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刷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491804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9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刷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24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刷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24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刷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刷题练习题(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第60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特聘教授黄建平接受了中国教育在线的专访,就“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经验等问题分享了他的观点和思考。中国教育在线:由您领衔的兰州大学大气科学教师团队,入选了“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教师团队创建示范名单”,您认为团队最核心的精神是什么?黄建平:我觉得最核心的精神就是坚守和奋斗。在西北化地域劣势为优势,在艰苦的环境中培养学生。锤炼自己的品格意志,为了科学的发展勇攀高峰,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所以,我既是黄大年

2、式教师团队的践行者,也是受益者,在我们的团队中,所有人同心协力,艰苦奋斗,逐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团队。中国教育在线:“到西部去”也是国家一直以来的一个号召,您觉得如何才能增强西部或者是西部高校对人才的吸引力?黄建平:我是2004年回国以后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的。对于一个基层学院来说,人才短缺是最大的困难。当时我们面临的就是人才短缺、经费不足的情况,条件也很艰苦。我认为,想要留住人才,就是要建设一支黄大年式的团队。在我们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凝聚力是逐渐形成的。随着项目的推进,慢慢地大家对于所从事的工作、所研究的课题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老师和同学之间相互支持,在团队的成长过程中,大家也渐渐爱上了

3、这块土地。大家加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写在了我们热爱的西北边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团队也成长起来了,人才也都留了下来。中国教育在线:团队的出色靠人才,那么你觉得,_?黄建平:应对时代变局,响应国家需求,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有奉献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认为,要培养出一个有奉献精神、可堪大用的人才,大概需要10年的时间,差不多也就是从本科到博士的时间。首先,在本科阶段就是要重视关于道德品格的教育。比如前一段时间,我请来了山海情的原型、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教授和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院士讲述他们的故事。我就是要用这些鲜活的例子告诉他们,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

4、至诚报国。但这还不够,我们要加思政建设融入到科学研究之中,融入到教学当中。因为国际形势影响方方面面,我们要时刻提醒学生,要爱自己的国家,要爱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要让孩子们心里装着这个国家,而不是只装着自己。要让他们知道,作为学生,只有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成为栋梁之材,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到研究生阶段,我们再带着孩子们去进行各种各样的野外观测和科考实践,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他们的品格和意志。这样,大概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我认为可以培养出来一个真正拥有家国情怀、可堪大用的人才。中国教育在线:10年,确实是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您在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上,真的是花费了很多的心血。黄建平:实际上就

5、像我刚才说的,我既是践行者,也是受益者,我自己也在团队的建设过程中获得了成长。同时,我的第一批学生也成长起来了,他们都是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再到现在成为青年教师,把这种精神又传承给他的学生,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使得学生们都能够成长为优秀的人才。(摘编自2023年11月4日中国教育在线黄建平院士: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材料二:科学研究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更多的是心有大我、百折不挠。2004年以前,兰州大学大气学科,虽有深厚的学术积累,但师资力量薄弱、科研基础弱、科研经费严重短缺,甚至面临着一级学科博士点被“摘帽”的挑战。黄建平作为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首任院长,并未退缩,他凭

6、借从事大气科学研究多年的经验,以科学家独到而敏锐的眼光,看到了这里独特的科研优势。他认为,甘肃毗邻青藏高原,地处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典型位置,是研究气候变化的天然试验场。如果在这里开展最为基础的气候与环境监测,应该能做出一些原创性的成果。为了改善科研条件、发展壮大学科,黄建平决定从建设观测站的基础工作入手。“想要获得一流的研究成果,就必须从观测入手,拿到第一手的观测数据。不然只能使用国际通用的模型与一些发达国家的观测数据进行研究,但这些并不一定都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研究结果自然很难有所创新发展。”经多方考察选址,黄建平决定将观测站建立在榆中校区的萃英山顶上。那时榆中校区刚刚建成不久,通往萃英山的

