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时 教 学 设 计 首 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至 月 日课题3.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课型新授课第几课 时13课时教学目标 1.综合思维:结合真实复杂的情境,独立运用大气环流的基本原理,对相关大气运动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 2.区域认知:对于给定的具体区域,能够判断分析区域中大气运动的特征,及其对区域其他自然要素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人地协调观:面对复杂的、真实的情境,能够对大气环境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科学分析、评价、决策,认识大气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发展观。 4.地理实践力:能够绘制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能对大气运动现象进行科学观测,并能运用所学知
2、识分析说明发生在大气环境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高空和近地面风受力的情况以及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重点)2了解大气环流的含义及大气环流的基本特性。(重点)3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关系,理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规律。(难点)4.北半球冬夏海陆气压中心的形成和东亚季风形成的基本原理。(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演示使用教材的构想教材从探究“马纬度”开始,在探究情境中发现并形成问题“风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马纬度无风?”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结合必修教材中所学的“热力环流”原理,从地面受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从而形成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由此形成大气
3、的水平运动。教材按照从理想分布模式过渡到现实分布的思路,再将假设条件“太阳终年直射赤道”去掉,加入“太阳直射点规律南北移动”这一影响因素,直观展示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的周期性季节移动。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引起大气的运动,气压带和风带孕育不同的气候,进而造就了各种神奇的地理景观。低纬环流催生出奇妙的贸易风(低纬信风),中纬环流伴随着强劲的盛行西风,高纬环流引发了酷寒的极地东风。天气系统带来风云变幻,有丽日和风缠绵,更有暴雷疾雨。生活之中,我们会遇到热浪、梅雨,寒潮、台风变幻莫测的大气赋予我们更加浪漫的生活激情。今天我们进入第三章:大气运动的学
4、习。【导入】相传,在发现“新大陆”后,欧洲至美洲运输马匹的帆船航行到副热带海区时,接连几周平静无风,停滞不前,因淡水和粮食不足,被迫将船上部分马匹投入大洋,借以减轻负荷。后来,人们就把副热带高压所在的纬度叫做“马纬度”。1、 议一议,风是怎样形成的?2、 “马纬度”附近区域为什么接连几周平静无风?一、 大气的水平运动【指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557内容,思考回答: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受哪个力的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是平行的?这种风向在什么地方存在?3尝试说明风的形成过程及其风在不同力的作用下,风向的变化情况。(一)作用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
5、压差。(2)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100610081010(hPa)2水平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1)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2)判定:(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小结】三个力与风向的关系【探究活动】1. 你是怎么理解气压梯度概念的?将学习心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二)不同部位的风1高空大气中的风向【讲解】在理想状态下,空气质点只受一个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时,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
6、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影响,风向应该与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即风向垂直于等压线。【讨论】在实际生活中,空气质点还受地转偏向力因素的影响,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的风向又如何呢?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1)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2)可以减小风速1.将等高线看作等压线,阶梯坡度好比气压梯度,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2.近地面的风请同学们在教材P56图3-3上画出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来从图中可以看出,因为摩擦力永远和运动方向相反,即与风向相反,而水平地转偏向
7、力又在运动方向右侧90,即与风向垂直,所以,摩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合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达到平衡时,风是斜穿等压线吹的。即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摩擦力对风有阻碍作用,可以减小风速。所以,摩擦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总结】画风向方法技巧总结:在弯曲等压线图上,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过该点做等压线的切线;第二步:做切线的垂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三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高空或近地面;第四步: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这点的风向。风力判读:同一幅图: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8、,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如上图,风力:ABCD。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学习了风和热力环流,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完成图1的热力环流绘制。大家都知道赤道热,极地冷,我们尝试在图1画一下A和B两点的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状况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对于复杂的地理现象,我们可先对它进行简化,认识它的理想模式,然后再逐步增加影响因素,一步一步地接近实际情况,最终就有可能掌握它的运动变化规律。为此,我们提出三个假设条件: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地球静止不动;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在上述三个假设条件下,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
9、热不均。根据微课小视频,结合所学知识,绘制表示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针对学生画的情况进行指导并点评。【讲解】三圈环流:(1)低纬度环流: 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90N 60N 30N 0 30S60S90S90N 60N 30N 0 30S60S90S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2)中纬度环流: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
10、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3)高纬环流: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总结】1.气压带、风带成因热力原因:由于冷热原因导致气流上升或下沉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动力原因: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空气被迫上升或下沉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风带都在气压梯度、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下形成的。2.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气压带、风带南北对称,相间分布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同一半球信风带风向与
11、极地东风带一样,与西风带风向相反风带整体北撇南捺3.气压带、风带性质课 时 达 标 检 测 设 计项 目检 测 内 容当堂达标检测 1.下列四图,表示北半球西风的是读“全球部分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2. 图中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C. 副热带高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3. 下列读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此图为北半球 B. 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C. 甲处盛行东南风 D. 此时南亚盛行东北风图中阴影表示某气压带,据此完成下题。4.地盛行风向可能为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A. BCD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读图完成下题。5.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C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地为赤道低气压带课 时 教 学 设 计 尾 页板 书 设 计一、大气的水平运动二、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作 业 设 计1.三圈环流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而且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为突破这个难点,自行设计知识整理图。2.不同气压带、风带影响下的气候特点。3.导学案相关习题。 教 学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