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综合复习知识点提纲汇编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综合复习知识点提纲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线索1: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社会时期(距今约170万约公元前2070)(1)政治上: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原始社会晚期实行禅让制。(2)经济上: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刀耕火种;生产资料公有制,共同劳动,产品平均分配。(3)文化上: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出现。线索2:中华文明的奠基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1)政治上: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西周盛行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2)经济上:集体劳动,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
2、基本方式;青铜铸造业发达;实行“工商食官”。(3)文化上:流行占卜;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是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中国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3新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等考古发现表明,这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4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相互交融、绵延不断。不仅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彼此吸收各自长处,交
3、流日益深入,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周边地区先进文化因素,造就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与长久生命力,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二、从部落到国家1神话传说不等于历史事实,但它反映了许多真实的历史信息,这些保留着先民生活和社会情景的历史记忆,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2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3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三、商和西周1商朝:在中央,商王是
4、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在地方,实行内外服制度。2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和矛盾。3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和臣民,土地不能随意买卖。4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征:(1)血缘至上: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结构。不同等
5、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3)贵族政治:各级贵族按血缘获取官职,在各自的封地上有很大的自主权,最高执政集团还没有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4)王权神化: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王权借助神权巩固自己的统治。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1)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分封制逐渐崩溃,地方开始出现郡县,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2)经济方面: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3)思想文化方面:礼乐制度崩溃,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春秋后
6、期,私学兴起,平民阶层加入了知识分子的队伍,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4)民族关系:“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过程中逐渐开始了交融,各民族频繁迁徙和交往,推动了民族交融的进程。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列国纷争后,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2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战国之后,周边少数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仍,诸侯国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形成统一趋势。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导致上层建筑发生变革。2春秋
7、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犁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铁犁的出现,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农业进步推动了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3战国时期诸侯国变法的必然性:(1)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2)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3)战争的频繁也对各国提出变法革新的要求。(4)法家思想的推动。4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三、孔子和老子1孔子和老子分别是我国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产生
8、了深远的影响。2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进而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3老子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道”。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4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诸美德,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四、百家争鸣1儒家: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2墨家: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的政治主张。3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
9、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4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秦朝(公元前221前207)(1)政治上:封建大一统局面首次出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郡县制成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2)经济上:货币、度量衡得到统一;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获得发展。(3)民族关系上:加强了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有效管辖,拓展了疆域。(4)文化上:奉行法家
10、思想,以吏为师,实行焚书坑儒。一、秦的统一1. 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2秦始皇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巩固了国家统一,建立起空前强大的国家政权,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3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1)实行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2)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政权组织形式。(3)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色彩。(4)官僚政治。二、秦的暴政与速亡1秦朝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加速了秦朝的灭亡。2陈胜、吴广起义,揭开了反秦起义的序幕。
11、项羽、刘邦为争夺统治权力发动楚汉战争,以刘邦胜利告终。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两汉时期(公元前202公元220)(1)政治上:“汉承秦制”,汉武帝采取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察举制成为汉代主要选官制度。(2)经济上:封建经济初步发展,从休养生息到盐铁官营,丝绸之路开通,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3)文化上:尊崇儒术;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改进造纸术,医学发达。(4)民族关系上:加强了内陆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12、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2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分封制带来了后来的王国叛乱问题。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设立中朝;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在地方设刺史;任用酷吏治理地方等。经济上,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同时在稳固边疆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疆域。三、东汉的兴衰1光武帝刘秀吸取西汉后期的教训,采取加强集权、
