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二单元综合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据考古发现,原始社会后期,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穷人的房屋狭小。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阶级产生 B生产力发展C.贫富分化出现 D国家形成2人类对大自然的依附性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留下了印记。但是,当人类作出划时代的新发现不仅靠采集食物,而且通过栽培植物也可养活自己时,这一依附性大大减弱了。从此,人类告别了旧石器时代,跨入新石器时代。这一“新发现”是()A.农业的产生 B集权国家的形成C.阶级的出现 D铁制工具的使用3下列材料为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吉尔伽美什史诗中记录的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它反
2、映出当时苏美尔人()吉尔伽美什最好的朋友恩基杜被杀身亡,在悲痛中,他不愿放弃他的朋友。当国王接受沮丧现实的时候,吉尔伽美什出发去寻找永恒的秘密。在海洋底部,他找到了一种将会提供永恒生命的植物,不料神奇的药草在他要带回给恩基杜之前竟被一条蛇偷走。A.神灵崇拜盛行的社会生活B.渴望人类永生的观念C.命运受到环境制约的现实D.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4某一制度认为认同自己的种姓是最重要的事,不同种姓不能通婚。任何国王或统治者都不能获得那些自认为属于某个种姓而不属于某个国家的臣民的绝对忠诚。据此可知,该制度()A.降低了国王政治统治的权威B.反映了佛教社会职业的影响C.说明古印度已建立完善的官僚体系D.带有
3、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色彩5亚历山大在东方被征服的地区建立了多座希腊城市。每一座希腊城市中都建立了希腊式的剧场,希腊的巡回演出剧团定期在这些剧场中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据此推知,亚历山大时期()A.东方地区文化已经希腊化B.希腊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C.强化了对东方的思想控制D.东方文明发展方向发生转变6有学者说:罗马的语言遗产是欧洲的拉丁语,罗马法至今仍大量留存在欧美许多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当今天主教会的组织和仪式与昔日罗马帝国的组织和宗教传统有关。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古罗马()A.创造了世界上最繁荣文化B.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C.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宗教D.最早开创大陆法律体系7下图所示为中亚地区
4、出土的希腊铸币,该铸币曾流通于印度地区,铸币上的人物是马其顿国王德米特里一世(公元前337前283年)。该铸币反映了()A.马其顿王国浓厚的尚武风气B.马其顿王国经济的发展C.古代印度征服了马其顿地区D.古代亚欧间的经济联系8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这表明()A.庄园法庭主要维护领主利益B.佃户和领主存在人身依附关系C.封建庄园具有很强的封闭性D.领主通过劳役地租剥削佃户913世纪末至15世纪初,英国议会曾反复确认大宪章达49次
5、,这是英格兰政治史上极为突出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出英国()A.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宪法B.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最早国家C.具有长期的议会政治传统D.权利法案直接源自大宪章10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支奇葩。它不仅因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而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而且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国家和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继承了罗马传统的国家。这体现出()A.民主和法制成为拜占庭立国之本B.拜占庭通过君权神授强化统治C.拜占庭开启了典型的希腊化时代D.拜占庭文明带有包容性的特征11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其中的几百个故事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
6、会生活,以及阿拉伯文化对古代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据此可知()A.文学创作具有一定史料价值B.文学作品是第一手史料C.文学作品能够还原历史原貌D.文史互证决定历史研究12奥斯曼帝国建立后,不断吸收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并继承了东罗马帝国及伊斯兰文化,采纳地中海、黑海周边地区的传统、艺术及文化体系,创造出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材料意在说明奥斯曼帝国()A.发展成为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B.推动了伊斯兰文明兴起与发展C.成为东西方文明交融的桥梁D.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地13大化改新期间日本颁布了养老律令,逐渐形成律令制国家,原来掌控国家的氏族豪强转变成为国家服务的官
