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思维知识整合与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191428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思维知识整合与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思维知识整合与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思维知识整合与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思维知识整合与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思维知识整合与练习题大单元思维知识整合一、单元学习目标整合1.阅读相关作品,初步接触人文社科经典论著,了解这些论著的观点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体会其理性探索的精神。2.抓住主要概念,把握核心观点,理清论述思路,感受强大的思想力量和逻辑力量。3.体会社科经典论著的表述方式,把握文章的论证、论辩艺术和严密、准确的语言风格。4.积极思考社会现象,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提高观点的深刻性,提升理性思维水平。探寻伟人对革命文化的理性思考,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逻辑性,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二、单元学习重难点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理

2、论与价值”,属于“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任务群,由一篇书信、两篇政论文、一篇社论、两篇学术论文、一篇对话体组成。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恩格斯针对博尔吉乌斯提出的问题,以丰富的历史材料和精深的理论分析,论述了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观点,并以伟大人物的出现和唯物史观的产生,进一步阐述了历史发展中的经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改造我们的学习作者主张要改造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本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了人的正确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的观点,科学地论述了人的认识的辩证过程和发展规律,指出正确思想对于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

3、重大意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修辞立其诚文章阐述了“修辞立其诚”的原则,指出“立其诚”有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三层含义,分析了学说、言论、文章方面的诚伪问题号召人们坚持“修辞立其诚”这一唯物主义原则。怜悯是人的天性文章分析了自然状态中的人的善恶观念,反驳了霍布斯的观点,指出怜悯心是人类天然就具有的美德,是先于思维而存在的,是其他美德的基础,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应当坚持正义苏格拉底通过与他的朋友格黎东探讨关于逃跑的问题,阐述了为人处世应该合乎正道,应该坚持正义

4、的观点,不要在乎众人的意见,应该遵从内行人的意见,应该坚持真理,任何时候都不能做不正当的事情。三、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一、论述类文本“三要素”定义说明论点指议论中的确定意见以及论证这一意见的理由。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论据指立论的根据,一般指用来论证论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的事实、亲身经历等,选择事实论据注意要有针对性、典型性、确切性、新颖性。理论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权威性言论、原理、定律、公认的道理等。论证指引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述过程,是由论据推出论题时所使用的推理形式。论证是根据一个或一些已知为真的判

5、断,运用一定的推理形式,确定另一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任何论证都是由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三个要素构成的。论证时用到的方法就是论证方法。二、论述类文本四种常见文体及特点类型定义特点政论文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主题鲜明,结构简明,行文流畅。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个问题或成果的学理性文章。具有科学性、创新性、专业性、规范性和应用性。时评时评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新闻中的事实发表见解的文章。具有时效性、针对性、说理性、准确性和思想性。书评书评是评论或介绍书籍,探求书籍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艺术性的文章。具有评价的科学性、见解的

6、独创性、语言的生动性。三、论述类文本“三位一体”快速读文法把握论述类文本,理解是重点,把握文章的基本概念、关键词句、作者的基本理念态度及行文结构是做好三道选择题的前提条件。因此,可以采用“标一理一串”的“三位一体”快速读文法。步骤一:标关键词句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要养成“标注”的习惯,就是边阅读边标注关键词句。(1)关键词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之一等表范围的词语)。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等表程度的词语)。已然、未然词(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词

7、(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有助于厘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解说性的词语(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所谓、即、说得准确些等,表明前后意思相同)。(2)关键句从内容来看,能体现作者观点、态度、倾向的句子。凡是违背文章主旨的选项都是错误的。从表达来看,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如以可见、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作为语言标志的语句。从结构来看,揭示行文脉络的句子,如起始句、过渡句、收束句、指代句等。步骤二:理句段关系(1)概括出段落层次的含意。概括段落层次的含意的常见方式有:寻找各段的中心句(

