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卖家):1207392380yun 文档编号:75609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白鹭白鹭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认识“鹭、嫌”等 6 个生字,会写“宜、鹤”等 10 个字与“精巧、配合” 等 15 个新词。 2.理解“嗜好、恩惠、铿锵”等词语,对“鹤、嫌”等多笔画的字,能细 致观察、关注其结构及笔画穿插,尽量写美观。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初步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 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感受作者对白鹭的 喜爱和赞美。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

2、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分类学词,理清脉络 1.读诗导入。 (1)读一组描写白鹭的诗句,引入新课学习。 和白鹭相关的古诗词: 杜甫的绝句(“一行白鹭上青天” 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李白的白鹭鸶(“白鹭下秋水”) 刘禹锡的白鹭儿“白鹭儿,最高格”) (2)初读全文,读准字音,圈画标注难读、难写、不理解的字词。 2.分类学词。 (1)文中写到了哪几种鸟?(白鹭、白鹤、朱鹭、苍鹭) (2)课文中有一些词组,集中展现了白鹭的外形色素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适 宜,是哪些? (出示第 5 自然段中的词组,反复读:雪白的蓑毛、 铁色的长喙、 青色的脚, 流线型结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3、,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 一忽则嫌黑) (3)哪些词语和白鹭的活动相关?(嵌在、玻璃框、镜匣、嗜好、望哨、恩 惠等,放到具体的段落中读一读) (4)哪些词笔画多,比较难写?(鹤、嫌) 3.理清脉络。 (1)白鹭在作者的印象里是怎样的?(出示总起句和总结句,学生齐读) (2)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的关系是什么? 学习活动二:关注对比,感受精巧美 1.找关键词句。 郭沫若先生说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请你自主阅读课文第 25 自然段, 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体会白鹭的精巧、和谐之美。 2.交流分享 (1)引用文中的关键词句,说说白鹭的精巧之美体现在哪里。(利用课件点 出这些关

4、键词句) (2)想象白鹭的外形,练习朗读。 3.关注对比。 (1)先关注直接描写的词句。(第 2 自然段和第 5 自然段前一部分内容) 读一读这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的好处。(直接、明确地写出了白鹭的身 形大小、色彩搭配的适宜) (2)重点关注表达对比的词句。(第 3、4 自然段和第 5 自然段的后半部分) 阅读这些表达对比的词句。(要点:了解对比的对象、对比的内容,理解、 感悟进行对比描写的目的或作用) 第 5 自然段在对比中还有排比的句式,请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增强感受, 也可借助白鹭的外形图来指导背诵。 从这些对比表达的词句中,你有什么感悟?(要点:一是为了衬托,强调 了白鹭的精巧之美;二

5、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4.朗读感悟。 小结: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 请朗读第 2-5 自然段。 (意图:朗读是为了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认识和感悟, 感受两种表达方式相互融通、互为补充的巧妙,同时积累语言)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的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悟地朗 读课文。 2.围绕“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进行阅读和交流,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和赞美。 3.借助关键词句,了解作者是如何把喜爱之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通 过仿写片段表达自己对某一事物的喜爱之情。 4.借助板书背诵课文,通过抄写积累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抓住重

6、点词句,体会课文的内容,了解作者是如何把喜爱之情 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借助关键词句,了解作者是如何把喜爱之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通过 仿写片段表达自己对某一事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三:想象画面,感受情趣美 1.想象画面 (1)诗的美,不仅在于外在的形象,更在于情趣和韵味。请认真阅读课文的 6-8 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白鹭活动的画面,并选择其中的一个画面起一个名 字。 (2)交流想象的画面,并为这些画面分别起个名字。 清田钓鱼图 树顶悠然图 空中低飞图 2.品味语言 (1)提示:是怎样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这份诗情画意呢?边

