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乡土的中国(1-3章) 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155197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乡土的中国(1-3章) 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乡土的中国(1-3章) 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乡土的中国(1-3章) 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乡土的中国(1-3章) 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乡土的中国(1-3章) 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乡土的中国(1-3章) 同步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多数中国人至今依然有着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这些都是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表现。B.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这说明土地限制了人口的流动。C.中国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原因是:文字不是人们生活的必要媒介;人与人是面对面接触,有语言等传情达意的方式;人的生活是定型的,不需要文字帮助记忆。D.我们很可

2、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变态,迁移是常态。2.填空题。(1)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一些特殊的团体外,总是基本的抚育社群。(2)文字是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和的阻隔的情境里。(3)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 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最早的文字就是 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乡下人的东西。3.结合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完成下面的表格,体会两篇文章的行文逻辑。篇目观点理由说理方式文字下乡空间格局再论文字下乡时间格局4.下面句子排序合理的一项是()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

3、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而且我还愿意进一步说,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中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所以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而且这工具本身也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我绝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开始抛离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A.B.C.D.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乡土本色费孝通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

4、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古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

5、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

6、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

7、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本来,从农业本身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需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

8、分工,好像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男的忙不过来,家里人出来帮帮忙罢了。耕种活动中既不向分工专业方面充分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聚集许多人住在一起的需要了。我们看见乡下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区,也可以想到那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了。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

9、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

10、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Tnnies的话说

11、:前者是Gemeinschaft,后者是Gesellschaft;用Durkheim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我以后还要详细分析这两种社会的不同。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

12、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

13、,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地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5.文中列举了很多事例,下列选项中,对事例在文中表达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从内蒙古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所讲事例。中国人离不开泥土。B.作者老师史禄

14、国先生所讲在西伯利亚的中国人生活的事例。中国人钟情于土地。C.初次出国时奶妈送给作者一包灶上的泥土。中国人重视乡土。D.张北一带语言均未受蒙古话影响。自然灾害和战乱对农民影响极大。6.下面对“礼俗社会”“法理社会”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礼俗社会的前提是以村落形式定居生活状态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熟悉。B.礼俗社会也源于农民生产的场所、合作及生活的安全、继承的需要。C.法理社会属于“机械的团结”,重视契约,讲究信用。D.礼俗社会属于“任务团结”,重视规矩,可靠性低。7.结合链接材料,联系文本,谈谈“桃花源”体现了“乡土社会”的哪些特点?链接材料: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15、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我说过我们要发展记忆,那是因为我们生活中有此需要。没有文化的动物中,能以本能来应付生活,就不必有记忆。我这样说,其实也包含了另一项意思,就是人在记忆上发展的程度是依他们的生活需要而决定的。我们每

16、个人,每一刻,所接触的外界是众多复杂,但是并不尽入我们的感觉,我们有所选择。和我们眼睛所接触的外界我们并不都看见,我们只看见我们所注意的,我们的视线有焦点,焦点依着我们的注意而移动。注意的对象由我们选择,选择的根据是我们生活的需要。与我们生活无关的,我们不关心,熟视无睹。我们的记忆也是如此,我们并不记取一切的过去,而只记取一切过去中极小的一部分。我说记取,其实不如说过后回忆为妥当。“记”带有在当前为了将来有用而加以认取的意思,“忆”是为了当前有关而回想到过去经验。事实上,在当前很难预测将来之用,大多是出于当前的需要而追忆过去。有时这过程非常吃力,所以成为“苦忆”。可是无论如何记忆并非无所为的,

17、而是实用的,是为了生活。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我已说过,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这种极端的乡土社会固然不常实现,但是我们的确有历世不移的企图,不然为什么死在外边的人,一定要把棺材运回故乡,葬在祖茔上呢?一生取给于这块泥土,死了,骨肉还得回入这块泥土。历世不移的结果,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还在熟悉的地方上

18、生长大。熟悉的地方可以包括极长时间的人和土的混合。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就是子孙们所会得到的经验。时间的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从每个人可能得到的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这个班子里演员所需要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须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我记得在小学里读书时,老师逼着我记日记,我执笔苦思,结果只写下“同上”两字。那是真情,天天是“晨起,上课,游戏,睡觉”,有何可记的呢?老师下令不准“同上”,小学生们只有扯谎了。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我们“日出而起,日入而息”的工作节奏。记忆都是多余的。“

