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窦娥冤窦娥冤首页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作者简介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家。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8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关汉卿在中国戏曲史上贡献卓著,被后人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作品背景元代是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比较尖锐的时期。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法令昏暗,吏治混乱,恶人横行,冤狱遍野,窦娥冤正是这一社会现实的反映。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全剧共四折一楔子。剧情取材
2、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又紧紧围绕元代的社会现实展开。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遭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将其父药死。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发誓死后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做了高官,到楚州巡察,窦娥的鬼魂出现,向他申冤,于是他重审此案,为窦娥平反昭雪。课文节选的是楔子和前三折,是整本戏剧的序幕、开端、发展和高潮部分。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
3、读知识整合三、相关常识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这四位杂剧作家的作品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倩女离魂。2.元杂剧的特点:结构上一般“四折一楔子”。“折”相当于现在的“场”,四折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阶段,另加上一小段独立的戏,称为“楔子”。内容上分为曲词、宾白、科范。“曲词”,即主人公的唱词,分旦本、末本;“宾白”,是曲词外演员说的话,包括人物的对白和自白等;“科范”,指唱、白以外做与打的做工表演。角色一般分旦、末、净、杂四类。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读准字音 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写对字形
4、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掌握词语(1)恓惶:烦恼不安的样子。(2)鳏寡孤独:泛指没有或丧失劳动力而又无依无靠的人。(3)燕侣莺俦:形容男女欢爱,感情和谐。(4)浪荡乾坤:本义指天下太平,文中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意思。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5)灭罪修因:消除掉今生的罪孽,修得来世的福分。(6)举案齐眉:汉代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托盘举得和眉一样高,以表示尊敬。后用来形容夫妻互敬互爱。(7)顺水推船:又为“顺水推舟”,比喻顺应趋势办事。(8)杳无音信:指没有一点信息。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四、辨明词义(1)五味俱全五味杂陈辨析:两者都形容味道多,滋味全。“
5、五味”是甜、酸、苦、辣、咸五种味道,泛指各种味道。“五味俱全”,形容味道齐全,可以指食物花样多,品种全,也可以形容复杂的情绪和感受。“五味杂陈”,各种味道混杂在一起,形容感受复杂而说不清。例:诸暨市以“绣花”的功夫,在农村常态化地开展“五大传习”、共建“五个家园”活动,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传习示范区,需做到五味俱全。看着多年的招牌拆除了,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但是老字号企业应该积极配合城市景观环境改造,为北京的环境建设做出表率。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2)看风使舵顺水推舟辨析:两者都有“不做主张,没有观点态度”的意思,但在词义的侧重点和感情色彩上不同。“顺水推舟”,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
6、应趋势办事,中性词。“看风使舵”,比喻态度、做法等跟着情势转变方向,含贬义。例:我们需要真正的批评家,不看风使舵的批评家。题材的价值,要有效地转化为文学的价值,绝非顺水推舟般轻而易举。课前篇自主预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一、理理文章思路 课前篇自主预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二、说说文章主旨窦娥冤通过写幼年丧母、青春丧夫、善良安分的寡妇窦娥的悲剧故事,揭露了封建司法制度的黑暗,再现了官吏贪赃枉法、冤案层出不穷的社会现实,强烈地控诉了封建制度残害人民的罪行,表达了对古代被压迫、被迫害的劳动妇女们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窦娥善良、坚强和斗争精神的赞美之情。课前篇自主预习
7、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任务一】【任务一】了解杂剧特点了解杂剧特点,把握戏曲冲突把握戏曲冲突1.楔子一般在第一折之前,有时也在折与折之间。在第一折之前的相当于序幕,这出戏的楔子写了什么内容?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交代了与剧情相关的内容,如窦娥的身世、与蔡婆一家的关系。其作用是为后文故事的展开做铺垫。2.在“楔子”部分,戏剧让三个人物出场,这三个人物是谁?各是怎样的社会身份?参考答案:蔡婆婆高利贷者窦天章贫穷的读书人窦娥被抵债的年幼童养媳课前篇自主预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3.从全文来看,第二折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说明。参考答案:第二折是戏剧冲突
8、的发展。张驴儿为达到霸占窦娥的目的,本想药死蔡婆,不料药死了父亲,使戏剧情节陡转;而昏官桃杌不察实情,将窦娥屈打成招,判为死罪,为第三折高潮的到来做铺垫。4.在戏剧的第一折和第二折中,新出场的人物有哪几个?各是怎样的社会身份?参考答案:赛卢医无良庸医张驴儿父子泼皮无赖桃杌昏庸官员课前篇自主预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5.戏剧的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写了几个场景?各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性格?参考答案:解赴刑场,指天斥地强烈反抗;诀别婆婆淳朴善良;刑场三愿强烈反抗。课前篇自主预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6.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参考答案:清白的窦娥