7、读边想象, 圈画出你觉得特别有情趣的词句。 (2)换词品味。 设计意图:让学生比较“钓”和“捕”或“捉”的区别,体会作者的用词 和文章的韵味。 (3)延展想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悠然”一词,从“望哨”想开去,感受文章的情 趣。 (4)转换视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恩惠” ,感悟作者所用词语包含的 情意。 (5)整体融通。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发现第 6-8 自然段写了白鹭在不同时间、 不同地点的不同情状,体会作者表达的灵动和其中的韵味。 3.诵读积累 (1)通过诵读的方式再次感受文章的诗意。 (2)以边读边想象的方式背诵这三个自然段的内容。 学习活动四:整体把握

8、,学习表达 1.整体把握 再次读全文,说说“白鹭”和“诗”的内在联系,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总结:把白鹭写成诗,透过白鹭这首诗,使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白鹭的钟 爱。 2.学习表达。 这篇课文中,通篇没有说一个“爱”或者“喜欢” ,但能从每一处细致的描 摹、每一句独特的表达中感受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你觉得是哪些独特的 表达增强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1)第 5 自然段,用了排比和连续的对比来表达。 (2)第 68 自然段,描绘了三个富有生活情趣的画面。 (3)全文的结构精巧,语言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意韵深远。 提示:根据教学情况,教师可以在充分交流、感受和领悟的基础上,指导 学生进行仿写型的小练笔

9、。 3.背诵积累 (1)指导背诵。要点:根据全文的脉络(结构),看板书背诵这篇课文。 (2)抄写表达独特的自然段。 4.拓展阅读。 回顾:郑振铎的燕子 拓展:青莽的翠鸟 要点:关注外形描写的细腻,感悟活动描写中用词的精妙和富于韵味。 板书设计 1 1 白鹭白鹭 精彩片段 师:回想三幅图,都美,韵味就在这文字里。你喜欢哪些句子?放声读出 来。 师:我们先看白鹭垂钓。读这段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一个字钓。大家 一起读。 师:我认为这里的“钓”可以改成“捉” :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捉鱼。孙 老师说错了没有? 生:我认为不够准确。因为“钓”是在那里等待着鱼过来,而“捉”是主 动去捉鱼。 师:你的意思是说“

10、钓”是等待, “捉”是主动出击。 生:是这样的。 师:请再说说原因!注意听,我让她说第三遍了。 生:因为“钓”是等待鱼上钩,而“捉”是主动出击去捉鱼。 师:怎么没有掌声。 师:还有 生:我觉得“捉”表达的是一种动态的美, “钓”表达的是一种静态的美。 师:你觉得都一样吗? 生:我觉得静态的美更好一点。 师:白鹭在那里钓鱼,表面是等待着鱼,实际呢? 生:希望鱼快上钩。 师:难怪你要说静态的好。 生:我觉得用“钓”的话,显得白鹭悠然自在,是拟人化的写法。 师:无忧无虑,等着鱼儿上钩。姜太公还要一个鱼竿,可白鹭不要竿和钩, 它只是悠然地等着鱼上来。孙老师改的“捉”远远不如“钓” ,因为所有的 味道都

11、在一个“钓”字上。想想看,那瓦蓝瓦蓝的天,那碧绿碧绿的水, 那雪白雪白的鹭,那自然和谐的色彩,那一尘不染的明澈,那一幅图画, 是一幅多么优美的田园风光图!那是一幅多么优美的白鹭垂钓图!难怪作 者说,白鹭垂钓就是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一般是什么画才放在玻璃框 里? 生:一般都是有名的画。 师:原来这幅优秀的图就是作者眼中最美的画,它值得镶嵌在玻璃框里, 还值得镶嵌在我们眼里,值得镶嵌在我们心里。让我们读出这些优美的文 字! (生齐读) 师:悠闲的垂钓,悠然的田园生活,多么美妙!这种美,值得我们嵌在玻 璃框里,嵌在心里。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点评: 品味文字,感受世间万物的灵性,体味作者的情意,体现

12、的是“完整”的 语文学习的意蕴。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情境,用“换词” 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品味作者的用词,体会文章的韵味,使学生的阅 读入文、入境、入情,这样,学生的阅读体验也会更加丰满、厚实。 2.2.落花生落花生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认识“亩、吩”等 6 个生字,重点读准“吩、榨、 榴”的字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居然、实在、爱慕、体面”这四个重要的词语。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初步感受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体会父亲的殷殷深情。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理