13、发展生产等措施,东汉前期社会出现繁荣景象,史称“光武中兴”。2东汉灭亡的原因:(1)东汉后期,统治阶级奢侈、荒淫、昏庸,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农民破产,百姓生活陷于绝境,起义不断。(2)片面推崇儒家学说,重用儒生,减刑宽政,权贵、官吏、地主对百姓敲骨吸髓,削弱了国家权力。(3)东汉后期,重用外戚和宦官是政局混乱的根源。3东汉后期威胁王朝统治的因素:匈奴问题;豪强地主;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土地兼并严重。四、两汉的文化1史记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2两汉文学成就集中体现在汉赋、乐府诗上。3两汉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对外交往频
14、繁,民族交融加强;统治者重视教育。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1)政治上,社会分裂与士族专权。(2)民族关系上,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3)经济上,江南获得开发。这一时期,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也加速了当地经济发展。1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士族是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
15、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再次分裂隋唐五代时期(581960)(1)隋唐盛世局面。隋朝于589年统一南北,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黄金时代隋唐时代。隋朝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唐前朝出现盛世局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2)唐代衰亡与五代十国。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府的权威受到了强烈的挑战,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强敌环伺,唐朝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黄巢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短暂分裂时期。1大运河:贯通南北,对于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滥用民力,实行暴政,是
16、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之一。2“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共同点(1)整顿吏治,政治清明。(2)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3)国力呈现强盛局面。(4)善于用人(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等。3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呈现出恩威并重、剿招结合的特点,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4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促进因素(1)民族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使民族间的隔阂大为减少,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空前发展。(2)民族政策: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政策,较为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3)社会环境: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4)对外交通:陆上丝绸之路畅通,便利中原与西域的交流
17、。5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黄巢起义和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加速了唐朝灭亡和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出现。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封建制度的成熟时期隋唐时期(581907)(1)封建政治制度走向成熟。魏晋时期三省制雏形出现,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并得到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察举制基础上创建九品中正制,隋唐实行科举制。(2)赋税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由魏晋时期的租调制到唐朝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征税标准发生重大变化,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科举制度对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影响(1)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2)提
18、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3)平民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活力。2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1)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2)分散相权,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3)政府决策与执行分离。(4)三省运转具有程序性,相互制衡且突出皇权。3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原因(1)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紧张。(2)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3)农民大量逃亡,阶级矛盾尖锐。4两税法的影响:(1)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2)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封建文
19、化的灿烂时期三国至隋唐时期(220907)(1)儒佛道文化走向融合。(2)科技文化繁荣,对外交流频繁。1唐代实行三教并行的文化政策,儒、道、佛三教得以各自独立发展,并在独立发展中进一步相互争论、相互融合。在三教的争论和发展中,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明显地受到来自佛、道两家的压力。2唐朝社会变迁对唐诗风格的影响: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景象。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时,诗风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日渐衰落的社会景象。3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一方面促进了唐代经济的繁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唐代文化的对外传播泽
20、被东西,影响深远,推动了“中华文化圈”的形成,有利于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与进步。第9、10课辽宋夏金元的政治多民族对峙与交融时期辽宋夏金元(9161368)(1)政治上,民族政权并立,并逐步趋向统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王安石变法起到了一定的富国强兵作用。元朝在中央与地方分别实行中书省与行省制度,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2)民族关系上,多民族政权并立,民族战争频繁;民族交融是主流,少数民族政权积极学习中原汉人的经济、制度与文化;元朝成为一个版图辽阔、民族众多、边疆稳定的大一统国家。一、两宋的政治和军事1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2)分散
21、机构权力。(3)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2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重文轻武,实行文人治国。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强干弱枝,守内虚外。(2)影响积极性: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消极性:导致冗兵、冗官和冗费的出现,北宋边防空虚,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3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复杂尖锐,阶级矛盾、民族间冲突不断,统治集团内外交困,不得不进行改革,以挽救统治危机。王安石变法是为了解决政府财政危机,缓和社会矛盾,是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出发点的。二、辽夏金元的统治1辽和西夏与北宋并立,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稳定统治,有利于民族间
22、的交往,促进了民族交融。2行省制度的特点(1)具有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2)既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实现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平衡。(3)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的制度。(4)权力大而不专,较成功地解决了地方势力坐大的积弊。3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也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第11、12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封建经济繁荣与文化灿烂辽宋夏金元时期(9161368)(1)经济上,商品经济发达,经济重心实现南移。(2)在社会生活
23、方面: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趋向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放松,平民社会到来。(3)文化上,承袭隋唐,有所发展。1宋元时期,区域经济作物的种植,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的突破。2两宋时期城市商业活动突破传统时间、空间的限制,城市与商业发展空前繁荣。3南宋时,中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4宋代科举制发展,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快;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促使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逐渐减弱,宋元时期国家对社会的控制逐渐松弛。5程朱理学的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2)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3)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6词在宋朝进入鼎盛时期的原因(1)两宋城市手工业
