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李益 李益(李益(748829),字),字君虞君虞,陇陇西姑臧人,唐代诗人。李益中为大历西姑臧人,唐代诗人。李益中为大历四年进士。他恃才傲物,在官场多被四年进士。他恃才傲物,在官场多被人忽视凌辱,为众不容。因仕途失意,人忽视凌辱,为众不容。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写诗。李益擅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写诗。李益擅长绝句,尤工七绝。他诗风豪放明快,长绝句,尤工七绝。他诗风豪放明快,以边塞诗最为有名,是中唐边塞诗的以边塞诗最为有名,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作品有送辽阳使还军代表人物。作品有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降城闻笛等。夜上受降城闻笛等。作者简介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
2、歌;、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能结合时代背景正确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能结合时代背景正确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3、能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情感。、能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情感。学习目标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李益回乐峰前回乐峰前/沙似雪,沙似雪,受降城外受降城外/月如月如霜霜。不知何处不知何处/吹芦吹芦管管,一夜征人一夜征人/尽望尽望乡乡。诵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感情古人云古人云“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文以载道,诗以言志”那么,请你找出这首那么,请你找出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句子。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句子。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夜征人尽望乡哪个字重读?哪
3、个字重读?“尽尽”重读体现一种思乡之切之深,重读体现一种思乡之切之深,“望望乡乡”轻读,体现故乡的一种遥远内心的惆轻读,体现故乡的一种遥远内心的惆怅,遥不可及。怅,遥不可及。回乐峰回乐峰前沙似雪,前沙似雪,受降城受降城外月如霜。外月如霜。译文:译文: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清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清冷如霜。冷如霜。受降城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三受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后锦旗乌加河北岸。今内蒙古杭后锦旗乌加河北岸。回乐烽回乐烽:旧说在灵州回乐县。故:旧说在灵州回乐县。故址在今宁夏灵武
4、县西南。一说应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一说应在西受降城附近。在西受降城附近。理解诗意译文:译文: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出征人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出征人都眺望故乡。都眺望故乡。芦管芦管:乐器名:乐器名,这里指笛。这里指笛。不知何处吹不知何处吹芦管芦管,一夜,一夜征人征人尽尽望乡。望乡。征人征人:戍边的将士。戍边的将士。尽尽:全。全。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贞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贞元元年元元年(785)起,李益佐灵州大都督杜希全起,李益佐灵州大都督杜希全幕,约四、五年之久,诗当作于此时。幕,约四、五年之久,诗当作于此时。赏诗悟情回乐峰前沙似雪,
5、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诗歌的前两句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景色。写景写景“沙似雪沙似雪”和和“月如霜月如霜”营造了怎样的环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境气氛?“沙似雪沙似雪”、“月如霜月如霜”两个生动的两个生动的比喻,营造了边塞的荒凉、凄冷的环境比喻,营造了边塞的荒凉、凄冷的环境氛围。氛围。诗人运用诗人运用“沙似雪沙似雪”“月如霜月如霜”两个比喻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形象地写出塞外荒凉、凄冷的特点。塞外荒凉、凄冷的特点。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表。表现了诗人身边塞绝域的孤寂、现了诗人身边塞绝域的孤寂、思乡之情思乡之情。赏
6、析: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赏析: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情抒情 “不知何处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一夜”和和“尽望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引起的思乡之情。前两句:前两句:(写景)(写景)月下景色,凄凉萧瑟
7、。月下景色,凄凉萧瑟。后两句:后两句:(抒情)(抒情)静夜闻笛,征人思乡。静夜闻笛,征人思乡。小结: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 佳作,从多角度描佳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哀愁之情。主题思想主题思想课堂小结 这首诗是这首诗是中唐边塞诗的绝唱中唐边塞诗的绝唱。相传本诗写成后。相传本诗写成后即被谱以管弦而广为传唱。即被谱以管弦而广为传唱。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怀亲的诗篇思乡怀亲的诗篇。“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图景中去的图景中去揣测和回味那笛声所流露出的浓烈
8、乡思和满心的哀揣测和回味那笛声所流露出的浓烈乡思和满心的哀愁。读来,余音袅袅,言尽而意无穷。愁。读来,余音袅袅,言尽而意无穷。课堂练习一、理解性默写。一、理解性默写。1、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_,_。2、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回乐烽前沙似雪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夜征人尽望乡二、(二、(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
9、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春夜闻笛春夜闻笛李益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1、对以上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对以上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沙似雪沙似雪”、“月如霜月如霜”,采用比喻,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无垠的沙漠如同积雪的荒原,月光皎洁如同深的修辞手法,无垠的沙漠如同积雪的荒原,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写出了沙的洁白、月的寒冷。秋的寒霜,写出了沙的洁白、月的寒冷。B.夜上受降城闻笛开
10、头两句近镜头描写了登城时所见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开头两句近镜头描写了登城时所见的景象,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景象,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C.春夜闻笛全篇扣紧一个春夜闻笛全篇扣紧一个“闻闻”字,抒写了自己初春之字,抒写了自己初春之夜在军中闻笛所引发的感触。夜在军中闻笛所引发的感触。D.春夜闻笛第一句写山未青,夜犹寒,而军中有人吹笛,春夜闻笛第一句写山未青,夜犹寒,而军中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B2、两诗均写到、两诗均写到“闻笛闻笛”,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试,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试结合诗句分析。结合诗句分析。相同。抒
11、发的是由笛声引起的相同。抒发的是由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思乡之情。三、阅读下面这二首诗,完成第1-2题。(6分)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绘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3分)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回乐峰前的沙漠如同白雪飞舞,烽火台上月光皎洁,如同回乐峰前的沙漠如同白雪飞舞,烽火台上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深秋的寒霜。“芦管芦管”发出幽怨的笛声,触动征人发出幽怨的笛声,触动征人“尽望乡尽望乡”。抒发诗。抒发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人浓烈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