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470278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单元综合测试卷时间:7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汉代,“书皆竹简,得之甚难”,以致“若不从师,无从写录”。五代以后,“学者无笔札之劳,(即可)获睹古人全书”,不仅“购买极易”,且可通过租借方式获得,“无汉以前耳受之艰,无唐以前手抄之勤”。这反映出( ) A.印刷术拓展了知识流传方式 B.儒家思想传播渠道得以扩展C.书籍商业化推动了文化发展 D.文化的大众化倾向不断增强2.东汉光和元年(178年)设立了鸿都门学,专习辞赋书画,学生由州、郡、三公举送,并进行考试,人数多至千人,学成

2、后多授予高官。鸿都门学的设立( ) A.打破了专习儒家经典的惯例 B.推动了后代专科教育的发展C.充分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理念 D.完善了汉代的私学教育体系3.17世纪末,四书五经、科举用书、标准化的礼仪指南、医学手册和小说及叙事歌谣等大众书籍的出版遍及全国,由各地的书坊和出版商从社会阶层和地理分布两个层面上扩散传播,帮助创造了一种公共的书籍文化。据此,印刷出版业的发展( ) A.得益于各地政府的政策支持 B.促进国家文化的整合与发展C.模糊了传统社会阶层的界限 D.导致了早期启蒙思想的形成4.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建筑是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山庄正门匾额“丽正门”用汉、满、蒙古、藏、维吾尔五种

3、文字镌刻,外八庙的碑文多用满、汉、蒙古、藏四种文字书写。据此可知,这些历史文化遗存( ) A.推动了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B.体现了清政府对边疆地区控制松散C.反映出清代民族问题得到妥善解决D.见证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5.2023安徽黄山一模近代以来,一些开明士绅和封疆大吏主张建立各类图书馆等城市公共资源,清政府以非常积极的姿态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1909年颁布了图书馆章程,准备用三年时间完成京师图书馆和各省图书馆的建设工作。这说明( ) A.绅吏阶层支持推动新政兴起 B.社会中读书风气浓厚C.公共资源建设彰显国家自觉 D.“西学东渐”影响深刻6.2023黑龙江哈三中三模1929年

4、,闽南国术团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巡回演出,华侨陈嘉庚为其赠送对联:“谁号东亚病夫,此耻宜雪;且看中华国术,我武维扬”“勿忘黄帝儿孙任人鱼肉,相率中原豪杰为国干城”。这体现了( ) A.统一战线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B.华侨成为救亡运动主体C.体育精神内涵折射时代特征 D.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7.2023巴蜀联考1960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正式开放,它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1965年,军博鉴定出馆藏一级文物936件,其中红军馆229件,抗日战争馆206件,解放战争馆263件,抗美援朝馆159件,保卫社会主义建设馆62件,兵器馆17件。这表明当时中国政府( ) A.注重中国

5、历史上军事战争的经验教训B.重视国民革命文化的教育C.建立起与巩固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D.重视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8.2023江苏南京调研考试2008年,政府决定启动影印四库全书文化工程,全程参与此工程的专家、学者、手工艺人达500余名。2022年,四川省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发掘工作,集中了40家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多学科研究、数字化服务等单位联合攻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由此可知,文化遗产保护( ) A.要具有整体性的思维B.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C.彰显出真实性的原则D.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9.2023江苏徐州调研下图反映了20152020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和毛入学率情况。据此可知,中国高等教育(

6、) A.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B.适应了国家发展大局C.教育质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D.迈入全民普及化阶段10.“建筑师想让市民欣赏他们创造的宏伟,让市民感觉到他们分享到了这种宏伟当人同整个建筑相比时,人是多么的小,但当他只同单个矩形拱门相比时,他就显得大多了。通过这种办法,罗马公民能感到他自身是高大建筑物和建筑物所代表的巨大帝国的一个有意义的部分。”大斗兽场这一设计的主要意图是( ) A.表彰罗马图拉真皇帝的丰功伟绩 B.提高罗马公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C.将建筑的力度与美感融和为一体 D.揭露角斗表演的残忍与缺乏人性11.在阿拉伯帝国,遍布各地的学校也被用作图书收藏所,此外还有社会各阶层捐资兴建

7、的图书馆。许多哈里发派遣使者到希腊等地搜集各种书籍,特别是数学和医学方面的书籍。这说明阿拉伯帝国( ) A.致力于欧亚文化的融合 B.推动了文化传播和交流C.改变了武力扩张的政策 D.成为东西方交流的中心12.2023山东济南开学考试15世纪末,一些来自人们刚刚知道的地方的“奇物”出现在欧洲,刺激了学者们的研究欲望和收藏家们的好奇心;17世纪,一些思想家和科学家纷纷倡议建立博物馆;18世纪40年代起,英、法等国相继建立起自然史博物馆,当时的博物馆追求珍奇物品和标本的齐全,陈列繁杂。博物馆的建立( ) A.源于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B.推动了启蒙运动不断深入C.反映了科学革命迅猛发展D.折射出西欧国

