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斑蝥(mo)珊瑚(shn)秕谷(b)皂荚树(ji)B蓑衣(su)倜傥(tn)黄晕(yn)长妈妈(chn)C菜畦(w)油蛉(ln)桑葚(shn)人声鼎沸(dn)D发髻(j)澄清(chn)确凿(zo)人迹罕至(h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安适宿儒脑髓美不剩收B婉转烘托云霄花枝招展C空灵戒尺渊博翻来覆去D卖弄质朴嘹亮呼朋引伴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
2、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B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C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D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C通过这次失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D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5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原名旧事重提,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出自这
3、本书。B 世说新语是宋朝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C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孔子及其弟子撰写的一部书。它与大学 中庸 孟子合称为“四书”。D冰心原名谢婉莹,著名女作家、诗人。她的作品主要突出“母爱”“童真”和“自然”。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8 8 分分)。阅读选文,完成各题。阅读选文,完成各题。忆读书冰心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 4 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 7 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4、”的三国演义!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这时就同时还看了
5、母亲针钱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时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大加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 36 天罡 72 地煞勉勉强强地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大的印象,虽然岳飞是
6、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若有所失”的无聊情绪。到得我 11 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
7、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我自 1980 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传,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乏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
8、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那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因此,有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几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6对“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交代写作的缘由和方式B表明写作的内容与谈话有关C落笔点题,统领全文,突出爱读书的感情。D突出本文的重点,引起读者的思考。7对本文作者行文结构的主要顺序,
9、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空间顺序B时间顺序C逻辑顺序D以上三种兼而有之来源:Zxxk.Com8“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对“越看越懂”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看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就越想看。B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C对书的内容,越看越懂,却越不相信书中的内容。D读书越多,懂的越多,想法也就越多、越奇特。9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三者间能不能互换顺序的理由阐述正确的是()A能,因为三者间没有什么逻辑的内在关系,谁放在前面或后面,都不太影响句义。B能,因为三者间没有什么逻辑的内在关系,谁放在前面或后面,只要读者喜欢,更便于理解。C不能,这既照应了上文冰心经历的几个
10、片段的顺序,并且三者之间又有一个程度的渐进性。D不能,这既照应了上文冰心经历的几个片段的顺序,打乱了就体现不出冰心读书的重点了。三、古诗文阅读(共三、古诗文阅读(共 1717 分)分)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
11、者而改之。”(述而)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不亦说乎说:温故而知新故:三省吾身省:不逾矩逾:11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停一处)学 而 时 习 之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3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选择一句,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古诗词鉴赏。阅读课内古诗,完成各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4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图,抒发了游子的情怀?15“枯藤老树昏鸦”一句,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请依据这些景物的特点推测作者的心情。四、诗文默写(四、诗文默写(8
