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 号三总 分分 数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691试卷代号:1250座 位 号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文论专题 试题(开卷)2018年7月二得 分评卷人1. 孔子的文艺观是他的( )思想在文艺方面的鲜明体现。A. 仁学 B. 礼学C. 诗学 D. 义学2. 为强调“大美”之自然、本真、天放的独特禀性,庄子从比较的角度说到“三籁”之声。其中除了“地籁”、“人籁”还有( )。A. “灵籁” B. “物籁”C. “神籁” D. 天籁3. 文心雕龙风格论集中于体性篇。依刘勰之意,作家的创作个性包括有才、气、学、()
2、等四个方面的因素。A. 习C. 识B. 质D. 力4. 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A. 诗评C. 诗法B. 诗体D. 诗辨5. “境界”一词,早在汉代郑玄为诗经 大雅 江汉作笺注时已经用到,在那里是指( )。A. 地域的范围B. 教义的造诣修炼层次C. 诗歌的内涵D. 诗人的精神情怀6. 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 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 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A. 文学小言B. 屈子之文学精神C. 宋元戏曲考D. 人间词话7. 黑
3、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 )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A. 科学性 B. 理性C. 感性 D. 目的性8. 关于艺术批评,克罗齐的看法在总体上是( )的。A. 文化主义 B. 实证主义C. 殖民主义 D. 女性主义9. “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 )。A. 泰纳B. 伊瑟尔C. 孔德D. 拉封丹10. 接受美学研究的重点是既往理论所忽视的或不重视的( )与作品的关系。A. 主人公 B. 作者C. 评论者 D. 读者692评卷人二、简答题(每小题
4、12分,共36分)得 分评卷人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得 分11. 简要说明刘勰的“通变”说对文章写作有哪些启迪?12. 简要说明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定义“完整”的解释。13. 韦勒克、沃伦认为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有哪些区别?请简要说明。14. 司空图关于诗歌“韵味”的审美内涵具体表现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结合下面提供的王维诗歌的片段,简单阐释司空图的“韵味”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汛)15.谈谈对伊瑟尔关于阅读过程的描述与阐释的理解。693试卷代号:1250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年
5、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文 论 专 题 试 题 答 案 及 评 分 标 准 ( 开 卷 )(供参考)2018年7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 2.D 3.A 4.D 5.A6.C 7.C 8.B 9.A 10.D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1. 简要说明刘勰的“通变”说对文章写作有哪些启迪?(1)刘勰把构成文学作品的内在质素分为“有常之体”和“无方之数”两方面,这就告诉我们要“因”、“革”结合,在写作时要学会用因袭与革新两条腿走路。(2)刘勰“通变”说不仅是写作策略,同时也是写作者对文学传统、文学遗产的一种态度和 方法。文学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一代文学的繁荣,固然
6、首先与特定的时代社会相关,但在文学本身,也有其相承相续、递变革新的规律。(3)刘勰提出,作家要贯彻通变思想,就应当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作家是自由的创作 主体。如同时代社会等外部条件必须内化为作家的审美个性,才能进入创作过程一样,尽管通 变讲的是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刘勰认为也需把它落实到作家的修养和创作实践当中,才能发挥作用。(每个要点4分)12. 简要说明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定义“完整”的解释。(1)情节的完备;(4分)(2)情节的整一;(4分)(3)情节的严密。(4分)13. 韦勒克、沃伦认为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有哪些区别?请简要说明。韦勒克、沃伦认为科学语言是“直指式的”:“它要求语言符号
7、与指称对象一一吻合”,同时694这种语言符号“完全是人为的”,它可以被相当的另一种符号所代替;以及它是“简捷明了的,即 不假思索就可以告诉我们它所指称的对象”。此外,“科学语言趋向于使用类似数学或符号逻辑学那种标志系统”,即它追求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字”。(6分)与科学语言比较起来,文学语言则显现出如下特点:第一,多歧义性。(2分)第二,表情意性。(2分)第三,符号自具意义。(2分)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14. (题略)诗歌的形象要具体、生动、不浮泛,仿佛是读者可以触摸得到的,亦即“近而不浮”;(5分)在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中还要有丰富的蕴藉,所抒发的情感含而不露,只可意会而不可
8、言传,能让读者愈读愈有发现,愈读愈有味道,亦即“远而不尽”。(5分)这些诗句所表现的情景是不同的,但其共同的特点是:景物具体、鲜明、生动,仿佛就在眼前,而其意味的悠远绵长则一下子便把人带到了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幻境。(分析12分)15. (题略)伊瑟尔关于阅读过程的描述和阐释,我们可以做一大体的概述认识:“游移视点”是将本文 分解成相互作用的结构,也就是发现本文中各种不同的意义成分;“建立连惯性”是对各种意义 成分作出一致性的整理集合,形成关于意义的完形认识;“卷人事件”是因为本文意义的多种可 能性存在而要求读者进入本文之中依据自身的知识进行一种选择,从而将本文不是作为一个 认识的对象而是作为自己参与其中的事件来体验和领会;“建构意象”则是将本文由语言符号构成的含有意义的图式形成感性具体而又具有理性意味的“想象性客体”。(阅读过程的四种描述,每个要点5分,其余两分酌情给予。)(简答题与论述题学生的回答只要能够围绕要点组织答案,且能够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以给相应分数。)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