8、家殖民扩张13.2023云南师大附中月考英国历史上的图书馆,用户需要支付费用,要求图书馆降格到“贫民阶层”的呼声与日俱增。1850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应当建设公共图书馆,地方政府为其提供必要的发展资金。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众教育、休闲的需求 B.英国议会的立法保障C.工人阶级文化水平提升 D.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14.2023黑龙江绥化开学考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20年世界遗产展望评估报告显示,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中,全球整体状况处于“好”和“较好”的比例为63%,中国的比例为89%;全球处于“危急状况”的比例为7%,中国的比例为0

9、。这一对比反映出当前( ) A.世界遗产保护正面临困境B.中国作为文明大国的担当C.世界遗产空间分布不均衡D.中国重视自然遗产的申报15.下表记述了部分世界文化方面的相关史实,这些措施( ) 20世纪70年代晚期澳大利亚开始将原住民的文化权利纳入国家文化政策与博物馆政策中1990年美国通过了“北美原住民墓地保护与文物回归法案”,确认了北美印第安人索取原住民文物的权利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现代国际法归还文物的原则”,即任何因战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没有任何时间限制A.提升了收藏文物的合法性B.体现出文物保护的公平性C.使社会群体权益得到重视D.可推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16

10、.2023湖北部分学校联考自从国际工业遗产保护联合会于2003年发布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首次提出“工业遗产”概念开始,工业遗产的保护范围从工业建筑单体发展到建筑群体以及工业保护区,保护对象从静态物质工业遗产实体扩展到动态工业遗产场所精神,工业遗产管理主体从民间自发群体发展到国家政府机构。材料强调( ) A.工业遗产保护体制日趋完善 B.国家保护工业遗产有必要性C.多方协调保护工业遗产价值 D.工业遗产保护受到广泛关注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汉武帝)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

11、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据汉书艺文志 材料二 天一阁为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之所,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管理措施严密,四百年间,获准登阁者仅黄宗羲、阮元等十余人。清代阮元曾记载道:“司马(范钦)没后,封闭甚严,继乃子孙各房相约为例,凡阁厨锁钥,分房掌之。禁以书下阁梯,非各房子孙齐至,不开锁。”范氏族约甚至规定:“擅将书借出者,罚不与祭三年;因而典鬻者,永摈逐不与祭。”阮元还指出:“范氏以书为教,自明至今,子孙繁衍,其读书在科目学校者彬彬然,以不与祭为辱,以天一阁后人为荣。”据虞浩旭阮元与天一阁藏书楼整理 材料三 公共图书馆从1

12、9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英国逐步兴起,它的特点是:地方当局征税建馆,免费为公众服务。公共图书馆集中在工业城镇,而且以工人为重点服务对象。1753年创建的不列颠博物馆后发展成国际的学术中心,马克思、列宁、孙中山就曾在这里阅览群书,为自己的思想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周楠欧洲图书馆史研究整理(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藏书的主要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中一则材料主要情况的社会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公共图书馆兴起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8分)18.(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君子教育是指产生于春秋时期,以儒学为理论基础,由孔子在教学实践中开创的

13、以培养“内圣外王”的君子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孔子以“仁”开君子教育之端,孟子以“仁、义、礼、智”继承与发展,荀子以“礼”为拓展,董仲舒以“信”相加,形成“仁、义、礼、智、信”之君子教育的核心内容。加之程朱理学对道德教育地位的提升,直至清帝逊位,培养君子都是中国社会主流的教育模式。 材料二 英国虽是岛国,可是其文化和教育与欧洲大陆息息相关。如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三个理想品格:虔诚、庄重与博爱,对英国社会一直具有极大影响。绅士教育真正发端于意大利,但绅士教育理论系统化于17世纪的英国。近代英国的绅士教育本质上是贵族式精英教育、人文教育。英国贵族体制起源于盎格鲁撒克逊时代(511世纪),以贵族的生活习惯与

14、交往方式为主的贵族文化是绅士教育的重要内容。早期的绅士教育主要是学习宗教的教义,这是德行的基础。传统上,英国的贵族和绅士并不十分重视学问,到爱德华六世当政(15471553年)时,英国议会中的一些贵族仍是文盲。不过,据统计,1680年出生的上院贵族,进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深造者超过36%,1741年以后出生的上院贵族的这一比例上升到了57%。英国绅士教育在1718世纪获得蓬勃发展。以上均摘编自黄思记君子教育与绅士教育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君子教育和英国绅士教育的异同。(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英国绅士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因素。(8分)(3)综合