13、解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 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感受花生不求虚名、 默默奉献的品格,体会父亲的殷殷深情。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理清脉络,分类学 1.板书课题,导入学习。 (1)简单介绍落花生,并了解作者的笔名,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笔名与课文的 联系。 (2)初读全文,读准字音,圈画标注难读、难写、不理解的字词。 2.理清脉络,分类学词。 (1)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并写在课文的空 白处。 (2)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根据刚才概括出的几件事给课文进行 分段。 (3)

14、出示一组词语:分辨、尝尝、便宜、石榴。这四个词语,读音上有什么 特点? (4)出示课文第 1 自然段,指名读,并提醒学生要特别关注“空地、种花生、 买种、播种”这四个词语,读好多音字,进而指导学生读好第 1 自然段。 (5)重点指导学生书写“浇、矮”这两个字。 学习活动二:抓重点词,略读“种”“收” 抓重点词 (1)指名读第 1、2 自然段。交流:全家人是什么样的心情?你从哪个词能 体会到?(居然)这个词里包含了哪些感受?(意外、惊喜)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原本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去种花生,并没有把 握一定会有收获) 2.略读“种”“收 (1)从“种花生”到“收花生”,一般需要经历几个月

15、的时间,作者却只用 了四个词买种、 翻地、 播种、 浇水。 这样的安排合理吗?为什么?(“种 花生”并不是文章的重点,所以这样安排是恰当的,应当把笔墨主要放在 “议花生”这个内容上) (2)这四个词语之间,作者使用的是逗号,可以改成顿号吗?请说明理由。 小结:这四个词语简要地概括了种花生的过程,“逗号”正表示了这些过 程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就是作者的匠心所在!一个词、一个标点, 都有其巧妙之处!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的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悟地分 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学习花生

16、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体会父亲的殷殷深情。 3.初步了解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能学 会通过写一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 的品格,体会父亲的殷殷深情。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能学会 通过写一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三:对比学习,深入探究 1.对比学习 下面我们就直奔重点,看看那天晚上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围绕花生都谈 论了些什么。 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 3-15 自然段,有疑

17、问的地方打上标记。 (1)了解作者父亲的资料,理解“实在很难得”。 (2)家人说了花生的很多好处,但父亲说花生就说花生吧,扯上桃子、石榴、 苹果干什呀? (理解“爱慕”,感受桃子、石榴、苹果外表的惹人喜爱。通过对比可让我 们更容易体会到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2.深入探究。 (1)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齐读父亲的话,谈谈你对“人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的理解。 (2)教师相机提问、点拨:什么是“体面”?“只讲体面”是什么意思?师 生相互补充、完善结论,从而明白“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3

18、)分角色朗读第 3-15 自然段,读后引导学生再读提示语。 (4)进行比较朗读,感受原文简单、朴实的提示语。总结:这才是对落花生 朴实无华最好的诠释,也表现了作者真正理解并具有了这样可贵的品质。 学习活动四:回归整体,迁移运用 1.回归整体 再次指名读父亲的话,感受文中的父亲对儿女的期盼,即他希望儿女成为 “花生”一样的人。 2.迁移运用 (1)我们身边具有落花生那样品格的人还有很多,交流课前的寻访收获。 (2)生活中也有一些物,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毫不起眼,如竹子、梅花、 蜜蜂、路灯等,由它们你是否会联想到身边的一些人呢?想一想,然后选 择其一,用一段话写下来。 小结:“借物喻人”,能使表情

19、达意更加含蓄,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或感染 力,也能让读者清楚地认识到“借物”是为了说明什么和评价怎样的人。 (3)拓展阅读:许地山的空山灵雨 。 板书设计 2 2 落花生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借物喻人 不求虚名 默默奉献 精彩片段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 3-15 自然段,有什么有疑问的地方打上标记,开 始吧! (生默读课文,标记自己的疑问) 师:大家都读得差不多了,看我要把第一个提问的机会给谁?这个孩子, 你说。 生:为什么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 师:父亲也来了,后边呢?读下去。 生:实在很难得。 师:你的问题是什么? 生:我的问题是“天色既然不是特别好,为什么父亲也来了”.

