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定远县西片三校 2017-2018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 考生 注意: 1、本卷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 答题前 请在答题卷上 填写好自己的 学校、 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 3、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 卷指定的位置,在非答题区位置作答无效。 第 I 卷(选择题 70 分) 一、 现代文阅读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果诗可以看作一 切艺术的核心,那么诗歌的兴衰,可以说明艺术在一个时代的一般命运。在以往的时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诗人都拥有崇高的地 位,甚至被喻为 “ 无冕之王 ” ,尤其是古 代中国,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
2、度,诗歌则被赋予了 “ 动天地而泣鬼神 ” 、 “ 和四时而育万物 ” 的力量。现在,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不但诗歌已经被远远地边缘化,文学也已经被宣告即将终结。 以往时代的文学艺术之所以具有恢弘的力量,那是因为它是与天地宇宙共生一体的。用舍勒的话说:诗人是 “ 最深切地根植于地球和自然的幽深处的人,产生所有自然现象的 原生的自然 中的人。 ” 文学的力量亦即人的精神力量,原来是植根于天地自然之中的。所以,当天地自然蒙受贬抑、伤害、羞辱、遗弃的时候,文学艺术也就失去了它的根本,也就必然衰败枯萎下来。 现代工 业社会已经剥夺了人对自然界的直接体验,使人们远离事物的原生态。正如同曼德所说:“ 当我们
3、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事实上,所有的体验可以说都是间接的。 ? 所有植被也被人类的思维所局限、被人类按其品味任意改变;野生动物消失殆尽、多石地带不见了踪影、花开花落的反复循环也不复存在。甚至连昼夜也无区分。 ” 这样的生活现实,无论是对于诗歌的创造者还是鉴赏者,都是要命的,因为诗歌已经失去了它的生命之根。也有人把信息时代的电子艺术、数码艺术看作艺术工程的重建。曼德则认为重建的已经不是艺术,起码已经不是原来 的在我们自己的生命之中生根发芽的文学艺术。 在语言已经严重蜕变的时代,诗人还能有什么回天之力呢?在语言干涸的泥潭中,写诗注定要变得越来越艰难,即使真有不甘失败的诗人,
4、最好的结局恐怕只能是与这个时代的语言同归于尽。文学艺术遭遇到的,实际 上也是一场生态灾难。而文学批评本该对身陷艰难时世中的文学艺术伸出援手,遗憾的是无论西方东方,文学批评这次全都显得异常麻木迟钝。在这个精神气息异常稀薄的时代,原本已经有待拯救的文学艺术,是否还可能成为拯救者呢?回答是可能的,尤其在生态领域更是如此。 21 世纪初,时代的格局已经悄 悄发生了某些变化,现代史中的战无不胜者有可能成为被挑战的对象,而今日的待拯救者,比如自然生态与文学艺术则有可能担负起救助的使命。在人类社会的那个最初的 “ 原点 ” ,诗歌、艺术曾经就是人类的生长、繁衍、创造、自娱、憧憬、期盼,就是人类生活本身,就是
5、吹拂在天地神人之间的和风,就是灌注在自然万物之中的灵气,就是人生的 “ 绝对使命 ”“ 最高存在 ” 。人类曾经与诗歌、艺术一道成长发育,凭靠着诗歌与艺术栖居于天地自然之中而不是凌驾于天地自然之上或对峙于天地自然之外 (摘编自鲁枢元重振文学艺术的自然之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直 以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诗人都拥有崇高的地位,甚至被喻为 “ 无冕之王 ” ,诗歌可以看作一切艺术的核心,具有重要的地位。 B. 天地自然是文学艺术的根本,两者关系密切,它们的割裂或分离, 会导致以往文学艺术失去产生恢弘力量的动因。 C. 现在,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面对身陷艰难
6、时世中的文学艺术,文学批评都表现得异常麻木迟钝。 D. 时代的格局发生变化后,原本现代史中战无不胜者有可能难以持续,而今日的待拯救者则有可能担负起救助的使命。 2.根据文意,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 “ 当我们居住于城市 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 ” 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 2 A. 到处铺满的水泥地覆盖住了一切原本可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植物。 B. 各种高大密集的建筑物遮住了我们的视线,难以看到自然美景。 C. 各种美术绘画作品的欣赏,无形中加深了我们对自然山水的理解。 D. 我们的饮用水是从水龙头里流出来,而不是来自溪流或蓝天。 3.关于 “ 文学艺术与自然的关系 ” ,下列理解和分析