15、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君子教育与绅士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4分)19.(14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毋有不当。乃命大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毋失经纪,以初为常。礼记月令 材料二 凡田有六道,麦为首种。种麦得时无不善。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氾胜之书 材料三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16、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黄帝内经素问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二十四节气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解析】 时空定位 汉代,五代以后,中国。材料解读 在汉代,书写用竹简,笨重且传播不易,普通人很难得到书;五代以后,学者可以不用自己誊写就能通览古人全书,购买也方便,还可以租借。选项分析 根据以上解读并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出现雕版印刷术,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使得书籍便于购买和租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故A项符合题意;竹简和纸书皆属于书籍传播渠道,只是后者受众范围更广,材料并未涉及其他传播渠道,不

17、能说明“传播渠道得以扩展”,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从汉到五代以后书籍从手写抄录到印刷的变化,并未说明汉代竹书没有商业化,“书籍商业化”不能概括材料变化,排除C项;印刷书籍出现于隋唐时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但其流传范围依然不大,“大众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2.A 【解析】 据材料“专习辞赋书画并进行考试”可知,鸿都门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辞赋书画,并非局限于汉武帝以来传统的儒家经典,故选A项;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经世致用的理念是指为学以治事、救世为急务,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学生由州、郡、三公举送”说明鸿都门学属于官学,排除D项。3.B 【解析】 据材料“由各地的书坊和出版商从社会阶层

18、和地理分布两个层面上扩散传播,帮助创造了一种公共的书籍文化”可知,印刷出版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传播与交流,进而塑造出一种公共的书籍文化,有利于全国各地文化的整合与发展,故选B项;材料主要涉及印刷业发展带来的大众书籍的推广,没有提及政府的政策支持,排除A项;材料仅说明对公共书籍文化的塑造,且结合“17世纪末”这一时间点可知,当时的社会阶层界限仍然分明,排除C项;早期启蒙思想的形成背景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并非仅得益于印刷出版业的发展,排除D项。4.D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承德避暑山庄的正门匾额及外八庙的碑文用多种民族语言书写,是各民族交往交融和民族团结的见证,反映了

19、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清朝时期各民族团结交往的历史见证,但是推动各少数民族之间交流的说法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A项;清朝时期通过战争、设立机构等多种措施有效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控制松散”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用多种民族语言书写皇家避暑山庄正门匾额等,主要是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不能说明民族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排除C项。5.C6.C 【解析】 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闽南国术团前往东南亚演出,陈嘉庚先生积极宣传“扬武强国”理念,说明的是体育精神内涵折射时代特征,C项正确;材料与统一战线的发展无关,强调的是体育的时代精神,排除A项;华侨是救

20、亡运动力量的一部分,非主体,排除B项;材料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关,排除D项。7.B 【解析】 据题干可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不同历史时期的一级文物若干件,展示从红军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教育国民要珍惜当下的幸福,这表明中国政府重视国民革命文化的教育,故B项符合题意;军事博物馆展示众多一级馆藏文物,其目的在于对国民进行革命文化教育,而不是总结军事战争的经验教训,并且“中国历史上”这一表述与题干所涉及的时间范围也不一致,排除A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已经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其指导思想,排除C项;众多一级馆藏文物与重视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没有关系,排除D项。8.A 【解析】 根据材料

21、“专家、学者、手工艺人达500余名”“集中了40家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多学科研究、数字化服务等单位联合攻关”可知,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局限于单个部门,而是要协调多学科、多部门,要具有整体性的思维,A项正确;科学技术创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真实性原则,排除C项;材料中政府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彰显了政府的治理能力,但不能得出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排除D项。9.B10.B 【解析】 根据材料“让市民感觉到他们分享到了这种宏伟”“他自身是巨大帝国的一个有意义的部分”可知,罗马建筑师旨在通过建筑,增强罗马人的公民意识,提高罗马公民的归属感和对公民身份的认同感,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

22、涉及其他三项。11.B 【解析】 时空定位 阿拉伯帝国。材料解读 各地的学校被用作图书收藏所,社会各阶层捐资兴建图书馆,这些设施说明阿拉伯帝国对知识、书籍的保存非常看重,另外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者也派遣使者到希腊等地搜集各种书籍,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以及交流。B项正确。余项分析 阿拉伯帝国的举措客观上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但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政策并不是为了融合欧亚文化,排除A项;文化建设和武力扩张在阿拉伯帝国同时存在,都是强化统治的重要手段,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阿拉伯是东西方交流的中心,排除D项。12.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15世纪末,“来自人们刚刚知道的地方的奇物”指的是来

