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教版(2023)小学信息科技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开展信息科技教育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学科特点,采取任务驱动方式,以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多尝试,多思考,多运用,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信息科技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科技手段的能力,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二、学生分
2、析学生经过五年级上册信息科技的学习,对算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利用自然语言、流程图等方式描述简单的算法问题,理解算法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除此之外,通过利用算法解决生活问题的案例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用算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为本学期学习分析控制系统以及系统中的计算打下基础。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探索欲强烈的年龄阶段,他们通常对观、具体的教学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通过亲手操作来获得直接经验。在信息科技课堂上,学生往往对能够亲自操作电脑探索软件功能感到兴奋。然而,他们的注意力也容易被相关因素分散,因此明确的学习且标和具体可行的操作任务对于维持他们的学习热情至关重要。此外,学生在信息
3、科技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上存在差异。一些手生可能在家庭或课外活动中已经接触过电脑和互联网,具备一定的基础;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对此完全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这种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的策略。三、教材分析教材知识体系结构分析:在本册教材中以“过程与控制”模块中的系统以及控制系统中的计算为主要学习内容。本册从内容上来分可分为三单元,第一单元共有3课,响应课程标准“过程与控制”模块的第二条要求“通过观察身边的真实案例,了解一个大的系统可以分解为几个小的系统,一个系统也可以划分出功能相对独立的多个模块”,是该模块的起始学习内容。本单元以身边的真实系统作为讨论和研究的对象,经历感知、了
4、解和观察分析系统的过程,形成“系统无处不在”的初步体验和感受,了解系统的组成、特征以及观察系统的基本方法,感受重要的系统在安全和自主可控等领域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为学生学习“控制系统”做好基础概念的铺垫。第二单元共有5课,依据计算系统的结构逻辑,围绕“输入”和“输出”两大环节进行探究,将相对抽象的“计算”环节安排到第三单元“控制系统中的计算”进行学习。同时,考虑到控制系统结构分析的需要,在本单元叙述中将“计算”“反馈”等采用“黑箱”处理。在第一单元认识系统的基础上,本单元探索的是控制系统的三个典型环节,进一步学习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流程,巩固计算系统中“输入计算输出”的基本模型,为后续深入学习
5、“过程与控制”做好铺垫。教材将生活与计算系统进行关联,从“系统与环境交换信息”的视角来分析控制系统的三个典型环节,再以“自主可控”的思维来研究控制系统的功能与影响。本单元以“水壶烧水控制系统”为载体,分析其输入、计算、输出三个典型环节,构建对控制系统的初步认知;再借助生活中常见的控制系统案例,通过抽象与分析,探索系统的输入、输出部分,感受各种各样的输入、输出类型,意识到控制系统中控制的合理使用对学习生活的重要意义。第三单元共有7课,响应课程标准“过程与控制”模块的第一条要求,即“通过体验和认识身边的过程与控制。了解过程写控制可以抽象为包含输入、计算和验出三个典型环节的系统”在前一单元认识控制系
6、统以及验人与输出环节的基础上。本单院进一步认识计算环节、由控制系统中的计算。计算机在控制医经中的作用、认识春表计算和条件计算。认课循环结构以及面温箱实验等内容组成。控制系统中的计算类型较多。本单元酰取了较为基础的查表计算和条件计算两种类型。控制系统电的计算通常总是周而复始地反复执行。因此本单元将循环结构安排在计算环节中学习。介绍了循环结构以及计次与条件两神具体的循环结构形式。单元末尾以恒温箱实验作为综合性学习任务。让学生综合运用单元所学内容,经历系统模型搭建、控制算法设计与程序验证执行等活动过程。控制系统中的计筑在“身边的算法”和“过程与控制”西个模块的学习中都起到桥梁作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7、学生对控制系统中的计算以及算法的控制结构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四、教学目标1.学生能认识系统的普遍性与多样性、整体性与目的性以及层次性等特征,能初步以系统的观点观察身边的世界,发现大系统由小系统构成,发现身边常见系统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运用系统与模块的思想将问题分解成更小的子问题;了解自主可控的系统在解决安全问题时的重要性。2.学生能认识控制系统的重要作用,能发现有些系统存在着腧入、计算、输出三个环节。通过获得输入数据,经过计算,产生输出。从而实现系统的优化与控制:能对生活实例进行分析。升抽象出输入、计算、输出三个典型环节:在常见的控制系统(如电风扇控制系统、水壶烧水控制
8、系统、空调控制系统等中,能快速找出“输入”与“瑜出”。升能区分不同类型的数据。意识到控制系统对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并能在实验中关注自主可控技术的应用。3.学生能意识到过程控制的核心是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能说出常见的计算类型,能综合运用顺序、分支和须属三种控制结构设计算法,能运用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来解决实服回题,并意识到自主可控系统在解决安全问题时的重要性4.通过学习,学生能用技程图等方式描远算法的顺序、分支等基本拉制结构,能正确描述问题末解的算法:能根据学习棠到分析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算法时间边年的高低,能利用流程图、程序代码财设计的算法进行验证,对算法的价值和局限有一定的认识。5. 学
9、生能在热悉的情境中用算法解决问题,理解计算系统的输入、计算、输出三个环节,并根据问题的分解确定算法:能碎发现学习生活中的解决间题所蔬会的算法逻样,意识到设计有此的算法可以解决复杂的问题,美注算法优劣,会比较不国算法的抗程市数。能利用算法特征、流程图、计算机程序进行脸证:能利用算法解决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五、教学安排周 次日 期内 容课时安排12.23-2.25见面课:学习课堂常规及机房制度1课时22.26-3.1第1课 身边的系统 (1课时)1课时33.4-3.8第2课 系统的构成 (1课时)1课时43.11-3.15第3课 观察系统 (1课时)1课时53.18-3.22第4课 生活中的系统控制
10、 (1课时)1课时63.25-3.29第5课 控制系统的三个环节 (1课时)1课时74.1-4.5(清明节)第6课 控制系统的输入 (1课时)1课时 84.8-4.12第7课 控制系统的输出 (1课时)1课时94.15-4.19第8课 体验控制系统 (1课时)1课时104.22-4.26第9课 系统中的计算 (1课时)1课时114.29-5.3(劳动节)第10课 计算机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1课时)1课时125.6-5.12第11课 查表计算 (1课时)1课时135.13-5.19第12课 条件计算 (1课时)1课时145.20-5.26第13课 循环结构(一) (1课时)1课时155.27-
11、6.2第14课 循环结构(二) (1课时)1课时166.3-6.9第15课 恒温箱实验 (1课时)1课时176.10-6.16复习与知识点回顾1课时186.17-6.23复习与知识点回顾1课时196.24-6.28期末测试1课时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建议1.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主要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每节课都根据教学内容来设置例子,如有关的生活实例或优秀的学生作品等,通过学习可以轻松完整地掌握新知识和把示例作品做出来,并在操作过程中可以不知不觉地学习一些操作技术与技巧。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
12、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掌握操作的技巧。如根据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来组织学习,围绕身边的算法,结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经验,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进行分析;建议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单元情境中的两个驱动性问题分解成可操作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探究。3.借助综合情境,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寻找生活中算法的基本控制结构,分析简单算法的执行过程与结果,通过流程 4.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并把评价作为促进教与学的一种手段融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老师,进而喜欢学习。 5.重要方式。教学中,我将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