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4*、月迹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强化此写作方法并能使之应用。 2、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轨迹。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一)导入新课入新课 1.我们曾经读过许多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唱过许多与月相关的歌曲,有的是纯粹 歌颂月的美好和纯洁,有的是借天上明月表达心中的情感和思绪。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回 忆一下与月亮相关的文学作品。 (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与月相关的散文。 (板 书课题:月迹) 。 2.介绍作者 贾平凹,1952 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一农民
2、家庭。父亲为其取名贾李平,后图口音方 便,便喊他为平娃。陕西话中,娃凹同音。从西北大学毕业后曾在陕西人民出版社担任 过编辑,后调到西安文联从事专业创作。著有小说商州 、 山地笔记等。 (二)检查(二)检查预习预习情况情况 1.扫清三篇文章的字词障碍 。 2.听课文朗诵录音(教师正音) 。 贾平凹(w) 嫉妒(j) 3.对课文进行质疑 (三三)整体感知:整体感知:分组讨论课文的行文线索分组讨论课文的行文线索。 1.教师:散文在结构上看似自由,但文中都有一条线索将文章的材料组织起来 形散而神不散。请同学们讨论分析本文的行文线索。 学生自行讨论并回答 明确:屋中之月院中之月沙滩之月 寻月赏月 2.下
3、面请同学们翻开书本和预习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 和质疑。 (四)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四)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 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明确: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 任何现象他都充满了好奇,他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所以对孩 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 (启发:孩子们做了哪些事情或经历了什么后,最后得到满足呢?) 满足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在屋中的穿衣镜上看到了月亮,没多久,月亮在镜上消失了,孩子们很失望;
4、 (指名 朗读) (板书:屋中之月失望) 孩子们跑到院子里寻找月亮,“满院子的白光”“玉玉的、银银的”月亮“明显大 多了,也圆多了”,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指名朗读) (板书:院中之月 争执) 寻月寻出了院门,在沙滩上、在每个人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他们陶醉在月色 中,而且明白了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 (集体朗读) (板书:沙滩之月满足) 教师小结: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既欣赏到美丽的月色, 又表达了纯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 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追求美的过程。 (板书) 2.“月亮是个好”,妹妹说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明确:“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月亮那么美丽和纯
5、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 受。 (教师点拨:好是什么?月亮的好体现在哪里?) 3.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 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明确:一轮圆月衬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书本上,既然月亮属 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那无垠的天空也是属于我们的了。 教师小结: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 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对于你 们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五)(五)精读课文,深入研究。精读课文,深入研究。 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分析,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
6、了解,现在,我想问一个 问题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月迹的含义) 展开讨论: 明确: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 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 小结:无论哪种理解,最后都归纳到一点“月迹”是美好的,寻月的过程就是 寻找美的过程。 (六)课后巩固提高。(六)课后巩固提高。 1.课外继续阅读有关写景抒情的散文。 2.要求运用写景抒情的写作方法,自选题目,完成一篇作文。 (七)附板书:(七)附板书: 24*月迹 屋中之月失望 院中之月争执 沙滩之月满足 寻月 追求美 景 情 月迹教学反思月迹教学反思 月迹是一篇散文,内容充满童真童趣,在进行教学
7、设计时,我希望通过一堂课 能达到以下教学效果: 一、疏通课文,让学生能理清文章的主题线索。 二、让学生把握住整篇文章的写作风格,能品味出语言中蕴含着的童真与童趣。 三、让学生能意识到文中“奶奶”这一人物的重要性。 四、在情感教育上能引领学生去领悟生活中的美好。 为此我在教学时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利用课件这一直观教学,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通过 各种“月”的展示,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的情境,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并由此从侧面将文章的主题线索展示给学生。 二、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 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
8、生嚼出一点味道来或者把学生引向品味语言中蕴含着 的童真与童趣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也掌握了整篇文章的写作风格。 三、适当的给与学生自读的时间,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学 习,通过共同探究,在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的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希望学 生能自主地,发自内心地热爱与向往美好的生活。 在结束了这一堂课的教学后,通过观看教学视频,以及听取听课教师的点评,我感 觉我基本达到了上课前设定的教学目标,但与此同此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不足: 一、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上应该更突出主次。 在这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安排了很多的问题,希望能逐步引导学生去通读,理解 全文主旨,但事
9、实上,过多的问题反而混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无法分辨出到底什么才 是这篇课文的重点。我希望课堂能够丰富多彩,结果却是有些过分“丰富多彩”了,过 多的问题设置使得很多内容都有些 “蜻蜓点水” , 没有足够的去挖掘一些精彩内容的内涵, 如果是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其实有部分相对浅白的问题是可以浓缩,精简一下后让学生 自己自由理解的,这可能会比我总结概括有更好的效果。这样,就可以将更多的课堂时 间安排到重点的研讨上。 二、在这堂课上还需要有个“精彩点” 。 一堂课 45 分钟,学生难免会有精神倦怠的时候,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的中后期,有 个让学生能兴奋起来的精彩点。而我在这堂课上,由于安排了过多的内容,就忽
10、视了这 个问题,整堂课都是以一个平稳的步子走了下去。其实在课文分析进入结尾部分的时候, 有个让学生讨论“你眼中的月亮是什么”的问题,如果能让学生当堂练习并交流起来的 话,将会是让学生精神为之一振的内容,但是由于在时间上没有安排好,这一部分只好 留在了课后交流,收到的效果打了一定的折扣。 三、提倡学生的独立思考时不能忽视合作学习。 这堂课上我主要是以提问来引导学生,但是在学生思考时,我多以学生让通过自读、 思考来解答问题,这样,虽然提高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部 分学生的发言机会。我试想,如果能在这堂课中增加适当的小组讨论环节,可能会让整 个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让一部分不习惯举手的同学也能积极参与到这个课堂中来。通 过学生的自由讨论、发言,应该会有更加精彩的想法出现,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会远 比让学生等抄老师笔记来得更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