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子老子四章四章学习目标1.1.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2.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3.3.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以喻说理”的写法。【的写法。【重点难重点难点点】重点:重点: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难点:难点:理解老子当中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理解老子当中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春秋老子,姓李名耳,字
2、聃,一字伯阳,春秋末期人。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与庄子并称“老庄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称“太上老君太上老君”。曾被列为。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存世有道德经道德经(又称(又称老子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史载,老子曾任周王室史载,老子曾任周王
3、室史官,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史官,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阳向老子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老子简介 道德经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道道德真经德真经、老子老子、五千言五千言、老子五千文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文上篇德经德经、下篇、下篇道经道经,不分章,后改为,不分章,后改为道经
4、道经3737章在前,第章在前,第3838章之后为章之后为德经德经,并分为,并分为8181章。章。道德经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道德”为纲宗,为纲宗,论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乃所谓“内圣外王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为万经之王。道德经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
5、经道德经是除了是除了圣经圣经以外被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道德经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据史书记载,春秋据史书记载,春秋242242年间,有年间,有3636名君主被杀,名君主被杀,5252个诸侯国被灭,有个诸侯国被灭,有
6、大小战事大小战事480480多起,诸侯的盟会多起,诸侯的盟会450450余次。余次。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贪求无厌,无德无能却好大喜功,强作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贪求无厌,无德无能却好大喜功,强作妄为。使百姓饥寒交迫,疲于奔命,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下,老妄为。使百姓饥寒交迫,疲于奔命,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提出子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提出“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思想,呼吁统治者要的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无为为”,不要过多干涉百姓生活不要过多干涉百姓生活。老子的老子的“无为无为”不是不是“不为不为”而是含有而是含有“不妄为不妄为”“”“不乱为不乱为”
7、,要顺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数千年来,老子的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了深刻的影响。老子四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二十四章)(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
8、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三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三十三章)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六十四章)(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9、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毂()埏埴()牖()矜()赘()泮()字词注音pnpnzhuzhujnjnyuyuggshn zhshn zh 译文: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毂上,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三十根辐条汇集到毂上,有了车毂中空的地
10、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了车子的作用(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无”)。)。揉打泥揉打泥土做陶器,器皿中间。必须留出空处,器皿才能发挥盛放物品土做陶器,器皿中间。必须留出空处,器皿才能发挥盛放物品的作用。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房屋才能有居的作用。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房屋才能有居住的作用。所以,住的作用。所以,“有有”给人便利,给人便利,“无无”发挥了它的作用发挥了它的作用。研习文本 第第11章章 三十辐共一三十辐共一毂毂,当当其其无无,有车,有车之之用用。埏埏 埴埴以为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户牖以为室,当以为室