24、、商业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2)市民阶层扩大,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文化娱乐生活需求增长。(3)两宋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复杂尖锐,词这种新的文学体裁便于文人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4)宋代的“崇文”政策为知识分子表达思想、抒发情感提供了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5)大兴科举和士大夫们的引领倡导使吟诗作词蔚然成风。(6)印刷技术的改进和书院的兴起便于词的推广传播。7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及沈括和郭守敬的成就,是宋元科技水平的重要代表。8少数民族政权辽夏金元统治者特别重视本民族文化的建设,创造了本民族文字。第13、14课明朝的建立和清朝的统一、鼎盛与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封建制度逐渐衰
25、落明至清中叶(13681840)(1)政治上,专制集权趋于强化。(2)边疆治理上,统一多民族国家趋于稳固。(3)对外关系上,明朝郑和下西洋,扬威异域;清朝统治者一方面打败荷兰,收复台湾,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另一方面,妄自尊大、闭关锁国,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1宰相制度被废除的原因(1)历史原因: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2)现实原因:明太祖废行中书省,设三司,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的职权扩大。(3)元朝教训:元朝宰相权势过重,威胁皇权,导致社会动荡。(4)直接原因:宰相专权,对皇权构成威胁。2宰相制度与明代内阁制度的异同(1)不同点:从地位上看,宰相是
26、法定的中央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而内阁是非法定的顾问机构。从职权上看,宰相拥有法定职权,即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而内阁仅充任皇帝个人的助手和顾问,无法定决策权。在对皇权的影响上,宰相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形成制约;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2)相同点:都是皇权加强的重要表现,职责都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3明朝统治者由积极对外宣扬国威,到实行“海禁”;郑和下西洋,一方面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另一方面给明朝带来了较大的财政负担;“海禁”一方面维护了海疆安全,另一方面抑制了中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4奏折制度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
27、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5军机处的特点: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好;机构简单。6清朝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巩固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7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在广州一地开设“十三行”,管理对外贸易,导致中国丧失国际市场,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新的经济因素与早期启蒙思想明至清中叶(13681840)(1)社会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各经济领域均出现了一些新现象。(2)思想文化上,经济发展使社会价值取向和文化倾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明清时期制约农村经济转型的主要因素:(1)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的压制和阻碍;(2)经营
28、方式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3)农业生产技术并未出现突破性变革;(4)封建性质的租佃关系大量存在;(5)国内外市场的制约;(6)重农抑商等政策的抑制。2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3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实质: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虽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但其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面,仍然没有跳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传统思想范畴,因此它并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4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科技内容: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2)研究方法:主
29、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3)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推动科技进一步发展的意识。(4)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领域。(5)成就:全面繁荣,多项成就领先世界。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由独立的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型(1)政治方面:两次鸦片战争战败,使中国主权开始沦丧,中国由独立走向半殖民地化。(2)经济方面:英法等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中国市场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3)思想文化方面: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开明地主开始开眼看世界,
30、出现向西方学习的倾向,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1鸦片战争前夕世界形势发生的变化:19世纪中期,世界形势发展为全新的格局。(1)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逐步确立。(2)经济: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3)外交: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4)科技:西方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2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清政府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1)政治:中国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依旧顽固。(2)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3)军事:武备落后,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4)社会:社会阶级
31、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5)外交:闭关自守,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6)文化:八股取士束缚人们的思想。二、两次鸦片战争项目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英国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直接原因英国认为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利益(借口)英国等侵略者要求修约,被清政府拒绝影响鸦片战争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三、开眼看世界1背景: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统治阶级高层封闭、愚昧与腐朽,民族危机严重。鸦片战争使中国的有识之士开眼看世
32、界,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2代表人物(1)林则徐:在广州开办译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2)魏源:海国图志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书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3)徐继畬:瀛寰志略注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3影响:这些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1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清朝统治阶级开展洋务运动,进行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2列强侵略的加剧:19世纪60年代后,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宗藩关系逐渐解体。
33、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一、太平天国运动1失败原因(1)主观: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2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二、洋务运动1背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2目的:“自强”“求富”(“剿发逆”和“勤远略”)。3指导思想:中体西用。4代表:(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5评价(1)进步性: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2)局
