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一节生命起源1.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1)神创论:生命由神或上帝创造。 (2)自然发生论:由无生命物质突然形成生命。(3)生生论:生物只能来自生物。雷迪实验和巴斯德”鹅颈烧瓶”实验 ,生生论推翻了自然发生论。(4)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5)化学进化论:化学进化论:原始地球条件(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高温等)下,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经过漫长时间演变为原始生命。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氨、氢气、甲烷和水蒸气等,与现代大气主要区别是没有氧气过程: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氨基酸等)有机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原
2、始生命生命诞生的摇篮:原始海洋生命发生的开端:有机小分子的形成米勒实验表明:类似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第二节生物的进化1.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证明了在越古老的地层,出现的生物越简单、低等;在越晚的地层,出现的生物越复杂、高等。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始祖鸟和古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2.地质年代和生物进化史: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前寒武纪时期(太古代+元古代):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多细胞真核生物古生代:早期“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三叶虫时代),真核藻类和无脊椎动物中期裸蕨植物和鱼类时代后期蕨
3、类植物(煤的形成)和两栖动物时代(表明生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阶段)中生代:裸子植物(苏铁等)和爬行动物(恐龙和翼龙等)时代新生代: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鸟类繁盛,人类出现。3.动植物进化树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的进化历程: 哺乳类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生物进化趋势:一般说来,生物进化在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从单细胞到多细胞。4.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学说”:1859年物种起源过度繁殖:生物的生殖能力很强,后代数量庞大;生存斗争:后代之间必须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遗传变异:后代中有
4、各种可以遗传的变异类型(不定向);适者生存: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淘汰。【注意】:变异是不定向的,选择和进化都有方向,而环境的定向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都是定向的,但人工选择较快,自然选择较慢。第三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1.人类于现代类人猿的起源:2.根据肤色和鼻形等不同的特征,将现代人分为四个人种:蒙古利亚人(黄)、高加索人(白)、尼格罗人(黑)、澳大利亚人(棕)。【注意】:1. 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两足直立行走;2. 南方古猿是目前发现的
5、最早两足行走的原始人类;3. 能人最早能制造工具;4. 直立人最早会用火;5. 智人是唯一现存人种。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第1节 生物的分类1.分类依据:以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2.分类阶层系统: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而相似特征约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相似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3. 生物命名:双名法(瑞典林奈创立)属名 + 种名(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名)4. 生物的五界分类:第2节&第3节 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 & 植物的主要类群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孢子植物有:藻类植物(最低等),苔藓植物,蕨
6、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最高等)。1.藻类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还为水生动物提供氧气,也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藻类的经济意义: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可作为水域是否被污染的指示植物(赤潮现象)2.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并且植株很矮小,生活在阴湿的地面或背阴的墙壁上。苔藓植物的应用: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3.蕨类植物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靠孢子繁殖后代。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有些可食用;有些可供药(贯众);有些可供观赏(肾蕨);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满江红);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4.种子植物:指能产生种子的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的产生使得种子植物比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生活。因此,种子植物比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高等。(1)裸子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水,适于生活在陆地,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
8、最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其中银杉有“植物中的熊猫”的美称。(2)被子植物:具有发达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受精过程不需要水。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被子植物又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如水稻、玉米、小麦、大麦、青稞等;椰子、棕榈等;竹、百合、玉簪、兰花、郁金香等)和双子叶植物(如大豆、蚕豆、豇豆、红小豆、绿豆等;桃、梅、梨、枇杷、荔枝、柑橘、西瓜、哈密瓜等;油菜、白菜、萝卜、黄瓜、番茄、马铃薯等;花生、油桐、麻、香樟等;牡丹、月季、荷花等)。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被子植物分类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子叶2片
9、,无胚乳子叶1片,有胚乳花瓣的数目多为4、5或4、5的倍数多为3或3的倍数根系直根系须根系叶脉网状脉平行脉茎中有无形成层有无举例瓜果类粮食作物5.原生动物特征:身体微小,是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寄生在动物体内。应用:1可以净化污水,2。过量繁殖可以引起赤潮现象3。能使人患病第4节动物的主要类群地球上现存的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身体里有脊柱骨的脊椎动物如鱼、蛙、龟、鹤和野兔等。;一类是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的无脊椎动物如蚯蚓、蛔虫等。【注意】1.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个类群。分为昆虫纲(蝗虫)、甲壳纲(虾)、
10、蛛形纲(蜘蛛)、多足纲(蜈蚣)。昆虫的特征: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里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2.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数量最多的动物。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和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胸、腹、背、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著名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鱼,根据它们的栖息水层和食性不同的特点,进行混合放养,充分利用了池塘水体的空间和各种天然饲料,增加鱼的产量。3.两栖动物:发育方式:变态发育,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水陆地生活,用肺呼吸,