8、段首的总领句、段中的衔接关联句、段末的总括句等)。依据关键词概括。对于没有中心句也没有关键词的段落,要概括其内容要点进而把握语句间的关系。(2)要注意分析重要句子间、段落间的相互关系。论述类文本的重要句子间常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条件、目的、假设等内在关系,分析句间关系要注意把握这些关系类型。论述类文本的段落间常有总分、递进、并列、对照等逻辑关系,分析段落层次关系可以由此入手。步骤三:串文本思路考生读完文本后,可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句和梳理的每段含意及关系,迅速串起各段内容,从而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大意。这样,考生为阅读各题的四个选项时能迅速找出该内容在文章中的大致位置做准备,更利于做

9、好选择题。大单元综合试题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一种认为“世界文化本一体,中西文化的差异纯粹是时代性”的观点,可称为“有古今无中外论”。这种论调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这一历史事实。既然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以民族的形式存在,那么,人类文化也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共同的民族文化不仅可以把一定数量的人民凝聚在一起,也可以把这些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还告诉我们,具体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类文化只能存在于这些具体的民族文化之中。离开了各种各样具体的民族文化,所谓一般的人类

10、文化只是一种虚构。因此,文化“有古今无中外论”既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一般能通过特殊而存在的辩证法。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首先,地理的隔绝机制是民族差异形成的基本条件。因为地域的辽阔、山海的阻碍等因素,各个民族各自独立地生存,文化上差异的产生也不可避免。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民族差异最重要的自然根源。例如,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就分别产生了农业部族、畜牧业部族及少数以工商业为主的部族。其次,不同文化发展成果对人类自身的不同改造是民族差异的最高表现。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但文化发展的成果又不断地反作用于人本身。各民族在创造不同风格的音乐、美术的同时,也发展了不同的审美趣味。各民族

11、不同的审美偏好,正是文化成果长期作用于人本身的结果。审美趣味如此,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也莫不如此。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不仅表现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而且创造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这种文化成果与人自身的身心变化的相互作用,是民族差异的放大器、加速器和稳定器。其三,一定范围内自由创造的可能性是民族差异形成的重要机制。种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是人们从事文化创造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文化创造的限制,而自由创造只是在这一定范围内的发挥。因而,文化的发展既非绝对必然的,也非完全自由的,而是自由和必然的统一。(摘编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材料二: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历史上对待这种差异性曾经有

12、过三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种是对凡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一概作为异端,必征服之,同化之,以至绝灭之而后快。当年白种人占领南、北美洲,对当地土著文化就是持这种态度。第二种是承认其价值,但只是作为珍稀的收藏、猎奇的点缀或某种可供研究的历史遗迹,实际上是排斥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抽空其生命,崇拜其空壳。如果我们混同了已成遗迹的、定型了的“传统文化”和今天仍然活着的并主宰着亿万中国人民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的,受过现代文化洗礼的“文化传统”之间的根本区别,以复旧充新生,抵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那么,中国文化的发展将陷入困境。第三种态度是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这是将事物放到其自身的文化语境内去进行观照的一种方式,

13、它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承认一切文化,无论多么特殊,都自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而应受到尊重。这种态度当然远比前两种态度来得宽容合理,但再进一步追问:千差万别的文化有没有普遍认同的东西呢?人类有没有可能超越民族中心主义?这些都是文化相对主义所面临的、必须回答的问题。无论如何,文化差异总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事实。正是这些差异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样性。我们固然不必保留辫子或者“三寸金莲”以供猎奇者玩赏,但中国文化自有其无法“欧化”的特殊的魅力,中国文化的更新也自有其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殊性。所谓的文化相互同化、融合而导致的“世界文化一体化”,只能带来

14、人类文化的单调和没落。事实上,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各个文化体系之间才有可能相互吸取、借鉴,并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发现自己。将异国作为帮助自己发现自己的“他者”,从另一种文化的陌生角度来观察自己,能看到许多从内部无法看到的东西。由于文化的差异性,两种文化接触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读。所谓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将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如何对其认知和解释。文化之间的误读难以避免,无论是主体文化从客体文化中发现新义还是反观自己,都很难不包含误读的成分,而从历史来看,这种误读又常是促进双方文化发展的契机,因为