20、师:父亲来是不应该的吗?问题在哪? 生:为什么父亲来实在很难得? 师:瞧,他这个问题问得好,父亲跟孩子一起吃饭是很平常的事,对不对? 可是作者却说父亲来了很难得,而且是实在很难得,猜猜这是为什么呀? 你来说。 生:因为父亲工作太忙了。 师:是,他跟我们平常想的一样,父亲可能工作很忙,孩子你猜对了!忙 什么?(提示)快速地翻一翻老师给你们的学习资料吧,看看你能不能猜出 来他忙些什么?好,看材料。你说。 生:他的爸爸是一位爱国志士。 师:可能在忙什么? 生:在和台湾交流。 师:哦,那倒不是,因为大家不了解背景,我简单地介绍一下:在中日甲 午战争失败之后呢,许地山就跟随他的父亲来到了广东,那个时候许

21、地山 的父亲在广东做县令,平时在为老百姓的事情奔走忙碌,所以很难跟家人 在一起团聚,而那天晚上天色还不大好,父亲也来了,所以说,很难得。 生:实在难得。 师:是的,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敬意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 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师: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你们也想想:父亲说花生就说花生吧,扯上桃 子、石榴、苹果干什么呀? 生:因为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都非常漂亮,而且是挂在高高的枝头上。 如果像桃子、石榴、苹果这样张扬自我,我觉得很不好。 师:大家想一想,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那儿,就是在炫耀吗?(学 生们摇头

22、)不是。那是它们生长的特点呀,对不对?它们就长在那儿!你说 苹果要是长土里去了,那还叫苹果吗?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有一点我很欣赏,就是她发现了父亲其实是在拿 花生跟和它生长特点截然不同的桃子、石榴、苹果比,为什么? 生:作比较。 师:聪明!对比啊!对比的结果就是让我们能更容易体会到花生虽然不好 看,可是它像刚才那位孩子说的“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外表不好看的 花生却能默默地给人带来好处,真的是很可贵,更让人钦佩。让我们来读 读这段话,读出花生的这份可贵。 点评: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结合资料来解决,不仅关注了文章的整 体性,而且让学生学会了用联系前文和借助资料的方法来品读语段,更

23、让 学生明白了父亲在孩子们的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 一家人才会谈到深夜,父亲的话才会深深地印在孩子的心上。 3.3.桂花雨桂花雨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在初读过程中认识“箩、杭”这 2 个生字,会写“懂、兰、箩”等 10 个 字。 2.学习课文的词语,掌握“桂花、懂得”等 4 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 重要的词语“姿态”和“沉浸”。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能概括说出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初步感受作者童年时摇 桂花的快乐与兴奋之情。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主

24、要内容,理清文 章的脉络,初步感受作者童年时摇桂花的快乐与兴奋之情。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的脉络,能概括说出桂花给“我” 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初步感受作者童年时摇桂花的快乐与兴奋之情。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词语联想,初读体会 1.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桂花已经开了。请同学们交流 并吟诵描写桂花的诗句。 (2)简介作者生活经历,并引出课题。 2.初读课文 (1)检査生字新词掌握情况,看是否能把生字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并重点 提醒字词读音和字形。 (2)提问:读到下面这些词语的时候,你会联想

25、到什么?请具体说说。 糕饼 尤其 新鲜 挑去 姿态 笨笨的 香飘十里 提示:可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式理解“尤其的词义。 (3)自由朗读课文,想象摇桂花的情景,并试着用一个字概括。 (4)提问:通过预习,你觉得文中的“桂花雨”是一场怎样的雨? 板书:香 乐 美 学习活动二:对比体悟,感受花香 1.品味对比 (1)提问:谁愿意来读读课文的第 1 自然段? (2)学生朗读后,出示: 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 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3)提问:满树的叶子好看吗?出示桂花图与梅花图,看看两