11、受精在水中完成。体温不恒定如大鲵、青蛙、蟾蜍等。应用:1。是农业害虫的天敌,也是多种药物的来源。4.爬行纲动物是摆脱水的真正陆地动物,如鳄、龟、蜥蜴和蛇等。变温动物。应用:1。可作皮制品和名贵药材2。是一些有害动物的天敌。扬子鳄是国家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5.鸟纲鸟类是恒温动物(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的)鸟的身体呈流线型,在飞行中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鸟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成翼,是鸟的飞行器官;胸骨突出,形成龙骨突;体表被覆羽毛等,减少空气的阻力。鸟的骨薄,比较长的骨内中空,充满空气,既坚固,又轻便,有利于飞翔。适应于飞翔的生理功能是:气囊的存在使其具有双重呼吸的功能(具
12、有散热作用),呼吸系统发达,呼吸效率高,可以满足飞行对能量的大量消耗;心脏发达;胸肌发达;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粪便及时排出等。有喙无齿,卵生,体温恒定。这一系列特征使其成为能飞行的动物。应用:1.维持生态平衡,控制农林鼠害、虫害;2.是人类重要的食品5.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牙齿有门、犬、臼齿的分化,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例如兔与狼的牙齿,两者的区别是有无犬齿,食草动物无犬齿分化。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1.注意: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够影响生物的繁殖活动。2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3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有多种类型,一片草
13、原、一片农田、一个池塘、一条河流、甚至一座城市、一个小水滴都是一个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所有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环境。4生态系统的组成:注: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整体。其中生产者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能量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要基本成分。5.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如: 草 兔 蛇 鹰 生产者消费者级的划分:生产
14、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营养级的划分: 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二营养级食物链的写法: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食物链起于生产者,止于最高级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食物网: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的复杂网状联系。在食物网中计算食物链条数,先确定起点生产者和终点最高级消费者,有时终点不止1个,再按照顺序算。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6.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1)能量流动:起点(最终来源):太阳能(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过程: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
15、能,然后沿食物链依次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食物链中能量只能由被捕食者流向捕食者,一旦散失不可重复利用。所以生态系统需要源源不断地能量输入。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10-20%。能量数量金字塔:食物链越往后,获得有机物越少,能量也越少,生物数量也就越少,但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给出其中任何一种,都要会写食物链)(2)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以“碳循环”为例:【注意】1.碳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形式:二氧化碳2.碳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的形式:有机物3.碳进入生物群落途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4.碳归还无机环境途径: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
16、燃料的燃烧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即生态系统的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8.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度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如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较高。9.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洪水泛滥、台风海啸等)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引种不合理造成物种入侵)第24章人与环境1施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2人口数量增加的原因:出
17、生率大于死亡率,医疗条件的提高,营养条件的改善。降低出生率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实行计划生育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口出生率,控制人口的增长,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计划生育的中心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实行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沼气发酵:是利用一些微生物,在无氧环境下,将农作物的秸秆以及人、家禽、家畜的粪便等有机物投放在一个密闭的池内进行发酵,获得沼气的过程,(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一种清洁的能源,燃烧后可以产生光和热,可用来做饭和照明。发酵后的渣水也是一种有机肥料。生态农业使用的优点:减少资源的浪费,减少污染,减少农药污染。
18、5. 温室效应二氧化碳6. 酸雨二氧化硫第25章生物技术第一节发酵技术1.发酵:是指某些细菌或真菌(酵母菌)在无氧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二氧化碳或乳酸等的过程。现代泛指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某些产品的生产过程。2.酵母菌发酵原理 : 氧气充足时: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水(做面包)酵母菌 缺氧时: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二氧化碳(制作酒)3.甜米酒发酵:利用曲霉、毛霉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情况下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4乳酸发酵: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把牛奶产生出乳酸,制作泡菜、酸奶、奶酪等食品【酵母菌可用于酿酒、做面包;乳酸菌可用于制酸奶、泡菜;醋酸菌
19、可用于制醋;霉菌可用于制面酱、酱油、酿酒、腐乳、豆豉等。】5沼气发酵:利用厌氧微生物(甲烷菌)工业化的发酵产品:1)抗生素 (2)氨基酸(3)甜味剂4)食用有机酸(5)酶制剂,还有维生素,动物激素。6.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概念:把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中,从而改变生物的性状的生物技术。接受转入基因的生物叫“转基因生物”。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应用:a.制药:利用转基因技术使动物、植物或微生物成为制造药物的“微型工厂”b.遗传病诊治:基因诊断已临床应用,基因治疗尚处于试验阶段c.农业:培育抗虫、抗病、耐除草剂、抗寒、抗旱、抗盐碱、耐储藏等优良品种d.环境保护:抗虫转基因作物减少农药使用,转基因细菌治理环境污染等7.克隆技术:(无性繁殖)植物克隆:植物组织培养动物克隆:动物细胞核移植+细胞培养+胚胎移植克隆动物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亲本最相似,少量遗传提供卵细胞的亲本,与接受胚胎的代孕母体无遗传关系。动物克隆意义:拯救濒危动物,防止良种家禽家畜的退化,医疗上克隆器官可为器官移植提供材料等8.现代生物技术引发的社会问题:(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克隆技术引起的伦理之争正确态度:理性看待,合理研发和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克隆羊“多莉”的性状表现:与母羊B相同,因为重组卵细胞的细胞核来自此母羊,它们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