15、恒守同一的解读,其结果必然是僵化和封闭。(摘编自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以民族形式存在,决定人类文化也只能是民族的、具体的,不存在一般的人类文化。B.不同的文化发展成果长期作用于人,可造就不同的民族心理;不同的民族心理又反过来催生不同的文化成果。C.地理环境影响民族文化的形成,还阻碍了文化之间的同化、融合;地理条件不同,产生的部族也一定不同。D.文化相对主义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承认一切文化的合理性,应成为我们文化交流时需要坚守的原则。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差异造就人类文化的多样

16、性,它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它的存在有必要性与普遍性。B.如果在自由创造上不同,即使种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要素相同,发展出来的文化也仍然有可能不一样。C.在文化交流中,既要保持本国文化的特殊性以避免被同化,又要分清主客,利用客体文化来反观自我、发展自我。D.对待传统文化,应发挥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以保持其生命力,而不应把它珍藏起来或当作历史研究的对象。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B.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北史吐谷浑传)C.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三国志夏侯玄传)D.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林则徐)4.对“世界文

17、化一体化”论调的批驳,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5.下列文字提到美国动画片花木兰与中国木兰诗存在差异,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种差异?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讲述木兰替父从军、最后荣归故里的故事,体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忠孝两全的价值观。美国动画片花木兰则对木兰诗进行重新诠释,木兰为了证明男女平等、实现自身价值而主动从军,体现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的民族性格。花木兰在中国上映后,获得不错的票房。不少观众表示故事有新意,能带来启发。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文本一: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梁衡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

18、的一栋房子里召开,但很快就被巡捕监视上了。不得已,立即休会转移。代表之一李达,他的夫人王会悟是嘉兴人,是她提议到这里来开会。8月1日,王会悟、李达、毛泽东先从上海来到嘉兴,租好了旅馆,就出来选“会场”。他们登上南湖湖心岛上的烟雨楼,见四周烟雨茫茫,水面上冷冷清清地漂着几只游船,不觉灵机一动,就租它一只船来当“会场”。当时还计划好游船停泊的位置,在楼的东北方向,既不靠岸,也不傍岛,就在水中来回飘荡。第二天,其余代表分散行动,从上海来到南湖,来到这只小船上。下午,通过了最后两个文件,中国共产党就这样诞生了,于是党的肌体里就有了船的基因,党的活动就再也离不开船。宋人潘阆有一首写大潮中行船的名词:“来

19、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共产党就是敢立于涛头的弄潮儿。一天之后,毛泽东一出南湖便买船西行湖南组织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他振臂一呼,发动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这时全国正处在白色恐怖之中,许多人不知革命希望在何方。他挺立井冈之巅大声说道:革命高潮“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这时,周恩来也领导了南昌起义,兵败后南下广州,只靠一只小木船,深夜里偷渡香港,又转道上海,再埋火种。谁曾想到,惊涛骇浪中,那只小木船上坐着的就是未来共和国的总理。蒋介石曾希望借中国大地上的江河阻灭革命,但革命队伍却一次次地利用木船突围决胜。天险大渡河曾毁灭了石达开的十

20、万大军,但是当蒋介石围追红军于此,只见到远去的船影和岸边的草鞋。抗战胜利后,共产党东渡黄河,问鼎北平。而东渡黄河靠的还是老艄公摇的一条木船,船仍然不大,以至于连毛泽东心爱的白马也没能装上。中国革命的整个司令部就这样在一条木船上实现了战略大转移。不久就有百万雄师乘着帆船过大江,解放全中国。中国历史上秦皇汉武们喜欢说他们是马上得天下,中国共产党真正是船上得天下。是船上生,浪里走而夺得天下的啊。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第一个为革命牺牲的是邓恩铭,这位从贵州南部大山中走出来的水族革命家,在山东从事工人运动,两次被捕,1931年被杀害。接着是何叔衡,红军长征后,他在一次突围中,为不连累同志跳崖而死。以后

21、脱党的有刘仁静,叛党的有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毛泽东则成了党最长期的领袖。与会的党代表中只有董必武再回过故地。毛泽东1958年到杭州时,专列经过南湖,他急令停车,在路边凝望南湖足有40分钟。想伟人当时胸中涛翻云涌,其思何如。历史上第一个以舟水关系比喻治国驭世者,大概是荀子,后来魏征也把这个比喻说给唐太宗。他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当我们这只小船航行到第24个年头,时在1945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开过七大,胜利在即,将掌天下。民主人士黄炎培赴延安,与毛泽东有一次著名的谈话。黄问,如何能逃出新政权“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率?毛泽东答:“靠民主,靠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我们打造出

