期,多表现为工业分散。因此在工业布局中,必须正确处理集聚与分散的关系,既要在较大地区范围内适当分散,又要在具体地点相对集中,反对过分集聚和过于分散两种偏向。第三节 服务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服务业区位因素1. 服务业(1)概念:服务业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2)分类:商业性服务业,如零售、餐饮、住宿、金融、娱乐等,主要以营利为目的。 非商业性服务业,如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等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2. 商业性服务业的区
15、位选择(主要受人文因素的影响)区位因素区位选择举例市场包括人口规模、人口平均消费水平、居民消费偏好等(市场最优原则)营利所需的顾客数量较少的服务业,一般分散在居住区,主要服务附近居民;营利所需的顾客数量较多的服务业,需要选择在服务范围较广的城区中心交通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客流量大,可以扩大消费市场,同时也便于商品运输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一些城市中的大型商场多分布在市区十字路口或是主要干道旁边劳动力包括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零售、餐饮、住宿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考虑劳动力成本集聚通过集聚,不同商家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便捷地获取信息和技术,彼此带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
16、力;还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很多城市都有美食街、服装城、电器城等,还有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型购物商场;便利店、理发店等小型商业网点在具体街区也具有集聚特点3. 非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非商业性的公共服务业着眼社会福利分配公平,以均衡化为区位选择原则,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分布。二、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 新兴的服务行业不断涌现;传统的服务业结合现代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融合与分化。2. 某些新兴的服务业主要依赖网络设备和现代通信技术,因此网络信息技术是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3.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地理的空间限制在逐渐减弱,人们日常购物
17、、交易,甚至金融、贸易都能在虚拟的空间进行。4. 现代社会,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余地,更多地考虑通信、网络、科学技术、劳动力素质,以及政策法规、个人情感等因素。三、影响零售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产品直接售给居民或社会集团的商品销售行业。零售业的区位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易达性因素:主要体现在消费者的易达性方面,一般用交通费用来衡量。易达性越强,服务范围越广,消费者的数量越多。2. 市场因素:零售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个人和家庭,面对面接触提供服务是其最主要的服务形式,区位选择受市场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市场因素主要包括所在地人口规模与密度、市场地域
18、的大小、人口年龄构成、人口文化构成、人口职业构成及人口收入水平等。3. 信息技术因素:信息技术在零售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渐渐取代了一些传统的面对面的接触方式。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强了零售业各环节间的联系与沟通,提高了交易的效率,节省了交易成本。同时,信息网络能解除实体空间对零售业交易空间和布局空间的制约,还节约了用地成本,扩大了市场空间,增强了零售业区位选择的灵活性。4. 空间因素:空间因素对零售业的影响表现为特定功能区及其环境对行业产生的吸引和排斥的作用。商业区会对零售业产生吸引作用,同时居住区也对小型零售业有极强的吸引力。微观区位因素对零售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明显,主要包括零售业所在社
19、区的环境,如休闲娱乐空间、步行系统等。5. 政策因素:城市规划和政策的引导对零售业起着宏观的调控作用。四、中心地理论1. 中心地理论是阐述一个区域中各中心地的分布及其相对规模的理论。(1)中心地:是指向周边地区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中心地的等级决定了中心地的数量、服务范围和服务种类,具体如下:中心地等级数量服务范围商品和服务种类高等级中心地少大多低等级中心地多小少高等级中心地不仅提供相应级别的商品和服务,还提供所有低于其级别的商品和服务。(2)六边形中心地等级体系图中心地对周边地区承担中心服务职能,是理论上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圆形服务区的中心。为了避免相邻中心地服务范围
20、的重叠,可将中心地圆形服务区域转换为六边形服务区域。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一、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1. 交通运输布局的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等。3. 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依据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尽量少占土地;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其他(如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等)。4.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及其意义二、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21、1. 交通运输需求量对交通运输布局的整体影响交通运输需求量布局的交通线标准场站规模小低小大高大2. 区域发展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区域内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区域内的交通运输需求差异较大,交通运输布局需重点关注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3. 城市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也是区域客货集散中心,交通运输需求大。因此,城市成为区域交通运输网的节点,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市。4. 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交通运输需求有运距、运时、运量、运价、运向等差异,因此,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5. 质量要求提升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随着经济
22、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区域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仅关注单种运输方式的运速,更关注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输时效。因此,交通运输布局还要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便应运而生。6. 总关系: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特点;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分布的特点也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三、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1.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特点:交通线和场站属于基础设施,投资额大但不能短时间直接收回投资,一般由政府组织建设。2. 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地区资金状况交通线和场站建设交通线和站点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紧张相对落后较为稀疏
23、,且质量较低经济较发达地区充足相对完善较为密集,且质量较高3. 充足资金对交通运输建设的推动:交通线和站点建设涉及气象、水文、地质、工程、材料、机械等技术领域以及施工水平。交通运输的电气化、快速化、专业化,对各项技术的要求更高。随着区域的发展,区域经济水平提升,从而有足够资金推动交通运输建设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输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弱。四、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1. 根据运输过程所使用的交通线路、运输工具、牵引力(或驱动力)的特征,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可分为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等,各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运量
24、较大,速度较快,运费较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连续性好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运费较高水路运输(历史悠久)运量大,投资小,成本低,运费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优点缺点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连续性好,气体、液体损耗小,安全性高,管理方便,运量大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 促使区域经济要素
