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总结单元总结 (一)知识导图(一)知识导图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二)能力导图(二)能力导图 (一)知识要点(一)知识要点 【文学常识】 1.春选自 。朱自清,字 ,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 诗文集 ,散文集 欧游杂记 你我等。 2. 济南的冬天 节选自 一些印象(四、 五、 六、 七) ( 老舍全集 第 14 卷)。 老舍,原名 , 字 , 人,满族,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 ,话剧 等。 3.雨的四季选自散文,作者 。 4.曹操,字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 有孙子略解 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 观沧海
2、龟虽寿 短歌行等。 5.李白,字太白,号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 。与杜甫并 第一单元 掌握朗读的要领,重点学习重音 和停连,通过朗读深入体会诗文 的思想感情。 感受景物之美,抓住景物特征, 激发对大自然、对人生的热爱。 揣摩课文语言,初步体会比喻、 比拟等文学语言的表达效果。 朗读的目标 朗读的重音 写景抒情散文的内容特点 写景抒情散文的表达方式 比喻 比拟 写景抒情散文的三种类型 朗读的停连 知能要点知能要点 称为“ ” 。 6.王湾, 朝诗人。 7.马致远,号 ,大都(今北京)人,是我国 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 【字音字形】 1.酝酿 ( ) 2.抖擞 ( ) 3
3、.黄晕 ( ) 4.窠 巢( ) 5.应和 ( ) 6.卖弄 ( ) 7.嗡 ( ) 8.lio( )亮 9.lng( )润 10.赶 tng( )儿 11.hu( ) 咙 12.hng( )托 13.澄 清( ) 14.着落( ) 15.贮蓄( )( ) 16.发 j( ) 17.xing( )嵌 18.水 zo( ) 19.绿 png( ) 20.伦 dn( )21.彩棱 镜( ) 22.干涩 ( ) 23.莅 临( ) 24. 静 谧 ( ) 25. 高 邈( ) 26. 粗 犷( ) 27. 池 畦( ) 28.ln s( )( )29.花 bo( ) 30.zo( )访 31.娇 m
4、i( ) 32.ji( )毛 33.衣 shng( ) 34.铃 dng( ) 35.dun( )庄 36.屋 yn( ) 37.q( )冷 38.草 du( ) 39.绿 yn yn( )( ) 40.水银 zh( )41.x l( )( ) 42.du du( )( )逼人 【词语理解】 1.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 (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地卖弄清脆的喉 咙,唱出 (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多写作“婉转”)的曲子。 2.“ ”(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尽早安排好。计,计划、打算),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3.春天像刚落地 (这里指 )的娃娃,从头到脚都
5、是新的,他生长着。 4.春天像小姑娘, (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的,笑着,走着。 5.济南的冬天是 (晴朗无云)的。 6.水藻真绿,把终年 (存放、储藏)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7.整个的是块 (灵活而不可捉摸)的蓝水晶。 8.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文章主旨】 春 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 花木争荣的春天图画,赞美了春天的朝气与活力,激励人们在大好春 光里奋然前行。 济南的冬天 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抒发 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雨的四季描述了四季的不同雨景,展现了春雨的温柔、夏雨的热烈、秋雨
6、的沉静、冬雨的自 然,抒发了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作者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观沧海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 星辰、 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 统一中原的远大 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 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同情和牵挂。 次北固山下描写了冬末春初时在北固山下的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前四句纯用白描手法,用十种景物、四个镜头勾勒出一幅清冷凄绝的秋郊夕照 图,抒发了一个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 【写作特点】 春1.间接抒情,景