22、一只共和国的大船。后来,红船航行到第71个年头,1992年,邓小平再指航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扬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风帆,又一次勇敢地冲上浪尖。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伟大的、成熟的党。南湖边上现在还停着这只小小的木船,烟消雨停,山明水静。游人走过,悄悄地向它行着注目礼。这已经是一种政治的象征和哲学意义的昭示。从贫无寸土,漂泊水上,到神州万里,江山红遍。党在船上,船行水上,不惧风浪,不忘忧患,顺乎潮流,再登彼岸。(有删改)文本二:我喜欢梁衡散文,不仅仅因为他能巧夺天工般地驾驭语言,还因为他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立意,及其营造的意境和境界,读者可

23、以在美的享受中与他的思想共鸣,这是梁衡散文震撼力和感染力之所在。过去,教科书常言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表现方法可以不拘一格,材料组织、谋篇布局可以比较自由,只要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就是一篇好散文。梁衡却不这么认为,他的观点是:散文既然是一种艺术,就必须符合美的要求,在文章组织中要讲究描写之美、意境之美、哲理之美。所谓描写之美,就是“作者能将要说的事物客观地、清楚地写出来摆在读者面前。要求如实,不走样,能显示事物本来的美”;所谓意境之美,就是“作者在对某事物的描写或某种思想的表达中能产生一种美的氛围、意境,将读者引到一个美的精神境界”;所谓哲理之美,就是“作者在对客观事物作了描述,也抒发了自己的

24、感情,并感染了读者后,又进一步升华到一种哲理思想上,并理出一种新理念,创造出一些警句哲言,将其定格下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进行创作实践的。(摘编自张维佳梁衡散文的意境和境界)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中“大”与“小”形成强烈反差,当今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诞生于一只小船上,一方面是机缘巧合,另一方面寓意深刻,引人深思。B.中共一大后,与会的党代表中,有的脱党,有的叛党,说明共产党在成立之初把关不严,让坏人有可乘之机,混入了革命队伍。C.文章以“船”为线索,运用比喻、借代、对比等手法,叙议结合,深情回顾党的发展历程,讴歌革命伟业,展望了党的锦绣未来

25、。D.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十年之际,毛主席乘专列到杭州时途经南湖,临时停车,凝望南湖良久,面对党的发源地,抚今追昔,心绪难宁。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梁衡的这篇散文被誉为“红色散文”,同属于“红色经典”的还有红旗谱创业史红岩青春之歌暴风骤雨骆驼祥子等。B.弄潮儿本指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年轻人,现比喻站在时代前列敢闯敢干的人。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堪称改革开放初期的弄潮儿。C.魏征提出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观点。荀子劝学中的“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说的也是这个观点。D.教科书关于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散文属于艺术,一定要符合美的要求

26、,对审美的追求才是散文的核心任务。8.文本一中的“船”既是“形而下(物质)”的,又是“形而上(精神)”的,请对此简要说明。9.如欲以“散文三重美”为题为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写一则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走,去那边看看!”大伯起身扛着锄头,边走边对我说。一只黄蝴蝶绕着他头上飞,又定在肩上的锄头上。我们向山谷里走去,走进一团鸟鸣里。溪水哗啦啦淌过茂密的草丛,向山下大水库奔去。那里波光粼粼,仿佛铺满碎银子。拐过山腰,眼前是一大片平整的菜地,点缀着些许绿意。“这个是鸭脚板,城里人叫野蜀葵,口味像芹菜,城里人可喜欢吃了!”继续往里走,前头一亩多的菜地,盖着塑料薄膜,太