25、合理流动:交通运输使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产品、设备、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空间上的优化配置。交通运输越便利、快捷,经济各要素的流动速度越快、耗时越短、效率越高,实现的产值也就越大。2. 扩大区域经济活动辐射范围:便捷的交通运输缩短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使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甚至世界各地,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3. 是经济拉动效应明显的产业:交通运输本身是重要的产业,还是经济拉动效应明显的产业。发展交通运输,可以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4. 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共建“一
26、带一路”致力于相关国家的互联互通,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相关国家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公路、铁路、航空、水路、油气管道,以及电网、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二、影响聚落发展1. 对城市形成的影响:交通枢纽是旅客和货物集散、周转的地方,服务于客、货集散的行业及与货物相关的制造业便在交通枢纽集聚,并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往往会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2. 对聚落变化的影响:重要交通运输线路或运输方式的变化,会引起区域内客、货运输方向和集散地的变化,从而促使商业网点甚至商业中心城市的变化。3. 对乡村选址的影响:为促进农村的发展,我国正在
27、有计划地对分散的乡村聚落进行合并,新建的相对集中的乡村聚落一般临近区域主要公路,而一些交通不便的分散的乡村聚落会逐渐消失。三、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形态有何影响?四、交通运输布局可能对自然环境有何负面影响?1. 可能引发环境问题:交通运输布局可能会侵占耕地,造成耕地资源减少;侵占林地,造成森林覆盖率下降,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易发生水土流失;侵占草地,减少草地资源,并加剧草地沙化;侵占湿地,破坏湿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功能,破坏生物多样性;汽车尾气会对公路沿线的空气、土壤和水体造成重金属污染,酸性气体会使水体和土壤酸化,并增加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含量;等。2. 可能引发自然灾害:不合理的交通线建
28、设,会影响地表水的分布,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五、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1.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相互影响:区域发展水平对交通运输布局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而合理的交通运输布局可以促进区域发展。(2)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两者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推动各自发展。2. 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1)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山地丘陵地区: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大,工程量大,工程造价高。(2)地质地质稳定,降低施工难度,保障运营安全。断层分布区及地
29、质灾害多发区,交通线修建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3)水文河网稀疏地区:桥涵长度小,利于施工,工程造价低。沼泽地、冻土层及河网稠密区:交通线修建技术要求高,桥涵长度大,工程造价高。(4)气候青藏高原的高寒缺氧、干旱区的酷热、湿润区的多雨、跨海大桥建设中复杂的海洋气象条件及气象灾害等均不利于交通线路建设。3. 社会经济及技术等因素与交通运输布局的相互影响区位因素影响分析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地区:一方面,为线路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稠密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可加强区域间联系,加快客货流通,促进经济发展。经济落后地区:建设交通线可促进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使直达国道、铁路的
30、时空距离缩短,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营效率;地方性线路通过居民点多,运量大,运营效益高社会因素一方面,为交通运输线路、站点建设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交通运输线路、站点建设可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带动当地居民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利于社会长治久安环境因素交通运输布局应尽量避开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过境线路不要穿过城区,以减少对城区造成的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技术因素技术进步利于克服自然障碍,如桥梁架设和隧道开挖技术、冻土区修建铁路的技术等的进步极大提升了交通线路建设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4.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1)对农业的影响: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最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
31、线分布;乳畜业、园艺业等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的农业,也要沿交通线分布。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产品的销售范围。(2)对工业的影响: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一般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3)对商业的影响: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都布局在交通线沿线。(4)对旅游业的影响:交通通达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以此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同时,人
32、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简称“三废”)等,又被排放到环境中。2. 环境问题的产生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对环境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环境问题就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1)(2)二、环境问题的表现1. 环境问题的种类及表现主要环境问题表现自然资源枯竭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2.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表现(1)地域差异明显城乡差异区域特点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城市人口高度集聚,交通和工业活动排放大
33、量废弃物环境污染乡村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生态破坏(一些乡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区域特点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发达国家人均自然资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高过度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多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以及快速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2)日益全球化:当前环境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有些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国界和地域的界线,甚至发展成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还有些环境问题也有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趋势,如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体污染等。如何协调人
34、与自然的关系,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当前关乎人类自身命运和前途的一个重大课题。三、发达国家如何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和输出环境问题?(1)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优势大量进口资源和原材料,而把资源开发所造成的生态破坏转嫁给发展中国家。(2)发达国家通过输出垃圾和转移低端产业,把环境污染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四、全球性环境问题分析以全球变暖为例1. 主要原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破坏地表植被,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2. 主要表现(1)全球平均气温、海水温度升高。(2)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冰盖、冰川萎缩,海冰面积缩小。3. 可能的危害(1)海水酸化,珊瑚礁白化。(2)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3)极
35、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发。(4)破坏局地生态系统,干扰生物多样性。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 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面临着空前严峻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突出表现,单纯依靠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类必须通过改变发展观念,协调日渐紧张的人地关系。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内涵及地位内容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强调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强调发展要以改善