7、公路尚未修好,新购置的观测仪器只能由黄建平团队的同学们用人力车沿小路一步步拖拽上去。大气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闭建荣是2002级学生,他的本硕博都在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完成,他对当时的艰苦记忆犹新,“寒冷的冬天,平房里没有暖气,靠煤炉取暖。但不管多苦多难,黄老师都和我们同吃同住在山上。”闭建荣回忆道。正是在这样不懈的努力下,按照国际标准建设的“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终于在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被批准加入国际能量和水分循环观测计划,这在当时是全国高校建设的第一个国际气候观测站。(摘编自2021年11月27日兰州大学新闻网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心有大我百折不挠)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

8、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建平既是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践行者,又是受益者,同时也推动这种精神代代传承下去。B.黄建平认为培养新时代拥有家国情怀的人才,需要将思想引领与实践锤炼相结合。C.黄建平敏锐地发现兰州大学大气学科独特的科研优势,坚信定能做出原创性成果。D.黄建平认为自建观测站取得的数据可能比国外发达国家的数据更符合当地实际情况。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教育在线在特定的场合,围绕特定的目的进行提问,用语得体,效果良好。B.材料一的标题颇具匠心,其蕴含的丰富内涵在“种子达人”钟扬身上也有体现。C.材料一黄建平的语言既平实通俗,又饱含深情,开

9、诚布公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D.两则材料均通过写黄建平在兰州大学任院长的经历,突出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3.下列对材料一横线处中国教育在线提问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们该如何培养能够支撑我们国家应对当前时代变局的人才B.在当下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大学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C.您在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到底花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D.建设一支黄大年式的团队,团队中个人最核心的精神是什么4.作为新时代青年,你认为黄建平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5.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如何表现黄建平的优秀精神品质的?请从文体角度简要分析。(6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 小

10、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

11、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

12、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 用我们自已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围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

13、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

14、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材料二: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你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乡村”,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蓄水池和稳定器,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底色,也成为了绝大

15、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进入21世纪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出现了巨变,可谓“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中一个就是村庄基础结构之变。进入新世纪前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之前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改变。村庄社会结构的改变起于一百多年前的现代化,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推动了经济、制度和观念等现代性巨变。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如宗族等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机制和地方性规范随之解体。再就是价值之变。传统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观念,“生儿子、娶媳妇、抱孙子”成为农民人生“三步曲”。到了20世纪末,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的生育观念都已改变

16、,传宗接代的观念大为淡化。一旦“传宗接代”这个千年以来一直支撑农民人生意义的价值失落,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就会出现变化。发生在世纪之交的这些巨变都可以看作是现代化建设的后果。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而且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 乡村社会基本秩序由之前的内生为主变成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外生秩序逐渐代替了内生秩序。(摘编自贺雪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先说“这个土字用得很好”,最后下结论说“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前后联系,可见作者的态度跟说乡下人土气的人是一样的。B.乡土社会的人们相互熟悉,会产生“不亦说乎”的亲密感

17、觉,从而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这比法律所保障的自由更自由真实。C.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普遍的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即可,也不追求普遍的真理。D.文中用论语中孔子对不同的人讲“孝”的故事,说明在熟悉的环境里的人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入21 世纪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发生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浓烈的“乡土”味消失了。B.“乡村”曾是中国具有乡土味的载体,构成了社会的底色,也是绝大多数国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C.一百多年来的现代化发展,一步步改变了传统乡村社

18、会的基础结构和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D.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在乡村已进行了百余年,于世纪之交前后发生了巨变。3.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重在描述传统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材料二主要呈现乡村社会今天的巨大变化。B.材料一中,作者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的极速变迁”中,乡土社会将进入现代社会。C.材料二认为工业化、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等是乡村巨变的结果。D.材料一的语言亲切自然,娓娓而谈;材料二着重分析事实,语言客观冷静,要言不烦。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5.从现代社会的角度看,阻碍中国乡土社会进入法理社会的障碍不少,请结合材料一

19、分析。(6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土”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

20、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

21、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社会学家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

22、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的。一个老农看

23、见蚂蚁在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这种办法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

24、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1下列对文中“乡土社会”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土社会具有不流动性,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到几千户的大村,村和村之间的关系是孤立、隔膜的。B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生于斯、死于斯,终老是乡。C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人们会得到从心所欲的自由,从心即从俗,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D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人们从熟悉得