7、中生情,情景交融。2.结构层次清晰,脉络分明。3.语言生动形象,运用多种 修辞,调用多种感觉器官。 济南的冬天1.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贴切。2.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3. 虚实结合,展开想象。 雨的四季1.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清新优美、生动形象。2.从听觉、视觉、嗅觉 等多种角度描绘雨的特点。 观沧海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2.想象丰富,将自己的情感赋予客观事 物,使之人格化。 次北固山下寄情于景,景中含理。 天净沙秋思1.寓情于景。2.白描勾勒。 参考答案: 【文学常识】 1.朱自清全集
8、 佩弦 踪迹 背影 2.舒庆春 舍予 北京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茶馆 龙须沟 3.刘湛秋 4.孟德 东汉 5.青莲居士 诗仙 李杜 6.唐朝 7.东篱 元代 【字音字形】 1.ning 2.su 3.yn 4.k 5.h 6.nong 7.wng 8.嘹 9.朗 10.趟 11.喉 12.烘 13.chng 14.zhu 15.zh x 16.髻 17.镶 18.藻 19.萍 20.敦 21.lng 22.s 23.l 24.m 25.mio 26.gung 27.q 28.吝 啬 29.苞 30.造 31.媚 32.睫 33.裳 34. 铛 35.端 36.檐 37.凄 38.垛 39.茵
9、茵 40.柱 41.淅 沥 42.咄 咄 【词语理解】 1.呼朋引伴 宛转 2.一年之计在于春 3.婴儿出生 4.花枝招展 5.响晴 6.贮蓄 7.空灵 8.咄咄逼人 (二)能力要点(二)能力要点 能力要点一:掌握朗读的要领,重点学习重音和停连,能力要点一:掌握朗读的要领,重点学习重音和停连,通过朗读深入体会诗文通过朗读深入体会诗文 的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 【能力详解】 一、朗读的目标: 1.基本能力目标。即态度认真,投入感情,不可随意,不可松懈;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把握速度和节奏。 2.较高能力目标。即读得优美,掌握一定的技巧。 二、朗读的重音 重音, 是对一句话中需要强调的词语加以重读
10、,以引起听者的注意。一般用着重号 “” 标示在词语下面。例: 山朗润 起来了,水涨 起来了,太阳的脸红 起来了。 春天 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 的,他生长 着。 春天 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 着,走 着。 春天 像健壮的青年,有铁 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 三、朗读的停连 停连,指朗读语流的停顿和连接。停顿,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不限于标点处, 句中有时也有小停顿;连接,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表明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此处要 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有标点也不停顿。例如: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典例分析】 在本单
11、元课文中找出你喜欢的一个段落,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在小组里朗读,互 相评价。 示例: “吹面不寒杨柳风 ”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 抚摸 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 气息 , 混着青草味儿 , 还有各种花的香 , 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 鸟儿 将窠巢 安在繁花嫩叶 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 的喉咙,唱出宛转 的曲子,与轻 风流水应和 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 地响。 【技巧总结】 开头的诗句要字字顿开, “母亲的手”和“抚摸”两重音要处理得语重而情深,令人觉 得温暖而舒坦。 “泥土的气息”和“青草味儿”读重音,给人以嗅觉上的美感。 “清脆” “宛 转”
12、“应和” ,还有“短笛” “嘹亮”等词语重读,使人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 的迎春交响曲。借助朗读符号的标注,将全篇朗读的语气、节奏、情感变化组织起来,便将 朗读提升为美读。 能力要点二:感受景物之美,抓住景物特征,激发对大自然、对人生的热爱。能力要点二:感受景物之美,抓住景物特征,激发对大自然、对人生的热爱。 【能力详解】 本单元课文都是写景抒情的诗文,以散文为主。这类散文是把自然山水、人工场景、民 俗风貌当作主要描写对象,写出它们的形声色味、情态特性,充分展示其风采魅力,以实现 传递作者情意, 并吸引人、 感染人的阅读目的。 如果说散文是美文, 那最能充分散文美质的, 恐怕要算这一