36、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含义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1. 消除贫困:贫困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环境恶化又会阻碍这些国家的发展。从公平性原则看,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我国通过转移就业、教育扶贫、异地搬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
37、特色产业等途径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 发展绿色经济:人们将基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经济称为“褐色经济”,提出与之相对的“绿色经济”。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我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进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3. 提倡可持续消费:可持续消费旨在通过每个人负责任的行为,建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三、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的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特点采集渔猎时代崇拜自然生产力水平
38、较低,人类与环境保持原始平衡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生产力水平提高,人类对环境的依赖性减弱,环境遭到破坏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生产力迅速发展,人地矛盾激化现代文明时期人地协调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人地关系走向协调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有哪些?1.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2. 依靠科技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对外开放。4.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5. 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6.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7. 完善防灾减灾体系,科学防御自然灾害。五、环境与发展1. 绿色经济:绿色经
39、济是一种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的经济形态,也是现阶段世界各国探索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2. 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具体措施(1)碳排放、碳汇角度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保护森林等绿色空间,增加碳汇。(2)资源利用角度减少资源消耗,以多次使用替代一次性使用,延长产品寿命,保护自然资源。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污染物减排、监测与治理,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3.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本质上都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我国
40、绿色经济的重要形式,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通过自然资源的节约利用、物品的再利用以及废弃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将经济系统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控制在可承载的范围内。(循环经济以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为基本原则。)低碳经济要求实现产业、生活消费和能源的低碳化,减少经济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其主要目的是应对气候变化,它是绿色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减少高碳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的角度来看,它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具体途径。4. 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的问题,即在污染前采取防治对策,而不是在污
41、染后采取治理措施,将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使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升生态效益并减少对人类与环境的危害。它主要包括: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减少和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生态效益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去。5. 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起来,以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既是将农、林、牧、副、
42、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以适应市场的现代农业。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一、建设主体功能区1. 内涵: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2. 确定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3. 分类主体功能区地域类型主体功能特点发展方向优化开发区域城镇化地区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
43、的协调发展重点开发区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虽然目前开发基础较弱,但未来的开发潜力大,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人口承接能力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提供农产品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保障我国的农产品供给重点生态功能区提供生态产品生态环境脆弱成为区域生态屏障、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禁止开发区域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地提供生态和游憩产品、精神财富散布在上述三类开发区域之中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1. 目的:为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战略。2. 长江经济带(1)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资源储量
44、充足,种类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城市密集,市场广阔。(2)空间格局A. “一轴”: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B. “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C. “三极”: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D. “多点”: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3)发展成效: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1. 我国海洋国情(1)地形方面: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
45、众多。(2)气候方面: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3)资源环境方面: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4)自然灾害方面:海洋灾害种类多。2.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措施:立足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清晰规划海洋空间利用格局,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3. 海洋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主要表现(1)合理创造更多发展空间。(2)开发更多资源。(3)升级海洋产业结构。四、维护海洋权益1. 海洋权益内涵:海洋权益是指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2. 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1)内水: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2)领海: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在群岛国的情况下则为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3)毗连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4)专属经济区: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5)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大陆架的宽度:大陆架的外部界限,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若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