27、阳一照亮晃晃的。大伯说:“靠里边的是黄精,还有金银花。咱这山里,落籽出苗,见风就长。”走到菜地的沿子上,他吸了口气,扬起锄头,一锄下去,又猛又深,用力一掀,“吱”的一声,厚重的泥土剜起一大块,透出地气,撕扯着草根丝连。“我琢磨着改种山野菜和中草药材,效益比普通蔬菜高得多,磨刀不误砍柴工啊!”大伯说完,对着我,对着大山,爽朗大笑起来。我忽然想起来,便问:“新德伯、国良叔、三琼婶他们,也都在忙吗?”大伯一笑:“都正干得欢呢!走,去看看!”10.下列各句中的问号,和文中问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B.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

28、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C.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D.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11.请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进行简要分析。12.文中画框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大伯说完对着我和大山爽朗大笑起来。”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句表达效果更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我因为看电影常流泪,所以看见隔座姑娘拿手绢擤鼻子,或是出来颊上留两条泪痕,便觉得比较喜欢她,相信她大概心肠不错。对于哭这件事,成年人多半以为难为情。我真不懂,看电影流泪有什么羞耻?看一本可

29、歌可泣的小说,看一部悲楚动人的影片,为什么不可以哭?西方有亚里士多德,东方有太史公,都是讲戏剧之用在于动人情绪。亚里士多德的著名悲剧论,说悲剧之用是如清泻剂,其作用叫作“清泻作用”,是把我们的肝膈荡涤一下。太史公在哪里说过同样的话,这时也懒得去查。但是他的确比许多现代人懂得心理,懂得笑与哭之用。滑稽列传就是拥护幽默,看来比“今夫天下”派唾骂幽默之小子下流,实际上却比我们懂得心理学。太史公自己哭吗?他一部史记就是悲愤而著的书,哪有不哭,又哪有不知哭之效用?但是我们也不必引经据典。假使有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台上表演,而观者不泣,不为所动,不是表演者艺术太差,便是观众已失人情之正了。是的,人生本来

30、有笑与泪的,所要紧的是看因何而流涕。有狂喜之泪,有沮丧之泪,有生离死别之泪,_,有怀才不遇之泪,_,有游子思家之泪,_,有良辰美景之泪,_。似是谁要哭,听他哭,因为我们本来是有情动物,偶然心动,堕一滴同情之泪,或怜爱之泪,或惊喜之泪,于他是有益的。13.请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14.文段论述“看电影流泪不羞耻”的观点,请概括出三条理由,每条理由4个字。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A项,“决定人类文化也只能是民族的、具体的,不存在一般的人类文化”错误,材料一说“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还告诉我们,具体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类文化只能存在于这些具体的民族文化之中”

31、,可见有一般的人类文化。C项,“地理条件不同,产生的部族也一定不同”错误,表述过于绝对,材料一原文为“因为地域的辽阔、山海的阻碍等因素,各个民族各自独立地生存,文化上差异的产生也不可避免。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民族差异最重要的自然根源”,不能推断出“地理条件不同,产生的部族也一定不同”。D项,“应成为我们文化交流时需要坚守的原则”错,材料二表述的是“因而应受到尊重”。2.答案:D解析:D项,“而不应把它珍藏起来或当作历史研究的对象”错误,于文无据,材料二原文为“第二种是承认其价值,但只是作为珍稀的收藏、猎奇的点缀或某种可供研究的历史遗迹”,原文强调的是“只是”把它珍藏起来或当作历史研究的对象的做法是

32、错误的,没有说不能把它“当作历史研究的对象”。3.答案:C解析:材料一第一段观点是:文化“有古今无中外论”既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一般能通过特殊而存在的辩证法,强调文化的差异性。A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强调借鉴,不符合材料一第一段观点。B项,“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强调团结,不符合材料一第一段观点。C项,“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指羹之所以美味可口,在于把各种不同的调料合到了一起。表现了文化的差异性。符合材料一第一段观点。D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强调包容,不符合材料一第一段观点。4.答案:材料一重点批驳这种错误的本质(根源),指出其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这一事实(或

33、:指出其既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一般能通过特殊而存在的辩证法)。材料二重点分析这种思想的危害,指出其只能带来人类文化的单调和没落。5.答案:这种差异体现中国与美国的文化差异,即中国的忠孝观念与美国的个人主义的不同。这种差异是文化误读的产物。美国人照自身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来解读木兰诗。对这种差异应当宽容。动画片花木兰可提供“他者”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或:中美文化进行互动、交流,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内容和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B.“说明共产党在成立之初把关不严,让坏人有可乘之机,混入了革命队伍”错误,人的思想是会变化的,脱党、叛党的人是