7、僚。以上举措()A.提高了氏族豪强的经济地位B.减轻了农民的各种调役负担C.阻碍了日本向封建社会转变D.扩大了天皇政权的社会基础14英国著名东非史学家马修回忆他20世纪50年代在东非的考古工作时说:“我认为所调查的一些遗址是沿海地区阿拉伯或波斯殖民遗物但我逐渐发生了怀疑,因为它们是非洲式的。”据此可推知()A.东非文明的发展深受周边民族文化影响B.阿拉伯或波斯殖民者的文化逐渐东非化C.东非文明遗址的存在说明东非外贸发达D.阿拉伯的伊斯兰教文明在东非广泛传播15.玛雅国王宣称自己是玉米神在人间的代表,拥有着和神灵一样的能力。如图所示为出土于危地马拉(位于中美洲)的玉米神纹陶罐平面图。这印证了玛雅
8、人()A.神灵崇拜的意识B.绘画艺术的创新C.农业技术的先进D.玉米种植的推广16印加人修筑的道路系统被誉为“新世界的罗马”。两条大道贯穿全国境内,沿途设立驿站,有专门的信使接力传送。印加人重视交通事业的主要目的在于()A.便利人们出行 B促进各地文化交流C.便于征税征兵 D传递情报调动军队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这一组特
9、征在确定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明的性质时,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第3章:最初的欧亚大陆文明材料二初为据乱次小康,四土先达爰滥觞。支那印度邈以隔,埃及安息(侯官严氏考定小亚细亚即汉之安息,今从之。)邻相望。(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及印度、埃及、小亚西亚是也。)摘自梁启超二十世纪太平洋歌,1901年根据材料一中关于文明的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这一说法进行解释、修改或否定,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1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材料二(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两大帝国
10、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1)上图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请结合笔记回答图1与图2分别描述的人物或者帝国名称。(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两大帝国的共同点,并谈谈你对古代世界帝国扩张的认识。(10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拜占庭帝国兴起之初即形成了较为强大的中央集权,以皇帝为中心的庞大官僚机构层层控制着包括教士在内的社会各个阶层,教、俗两大主流文化在拜占庭帝国不是作为对立物存在的,而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拜占庭文化在其发展的整个过
11、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尚古倾向,兴建的“新罗马”城无论从整体规划、具体建筑样式,还是内外装修、建筑材料都模仿古典希腊罗马建筑。同时,拜占庭文化还兼收西亚、远东民族文化营养融合在自身之中,以满足新的需求和弥补自身的不足。在4世纪到15世纪的千余年期间,拜占庭文化一直是该地区发展水平较高的文化之一。摘编自陈志强拜占庭文化的特征材料二纵观拜占庭历史,其文化科学受到历史的传统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使人们更乐于因循传统而不思进取;国家和教会对人们思想和文化活动的干预性太强,皇室成员虽积极参与拜占庭文学和史学创作活动,但这种参与却一向以“罗马地中海世界一统”的正统思想为基础,着力于恢复“往日的”辉煌和中央帝国的强
12、大,并不十分鼓励人们的创造性。因此,真正使古代典籍重获新时代的生命力的,还是那些属于文艺复兴新时代的意大利人而不是古代希腊人,也不是那些已经习惯于僵化教条思维模式的拜占庭人。摘编自徐家玲拜占庭与西方世界的文化联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拜占庭文化的特征及其成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拜占庭学者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在继承古典文化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及其原因。(8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阿拉伯统治者虽然崛起于文化落后的阿拉伯半岛,但他们高度重视先进民族的文化,这直接体现于阿拉伯帝国民族政策在文化领域的内容。尽管在帝国统治时也发生过多次对“文
13、化人”的杀戮与迫害,但只要文化与学术活动不涉及王权与哈里发统治,统治者都是大力提倡的。摘编自张咏梅论阿拉伯帝国的民族政策与文化繁荣材料二印加帝国在地理上有紧紧连成一个整体的完整的道路系统,其中有几百公里道路至今仍可通行。当时的通讯靠由驿站和信差组成的综合系统维持。复杂的朝廷仪式和基于太阳崇拜的国教,进一步促进了帝国的统一。帝国的其他统治方法还包括将土地、矿产和牲畜收归国家所有;编制详细的人口普查表,以增加税收和扩充军队。毫不奇怪,印加帝国被认为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成功的集权主义国家之一。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4分)(2)根据
14、材料二,归纳印加帝国统治的特点。(4 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文明的看法。(4 分)参考答案1.B由“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穷人的房屋狭小”可知,这说明当时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故选B项;阶级产生是贫富分化现象出现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排除A项;贫富分化是题干现象体现出来的本质问题,但试题问的是其出现的根本原因,排除C项;国家形成是建立在贫富分化现象出现、阶级产生的基础之上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排除D项。2.A据材料“不仅靠采集食物,而且通过栽培植物也可养活自己时”可知,新发现指的是从采集食物到栽培植物,这就是农业的产生,故