11、,当其无,有室之用。故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无之以为用。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动词,把动词,把作为作为gg,车轮的中心部位,车轮的中心部位在在“有有”(车子、器皿、房屋)供人方便利用,正是(车子、器皿、房屋)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无”起了作用起了作用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无”车毂的中空处车毂的中空处shnshn揉和揉和zhzh黏土黏土门窗门窗 和泥(制作陶器)和泥(制作陶器)在本章老子举了三个十分生动的例子,车毂、埏埴在本章老子举了三个十分生动的例子,车毂、埏埴与凿室,形象地说明了无的作用。老子反复讲述有与无与凿室,形象地说明了无的作
12、用。老子反复讲述有与无的关系,就是为了让人们明白的关系,就是为了让人们明白“有无相生有无相生”、“有之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为利,无之以为用”的道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的道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人只注意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被眼前能看到的真相所迷糊,而忽略了真正事其作用,被眼前能看到的真相所迷糊,而忽略了真正事实。真正的智者并非只注重所谓的实。真正的智者并非只注重所谓的“实在的实在的”东西,他东西,他们知道在那些实在的东西背后有很多真正重要,却未能们知道在那些实在的东西背后有很多真正重要,却未能显示出来的事物。
13、显示出来的事物。解 析 “有有”与与“无无”对立而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对立而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有”作为实体,作为实体,“无无”作为利用,作为利用,犹如有了车毂中间的空间,才有车轮平稳的转动;有了器皿中犹如有了车毂中间的空间,才有车轮平稳的转动;有了器皿中间的空间,才能盛水,盛食物;有了门窗四壁的空间,才具备间的空间,才能盛水,盛食物;有了门窗四壁的空间,才具备房屋的作用。因此,房屋的作用。因此,“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 1、第十一章运用比喻说明第十一章运用比喻说明“有之以为利有之以为利”,实际上
14、,实际上是是“无之以为用无之以为用”,其中蕴含着,其中蕴含着“有有”和和“无无”怎样的怎样的关系?关系?问题探究问题探究第第24章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者不彰,自伐自伐者无功,者无功,自矜自矜者不者不长长。其在道也,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故有道者不处处。译文:译文:踮踮dindin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自我夸耀的人不会长久(
15、或的人不能建功,自我夸耀的人不会长久(或“不被人们敬不被人们敬重重”)。用道的观点来看,(以上这些行为)就叫作剩饭、)。用道的观点来看,(以上这些行为)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踮踮dindin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自我夸耀自我夸耀自我夸耀(以上这些行为)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以上这些行为)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 用道的观点来看用道的观点来看为,做为,做从反面
16、运用排比、比喻的手法列举并剖析了四种人生态度及其后果。从反面运用排比、比喻的手法列举并剖析了四种人生态度及其后果。长久长久得到敬重得到敬重 这一章主要讲这一章主要讲“自然自然”的道理。的道理。自然是顺道而行,自然是顺道而行,不自己妄为不自己妄为。自己妄为不仅多余,而且会起反效果:。自己妄为不仅多余,而且会起反效果:“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说明说明欲速则不达,生活是需要欲速则不达,生活是需要耐心的,成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伟大是由耐心积累而耐心的,成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伟大是由耐心积累而成的。成的。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是说偏执己见的人反是说偏执己见的人反而
17、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明辨是非。因为而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明辨是非。因为“自见自见”“”“自是自是”都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都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他们只关注自我,只依赖自我,所以就会局限于自己狭他们只关注自我,只依赖自我,所以就会局限于自己狭隘的小范围和狭隘的主观意识,导致他们不能明白真相,隘的小范围和狭隘的主观意识,导致他们不能明白真相,常被假象蒙蔽,使真相得不到彰明。常被假象蒙蔽,使真相得不到彰明。解 析 在本章中,老子列举出了几种不懂道的突出表现。实际上,在本章中,老子列举出了几种不懂道的突出表现。实际上,这种列举还可以无限延伸,因为不站在道的立场来看
18、待和处理这种列举还可以无限延伸,因为不站在道的立场来看待和处理事物都是不懂道的表现。这里,老子用了拟人的手法,他说,事物都是不懂道的表现。这里,老子用了拟人的手法,他说,对于不懂道的行为,对于不懂道的行为,“物物”是不会喜欢的。是不会喜欢的。这是因为物一直都这是因为物一直都是遵循着道的规律运行,因此根本不会出现不依循道的规律运是遵循着道的规律运行,因此根本不会出现不依循道的规律运行的物。行的物。如果要让物违反道的规律运行,这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如果要让物违反道的规律运行,这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这就是篇中到的,这就是篇中“物或恶之物或恶之”的意思。的意思。凡是明白、理解道的,凡是明白、理解道的,绝
19、对不会去做违反道的事情。绝对不会去做违反道的事情。老子还以极其精练的语言向我老子还以极其精练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规律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而举出们阐释了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规律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而举出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看法:人们只有遵循自然大道,依照客观规律行事,才人们只有遵循自然大道,依照客观规律行事,才能取得好的收益,才能避免自己的行为和结果过于对立。能取得好的收益,才能避免自己的行为和结果过于对立。第第33章章 知知人者智,自人者智,自知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自胜者强。者强。知足者富,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死而