26、者姿态有何不 同。 (4)想一想:“我”喜欢桂花吗?作者不直接写它好的地方,而是先写这个 不好,那个不好,最后就只写这一点“香”好,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要点:采用衬托的手法,来写桂花迷人的芳香。(板书:衬托) 2.找关键句。 (1)接下来请你们自读第 2-6 自然段,请读到表现桂花香的句子时用横线画 下来。 出示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 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出示 2: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3)提问:虽然两句都说浸在桂花香里,但有什么不同吗?你体会到了什 么? 要点:两句都写了桂花香气浓郁。第二句则更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呈现 了桂花之香,

27、和前文的“做糕饼”“泡茶”相呼应,将无形无色的花香具 化为具体的事物,凸现了桂花的重要,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的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悟地朗 读课文。 2.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能概括说出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 美好的回忆,能把握课文大意,并读出童年时摇桂花的快乐与兴奋之情。 3.品味重点词句,体会桂花香、摇桂花带给“我”的快乐以及字里行间浓 浓的乡情,进而体会母亲和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 4.纵观全文,带着回忆的感觉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借助桂花这一具体 事物抒发思乡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课

28、文,品味重点词句,体会桂花香、摇桂花带给“我”的快乐以及字 里行间浓浓的乡情,进而体会母亲和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童年时摇桂花的快乐与兴奋之情,体会母亲和作者思恋家乡的思 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三:抓住关键词,体验“摇花乐” 1.抓关键词 (1)自读第 5 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中的桂花雨给人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印 象呢。然后找找关键词语,看看“摇花乐”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2)出示句子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妈,怎幺还不摇桂花怎幺还不摇桂花 呢呢?母亲说母亲说:“还

29、早呢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可是母亲一看 天上布满阴云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我可 乐了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我们满 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啊!真像下雨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好香的雨呀!” 想想你从中还体会到了什么。 (3)圈画动词。提问:从一系列麻利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想想“我” 此时心里在想些什么? 2.延伸思考 课文中除了讲“我”体会到了桂

30、花的香与摇桂花时的乐,那母亲对桂花又 是怎样的感受呢? 要点:引出下文母亲对桂花独特的喜爱之情。与杭州的桂花相比,母亲还 是觉得故乡的桂花更香。 学习活动四:模仿写句,感悟乡情 1.拓展对比 (1)指名朗读第 7 自然段。 (2)出示图片:杭州的满觉陇桂花盛开的情景。教师相机介绍作者由瞿溪迁 往杭州的历史。 (3)提问:你说杭州“满觉陇”的桂花不香吗?母亲为什么说比不过家乡旧 宅院子里的金桂呢? (4)想一想:她是在比什么呢,她是不是在比香气的浓和淡?你觉得这桂花 雨还是一场什么雨?(板书:思乡) (5)简介作者及其写这篇文章的缘由。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琦君,她 1917 年 生于温州,十二岁时到

31、杭州念书。1949 年去了我国的台湾地区。 桂花雨 一文是琦君在六十岁的时候写的。 桂花雨让作者魂牵梦萦,因为她觉得“桂 花还是故乡的香”(板书)。 2.模仿写句 (1)请你模仿这个句子“( )还是故乡的( )” 再写两三句。 (2)将同学们的句子放到一起看,这就是一首小诗,谁来为它取个题目。 (3)学生交流。 提示:围绕“思乡”取题都可以。 总结: 桂花雨选作课文并改编前名为故乡的桂花雨 ,原文中还有一 句是这么说的。 (出示):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这里的桂花就是故乡。 板书设计 3 3 桂花雨桂花雨 思乡 香 乐 美 衬托 桂花还是故乡的香 精彩片段 师:“全家到了杭州”是什么意思?(师

32、趁机介绍作者由瞿溪迁往杭州的历 史,并相机介绍杭州满觉陇的桂花闻名天下) 师:你说杭州满觉陇的桂花不香吗?母亲为什么说比不过家乡旧宅院子里 的金桂呢? 生: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说满觉陇的桂花比不过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 桂香。 生:女儿摇花乐,母亲看着女儿快乐,自已也快乐,全家人都沉浸在“乐” 中,所以说外地的花再香也比不过家乡的花香。 师:她是在比什么,她是不是比香气的浓和淡? 生:情的浓和淡。 师: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情,是什么情? 生:乡情。 师:作者去了台湾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在这段日子里他的父亲母亲相继去 世。请你想想,作者在想到父亲母亲的时候,她会是怎样的表情? 生:泪流满面。 师:想念