13、类了。 这类散文是最具美景美意、 诗情画意的, 因而也是最受读者青睐的一类。 写景抒情散文是以描写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记叙、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 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写实景物的。以对自然景物、人工景观的精确描写见长,实景实写,不隐喻, 一切意义都是从描写对象本身的形态中显示出来的,在文中几乎看不到作者留下的主观痕 迹。文中所描摹的花鸟鱼虫,山川风物,村野民俗等,都是原形原貌的再现。 这种以对自 然的、人工的景观的精确描写见长,实景实写,不隐喻,不象征,一切意义都从描写对象本 身的形态中显示出来,几乎看不见作者留下的主观痕迹。在文中,花
14、鸟虫鱼,山川风物,村 野民俗等等,都是自然地、原形原貌地再现。如同小说中写景一样,让作者的主观意图从景 物、 场面的描写中自然而然地显示出来。 作者就像是一位摄像师, 一路摄来, 风景次递呈现, 不加修饰,不加评说。但写得细腻,写得真切。作者的个性、气质,从用语遣词的习性与风 格中显现出来,因 而景物也显得生动而有灵气。读起来就像是在随着作者行踪往前走,看 到什么,感受如何,全是作者自己的事;也像是欣赏一幅有禅意的风景画,要反复品味,掩 卷而思,才能有所得,有所感。 第二种是写感觉化景物的。 作者从主观感受层面对环境物象进行描写, 不再是对景物进 行纯客观描写。作者用特定心境、特别感受去扫描景
15、物,缘情写景,因情设景,使景物显现 出一种主观化、感觉化了的变异。从主观感觉层面对环境物象进行描写,不再是对景物进行 纯客观描写,而是用作者的特定心境、特别感觉去扫描景物,使景物出现一种主观化、感觉 化了的变异。 第三种是写情意化景物的。 作者用有情的眼光去观照景物, 让景物浸染上作者的主观感 情,从而通过所描述的景物来感染读者:这是比较传统的写景抒情方法。这类写景散文,景 还是真景,物也是真物,只是通过描写使景物变得有情有意;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情景交 融, 让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自始至终与所写景物相融相和。 这是一种在比较深厚的情感层面上 对环境物象进行描写 的散文。这是用比较传统的写景抒情法
16、写作的,属于大众化的一类。 作者用有情的眼光去观照景物, 让景物浸染上作者的主观感情, 从而又通过所描述的景物来 感染读者。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景物不产生变异效果,景还是真景,物也是真物,只是变得 含情含意,或有情有意。在写法上,有的用触景生情的方法,先写景,再写情,写得情景交 融。有的是移情入境,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情感自始至终与所写景物相和相融。也有的是边 描摹景物,边站出来抒情,让抒情与描写相伴相随。还有的是全篇写景,适时点化。无论用 何种方式,这类散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能让诗情画意强烈地、直接地作用于读者,达到情丰 景美、怡神悦目的境界。 【典例分析】 在朱自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17、。有感情地朗读春 ,看看课文描绘了哪 些春日图景。除了这些景物,文中蕴含的哪些情感和哲理给你以美的感染和启迪? 分析: 本题要求我们通过朗读体会课文写景抒情的美妙, 这就要抓住作者描写的景物特 征,深入体会景物之美和情感之美,提高朗读能力和欣赏能力。 【技巧总结】 课文描绘了五幅春日图景。春草图(第 3 段) 、春花图(第 4 段) 、春风图(第 5 段) 、 春雨图(第 6 段) 、迎春图(第 7 段) 。表现的春天景物特点: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富 于美感,三、似有灵性和情感。 课文以写景为特色,除了写景,还有抒情,并蕴含哲理。景、情、理三者有机统一。景, 遍布全文;情细分为欣喜之情、热
18、爱之情、向往之情;理,表明大自然生生不息,如同一种 神秘的力量,推动世间万物萌生,繁盛。作者通过写景来抒情,各处都是情景交融的语句; 哲理则贯穿课文始终,尤其是课文最后三段非常明显,最后三段,告诉我们春天由微小变得 苗壮的规律、 春的生命力极其强盛, 春天是最美丽的, 而这一切都是由大自然的规律决定的。 能力要点三:揣摩课文语言,初步体会比喻、比拟等文学语言的表达效果。能力要点三:揣摩课文语言,初步体会比喻、比拟等文学语言的表达效果。 【能力详解】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整个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重点和 难点。我们在小学阶段一直训练这项能力,初中则应当进一步强化和提升
19、。要能找出课文中 的关键词语和关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养成对优美的文学语言的语感,由阅读进而吸收、 借鉴课文的精彩语言,强化自己语言的表现力。 本单元散文作者都是大家, 其散文处处都有值得鉴赏的精彩语句, 不仅优美, 而且典范, 是学习散文语言、培养文学语言感受能力的优良材料。可以通过朗读、默读、摘抄、评点、 仿写等方法进行。 文学之美既有宏观的 (如情感之美、 意境之美和篇章之美),又有微观的(如语言之美、 修辞之美),二者互为存在条件。宜从文学语言之美入手,进而推进到宏观层面。因此,本 单元的重点应放在“初步体会比喻、比拟等文学语言的表达效果”上。 一、比喻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