9、被无赖张驴儿诬陷当时恶人横行、以强欺弱的社会现实窦娥本想依靠官府洗清自己的冤屈,却被判死罪吏治黑暗,官吏昏聩、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窦娥怕连累婆婆,又心甘情愿担当死罪窦娥的孝顺、善良课前篇自主预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任务二】【任务二】体会戏剧语言体会戏剧语言,鉴赏表达效果鉴赏表达效果1.楔子部分的第一段,蔡婆婆的独白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交代了主要人物窦娥的由来,暗示其身世的悲惨,揭示了悲剧的根源之一高利贷。高利贷让窦娥失去自由,坠入只能听从命运摆布的境地。2.窦娥面对不白之冤,为什么要指斥天地?参考答案:天地,在古人的意识里,是不容侵犯的。但由于窦娥的冤情深重,而天地面对人间的
10、邪恶残暴竟无动于衷,所以窦娥指斥天地。这是窦娥反抗意识的体现。课前篇自主预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3.第三折中【快活三】【鲍老儿】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蔡婆婆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在表现主题方面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两支曲子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好人蒙冤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4.窦娥发下的三桩誓愿分别是什么?窦娥希望通过三桩誓愿达到什么目的?参考答案: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通过第一桩誓愿,窦娥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即了解她的冤屈;通过第二桩誓愿,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天上得到反映;通过第三桩誓愿,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伸
11、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5.这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参考答案:不能颠倒。这三桩誓愿,有实现时间长短的区别,程度也不相同,一愿比一愿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层层深入。课前篇自主预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1.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确如全名所说,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大悲剧。作者用哪些艺术手法使本剧产生了如此的效果?谈谈你的理解。提示:通过塑造典型的悲剧人物形象体现,通过正邪力量的对比并以正面人物的死亡来体现。课前篇自主预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2.作者写窦娥指斥天地“不分好歹”“错勘贤愚”,却又写窦娥的三桩誓愿得到实现,这是不是矛盾的?请结合文本内容和你的
12、理解,加以探究。提示:此题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无论认为“矛盾”还是“不矛盾”,都要从文本中找依据。课前篇自主预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参考答案:不矛盾。“天地”是人间统治阶级的象征。对天地的抨击实际上是对封建法制、封建秩序的否定,反映了她的反抗精神;三桩誓愿实际上表达了惩治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污吏的希望。两者是不矛盾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而又无能为力进行社会变革的无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像窦娥一样的底层百姓除了向天地申诉冤屈以外,没有别的办法。作者一方面借窦娥之口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
13、,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铺垫手法技法指导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进行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例如窦娥冤第二折是戏剧冲突的发展。张驴儿为达到霸占窦娥的目的,本想药死蔡婆,却不想药死了父亲,使戏剧情节陡转;而昏官桃杌不察实情,窦娥被屈打成招,判为死罪,为第三折高潮的到来做了铺垫。用好铺垫,需要了解如下知识: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1)铺垫的特点:是酝酿主要情节的过程。(2)铺垫的作用: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3)铺垫的原则:要引而不发、自然合理。(4)铺垫的种类:从情节发展的方向来
14、分,有正铺、反铺。正铺是铺垫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又叫正面铺垫;反铺是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相反,出乎意料,又叫反面铺垫。从铺垫的手法来分,又有伏笔铺垫、悬念铺垫(又叫垫衬)、铺陈铺垫(用铺陈事物的方法,渲染气氛,制造声势)。张驴儿药死自己的父亲是反铺,使故事情节没有按照张驴儿的愿望发展,出现了新的悬念。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对点小练尝试运用铺垫手法,写一段文字,力求张弛有度,合乎情理。200字左右。写作示例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虽是粗布衣裳,倒十分