34、后来思想蜕化变质的,不能说他们在参加“一大”时就是“坏人”,那时的他们还是革命的仁人志士。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鉴赏作品的内容的能力。A.“同属于红色经典的还有红旗谱创业史红岩青春之歌暴风骤雨骆驼祥子等”错误,骆驼祥子不属于“红色经典”。C.“魏征提出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观点”说法不准确,这个观点是荀子提出的,魏征是引述荀子的观点。“荀子劝学中的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说的也是这个观点”错误,“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强调的是学习积累的重要性,说的不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D.“教科书关于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说法是错误的”错误,文中只是说梁衡的散文观不同于教科书,两者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

35、题,只是判断的角度不同,“对审美的追求才是散文的核心任务”于文无据。8.答案:“形而下(物质)”的“船”:包括南湖红船在内的与中国革命相关的船只。“形而上(精神)”的“船”:是指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中的文学形象的能力。由文中“见四周烟雨茫茫,水面上冷冷清清地漂着几只游船就租它一只船来当会场”“一大之后,毛泽东一出南湖便买船西行湖南组织农民运动”“周恩来也领导了南昌起义,兵败后南下广州,只靠一只小木船再埋火种”“抗战胜利后,共产党东渡黄河,问鼎北平。而东渡黄河靠的还是老艄公摇的一条木船中国革命的整个司令部就这样在一条木船上实现了战略大转移”可知,

36、中国共产党真正是船上得天下,文中的“船”是包括南湖红船在内的与中国革命相关的船只,是有形的“形而下(物质)”的“船”。由文中“当我们这只小船航行到第24个年头,时在1945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开过七大,胜利在即,将掌天下”“依靠人民群众,我们打造出一只共和国的大船。后来,红船航行到第71个年头,1992年,邓小平再指航向我们扬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风帆,又一次勇敢地冲上浪尖”“这已经是一种政治的象征和哲学意义的昭示”等内容可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人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依靠这种奋斗精神获得成功。这是无形的“形而上(精神)”的“船”。9.答案:描写之美:作者在文中客观清楚地描写了部分

37、重要党史。意境之美:作者在叙写党与船的历史时,营造出了一种斗志昂扬、奋发向上的美的精神境界。哲理之美:作者将红船上升到“政治的象征和哲学意义的昭示”的高度,富含哲思。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首先要明确“散文三重美”(描写之美、意境之美、哲理之美)的内涵,然后再结合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的相关内容加以评论即可。10.答案:C解析:A项和B项中的问号表示反问,D项中的问号表示选择疑问,C项与文中的问号表示一般疑问。11.答案: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粼粼波光比作碎银子,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大水库中水波涌动时泛起无数银色光点的情景。12.答案:句式节奏

38、不同:改句为长句,失去了节奏感;原句为短句,节奏舒缓,适合表现大伯的情态。强调的程度不同:改句将“我”“大山”组成并列短语,强调的意味不浓;原句将“对着我”“对着大山”两个短语分列出来,更能强调大伯心情的畅快。13.答案:有骨肉团圆之泪;有金榜题名之泪;有思妇盼夫之泪;有落花流水之泪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准确、连贯。由横线前的内容看,这是一组由两两相对的内容构成的排比句,隐含着内容与字数的要求,句式是固定的“有之泪”,内容由前句的词语找出其相对的词语即可。14.答案:荡涤情感;人情之正;于他有益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并提取信息。文段在论述“流泪”时,先引用名人的论述,亚里士多德的话语“把我们的肝膈荡涤一下”中的“肝膈”应该是指情感;接着,用否定的形式陈述,“观者不泣,不为所动,不是表演者艺术太差,便是观众已失人情之正了”,所以“流泪”是“人情之正”;最后,文段中说“因为我们本来是有情动物”,“流泪”“于他是有益的”。把握住以上信息,概括时注意字数要求。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中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思维知识整合与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