15、选A项;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材料中并未提及阶级或者阶级矛盾,且集权国家产生于秦,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阶级产生于私有制产生之后,材料中没有提及私有制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铁制工具的使用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3.C据材料“不料神奇的药草在他要带回给恩基杜之前竟被一条蛇偷走”可知,吉尔伽美什想尽一切方法拯救最好的朋友恩基杜的生命,未能如愿,说明世界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有些规则是无法改变的,人必将走向死亡,而死亡是无法复生的,即命运受到环境制约的现实,故选C项;神灵崇拜指各种通过想象以人格化的方式创造出来的信奉与膜拜超自然精神的心理现象,如自然神崇拜、氏族神崇拜、职能神崇拜、至上神
16、崇拜和绝对唯一神崇拜等,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B项只是材料的一层意思,排除;乐观向上指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积极向上,与“在悲痛中,他不愿放弃他的朋友”不符,排除D项。4.A由“认同自己的种姓是最重要的事,不同种姓不能通婚”可知,这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而由“任何国王或统治者都不能获得那些自认为属于某个种姓而不属于某个国家的臣民的绝对忠诚”可得,种姓制度高于国家权威,国王不能获得某个种姓臣民的绝对忠诚,所以这种制度等于降低了国王政治统治的权威性,故选A项;题干体现的是种姓制度下,国王与臣民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不是佛教社会职业的影响问题,且与官僚体系是否完善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C项;题干
17、所述的种姓制度存在于古代的印度,古代雅典并不存在,排除D项。5.B亚历山大在东方被征服地区的每一座希腊城市中都建立希腊剧场,并定期上演希腊的悲、喜剧,这使得希腊文化通过戏剧得到了广泛传播,故选B项;题干只是提到在被亚历山大征服的东方地区,希腊文化得到广泛传播,但并不能据此得出东方地区的文化已经希腊化,A的表述程度过于绝对,排除;题干所述信息说明亚历山大的举措是在传播希腊文化,但并不能通过戏剧来强化对东方的思想控制,C过分夸大了希腊戏剧的作用,排除;题干信息说明希腊文化通过戏剧得到广泛传播,但其结果并不能使得东方文明发展的方向发生转变,D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6.B据材料“罗马的语言遗产是欧
18、洲的拉丁语,罗马法至今仍大量留存在欧美许多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当今天主教会的组织和仪式与昔日罗马帝国的组织和宗教传统有关”,可知罗马对欧洲语言、法律体系和宗教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该学者意在强调古罗马的深远影响,故选B项;“世界上最繁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世界上最早的宗教是挪亚亚伯拉罕信仰,排除C项;“最早开创大陆法律体系”只能体现材料中罗马的法律影响,但材料中还有罗马语言和宗教的影响,比较片面,排除D项。7.D图片显示古希腊的铸币通过马其顿王国传播到了中亚,而这种铸币曾经流通于印度地区,这说明印度、中亚和古代希腊、马其顿之间存在经济联系和交流,这是古代欧亚间经济联系的历史见证,故选D项;题
19、干中的信息并不能体现铸币是通过马其顿王国的扩张传往中亚的,所以不能据此得出马其顿王国具有浓厚的尚武风气,排除A项;题干中的希腊铸币传播到中亚和印度,是通过马其顿王国传播的,但并不能据此得出马其顿王国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古代印度并未征服过马其顿地区,C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8.A据材料“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可知,庄园法庭主要是维护领主利益,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庄园法庭对于佃户与领主发生问题时的判决,没有涉及人身依附关系,排除B项;据所学,中古时期欧洲封建庄园具有很强的封闭性,但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材料主旨
20、是庄园法庭对于佃户与领主发生问题时的判决,没有涉及地租形式,排除D项。9.C据材料“13世纪末至15世纪初,英国议会曾反复确认大宪章达49次,这是英格兰政治史上极为突出的现象”,可知英国一百多年就召开了49次宪章会议,说明其具有长期议会政治传统,故选C项;世界上最早的成文宪法是美国1787年宪法,排除A项;最早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是荷兰的尼德兰革命,排除B项;权利法案是结合英国政治、经济等特征而颁布的,“直接源自大宪章”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10.D据材料可知,拜占庭文明融合了东方文明、基督教文明以及罗马传统文明,这体现出包容性的特征,故选D项;民主和法制成为拜占庭立国之本与“东方色彩基督教