15、洁净。来到半桌后面右手椅子上坐下。那弹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铮铮钅从钅从弹起。这姑娘便立起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便丁丁当当的敲,与那弦子声音相应;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听那弦子的节奏。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每句七字,每段数十句,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旁坐有两人,其一人低声问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罢?”其一人道:“不是。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她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摘自刘鹗明湖居听书)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铁肩担道义名句诵读三军可夺帅也,匹
16、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势利之交出乎情,道义之交出乎理,情易变,理难忘。傅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梁启超社会仅仅靠道义的思想是生存不下去的,要生存,还需要符合于这种思想的行动。巴尔扎克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一切责任的第一条:“不要成为懦夫。”罗曼罗兰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维克多弗兰克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素材趣读1.艺术家的担当艺术家不能消极地存在,他的职能也不是被动地受制于社会意识形态。萨特认为艺术家的存在影响着将来的
17、整体存在,艺术家通过对当下存在即为对在世整体存在的介入而体现自己的作用。无论是冒着杀头危险写出指天斥地窦娥冤的关汉卿,还是被著名戏剧家田汉称赞“八载留须罢歌舞,坚贞几辈出伶官。轻裘典去休相虑,傲骨从来耐岁寒”的梅兰芳,都向我们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艺术家要有自己的骨气,要担起自己的责任。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2.窦娥的义勇一个铁打的男子汉,如果面对强敌,毅然亮剑,我们当然赞美他。若是一个弱女子,手无缚鸡之力,肩无挑担之能,面对强大的黑暗势力,却毫不示弱,反而拼斗到底,我们心中不仅仅是赞美,更多的会是惊叹,是钦敬。关汉卿笔下的窦娥就是这样一个以至弱之身对抗至暴之势的女子。她善良勤劳,孝顺贤
18、惠,面对黑暗势力,不是妥协受辱,而是指天斥地,坚信冤情必然昭雪。这种意志,怎不令人敬佩?她的这种反抗精神,足以令须眉扼腕,让世人赞叹。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美文品读关汉卿:他的舞台永不落幕(节选)魏建宽为什么饱读诗书的关汉卿,离社会最底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人的心贴得那么近?是历史的选择!说是历史的选择,那是因为“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蒙古族统治者,将儒士彻底遗弃。这样的历史是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从未出现过的历史。唐太宗曾经笑看着那些匍匐在他脚下的进士们,得意扬扬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再读读宋真宗的劝学诗吧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
19、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分明是封建帝王在向读书人吆喝,在向读书人做交易功名富贵全在朕的手中,你们只要读好儒家圣贤之书,你们只要能做到金榜题名然后并为我所用,功名利禄都会在前面向你招手、向你微笑。君王将读书人攥在手心,就意味着稳定了一个封建王朝的立国基础。封建君王将权力与天下的读书人共享,读书人的人生价值也在科举中、也在为君王的效力中得到体现。他们这些踏上了仕途的读书人,秉承着儒家的忠义,居庙堂之高固然是鞠躬尽瘁为君王打理江山,即使被贬谪、被流放,身处江湖之远,也心系君王。课外篇素养提升
20、技法借鉴主题阅读柳宗元作捕蛇者说,虽不无悲悯情怀,但仍对君王心存幻想,否则篇尾怎会满怀期盼地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白居易赋琵琶行,与其说是对琵琶女的同情,倒不如说是白居易的自怜,是忠而见谤、贤而见弃的悲怨。如果没有这次相遇,他与琵琶女的心灵距离仍相距遥远。我们即使读他不朽的卖炭翁,读出的仍是士大夫居高临下的悲悯。只有在关汉卿的笔下,我们才可以读到生活在人间地狱中的人们如此绝望的声音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21、!也只有在关汉卿的笔下,你才可以读到这样的文字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声声泪,字字血,呼天抢地,痛彻骨髓!这样的文字,没有半点温柔敦厚,有的只是杀伐之气!这样的文字,是控诉,是声讨,是檄文,是火山爆发般的冲天怒气的大宣泄,是大绝望之后的大清醒!为什么这样的文字,只能跳跃在金末元初的关汉卿的笔下,而不会闪现在柳宗元、白居易的纸上?因为,关汉卿就是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最底层的人群中的一个!(有删改)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品开头文章以设问开头,引人思考。将关汉卿的人生置于历史的选择之中,增加了厚重的历史感。
22、品手法文中多处引用,如“只识弯弓射大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宋真宗的劝学诗,用对比的手法凸显了元代荒谬的用人政策,也增强了文章的文化色彩。文中用柳宗元、白居易和关汉卿形成对比,显示了关汉卿仕途的无望。这正是关汉卿创作指天斥地窦娥冤的历史原因。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品语言“只有在关汉卿的笔下”“也只有在关汉卿的笔下”“这样的文字,没有半点温柔敦厚”“这样的文字,是控诉,是声讨,是檄文”,这些文字引领的独立的小段,相承紧密,语势流畅,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品结尾文章结尾再用设问,强化了观点。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问题】1.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这样的文字,只能跳跃在金末元初的关汉卿的笔下”的原因。2.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白居易的卖炭翁和关汉卿的窦娥冤都有悲悯情怀,但角度与程度不同,对此请简要加以对比概括。参考答案:1.元代统治者不同于汉、唐、宋历代帝王,将文人置于自己的对立面,彻底断绝了读书人的升迁路,残酷的统治和尖锐的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使关汉卿的笔下,出现了是控诉、是声讨、是檄文的戏剧。2.柳宗元的悲悯,仍对君王心存幻想;白居易的悲悯,仍是士大夫居高临下的悲悯;只有关汉卿的悲悯,走进民间,贴身底层被侮辱、被损害者,借窦娥之口,发出了呼天抢地、痛彻骨髓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