19、不知老之将至”就是描写“忘时”的生活。秦亡汉兴,没有关系。乡土社会中不怕忘,而且忘得舒服。只有在轶出于生活常轨的事,当我怕忘记时,方在指头上打一个结。指头上的结是文字的原始方式,目的就是用外在的象征,利用联想作用,帮助人的记忆。在一个常常变动的环境中,我们感觉到自己记忆力不够时,方需要这些外在的象征。从语言变到文字,也就是从用声音来说词,变到用绳打结,用刀刻图,用笔写字,是出于我们生活从定型到不定型的过程中。在都市中生活,一天到晚接触着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在袋里藏着本姓名录、通信簿。在乡土社会中粘着相片的身份证,是毫无意义的。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绝不会因之错认了人。在一个每代

20、的生活等于开映同一影片的社会中,历史也是多余的,有的只是“传奇”。一说到来历就得从“开天辟地”说起;不从这开始,下文不是只有“寻常”的当前了么?都市社会里有新闻;在乡土社会,“新闻”是稀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意思。在都市社会里有名人,乡土社会里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这种社会用不上常态曲线,而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套。在这种社会里,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大家在同一环境里,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后走;后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脚印,口口相传,不会有遗漏。哪里用得着文字?

21、时间里没有阻隔,拉得十分紧,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这样说,中国如果是乡土社会,怎么会有文字的呢?我的回答是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乡下人的东西。我们的文字另有它发生的背景,我在本文所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基层上,有语言而无文字。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我同时也等于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

22、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因为生活所需不断发展记忆,而动物以本能应付生活,不必需要记忆,因而也没有记忆力。B.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但事实上世代黏着的乡土社会是根本无法实现的。C.记取与回忆不同,大多是出于当前的需要而追忆过去,是实用的,是为了生活。D.乡土社会中口口相传,可以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从而让后代从中寻求到解决生活问题的有效方法。9.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地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A.我们的生活从定型到不定型、语言到文字的过程包含用绳打结,用刀刻图,用笔写字。B.记忆具有实用性,能够满足生活中的需要,人们大多是出于当前的需要而追忆过去。C

23、.乡土社会的人们反复地生活在同一生活定型中,不需要用文字来帮助他们生活。D.乡土社会个别的经验等于世代经验,因而经验无须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10.文章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分析。11.为什么文字对于乡土社会和都市社会有需要与否的区别?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三、综合表达12.费孝通认为“文字下乡难”的原因在于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面对面的交流使得文字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难以发挥作用,因而“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的。而当代学者陈心想在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一书中指出,阻止“文字下乡”的成因,一是乡村穷,孩子上不起学;二是缺乏教授文字的教师。你同意谁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出两点理由

24、。答案:1. D2. (1)村落家庭(2)空间时间3)乡土庙堂3. 乡土社会无需文字文字不是乡土社会的基础乡下人不“愚”“面对面社群”:直接会意“空间受阻”:文字表达局限 个人的今昔之隔社会的世代之隔乡土社会的“稳定”演绎说理对比说理4. B5. D6. D7. (1)以农业为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聚居。“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熟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4)不流动。“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8.D 9. C10. 引用论证。引用“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来论证“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的观点。类比论证。用“

25、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这个班子里演员所需要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类比乡土社会“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举例论证。列举小学时老师让“我”写日记的实例,论述了在定型社会中生活节奏相似,记忆都是多余的。对比论证。将乡土社会和都市社会进行对比,突出乡土社会的特点。(列举两种即可)11. (1)乡土社会属于定型社会,语言即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需要文字帮助人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2)都市社会属于不定型社会,人所需记忆的范围更大,当接触陌生的东西会出现记忆力不够的情况,需要文字来记录。12. (示例一)同意费孝通的观点。理由:(1)文字是沟通交流的工具,能够口头交流就不需要文字。(2)有很多方言无法用文字写出来。(示例二)同意陈心想的观点。理由:(1)文字不仅有沟通的功能,还是学习知识的工具,因此需要有教授的教师。(2)学习知识是人与生俱来的需求,以前乡村地区经济落后,有些学生因为贫穷而辍学。第 16 页 共 1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必修 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乡土的中国(1-3章) 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