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练习四。(教材 5960 页) 1.引导学生进一步熟练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2.能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能联系现实问题,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 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喜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重点: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难点: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1.回顾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适用范围及作用: 乘法交换律:用于连乘算式,调换各乘数在连乘算式中的位置; 乘法结合律:用于连乘算式,改变连乘算式中各乘数的运算顺序; 乘法分配律:用于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
2、相乘的算式;或者用于两个数相乘加上两个数相乘,其中 相乘的每一部分都有一个相同的乘数的算式。可改变运算的方法,但结果不变。 2.说一说:运用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和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的判断依据是什么?(能否 在计算过程中“凑整”) 【设计意图:回顾总结全章所学知识,结合课后练习,进一步得到巩固。】 1.简便计算练习。(教材第 59 页“练习四”第 3 题) (1)分析判断每一题的算式特点、可用的运算定律、能否“凑整”。 8582+8215(两个数相乘的积加上两个数相乘的积,有相同乘数 82,可用乘法分配律,余下加数 85 与 15 的和凑整。) (125+17)8(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
3、相乘,可用乘法分配律,125 与 8 的积凑整。) 167+289+33(连加算式,可用加法交换律,167 与 33 的和凑整。) 52892(连乘算式,可用乘法交换律,5 与 2 的积凑整。) 2597+253(两个数相乘的积加上两个数相乘的积,有相同乘数 25,可用乘法分配律,余下加数 97 与 3 的和凑整。) 58+39+42+61(连加算式,可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58 与 42 的和、39 与 61 的和分别凑整。) (12525)4(连乘算式,可用乘法结合律,25 与 4 的积凑整。) 378+527+73(连加算式,可用加法结合律,527 与 73 的和凑整。) 7625+25
4、24(两个数相乘的积加上两个数相乘的积,有相同乘数 25,可用乘法分配律,余下加数 76 与 24 的和凑整。) 2.应用练习。 (1)教材第 59 页“练习四”第 4 题。 一个花圃的长是 30 米,宽是 25 米。 这个花圃的篱笆长多少米?如果每平方米大约种 40 棵郁金香, 这个花圃大约种了多少棵郁金香? 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理解列式的算理,即第1个问题为什么是计算周长,第2个问题为什么是计算 面积,体会周长与面积的不同含义。 (2)教材第 59 页“练习四”第 1 题。 用了多少块地砖?每块地砖 12 元,准备了 1800 元够不够? (3)教材第 60 页“练习四”第 5 题。 分析
5、判断各个算式的特点(分析实际上是几个几),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连线练习。 (4)教材第 60 页“练习四”第 6 题。 计算:1 时行 12 千米,2 时行多少千米?4 时和 6 时各行多少千米呢? 分析:观察各个算式间的变化特点,及相对应的得数的变化特点,找出其中的规律。 小结: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也随着扩大几倍;另一个乘数缩小几分之 一,积也随着缩小几分之一。 应用:利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15020=3000 15040= 15060= 3604=1440 36012= 3606= 3.拓展提升。 教材第 60 页“练习四”第 7 题中的第(1)题。 51
6、0-53=5(10-3)成立吗?想办法验证你的想法。 学生交流。 汇报:10 个 5 减 3 个 5,得到(10-3)个 5,也就是 7 个 5。 510-53 =(10-3)5 =75 =35 变式练习:20614-614 7299 【设计意图:结合个别题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谁能说说,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梳理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系统化,进一步深化在脑海中的印象。】 运 算 律 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A 类 1.在方框内填出合适的数。 (1)(45+36)+64=45+(36+
7、) (2)(72+20)+ =(72+8)+20 (3)560+(140+70)=(560+ )+ (4)(149+62)+ =(149+ )+ (考查知识点:运算律的运用;能力要求:能综合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B 类 2.根据运算律的性质,用字母表示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 (5)乘法分配律: (6)减法性质: (考查知识点:运算律的性质特征;能力要求:牢记各运算的公式,能熟练运用到计算中去。)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1. (1)64 (2)8 (3)140 70 (4)51 51(答案不唯一) 62 B 类: 2
8、. (1)a+b=b+a (2)a+b+c=a+(b+c) (3)ab=ba (4)abc=a(bc) (5)a(b+c)=ab+ac (6)a-b-c=a-(b+c) 教材第 59 页“练习四” 1. 169+83=168(块) 16812=2016(元) 2016 元1800 元 不够。 2. 左边运用了乘法的结合律,右边运用了乘法的分配律。 3.8200 2890 12500 1136 2500 978 489 200 2500 4. (1)(30+25)2=110(米) (2)302540=30000(棵) 5. 略 6. (1)212=24(千米) 412=48(千米) 612=72(千米) 变化规律:当一个乘数一定时,另一个乘数变为原来的多少倍,积就为原来的多少倍。 (2)6000 9000 4320 2160 7. (1)成立。验证略。 (2)能。 (3) 20614-614 7299 =(206-6)14 =72(100-1) =20014 =72100-72 =2800 =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