25、到信任,并不重视契约。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谋生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囿,固守乡土。B在乡下住,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这种不流动导致乡村人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而显得土气。C乡民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并不是由于选择得来的,并没有具体目的,这一特性属于“有机的团结”,是礼俗社会。D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知是个别的,从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就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原文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老子:邻国相望,鸡

26、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B荀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C汉书: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D礼记: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4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4分)5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乡土社会需要做出哪些改进,才能消除所养成的生活方式产生的流弊?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自古伤心唯远别”,离愁别恨是人类的易感情绪。在这一情绪的驱动下,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送别方式,如饯别、折柳赠别、诗歌赠别、长亭送别、渡口送别等等。 其中,折柳赠别这一习俗由

27、来已久,古典诗词中杨柳与别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这种联系从何时开始建立、其内在的关联是什么,讨论颇多,但仍然不是很清晰。杨柳与离别最早的关联,论者往往追溯至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认为杨柳摇曳婀娜的依依之态与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交融在一起,开启了诗歌中以杨柳咏离别之先例。这是如何关联的呢?采薇中描述杨柳之态的“依依”有两解,一以何楷诗经世本古义为代表:“依依者,初抽条时,袅袅不定,如欲依倚他物也。”二以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为代表:“依依,犹殷殷,盛也。”今人多采用第一解,认为指的是柳条柔弱随风不定之貌,其原因一在于今天人们对于杨柳的审美主要就是其枝条低垂、随风

28、婀娜的样子;二在于与表示惜别的成语“依依不舍”形式上有对应。 但结合下句“雨雪霏霏”,“霏霏”与“依依”相对,表杨柳状态的“依依”应和“霏霏”一样是形容词而非动词,与成语“依依不舍”之“依依”恐未必同,“依依不舍”当与“恋恋不舍”同,始见于明代小说,其“依”“恋”是动词依恋之义。 “霏霏”形容雨雪之盛,“依依”马瑞辰考释也非常可信,形容杨柳之盛,也切合诗经中对植物状态的惯常描述。杨柳之“依依”与“摇落”相对,亦可见其为茂盛之义。故杨柳与离别的关联非源于其婀娜之状,亦非源于西周之时。折柳赠别起源最可靠的说法还是源于汉代。三辅黄图桥:“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 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这是古人

29、有“折柳赠别”之事的明确记载,提及这一习俗源自汉代,最初是因送客至灞桥作别时折下桥边柳枝赠送,其后这一行为扩展,渐成习俗。后世诗歌中提及灞桥折柳甚多,如唐许景先折柳篇:“春色东来度灞桥,青门垂柳百千条。”唐代李益途中寄李二:“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折柳赠别在唐代依然盛行,诗歌中随处可见,唐王之涣送别:“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描写的是因为别离时折柳之习俗,柳条几被折尽。折柳赠别以及由此衍生出诗词中表离别的杨柳意象,其意蕴究竟何在? 学者们提到最多的有两种说法,一是“柳”与“留”谐音,因而折柳相赠有了挽留行人之意。 这一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古代除了折柳赠别,其实还有寄柳盼归的习俗。

30、 李贺致酒行:“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行人羁于远方,折柳相寄,与“留”无关,可见“柳”只是寄寓别离,但非源于挽留之意。 二是认为与柳树的生命力有关,柳树易栽种,随插随活,故用以祝愿行人适应他乡生活。 事实上,古人赠别时,并非“必于柳”,亦可赠他物,比如在唐诗中也可见赠松枝者,亦可见赠桂枝者。这些语境下并非利用柳树的生命力来表达祝福意蕴。 这两种说法还有一个共同的弱点,虽然论者提及颇多,但查古代文献,却少见痕迹,没有明证,故难采信。唐代诗人雍陶为官简州阳安时,曾因折柳送别事而改桥名为“折柳”,一时传为佳话,很多文献都有记载,如五代何光远鉴诫录:“陶下马,命笔题其桥楹,改为折柳。”按该