34、限性: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三、甲午中日战争1马关条约内容及危害项目内容危害割地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赔款赔款2亿两白银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埠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陆设厂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拓展了列强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影响(1)对中国:马关条约丧权辱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35、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开始进行改革。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2)对日本:加速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刺激了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3)对朝鲜:日本将清政府的势力排挤出朝鲜,加强了对朝鲜的控制,朝鲜逐渐成为日本的殖民地。(4)对列强: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和强租租借地,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5)对远东格局:清政府在远东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加速了中国的衰落和日本的崛起,列强在远东地区的争夺更加激烈。四、瓜分中国的狂潮1“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3 000万
36、两白银“赎辽费”。2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向中国借款,借此进一步控制中国内政外交。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租租借地;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1民族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救亡图存:维新派掀起了一场旨在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但在保守势力的阻挠下最终失败。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让列强认识到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勇气。一、戊戌维新运动1意义: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开启了中国
37、政治的民主化,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失败原因(1)主观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又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2)客观原因:守旧势力强大。二、义和团运动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反洋教斗争的推动。2评价: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展现出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使列强认识到“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三、八国联军侵华1原因:进一
38、步侵略中国,维护在华利益;镇压义和团运动。2“东南互保”: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与清朝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地区均归各省督抚“保护”。“东南互保”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威大为削弱,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四、民族危机的加深辛丑条约的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1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2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3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4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第19课辛
39、亥革命1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形成、传播,孙中山三民主义等革命思想引领中国思想解放。2辛亥革命:面对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的局面,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民主共和的救国方案,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积极探索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领导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一、三民主义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 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内容:三民主义同盟会纲领含义地位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前提民权主义“创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
40、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补充和发展二、武昌起义有利时机1911年5月,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爆发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参议院制定,孙中山于1912年3月11日颁布。目的防止袁世凯专权内容关于国体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关于民权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关于政体国家体制: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分权制衡)内容关于政体行政
41、体制: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责任内阁制)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四、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1性质: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2进步性(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2)思想: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3)文化风俗:促使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4)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局限性(1)辛亥革命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2)缺乏一个能够提
42、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政治方面:北洋军阀专制独裁。日本加紧侵略中国。2经济方面: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3文化方面:陈独秀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开启新一轮思想解放,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4社会方面:“传统”与“现代”两种生活方式并存。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短暂的春天”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2概况: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纺织、面
43、粉等轻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3影响: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二、社会新气象移风易俗,文明开化1共和政体成立的促进,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社会生活方面的除旧布新。2历法上:改用阳历。3习俗上: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4礼仪上: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三、新文化运动的开展1新文化运动引起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
44、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2主张(1)前期:宣传“民主”与“科学”。(2)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 3影响(1)积极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使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也使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促进民众觉醒,推动了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条件。(2)消极对东西方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片面性。局限于青年知识分子,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第21课五
45、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政治方面:五四运动掀开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篇章;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国共合作引领国民大革命。2思想方面:马克思主义传播,孙中山改造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民大革命的指导思想。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五四运动的意义(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2)思想文化: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
46、合。(3)政党建设: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4)历史转折: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1中共一大(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3)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