20、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 春)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朱自清春) 读到这样的句子,你一定会想:写得太生动了,给人的印象真鲜明!为什么会有这种效 果?是因为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像前面这类比喻,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和喻体(用来做比喻的事物)之间用“像” “好 像”“仿佛”“如同”“似的”等比喻词连接,是明喻。 还有一种是暗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用“是”“就是”“变成“成为“等于”词语,或者 用破折号来连接。例如: (1)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流沙河理想) (2)在此刻,长街静穆,万民伫立/一颗心片翻腾的大海/一双眼一
21、道冲决的大堤。 (李瑛一月的哀思) 此外,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比喻, 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 是借喻。例如: 秋风阵阵地吹, 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 我们拍手叫道: “一 群黄蝴蝶飞起来了!”(叶圣陶三棵银杏树) 二、比拟 在一些作品中,小鸟会说话,鱼儿会跳舞,小溪也能唱起欢乐的歌这曾经激发起我 们多少美妙的幻想。这种把物当作人来写,赋子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 就是比拟的一种, 我们称之为拟人。 还有一种比拟, 把人当作物来写, 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 我们称之为拟物。例如: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
22、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 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老舍济南的冬天 (2)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鲁迅故乡) (3)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鲁迅“公理”之所在 句(1)中“小山”会低声说话,用的是拟人。句(2)把宏儿写成小鸟儿,能“飞”, 句(3)把“公理”写成商品,值“钱”,用的是拟物。 恰当运用比拟, 不仅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 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该 事物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典例分析】 一、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 “小姑娘” “健壮的青年” ,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 二、品味下列语
23、句,体会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 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 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 出点儿粉色。 分析:此题意在品味语言,增强语感,训练欣赏修辞方法的能力。 【技巧总结】 一、 春结尾三段以人为喻,人是喻体,春天是本体一方面写出了三种人的各自不同 的特点:春天是新的、生长着的;春天是漂亮的欢快的;春天是强盛的、有力的。另一方面 显出人从小到大
24、、由弱转强的成长。用以比喻春天的进程,是一个动态的进程,非常生动形 象。 春天,无形、无声,是“空灵”之物,一般人要描写出春天的形象,是多么困难,而朱 自清写出来了,写得如此美。他独具慧眼,敏锐捕捉主体和喻体的“质”的相似点,把春天 的美丽附于 “刚落地的娃娃”的勃勃生气美, “小姑娘的艳丽容颜美, “青年” 的健壮身姿美, 使抽象的“春天”有形、有色、有声、有神、有情,喷射出诗意的光辉。作家写物附意,扬 言切事,也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春天无比热爱和热情赞美的深沉感情。 二、1.“暖和安适地睡着” “把他们唤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山水比成人,具有人一 样的动作“睡着”和“唤醒” ,增添了趣味性。几个句子组合起来,创造出一种优美、温 馨的意境。 2.山竟然有人一样的动作,把济南安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还会说话,像人一样有爱心。 这是拟人的写法,其实是对济南的山作想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山的热爱之情。 3.写雪后夕晖,非常美。最生动的是把“薄雪”比成人,有感情,会害羞,比单纯的客 观写景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