20、不亡者寿。译文:译文:认识别人的人智慧,了解自己的人聪明。战认识别人的人智慧,了解自己的人聪明。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是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有道之人身死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有道之人身死而而“道道”长存,这就是长寿)。长存,这就是长寿)。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有道之人身死而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道”长存,这就是长寿)长存,这就是长寿)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
21、长久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认识认识 老子认为,老子认为,个人品行修养,重在修身个人品行修养,重在修身。对外的。对外的“知人知人”“”“胜胜人人”固然可贵,对内的固然可贵,对内的“自知自知”“”“自胜自胜”更为重要,更符合大道。更为重要,更符合大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让我们不但要向外探求,了解他是让我们不但要向外探求,了解他人,更要多和自己对话,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与人,更要多和自己对话,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与热爱,人生才有方向;热爱,人生才有方向;看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给人生以合看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给人生以合理定位理定位。“胜人者有
22、力,自胜者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是说一个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是说一个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一个能够战胜自己、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一个能够战胜自己、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知足者富知足者富”是说财富没有边界,一味地追逐财富,永不知是说财富没有边界,一味地追逐财富,永不知足足”,就永远不会满足,就永远不会满足,懂得懂得“知足知足”,才是一种真正的富足,才是一种真正的富足。“强行者有志强行者有志”讲的是,唯有讲的是,唯有心怀大志者,方能坚持不懈心怀大志者,方能坚持不懈。一个人的志向越远大,越强烈,就越能够坚持下去。反之,志向一个人的志向越远大,越强烈,就越能够坚持下去。反之,志向越
23、弱,行动越不能持久。越弱,行动越不能持久。解 析第64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译文:译文: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在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治理妥当。合抱的大树,事情未发生时就做,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治理妥当。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的台子,是
24、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一小步开始走出来的。动手去做的就会的;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一小步开始走出来的。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一筐土,累,同一筐土,累,同“蔂蔂”,土筐,土筐泮,同泮,同“判判”,分离,分离持守持守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问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在事情未发生时
25、就做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毫毛的末端。极其细微的事物毫毛的末端。极其细微的事物是以圣人是以圣人无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从事,常于几几成而成而败败之。之。慎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是以圣人欲不欲欲不欲,不,不贵贵难得之货,难得之货,学不学学不学,复复众人之所过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译文:译文:因此圣人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因此圣人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不执意把持,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
26、情,常在接近成功时失败。不执意把持,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常在接近成功时失败。如果在将要完成的时候也像开始时那样谨慎,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了。如果在将要完成的时候也像开始时那样谨慎,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看重难以得到的东西,学因此,有道的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看重难以得到的东西,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不加以干预。j j,接近,接近复:弥补,复:弥补,补救补救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想要常人
27、所不想要的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人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人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慎重对待慎重对待 本章重点提出了物理与人理相结合的理论,这一理论不但蕴含着丰本章重点提出了物理与人理相结合的理论,这一理论不但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还包含着富有实际意义的行动技巧和生活智慧,这些后来都富的哲理,还包含着富有实际意义的行动技巧和生活智慧,这些后来都成为中国人修身行事的标准成为中国人修身行事的标准。老子。老子的提示对于人类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的提示对于人类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首先首先连用连用“其安其安”“”“其未其未”“”“其脆其脆”“”“其微其微”四句四句,形成排比,形成排比,强调事强调事物处于萌芽状态时容易