33、家乡,又不能回去,这种忧伤就是 生齐:乡愁。 师生齐读: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 的阵阵桂花雨。 师:桂花雨让作者魂牵梦萦,因为她觉得“桂花还是故乡的香”。 师:请同学们把这句话抄在笔记本上,并想象一下,当你有一天离开了家 乡,你会说什么?请你模仿这个句子“( )还是故乡的( )” 再写两三句。 (生一边汇报一边把自己写的内容板书在黑板上) 师:看,这就是一首小诗嘛。谁来为它取个题目? 生:家乡美。 生:回忆。 生:乡情。 生:乡愁。 师:桂花雨,好香的雨啊。这“香”字当中,隐藏着作者童年时的美好回 忆。但六十岁的作者还要写自己童年时的摇花乐,其实,她要表达的是淡

34、 淡的乡愁。请记住这散文题目。 生:桂花雨。 师:让这阵阵桂花雨留在大家心底,也让这淡淡的乡愁留在大家心底。今 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请你们课后比较阅读有关表达乡情的文章,并想一想 它们在思想上、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点评: 片段开头插入了一些课外知识,从表面上看,仿佛“节外生枝”,但从整 体教学思路来看,却是“顺理成章”。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为 学习下文作了铺垫。引导学生读这样的文章,不能只看作者写了什么,而 要看作者在其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这个感情才是文章的灵魂。薛老师 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主动性、自主性,而且教师跟着学生走,学生说到哪, 就学到哪。另外读、写训练方面的巧妙安排,也是“匠

35、心独运”。 4.4.珍珠鸟珍珠鸟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概括故事内容,初步体会作者的 喜爱之情。 2.借助关键语句,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情 意。 3.通过对比阅读,梳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变化,体会小珍珠鸟与作 者的亲近以及作者对鸟儿的爱护,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的含义。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借助关键语句,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体会作者与珍珠鸟 之间的情意。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阅读,梳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变化,体会小珍珠鸟与作者 的亲近以及作者对鸟儿的爱护,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

36、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刁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题导入 (1)揭示课题,关注“阅读提示”。 (2)补充资料,了解珍珠鸟。 2.初读课文 (1)读文并分类学词。 文中出现了许多拟声词。(出示:嚓嚓、咂砸、嗒嗒) 儿化音很难读,谁来挑战?(出示:雏儿 球儿) 出示这两个词所对应的句子,反复读。 多音字“待”:出示解释,并结合语境,引导学生了解读“da”时是“停 留”的意思。 (2)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说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要点:“我”得到了一对珍珠鸟,并精心照顾它们,珍珠鸟对“我”产生 了信赖。 学习活动二:对比阅读,体会人鸟

37、间关系的变化 1.关注鸟的“好” (1)找出作者得到一对珍珠鸟后,直接写他心情的语句。(真好!) (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珍珠鸟的“好”的语句,思考“好”在 哪里。 (3)出示描写珍珠鸟的语句。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感受小珍珠鸟外表的可爱 和“怕人”的特点,感受作者的喜爱。 总结:在“我”眼中,这小鸟就像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真是讨人喜欢, 怪不得作者在一开始就感叹道(引读)“真好!” 2.体会人“好”。 (1)提问:珍珠鸟那么怕人,“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默读 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我”对待珍珠鸟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珍珠 鸟的活动范围一步步变化的语句,并作批注。 (2)出

38、示语句 关注句中的“不”字。总结:“我”不看它,不管它,恰恰说明“我” 对珍珠鸟的喜爱,怕惊扰了鸟儿。 关注珍珠鸟的活动范围的变化。总结:通过对珍珠鸟前后表现的对比, 在与作者不断拉近的距离中,能感受到珍珠鸟对作者的喜爱和信赖。 (3)总结:文章通过“我”对珍珠鸟的态度和珍珠鸟活动范围的变化的对 比,表达了作者对珍珠鸟的精心呵护和浓浓的喜爱之情 3.学习小结 (1)小珍珠鸟逐渐信赖“我”,与“我”的感情也越来越亲昵,怪不得作者 赞叹“真好”。 (2)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学习活动三:深入探究,拓展延伸 1.深入思考。 (1)“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仅仅是人和鸟之间的