12、8 分)分)16古诗文默写。(1)诗歌寄托着人们不同的思绪和情怀。曹操在观沧海中用“,;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显露出豁达的胸襟与伟大抱负。(2)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3)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一句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之情,寄托诗人对千万饱经战争忧患。(4)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一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给人乐观向上力量。五、名著及课外阅读积累五、名著及课外阅读积累。(1010 分)分)17名著积累。朝花夕拾是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作品,其中藤野先生一文中和(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
13、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的想法。18课外阅读积累。下面是希望中学七年级五班的小鑫同学写的一出孔融让梨课本剧片段,请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词语补全人物对话。(只填序号)南文:孔兄请唤(A.令郞 B.小儿)上来,让余认识。孔父:承蒙南文兄错爱,(A.犬子 B.令郞)年幼,望南文兄不吝(A.请教 B.赐教)。六、请用正楷字书写下列文字六、请用正楷字书写下列文字。(5 5 分)分)19请用正楷字体书写下列文字。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七、现代文阅读(七、现代文阅读(1212 分分)。阅读课外选文,完成个题。阅读课外选文,完成个题。给姥姥派活儿姥姥来了之后,美溪开始后悔自己的决定。晚上,妈妈帮姥姥洗脚
14、,铺好床,看着她睡了。美溪没好气地说:“姥姥天天不让我看电脑,不让你看电视,不让妞妞吃零食,不让我们叫外卖,还要天天下去捡垃圾。每天,我在学校忙,回家还得缝缝补补,还得跟邻居解释,不是我们不孝顺。”妈妈说:“姥姥年纪大了,老小孩嘛,得顺着她呀。我们小的时候,家里穷,孩子多,要不是你姥姥把我们供养出来”没过多久,美溪突然接到社区的电话,说姥姥把好好的一块公共绿地给铲了,种上了菜。工作人员说:“小区居民都上这儿投诉了。”晚上,美溪刚进家门,妈妈赶紧迎上来:“闺女啊,看今天我包了你最喜欢吃的三鲜馅饺子。”美溪知道,妈妈肯定是怕自己跟姥姥发脾气。她走到姥姥身边,掏出十几个小瓶瓶罐罐:“姥姥,您不是喜欢
15、种菜吗?我买了这个。每个瓶子里,都是不同的蔬菜种子,咱可以在阳台上种。种完了,自己吃,又绿色又环保,怎么样?这是白菜,这是香菜,这是薄荷.”姥姥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了。不出两个月,家里的小阳台上一片郁郁葱葱。对一辈子操劳的姥姥来说,种莱简直就是小儿科。没过多久,姥姥琢磨出新花样。晚上,姥姥端着小花簸箕,递给美溪:“我教你做虎头鞋吧。”看着姥姥期待的神情,美溪只好咬着牙,笑着接过来。姥姥开心地给美溪讲着,怎么选花布,怎么绣虎头,怎么纳鞋底。美溪灵机一动,想到一个主意。美溪将姥姥做的虎头鞋晒在微信朋友圈,标注:“预订款。九十岁老人亲手缝制,环保,吉祥。每双售价 99 元。”别说,不少人来询问,都想预订
16、。美溪拿着手机,把大家想预订的消息告诉姥姥:“您现在算国宝级的大师了,这么多人想买。”姥姥两眼放光:“99 元,会不会太贵呀?要我说,20 元钱就行。”美溪笑着解释:“贵有贵的道理吧。我特意给您买了最好的布料,我再帮您设计新的款式,一分价钱一分货。”姥姥开心了:“今天晚上,咱们就开工。”美溪一脸坏笑:“姥姥,人家是冲着您才买的,都想沾沾您高寿的福气。如果是别人做的,咱可就算欺骗消费者。”姥姥点点头:“你说得对,咱做人得讲诚信。”美溪从针线活儿中彻底解脱出来,满心欢喜。妈妈有点儿怀疑:“能行吗?”美溪悄声告诉她:“老小孩嘛,除了孝顺她,还得让她多接触新鲜事物。孝顺的方式,有很多种,不是吗?”没多
17、久,美溪又发愁了。姥姥做得太投入,每天低头做鞋,劝都劝不住。姥姥一边缝,一边跟美溪唠叨:“我知道你们现在工作忙,花钱的地方多,得节省着点儿。我活了这么久,不能拖累你们,别看姥姥年纪大了,可还有点儿用。多做几双,卖了钱,给妞妞买花裙子,给你妈买点儿好吃的。她呀,小时候就爱吃油炸糕,两毛钱一块,咱买不起呀”唠叨声中,美溪起身去了洗手间,关上门,让泪水安静地流淌下来。晚上,美溪帮姥姥洗好脚,铺好床,回到自己房间,便看见妞妞费力地端着一盆洗脚水过来:“妈妈,轮到我给你洗了。”美溪愣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妈妈悄声问美溪:“还要把姥姥送走吗?”美溪笑了:“我怎么舍得把老太太送走呢?还有,若有一天,你变得跟
18、姥姥一样,我也要把你当成宝贝。”妞妞看着妈妈和姥姥:“你们怎么哭了?妈妈,等你变成姥姥,我也宝贝你。”美溪一把搂过女儿,心里除了幸福,还是幸福。(有删改)20结合文章,说说美溪给姥姥派了什么活儿,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将相关内容填写在下面表格中。所派的活儿结果不出两个月,家里的小阳台上一片郁郁葱葱让姥姥做虎头鞋卖21文中的姥姥有怎样的优秀品质?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22划横线的部分写妞妞端水给美溪洗脚,有什么作用?23本文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请简要作答。八、作文(八、作文(5050 分)分)24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现在来到了初中,班集体也如同一家人一样共同学习、生活,在你的成长
19、经历中,一定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感受到家庭一般的温暖。请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完成一篇记叙文。要求: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 500 字;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1C2A3B4D5D6C7B8B9C10通“悦”,愉快;学过的知识;自我检查、反省;越过11学而/时习之12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13示例:温故而知新。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14夕照秋景;羁旅之苦和深切的思乡15“枯藤老树昏鸦”意思是:苍老的树上枯藤缠绕,乌鸦黄昏时纷纷归巢。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物共同的特点在于衰
20、败、荒凉,缺乏生气、活力,作者面对此情此景不禁悲从中来,写出了“断肠”的凄切心情。16(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7鲁迅;看电影;匿名信;弃医从文18A;A;B19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0让姥姥在家里的阳台上种蔬菜;美溪从针线活儿中解脱出来,姥姥很投入地做鞋,美溪被姥姥感动。21勤劳能干。把阳台上的蔬菜种得郁郁葱葱;不愿闲着,非常投入地做虎头鞋。诚实守信。自己做虎头鞋,不欺骗消费者。疼爱晚辈。不愿给晚辈增加负担,要用自己卖虎头鞋挣的钱给妞妞买裙子,为女儿买好吃的。22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美溪对姥姥的照顾,引出下文妈妈、美溪和妞妞之间的对话。内容上:表现了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和孝会在爱中传递的主题。23要学会理解老人;父母(长辈)是孩子的榜样;孝会在爱中传递。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