21、文明国家罗马传统的国家”不符,排除A项;君权神授指君主(国王)的权力来源于神,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希腊化时代指从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灭亡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为止的一段中近东历史时期,这段时期内地中海东部原有文明区域的语言、文字、风俗、政治制度等逐渐受希腊文明的影响而形成新的特点,而拜占庭帝国建立于公元395年,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11.A据材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发展”可知,一千零一夜是在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基础上进行创作的,能一定程度反映社会现实,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故选A项;文学作品只是借鉴了部分史料,再加入作者的加工,不能当做第一手史料,排除B项;文学作品存在艺术
22、加工,不能还原历史原貌,排除C项;“决定”说法错误,排除D项。12.C根据材料“奥斯曼帝国建立后,不断吸收东方文化采纳地中海、黑海周边地区的传统、艺术及文化体系,创造出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说明奥斯曼帝国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成为东西方文明交融的桥梁,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奥斯曼帝国的文化,没有反映奥斯曼帝国的疆域,A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是继承伊斯兰文化不是推动伊斯兰文化的兴起,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根据所学,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是意大利不是奥斯曼帝国,排除D项。13.D根据材料“逐渐形成律令制国家,原来掌控国家的氏族豪强转变成为国家服务的官僚”,可知大化改新有利于建立规范的国家官僚体系,打击豪
23、门氏族,扩大国家的统治基础,故选D项;“原来掌控国家的氏族豪强转变成为国家服务的官僚”说明当时的氏族豪门势力受到了国家官僚体系的约束,有利于打击地方氏族豪强势力,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具体说明国家对减轻农民负担的具体措施,排除B项;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标志,排除C项。14.A据材料“我认为所调查的一些遗址是沿海地区阿拉伯或波斯殖民遗物但我逐渐发生了怀疑,因为它们是非洲式的”可知,马修发现东非的一些遗址中有阿拉伯或波斯殖民遗物。由于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使东非国家深受阿拉伯或波斯文明的影响,这与材料的说法相符,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东非文化受阿拉伯或波斯殖民者文化
24、的影响,不是“阿拉伯或波斯殖民者的文化逐渐东非化”,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沿海地区阿拉伯或波斯殖民遗物受到殖民文化的影响,强调的文化领域,与东非的外贸发达无关,排除C项;材料只是提及“一些遗址”,未体现广泛传播,排除D项。15.A据材料可知,玛雅国王宣称自己是玉米神在人间的代表,以及出土的玉米神纹陶罐平面图,都说明了玛雅人对神灵的崇拜,玉米是玛雅的农作物,故选A项;“玉米神纹陶罐平面图”强调神灵崇拜,与绘画艺术无关,且仅凭一幅平面图得不出“创新”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强调对玉米神的崇拜,与农业技术(包括育种、灌溉、施肥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学技术)无关,排除C项;尽管玛雅人确实种植玉米,但这里关
25、注的是他们对玉米神的崇拜,而非玉米种植的推广(扩大玉米的种植),排除D项。16.D印加帝国修建道路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统治,为给印加帝国的军事远征提供便利,在驿站的基础上有专门的信使负责传送,保证了中央政令的传达,故选D项;道路修建会便利人们出行,有利于各地文化交流,但不属于主要目的,排除A、B项;印加帝国为便于征税征兵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与材料中通畅的交通无关,排除C项。17.解析由材料二可知,梁启超认为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印度、埃及、小亚西亚,对梁启超的这一观点进行探讨,首先要表明自己对梁启超观点的看法,看法无非就是三种,一是赞同,二是否定,三是不完全正确,需修正。其次是要阐述自己的理由,就
26、是以材料一中“文明”的标志为参照,结合所学知识,看有哪些古代文明符合“文明”的标准。如赞同梁启超的观点,就要结合四大古国的历史,选择符合文明标准的史实去阐述;如果要修正梁启超的观点,就要论证其它地区,文明同样古老;如果否定梁启超的观点,就要从该观点产生的背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要增强民族自信心),判断标准不是以考古发现的文明成果,而是以从“据乱”到“小康”等。不论从哪个方面进行探讨,只要言之合理并符合题意要求即可。以“赞同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为例, 可作如下阐述,古中国,夏商周时期已有政治中心,即都城,形成王宫建筑群;产生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等政治制度;出现了成熟的汉字甲骨文 。在古埃及,公
27、元前3100年左右,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建造了象征王权的金字塔;已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 。在古印度,公元前6世纪,形成一系列国家;产生了种姓制度、佛教、史诗、创造了1到9的数字,发明了“0”。 在古巴比伦,约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原有城市成为向宫廷纳贡的地方行政单位;制订了汉谟拉比法典。以上史实可以证明,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都形成了符合文明特征的相关内容,可以称之为四大文明古国。答案阅卷标准:不论学生从哪个方面进行探讨,只要言之合理并符合题意要求即可得分。观点:2分,如果只有观点没有论述不得分。论证:史论结合、论证充分、结构严谨得712分
