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子四章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章
2、。文体知识文体知识知人论世老子(生卒年不详),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之)及特殊句式(宾语前置)等文言基础知识。2.文中提到了几组矛盾统一的概念?老子对此的态度如何?3.老子在论述上有何特点?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3、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当其无,有车之用: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无指车毂的中空处;埏埴(shn zh):和泥(制作陶器)。埏,揉和;埴,黏土;户牖(yu):门窗;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用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车子、器皿、屋室)给
4、人便利,正是“无”发挥了作用。(第十一章)思考思考1.怎样理解第十一章的怎样理解第十一章的“有有”“无无”?“有”和“无”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无”让“有”发挥作用。正如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具备器皿的作用;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有了房屋的作用。2.本章是如何论证本章是如何论证“有有”与与“无无”的辩证关系的?的辩证关系的?明确:比喻论证。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比喻来进行论证。举举例例论论证证车子车子器皿器皿居室居室三十辐共一毂三十辐共一毂埏埴以为器埏埴以为器凿户牖以为室凿户牖以为室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有
5、”和和“无无”的相对性的相对性器物实体的器物实体的“有有”,能为人们能为人们提供便利的条提供便利的条件;件;器物中空的器物中空的“无无”,才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才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有无相生有无相生本章的论证思路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阐述了怎本章的论证思路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阐述了怎样的观点?样的观点?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者不行: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见者不明: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自是者不彰:自以为是的不能彰显。自伐:自我夸耀,同下文的“自矜”。
6、长:长久。一说读zhn,得到敬重。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做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行,同“形”。处:为,做。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译文思考思考1.第二十四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十四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阐述“有道者不会彰显自我”的道理。2.本章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本章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
7、内容?明确:从反面运用排比、比喻的手法列举并剖析了四种人生态度(“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及其后果。企者用脚尖直立身体,违背人体自然规律。跨者迈大步行走,不是行走的最自然状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者是轻浮、急躁的表现,不够谦虚。老子列举企立、跨行、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它们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企立、跨行根 源 急于求成 内心焦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 恶 果 本 质余食赘行令人厌恶 追逐显相 看重我“有”有道者不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
8、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竭力,尽力如:大臣强谏将军强留之消亡思考思考1.第三十三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三十三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强调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2.本章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本章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明确:从反面运用排比、比喻的手法列举并剖析了四种人生态度(“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及其后果。如何理解“知人者与自知者”“胜人者与自胜者”?为什么说自知者、自胜者境界更高?“知人者”
9、: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是一般之智。“自知者”:知人更知己,了解内心,是心灵之明。反省自身,把握自己,体察生命本质。内外皆明的自知者,比知人者境界更高。“胜人者”凭借外在力量战胜别人,“自胜者”是有力量自胜者凭借内在意志战胜自我,克制欲望,摒除杂念。能把控自己的人,才能达到无所不容、物我两忘的境界,才称得上强者。本章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使用了怎样的方法揭示了这样的道理?自知自知自胜自胜自足、强行自足、强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者寿对偶排比对偶排比层
10、层递进层层递进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其未兆易谋: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其脆易泮: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泮,同“判”,分离;其微易散: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为之于未有: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累(li)土:一筐土。累,同“蔂”,土筐。为者败之: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执者失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六十四章 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
11、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处理妥当。合抱的大木,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走出来的。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是以圣人是以圣人无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几成而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不学学,复众人之所过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无为:指顺应自
12、然,不求有所作为。几(j):接近。欲不欲: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学不学: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复众人之所过: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复,弥补,补救。所以圣人不求有所作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执意把持,因此不会丧失。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就不会失败。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珍贵难得的货品,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第六十四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告诫人们要始终保持慎重,要依靠自然规律,要有坚定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去完成某件事情。同时,引出“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做法。思考思考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
13、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者有什么不同?明确:结论不同。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常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l 第十一章:强调了“无”的功用,阐述“有”和“无”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的关系。概括各章节内容l 第二十四章:列举“自见”“自是”“
14、自伐”“自矜”四种恶行,指出它们不仅令人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反而离目标越来越远。l 第三十三章:注重个人修养,主张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l 第六十四章:说明大的东西是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应注意在事物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也说明高远目标完成于点滴积累,要坚持不懈。矛盾统一的概念矛盾统一的概念老子的态度老子的态度相关章句相关章句四章中提到了几组矛盾统一的概念,思辨性强,请尝试找出它们,并从中分析老子的态度及他对社会的辩证思考,完成下面的表格。“有”和“无”“有有”和和“无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为用的;“无无”能发挥大作用,但被能发挥大作用,但
15、被人忽视了。人忽视了。“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有为有为”不应妄为;不应妄为;“无为无为”即顺其即顺其自然、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自然、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知人”和“自知”“知人知人”是智慧,是智慧,“自知自知”是通透是通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和“自胜”“胜人胜人”是有力,是有力,“自胜自胜”是坚强是坚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要慎始慎终,才能成而不败要慎始慎终,才能成而不败“有为”和
16、“无为”“成”和“败”本文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有道之人不彰显自我的道理,强调了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的观点,并告诉人们要依照自然规律,从小事做起,“无为而治”,这四章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老子的观点。文章主旨儒家孔子:道德上主张“仁”,政治上主张“礼治”;孟子:主张“仁政”;偏重社会伦理,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强调道德完善和人格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侧重人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道家老子:强调“道”,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主张无为而治生活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偏重哲学问题,思考
17、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侧重天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儒道互补从“儒道互补”看“钗黛合一”宝钗似乎是一个儒家人物,谨言慎行、积极进取,近乎“圣人”;而黛玉则更像一个道家人物,自然率真、灵动飘逸,婉若“仙子”。前者是主流、正统,因此为“(蘅芜)君”;后者为辅助,因此为“(潇湘)妃(子)”。湘云最初受宝钗影响,倾向于儒家,如她向宝玉所说的仕途经济;后来,与黛玉也颇为知心,如凹晶馆联诗。这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常走的一条路:最初总是希望能够“学而优则仕”,有一番作为;当理想受挫、四顾茫然时,便思退隐,寄情山水。(1)老子第十一章中指出“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的两句是:_,_。(2)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处的两句是:_,_自矜者不长_。(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作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的两句是:_,_。(4)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战胜别人和能克制自己的弱点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5)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以树为喻,指出强大的事物都是从微小开始萌发的两句是:_,_。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自伐者无功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当堂检测当堂检测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