23、自新大陆的新物种;随着对外殖民扩张加剧,欧洲人从世界各地带回新物种、掠夺珍奇物品等,丰富了博物馆,D项正确;博物馆的建立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才是博物馆建立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博物馆建立与启蒙运动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博物馆展现科学革命成果,排除C项。13.D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公共图书馆的设立有助于民众文化素质的提升,从而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所以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民众教育和休闲的需求并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立法保障是条件,工人阶级文化水平提升是结果,都不是原因,排除B、C项。1

24、4.B 【解析】 中国对国内的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进行了有效的保护,整体状况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体现了中国作为文明大国的担当,B项正确;从材料中数据看,目前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保护状况总体较好,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自然遗产申报有关信息,排除D项。15.D 【解析】 提取材料信息可知,澳大利亚、美国及联合国在文化保护方面都出台了相应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D项正确;据材料判定不出提升了收藏文物的合法性,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文物保护的公平性,排除B项;重视社会群体权益只是材料部分信息,排除C项。16.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关于工业遗产的

25、保护范围、保护对象、管理主体都在扩展,体现出工业遗产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D项正确。材料未具体涉及工业遗产保护体制,排除A项;材料未论证国家对工业遗产保护的必要性,排除B项;多方协调保护工业遗产价值只是材料的部分内容,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17.(1)【答案】 主要情况:分官方藏书和私人藏书;以保存书籍,延续文化为目的;具有封闭性;藏书馆管理严格;官方藏书设专门官员,具有政治色彩,私人藏书具有宗族色彩等。(4分)材料一主要情况的社会原因:吸取秦朝焚书坑儒的教训;建立大一统王朝的需要等。(4分)材料二主要情况的社会原因:维护宗族地位的需要;重视文化传承的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古代印刷技术的发展

26、与传播;书籍成为重要资源等。(4分)(任选其一分析作答)【解析】 第(1)问,“主要情况”据材料中信息分层概括即可;材料一中主要情况的社会原因,据材料一“改秦之败”“书缺简脱,礼坏乐崩”,结合汉武帝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来分析;材料二中主要情况的社会原因,据材料二“祭”可从宗法的角度分析,据材料二中“以书为教,自明至今,子孙繁衍”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据材料二“其读书在科目学校者”可从科举制度角度分析,还可从宋代以来印刷技术的发展以及书籍的重要性等角度分析作答。(2)【答案】 原因:政府社会服务职能的完善;工业革命对工人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英国重视科技文化教育的传统等。(4分)影响:有利

27、于英国国民素质的提升;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学术中心之一;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有利于近代科技文化向世界各地传播;为人类先进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知识条件等。(4分)【解析】 第(2)问,“原因”,材料三“地方当局征税建馆,免费为公众服务”体现的是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以工人为重点服务对象”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对工人素质的要求,还可从英国重视科技文化教育的传统等角度来分析作答;“影响”,据材料三“国际的学术中心”“马克思、列宁、孙中山为自己的思想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对英国学术地位的影响、促进文化传播的角度作答,还可从公共图书馆对英国工业革命和科技发展的作用、对近代科技文化向世界各地传播的影

28、响、对国民素质提升的作用等角度,综合作答。18.(1)【答案】 同:均受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均产生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均重视道德教育。(4分,每点2分)异:中国君子教育自成体系,而英国绅士教育受到外界的影响;中国君子教育具有世俗特征,英国绅士教育则受宗教影响较深;中国君子教育奉行“有教无类”,而英国绅士教育注重出身门第(受教育群体不同)。(6分,每点2分)(2)【答案】 因素:古罗马教育理念的影响;英国贵族传统的影响;宗教改革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及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8分,每点2分)(3)【答案】 启示:君子教育和绅士教育对个人道德培养的

29、重视,为现代道德教育以及全面素质教育提供了参考;这两种教育都注重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现代教育应从公民生活实际出发,培育和弘扬现代公民精神。(4分)【解析】 第(3)问,根据材料及第(1)(2)问,从现代道德教育与知识学习等方面展开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 示例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中国人民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二十四节气是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时间节点,是人们生产、生活、饮食养生乃至思想观念等方面的重要准则,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自然的律动与节奏,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4分)中国二十四节气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具有

30、巨大推动作用,有利于古代中国社会发展,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文化符号,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4分)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利于中华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4分)【解析】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与血脉。本题以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思想及相关实例为背景,探究文化遗产保护中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旨在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坚定文化自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首先分析二十四节气的内涵,阐述其对古今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和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然后点明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最后可分析其入选对人们文物保护意识、中国文化影响力、人民民族自信心的意义。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