28、;史实与结论不能充分结合、论证不完整得36分;只有结论没有史实作为论据得02分。答案提示:以下示例仅作参考,不必完全拘泥于答案。示例一“赞同”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古中国:夏商周时期已有政治中心,即都城,形成王宫建筑群;形成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比较成熟的汉字:甲骨文。古埃及:公元前3100年左右,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金字塔的建造;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古印度:公元前6世纪,形成一系列国家;种姓制度;佛教、史诗、创造了1到9的数字,发明了“0”。古巴比伦:约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原有城市成为向宫廷纳贡的地方行政单位;汉谟拉比法典。以上史实可以证明
29、,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都形成了符合文明象征的相关内容,可以称之为“四大文明古国”。示例二“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需要修改。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产生文明的时间并不相同,如果以此作为判断文明古国的依据,那么古希腊以及美洲的玛雅、印加帝国都可以作为文明古国。古希腊:公元前2千纪,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公元前86世纪,城邦制度逐渐发展起来;雅典是民主政治的典型;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是世界文学的瑰宝。玛雅文明:玛雅人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城市建筑精美;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统治阶级;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制,知道“零”的概念。印加帝国:马丘比丘城
30、;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综上所述,由于文明的起源地不止四个,而是更多个,各地区进入文明的时间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从“古”的标准、从“大”的标准来看都是不确定的,所以“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并不准确,应改为“多个文明古国”。示例三“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是错误的。虽然“四大文明古国”都符合“文明”的大部分特征,但它的产生并不是学术界认可的研究成果。“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不断加深,戊戌维新失败后,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严峻挑战,民族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以梁启超为
31、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认为开启民智、维护传统文化以提振民族信心是当务之急,在其宣传下,“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广泛传播。“四大文明古国”的称呼是不确切的。因为对于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伦这四个国家的判断标准不确定;指代的地域不准确;与新的考古成就不切合。因此它并不是学术界认可的考古学或历史学研究成果。所以,“四大文明古国”只是近代时期出现的带有特殊目的的说法,不具有史学价值。18.解析(1)据图1中的“公元前324年东征结束”“地跨三洲”“希腊化”可知图1: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帝国); 据图2中的“攻占君士坦丁堡”可知图2:奥斯曼土耳其帝国。(2)第一小问共同点,据材料一“公元前324年东征
32、结束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16世纪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可知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据材料一“扩张期间推广希腊文化”和所学奥斯曼帝国的文化中心地位可知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结合两大帝国扩张促进文明交流的作用可知都在扩张中促进文化的交流、世界的联系。第二小问认识,结合帝国扩张的方式可知,虽然在扩张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掠夺;据材料二“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可知,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答案(1)图1: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帝国);图2:奥斯曼土耳其帝国。(4分)(2)共同点: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都创造
