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入新课“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学习目标CBA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会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的家国情怀。作者简介 李益(746-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元和初,宪宗召李益回京,任都官郎中。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l“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胡应麟诗薮 其七言绝句常常被认为盛唐以后第一人,甚至有人将其与王昌龄和李白相比肩:七言绝,开、宝而下,足称独步。明朝许学夷诗源辨体七言绝句,
2、中唐以李庶子、刘宾客为最,音节神韵,可追逐龙标、供奉。清朝沈德潜唐诗别裁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贞元元年(785)起,李益佐灵州大都督杜希全幕,约四、五年之久,诗当作于此时。1.听朗读,纠正字音、节奏;2.结合注释,理解诗意;3.小组合作,交流诗歌内容。研读诗意 夜上夜上受降城受降城闻笛闻笛 李益李益 回乐烽前回乐烽前沙似雪,沙似雪,受降城外受降城外月如霜。月如霜。不知不知何处何处吹芦管,吹芦管,一夜一夜征人征人尽望乡。尽望乡。受降城:唐高宗神龙三年张仁愿所筑,受降城:唐高宗神龙三年张仁愿所筑,以防突厥,共有中、东、西三城。贞观以防突厥,共有中、东、西三城。贞观二十年,唐大宗
3、曾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二十年,唐大宗曾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故称灵州城为部的投降,故称灵州城为“受降城受降城”。回乐烽:烽火台名,当在回乐县境内。回乐烽:烽火台名,当在回乐县境内。芦管:即指题中之芦管:即指题中之“笛笛”。征人征人:戍边的将士。戍边的将士。尽尽:全。全。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清冷如霜。月色清冷如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出征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出征人都眺望故乡。人都眺望故乡。交流诗意:合作探究1、“沙似雪”和“月如霜”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营造了边塞的荒凉、凄冷的环境氛
4、围。合作探究2、本诗中的写景和抒情是如何融汇在一起的?前两句写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用以烘托征人心境的孤独、悲惨、凄凉,为后面“尽望乡”作铺垫。后两句抒发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3.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对偶修辞的运用;上句仰观,下句俯视,俯仰之间,上下交映,突出了大漠和月色的白光一片,寒气侵人,描绘了边地的寥廓和苦寒;诗歌前两句通过写
5、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情感基调。4、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课堂小结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 佳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板书设计l 前两句:(写景)月下景色,凄凉萧瑟。l 后两句:(抒情)静夜闻笛,征人思乡。课外拓展凉州词王之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一、理解性默写:理解性默写:1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_,_。2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3
6、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的诗句是:_,_。4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的句子是:_,_。课堂检测二二、试题精选。试题精选。1对夜上受降城闻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夜上受降城闻笛沙似雪、月如霜,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法,无垠的沙漠如同积雪的荒原,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写出了沙的洁白、月的寒冷。B夜上受降城间笛开头两句近镜头描写了登城所见的景象,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C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D“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2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的诗作。B“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写了一幅边塞雪夜的独特景色。C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D“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正面写情。“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