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历史上,被列强随意欺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但民族精神也空前高扬。谭嗣同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内心激荡着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情感,今天我们走进谭嗣同的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潼关,聆听这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潼关谭嗣同教学目标:1、了解谭嗣同的历史事迹和本文写作背景。2、诵读并背诵这首古诗,理解诗的含意。2、感知少年谭嗣同冲破束缚、强我中华的斗志豪情。了解作者: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中国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十一岁随父湖北巡抚谭继洵赴任,遍游西北、东南各地。幼怀大志,能文章,通剑术,为人慷慨任侠。甲午战
2、后,力倡改良,鼓吹变法图强。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湖南创办“南学会”,办湘报。宣传维新。失败后,被捕入狱,与 林旭等人一起遇害,世称“戊戍六君子”。他的诗,风格豪迈,气势雄浑,境界恢廓,充满着积极进取爱国精神。今辑有谭嗣同全集。创作背景:此诗是诗人十八岁时所作,为光绪八年(1882)。此年春,诗人从浏阳起身,往其父亲谭继洵谭继洵任职甘肃兰州。途经潼关,诗人被眼前雄伟壮丽的景色所深深吸引,由衷唱出了这首赞美之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再读古诗,理解诗意重点字词:1、潼(t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
3、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2、终古:自古以来。簇(c):丛聚。3、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束:约束。4、不解平:不知道什么是平坦。解,懂得。译文:古往今来的云气簇拥着潼关城隘,此时萧瑟的秋风声将我的马蹄声吹散。望去表里山河,黄河到了这里虽然已经进入到广阔的关中平原,却还是显着被束缚,向西而去的群山全无平坦,一山更比一山高。解析古诗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小组合作,探究诗歌。1、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景象?景物:描写了终古高云、狂烈秋风、河流
4、大野、突兀峰峦等边关特有的景物。景象:描绘了一幅磅礴壮丽的山河画卷。巍峨的雄关被苍云所笼罩,猎猎秋风吹散了马蹄之声。黄河自黄土高原奔涌而来,似乎嫌河床箍得太紧。连绵的峰峦,一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2、“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从哪些角度写景,请简要分析。首句从视觉角度,写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下一句从听觉角度,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3.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所传达的画面。一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
5、飞入滚滚的云涛里。4.古人作诗讲求炼字,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嫌”字和“解”的表达妙处。“嫌”是“嫌弃”的意思,“解”是“解决”的意思,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河流”“大山”以人的生命力,描绘了一幅黄河磅礴奔腾,高山巍峨耸立的画面。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5:山水本无情,只不过是大自然的景观,为何谭嗣同的眼里,山水都似乎有了壮怀激烈的举动?14岁的谭嗣同,当时面临的中国正是一个软弱无力,被列强随意欺凌的国家,14岁的谭嗣同对此深感愤慨,在随父上任的途中已经是满腔热情渴望为民族国家争取光荣,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往
6、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心情相似,移情于物,所以才写下这首诗。主旨:表现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此诗以雄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潼关一带山河的雄伟壮阔,折射出诗人一种冲决一切罗网、昂扬进取的心态。课堂练习1.用自己的话描写一二两句描写的景象。天空中翻卷着一团团云雾,异峰突起,久远的高云簇拥着潼关古城,那景象壮 阔极了。一阵阵猎猎的秋风吹来,将清脆的马蹄声吹散了,古城又显出了它的寂寞。2.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对偶。3.这首诗描写奔腾壮阔山势不逊的诗句是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将这首诗歌改写成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