33、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都在扩张中促进文化的交流、世界的联系。(6分)认识:虽然在扩张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掠夺;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4分)19.解析(1)第一小问特征,据材料一“教、俗两大主流文化在拜占庭帝国不是作为对立物存在的,而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可知教、俗两大主流文化互相补充;据材料一“拜占庭文化在其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尚古倾向”可知尚古倾向;据材料一“拜占庭文化还兼收西亚、远东民族文化营养融合在自身之中,以满足新的需求和弥补自身的不足”可知积极主动吸收其他文明精华,注意发展创造;根据所学拜占庭的查士丁
34、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可知内容丰富,体系完备;据材料一“在4世纪到15世纪的千余年期间,拜占庭文化一直是该地区发展水平较高的文化之一”可知发展水平较高,历史悠久。第二小问成因,据材料一“拜占庭帝国兴起之初即形成了较为强大的中央集权,以皇帝为中心的庞大官僚机构层层控制着包括教士在内的社会各个阶层”可知强大中央集权;据材料一“内外装修、建筑材料都模仿古典希腊罗马建筑”可知继承古希腊和罗马文化;据材料一“拜占庭文化还兼收西亚、远东民族文化营养融合在自身之中”分析开明政策吸引了知识分子。(2)第一小问不同表现,据材料二“真正使古代典籍重获新时代的生命力的,还是那些属于文艺复兴新时代的意
35、大利人而不是古代希腊人,也不是那些已经习惯于僵化教条思维模式的拜占庭人”可知拜占庭继承古典文化创造性不强;据材料二“其文化科学受到历史的传统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使人们更乐于因循传统而不思进取”并结合所学文艺复兴是借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可知思想更因循传统;据材料二“皇室成员虽积极参与拜占庭文学和史学创作活动”并结合所学文艺复兴的代表是知识分子可知主要参与者是皇室成员。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纵观拜占庭历史,其文化科学受到历史的传统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使人们更乐于因循传统而不思进取”可知历史的传统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据材料二“国家和教会对人们思想和文化活动的干预性太强,皇室成员以罗马地中海世界
36、一统的正统思想为基础”可知国家和教会对人们思想和文化活动的干预性太强;据材料二“着力于恢复往日的辉煌和中央帝国的强大”并结合所学拜占庭帝国是继承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可知时代的局限性;据材料二“真正使古代典籍重获新时代的生命力的,还是那些属于文艺复兴新时代的意大利人”并结合所学文艺复兴的背景是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可知文艺复兴时期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形态更为先进。答案(1)特征:教、俗两大主流文化互相补充;尚古倾向;积极主动吸收其他文明精华,注意发展创造;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发展水平较高,历史悠久。成因:强大中央集权;继承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开明政策吸引了知识分子。(6分)(2)不同表现:拜占庭继承
37、古典文化创造性不强;思想更因循传统;主要参与者是皇室成员。原因:历史的传统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国家和教会对人们思想和文化活动的干预性太强;时代的局限性;文艺复兴时期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形态更为先进。(8分)20.解析(1)据材料一“高度重视先进民族的文化体现于民族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有统治者对先进文化的重视,实行宽容的民族政策;结合阿拉伯帝国的地理位置分析,阿拉伯帝国地处东西方传统商路的中心,促进了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据材料一“尽管帝国杀戮与迫害,但只要文化与学术活动统治者提倡的”可知,阿拉伯帝国政局相对稳定促进了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离不开所征
38、服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的给养。(2)据材料二“印加帝国道路系统通讯维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加帝国统治的特点有注重交通与通信建设;据材料二“朝廷仪式国教促进统一”可知,印加帝国借助宗教进行统治;根据材料二“帝国将土地人口普查表军队”可知,国家重视对人口与资源的控制。(3)据材料一“阿拉伯崛起于文化落后高度重视先进民族的文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类文明具有多元性、多源性、统一性等特征;据材料二“印加帝国集权主义国家之一”可知各古代文明都对人类发展作出了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发展应该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答案(1)原因:实行宽容的民族政策;地处东西方传统商路的中心;帝国政局相对稳定;被征服地区有深厚的文化积淀。(4分,答出两点即可)(2)特点:注重交通与通信系统建设;借助宗教进行统治;中央集权措施全面。(4分,答出两点即可)(3)看法:人类文明具有多元性、多源性、统一性等特征;各古代文明都对人类发展作出了贡献;当今世界发展应该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4 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第 16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