28、解决问题。物处于萌芽状态时容易解决问题。再以再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作总作总结结,强调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强调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老子强调了老子强调了一切灾难和祸患都因有所作为和心理偏执而起,一切灾难和祸患都因有所作为和心理偏执而起,他认为:他认为:圣人无为、无执,虽有欲望但并不渴求,因此对难得的东西自然就不圣人无为、无执,虽有欲望但并不渴求,因此对难得的东西自然就不会特别强求。圣人要慎始慎终,坚持始终如一。圣人以不言之教来会特别强求。圣人要慎始慎终,坚持始终如一。圣人以不言之教来教化民众,但他从不教育人们必须执行哪些教条。圣人只是默默地补教化民众,但他从不教育人们必须执
29、行哪些教条。圣人只是默默地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他以实际行动来使人们幡然醒悟,并得以悔过自新。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他以实际行动来使人们幡然醒悟,并得以悔过自新。解 析 1 1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以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举例说理,以具体事物为喻,概括出抽象的以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举例说理,以具体事物为喻,概括出抽象的道理。如第十一章以生活中的道理。如第十一章以生活中的“毂毂”“”“器器”“”“室室”说明世间万物都存在说明世间万物都存在“有有”和和“无无”的对立统一,的对立统一,“有有”“”“无无”相依相生。相依相生。2 2善用逆向思维。善用逆向思维。善于从常人思维的
30、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说理的效果。如善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说理的效果。如“自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人之所过”等,都体现了老子的逆向思维。等,都体现了老子的逆向思维。3 3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老子中,多用方言、谚语、格言、警句。这些格言、警句形象老子中,多用方言、谚语、格言、警句。这些格言、警句形象而深刻地浓缩了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经验教训,闪耀着思想之光。而深刻地浓缩了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经验教训,闪耀着思想之光。写作特色2 2、老
31、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流,无以成江海”。两者有什么不同?。两者有什么不同?结论不同。结论不同。荀子说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用心一也也”,虽然,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也要“上食埃土,下上食埃土,下饮黄泉饮黄泉”,提
32、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老子则主张老子则主张“无为无为”“”“无执无执”,实际上是,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成,稍有松懈,常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稍有松懈,常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问题探究问题探究3 3、分析老子在论述上的风格特点、分析老子在论述上的风格特点 善于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具体事物中概括抽善于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具体事物中概括抽象的哲理。象的哲理。善用辩证对立的双方来说理。如课文节选部分,作善用辩证对立
33、的双方来说理。如课文节选部分,作者连举生活中的三个例子,用车毂、陶器和房屋说明世间万物者连举生活中的三个例子,用车毂、陶器和房屋说明世间万物无不存在无不存在“有有”和和“无无”的对立统一。的对立统一。“有有”与与“无无”相互依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存相互作用。善用逆向思维,具有意想不到的开创性善用逆向思维,具有意想不到的开创性。这一特点是指善。这一特点是指善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领悟的效果。如老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领悟的效果。如老子所说的子所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其逆向思维的体现。,就是其逆向思维的体现。行文简洁凝练,句句精警,如歌如诗
34、,显出独特的魅力行文简洁凝练,句句精警,如歌如诗,显出独特的魅力。如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寥寥数语,即从平凡的等,寥寥数语,即从平凡的现象中反映出深刻的哲理。现象中反映出深刻的哲理。企者企者()不立)不立 自见者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不明自是者不彰彰()自自伐伐()者无功曰余食赘)者无功曰余食赘行行()其安易其安易持持()其脆易其脆易泮泮()起于起于累累()土是以圣人)土是以圣人无为无为()常于常于几几()成而败之)成而败之解解释释加加色色的的词
35、词语语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接近接近同同“蔂蔂”,土筐,土筐同同“判判”,分离,分离持守持守同同“形形”夸耀夸耀彰显彰显自我显露的人自我显露的人踮起脚的人踮起脚的人课课堂堂练练习习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1 1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所以所以“有有”(车子、器皿、房屋)供人方便利用,(车子、器皿、房屋)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正是“无无”起了作用。起了作用。2 2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有道之人身死而长寿(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道”长存,这就是长寿)。长存,这就是长寿)。3 3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