31、事,则“折柳”意味着“情未尽”。柳与“情”似乎关联密切。 考察唐宋诗词的情况,可以发现人们言及“柳”,更多其实是取意于它的枝条和叶子的“青”,从而谐“情”之音。 柳树是北方常见的、发芽最早而落叶最晚的树种之一,柳枝青翠时间最长,适合寄情之需,诗歌中有明证说明人们借柳之“青”传达情意。 白居易杨柳枝词:“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直接点明了由杨柳之“青青”而引出人之“情”。 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写离情别恨之诗,提到的都是杨柳之“青”,利用柳色来寄托别“情”。借柳色之“青”来寄寓其“情”,也就解释了“柳”可用来寄寓别情之外的其他感情。 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人日题诗寄草

32、堂,遥怜故人思故乡。”寄寓的是朋友之情。借柳色之“青”来寄寓其“情”,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可以用“柳”之外的其他植物寄寓别情。 如草之色亦“青”,同样可谐“情”音。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松”枝常青,故亦被折下用来寄托别情。戴叔伦妻亡后别妻弟“杨柳青青满路垂,赠行惟折古松枝”尤能体现这一特点,虽有杨柳,不及古松之常青,故弃柳枝而折松枝赠与行者。(摘编自岳海燕谈“折柳赠别”)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离愁别恨是人类容易生发的情绪,由此衍生出诸如饯别、折柳赠别、诗歌赠别、长亭送别、渡口送别等送别方式。B.作者认为虽然古典诗词中杨

33、柳与别情密不可分,但具体到细节,比如何时开始建立、内在关联是什么等还没有真正明确。C.作者认为折柳赠别起源于汉代最为可靠,其根据是现存文献三辅黄图桥中对“折柳赠别”有明确记载。D.文章写唐代诗人雍陶送别友人时希望友人能留下,遂改桥名为“折柳”,表达了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采薇的“杨柳依依”不是人们经常认为的杨柳摇曳婀娜的外貌,而是描写了杨柳繁茂的状态。B.文章第四段“其意蕴究竟何在”的疑问,既给读者提醒,也引出后文两种说法,强调了作者的认可度。C.从文章对“折柳”寓意的多种分析看,“折柳送别”对“柳”的选取考虑了其读音、外形、颜色、生

34、命力等多种情况。D.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上的“折柳赠别”的环节,体现了中华民族认同“柳”的意象和中国人富有诗意性情的特点。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柳只是寄寓别离,但非源于挽留之意”观点的一项是(3分)A.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巩咏柳)B.青鸟泉边草木春,黄云塞上是征人。归来若得长条赠,不惮风霜与苦辛。 (卢肇杨柳枝)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D.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杨昌浚恭诵左公西行甘棠)4.文章解释柳色“青”的内容,论证了哪些

35、方面的观点?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分)答: 5.文章论证“杨柳与离别的关联非源于其婀娜之状,亦非源于西周之时”是如何采用“破立结合”写作手法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答: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

36、老家的祠堂”。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特色。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赓续的重要空间。 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客观现实。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约拥有360万座自然村,而到了2010年该数字已下降到270万。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 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

37、失去依托。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不少村子尤其古村落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标准,可能会一并了之、一拆了之。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声倒下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通过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不幸的是

38、,合村并居过程中,不少地方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更多关注合村并居中“钱值”(经济价值)和“颜值”(景观价值)的开发,而忽略了“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有的地方按照城市商业住宅的统一标准,给村民设计房子,楼越盖越高,可原来各具特色的村落格局全都消失了。还有一些,生硬照搬外国风格改造农村的院子,结果使得乡村建筑中出现“欧洲补丁”“美国碎片”等不伦不类、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奇葩景观。乡村景观城市化与建筑西洋化,不仅割裂了乡土原生文化传承,也污染了乡土文化精神。丢弃乡土文化特色,一味地进行克隆复制,很难将新社区建成让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也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追

39、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于是土窑洞被水泥瓷砖取代,青石板路上覆盖了厚厚的水泥,合村并居也成了一种现实选择。只不过,环境变了,生活变了,基于生活之上的习俗、文化、历史等也都会随之改变。因此,合村并居与保护乡土文脉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这其实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广泛存在的一个文化悖论。 (摘编自合村并居,别丢了乡土文脉) 材料二: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