39、信赖吗? (还有人与自然、人与人) (2)让学生分享生活中的体验。 (3)升华:信赖就是尊重、理解、宽容,只要心中有爱,我们在世界的每一 个角落,都会感受到这种和谐美好的境界。 (4)那我们就把这无限的喜乐和深刻的哲理铭记心中,把这头和尾连起来读 “真好!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再把这两句话颠倒过来读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真好!” (5)这篇文章通过首尾呼应,以认真细致的观察,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让我 们感受到他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2.课后反思 人鸟间流淌的情意令人动容。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当今社会,那份人 与人之间的信赖在逐渐消失。再次联系身边的事例,想一想消失的背后到

40、底隐藏着什么原因。课后交流。 板书设计 4 4 珍珠鸟珍珠鸟 精彩片段 师:我们上节课只研究了“我”和小鸟创造的“信赖”的境界,那大鸟呢? 朋友送“我”这对关在笼中的大鸟,“我”觉得真好,大鸟也这样觉得吗? 找出描写大珍珠鸟心情变化的句子读读。 生:小家伙在屋子四周活动,玩得特别开心的时候,大鸟会“在笼里生气 地叫”大鸟生气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孩子不知道人的可怕。 生:当小家伙贪玩,晚上忘记回到笼子里的时候,“天色入暮,它就在父 母再三的呼唤声中”表明大鸟急得不得了,召唤孩子赶紧回笼子。 师:(出示图片)看到笼中的那对大鸟了吗?人有人言,鸟有鸟语。听,父 母在生气地叫呢。(放鸟叫声) 师:笼中的

41、父母会对小鸟“再三呼唤”,想想:大鸟为什么这么做? 生:看似自由的小鸟,也只不过在房间活动,它压根就不知道窗外的世界 有多么宽广、多么美妙,这样看来这种自由又是多么的可怜。当它们的身 体钻不出笼子的时候,也便失去了身体的自由。由此,我们了解到,大鸟 呼唤的就是一句话:孩子啊,我们大鸟的今天就是你小鸟的明天。(热烈掌 声) 师:其实,你们说的这些,不就是大鸟发自心灵的呼唤吗? 生:其实它们呼唤的就是让它们回到自己的家,而不是这里的笼子。 师:让我们先听听千百年来笼中鸟的呼唤吧! (出示白居易的看嵩洛有叹 、司马光的放鹦鹉二首(其一)、欧阳修 的画眉鸟 ,学生朗读) 师:这诗中的“笼中”“笼樊”“

42、金笼”,再精致华美、精心装扮的笼子, 也挡不住它们的呼唤。它们呼唤,离开这笼子回到哪里? 生:回到密林深处,回到它们自己真正的家。 师:回到课文第一句。作者以为这笼子就是鸟儿的巢,在鸟的眼里,笼子 和巢、家一样吗?它们的巢应该在哪里?(播放象形字“巢”的演变过程) 生:它们呼唤的,是要离开这些笼子回到森林,到属于它们自己的树上的 巢。那才是它们真正的家。 师:是啊,方寸之地,何谈信赖!这渴望获得生命尊重的鸟,即便死,也 不愿被笼子囚禁,这笼子也许就像它们的牢笼,说不定就是自己的坟墓呢! (给“笼”字加上方框) (师生探讨大珍珠鸟和小珍珠鸟理解的信赖的不同,认为“信赖,往往创造 出美好的境界”是