40、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

41、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远。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1下列对原文

42、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合村并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 服务水平。 B村庄一旦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将失去依托,孝祖敬亲的传统可能就 因此断裂。 C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关注合村并居中经济价值和景观价值是得不偿 失的。 D.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 必然结果。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至少有80个村庄消失,这是被动的合村并居和自然的城市化进 程的结果。 B.丢弃乡土文化特色,只是一味地进行克隆复制,就不能让搬入新居

43、的村民拥有踏实的 幸福感。 C中国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但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只有一户人家的 小社区这种情形。 D.在中国乡村里,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这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 人的社会。3下列不可以视为“合村并居”积极有效举措的一项是(3分) A.祠堂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具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因此要大力兴建。 B.对农村现存的无人居住的老旧危房,为避免其倒塌给村民带来危险,可予以拆除。 C对于那些因合并而消失的村子,可以帮其编写村史村志,有条件的可以建村史馆。 D.陕西省安康市谭坝镇借助发展民宿的契机,对村子里的老房子进行保护性的改造。4近日,我市就合村并

44、居如何开展面向社会征集意见。请结合材料给出几条建议。(4分)5结合材料二,请简要概括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 (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如今,“玩梗”成为年轻人的流行文化。我们既要鼓励语言创新,尊重年轻人的创新表达方式,重视网络用语对现代汉语发展的促进,理解流行词语无可替代的表达功能,也要高度警惕消极的玩梗文化,防范玩梗背后的传播迷思和价值取向偏差。梗文化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质,其依赖的是将逻辑推至极致带来的荒诞,并借助于这一荒诞性去完成一次笑点的制造。梗的诞生发展可以分为语音变异和词汇变异两大源头。语音变异是指将各地方言或者外来语言转

45、化成汉语中的同音字或近音字,以达到通俗易懂和生动有趣的目的。词汇变异是指词汇的变化以某一词汇作为基础进行延伸。梗,通过对某事或某物在不同情境的解码编码,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话语体系。玩梗,作为年轻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其流行离不开媒介技术、符号意义、生产风格和社交隐喻的共同作用。造梗者漫不经心地自创或者引用某些具有流行潜质的词句或场景充当梗的语料,用以表达、评论、分享,成为梗的首发角色;玩梗者受个人经历、生活经验或性格偏好的影响与造梗者的输出一拍即合,对梗进行理解、解读、定义、回应、修正、延伸和再造。当下许多“梗”的更新速度快、包含意义多样。由于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指向,“梗”的能指和所指都很丰富,在编

46、码和解码过程中都存在着流动性。大众在使用“网络流行梗”时,不会追求一个确定的意义,更多的是通过“梗”来确立自身的位置,获得群体认同和情感共鸣。“网络流行梗”的形成一般是依靠拼贴、戏仿等手段,实际所指常常与表面意思截然相反。特别是在后真相盛行、情绪为先的社交媒体中,事实不被重视,缺乏理性的讨论逐渐导致了公共话语的贫乏。在用“网络流行梗”进行交流时,表情包和固定化的文字成为传播中介,越来越少调用其他的词汇和语句,逐渐失去自身的语言逻辑。比如用“真香”来表示开始评价很低但后来态度有巨大转变,用“yyds”来形容事物或人的出色。梗,在提升了传播效率的同时,也陷入了固定的话语体系,甚至出现“文字失语”的症状和文字本真意义的消解。部分玩梗以低下的感情姿态,在俗气而直白的“土味情话”中暗含笑点,使梗脱离最开始的传播语境,衍生出新的意义。同时,梗文化的变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汉字的歪曲,如“夺笋哪”是指“多损啊”,容易影响大众对汉字的准确认知,不利于汉字的传承。对梗文化的泛滥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不良价值取向。凡此种种,无疑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挑战。“网络流行梗”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影响着公众的日常交流和话语表达。网络玩梗的流行充满着必然性和偶然性,既能让人们收获身份认同和情感共鸣,也能让人们在表达失语中走向模糊底线、缺乏原则的群体认同。所以,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网络玩梗,正确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必修 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4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刷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