43、作者笔端流泻下“一时”而不是“一生”的感受,如果 作者真正喜欢珍珠鸟就应该放飞它们,让它们自由飞翔) 师:如果说,刚才我们理解了“信赖,就给它”,那么,此时这个“给” 应该换成什么? 生:还! 师:这一字之差,境界是多么不同!请用这样的句式再次呼唤出大鸟们心 中的信赖。 生:信赖,就还它本来应有的尊重。 生:人和鸟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要建立信赖的关系,那么信赖, 就还它平等的权利。 生:信赖,就还它本来的鸟性。(掌声) 生: 师:谢谢你们发出的这么多的感慨。一个字的不同,意义就不同。也许, 你们理解和感受到的这么多信赖的内涵,才是大鸟眼里的信赖。 师:谢谢你们给大家的启发!原来,信赖的美

44、好境界应该是相互的、平等 的。这样才能得到两者的真正平衡,精神心灵才会相通、相属,彼此才会 有一份强烈的安全感。 点评: 窦老师跳出文本,引用了白居易看嵩洛有叹中的“未闻笼中鸟,飞出 肯飞还”等古诗名句,通过点拨、引导,将学生建构的关于信赖的话题进 行了解构,由此挖掘出文中所谓的信赖其实是狭隘的,真正的信赖是还给 鸟儿自由,从而实现了对文本的“突破”。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制定班级公约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了解公约的一般特点,并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学会制定简单可行的班 级公约。 2.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交流,有条理地说出建议,在讨论后能用合并和 删减的方法总结观点,通过最终表决形成

45、班级公约。 3.在活动过程中,乐于参与,敢于发言,注意倾听,尊重不同意见。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了解公约的一般特点,并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全班讨论制定简单可行的 班级公约。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全班通过讨论交流制定简单可行的班级公约。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链接生活,揭示主题 1.联系生活,揭题导入 (1)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过公约吗?学生自由说。 (2)出示班级图书借阅公约 。提问:请大家浏览一下,看看它约定了些 什么。学生自主阅读,反馈收获。 (3)出示文明餐桌公约 。提问:你再读读这份公约,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主阅读,反馈收获。 2.了解公约,

46、知其特点。 (1)导入“公约”: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公约吗?(生答)那班级公约呢?让学 生自由说一说。教师小结班级公约的含义。 (2)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也需要制定一些需要大家遵守 的规则,这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这节 口语交际课,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班级公约吧! 学习活动二:分类讨论,明确目标 1.联系实际,明确方向。 (1)提问: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呢?学生自由说 一说。 (2)出示课前预先填写的班级情况调查表。 课前做了调查统计,这些是咱们班同学关注的热点问题,还有任课老师 对我们班现状的评价以及反馈。提问:仔细看看,你有什么发

47、现? 学生观察统计图,梳理班级存在的问题。 (3)教师小结:我们制定班级公约的时候可以针对现状,从安全、学习、纪 律、卫生等方面入手,目的是发扬优点、弥补不足。(板书:针对现状) 2.独立思考,填写表格。 (1)分门别类地制定公约,可以让班级公约的条理更加清晰。现在,我们就 根据班级建设的目标以及刚才的分类,一起来制定公约吧!请大家先独立 思考,在纸条上写下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公约内容,要求每个项目写一至两 条。 (2)学生自主完成表格。 分类(预设) 内容 学习 安全 卫生 礼仪 学习活动三:模拟情境,分组讨论 1.小组交流,形成意见。 (1)交流自己所写的班级公约内容。 提示:语言要简练,需说

48、清楚要达成的目标。 (2)班级公约是全班共同制定、认可的规则,因此可以在小组内先形成一致 的决议。 2.全班交流,积极评价。 (1)先由每位同学发表观点,然后由组长总结、概括大家认可的意见和存在 的分歧,再经大家讨论,汇总出一份小组认同的公约。最后,每组推选一 个代表在全班发言。 提示:组长要当好小主持人;每位同学对同伴的发言可表达赞同或反对意 见,但要说清楚理由;形成的公约要点不能重复,力求言简意赅。(板书: 言简意赅) (2)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公约内容。 提示:在讨论中,需要去除不合理的观点,合并相近的观点。教师还需要 引导学生说清楚这份公约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3)各小组形成的公约还只是“小组公约”,教师还可引导全班同学开展交 流,对各组的公约进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五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doc)为本站会员(1207392380yun)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