7、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的力量亦即人的精神力量,原来是植根于天地自然之中的,文学艺术丧失天地自然,必然会衰败枯萎 。 B. 当天地自然蒙受贬抑、伤害、羞辱、遗弃的时候,精神气息变得异常稀薄,文学艺术和自然必然能够担负起互相救助的责任。 C. 在语言已经严重蜕变的时代,文学艺术所遭遇的,实际上是一场自然的生态灾难。 D. 人类能栖居于天地自然之中而不是凌驾于天地自然之上或对峙于天地自然之外,是因为得益于文学艺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没文化 俄罗斯 安德烈 ?马卡罗夫 科利亚 ?瑟罗耶戈夫继承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半年前,他的姑妈 去世了。 “ 这是 上帝赏
8、给我们的, ” 妻子说, “ 因为我们受的折磨 。 ” “ 你胡说什么! ” 科利亚顶了妻子一句, “ 我们受了什么折磨?是上帝收去了。 ” “ 上帝把她收去了, ” 妻子也不甘示弱, “ 可赏赐了我们,就是那套房子,以示公平。一家三 口共居一室,难道不是一种折磨? ” 科利亚没有再争辩,公平就公平吧。半年过去了,失去亲人的哀痛渐渐淡忘,现在科利亚 在这套房子里来来回回地踱步,四处打量着,手里拿着一串钥匙,脸上是灿烂的笑容,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上去了。 姑妈一生从教,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女人,仅书就摆满了五 个古旧的大书橱。可她 生活非常清贫,只有一个老式圆角冰箱、一台电子管电视机 和一台单缸半
9、自动洗衣机。现在他们要把这些宝贝当垃圾扔掉。妻子想把这些书也一块扔了,但科利亚没同意。 “ 我要在整面墙上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 ” 科利亚说, “ 这样我 们家也有藏书了,也有文化 气息了,终于像个书香门第了。 ” 他说完,像个孩子似的坐在了这堆书旁。 “ 没有带图的。 ” 妻子调侃了一句,就去厨房了。 怎么没有!科利亚真的找到了几本图画书,小时候姑妈亲自给他读过,有一只小灰鸭 小红帽一个士兵等。这几本书薄薄的,没多少页码。科利亚突然笑了起来,想起了故事 里那个士兵是怎么在一个吝啬的老太太家里用锤子煮 粥的。 科利亚把这几本书摞在了一起,心想,给儿子讲是晚了,孙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呢。 他挪了
10、挪身子,又翻弄起各种文学典籍。他拿起一本涅克拉索夫的诗集使劲儿回忆了半天,也就记得在中学教学大纲中有那首大门前的沉思。普希金的诗还算强点儿,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他零零碎碎地记得几个片段,可也都是两三行而已。 科利亚着实埋怨了一番自己没文化,刚要潜心阅读,填补一下大脑的空白,妻子就喊他把那台洗衣机先拖走扔掉。 他们举家迁入后,科利亚立刻叫来了一位师傅,让他测量了一下墙上要定做的书柜的尺 寸,计算了定做费用。那位师 傅很快就给出了预算,但科利亚家的第一笔支出买的却是一台新电视机。他们选的那台电视机大得简直就像一块电影银幕,于是这些书暂时被挪到另一面墙边去了。一个月后,妻子又买了一套床具,那套床具实在
11、太宽太大了,这些书只好又换了地方。又过了一个月,妻子偶然在一个展销会上买到了一套壁柜,带梳妆台,梳妆台镜子上方还安装着一盏镜前灯。 “ 儿子, ” 科利亚恳求道, “ 把这些书放在你的房间里吧,能占一整面墙,看着多有文化。 ” “ 什么? ” 儿子把一只耳塞从耳朵里拿出来说, “ 不行,我这整面墙上就挂一辆自行车。你 还是给我买电子书吧 ,最好是 一部新款的 iPad。 ” 儿子说完又把耳塞塞进耳朵,伴着音乐迈着舞步走了。 “ 怎么搞的! ” 科利亚把这些书一摞摞地塞进了电视机对面的角落里,百思不得其解。 “ 原 来我们一家三口在一个房间里都住得下,可现在一整套房子竟然连一本书都放不下了。老婆
12、! ” 3 他怒吼道, “ 我们家就不能有点儿文化吗? ” “ 那就看第五频道的文化台吧! ” 妻子回敬道。 后来科利亚出差了两个星期。他回来时,姑妈的那些书已经没了踪影。他出差的时候, 妻子发了一则启事: “ 藏书出售,传世经典。 ” 书当天就被人运走了,而卖书的钱妻子则买了一套小转角沙发,正好摆 在了电视机对面。科利亚难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像从前一样该怎么过 就怎么过了,不再想什么文化。 (有删改 )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科利亚的妻子看来,他们能够继承姑妈的一套房子是上天对他们受折磨的补偿,而 与姑妈没有任何关系,由此可知她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
13、B. 科利亚的姑妈去世,他非常难过,决心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用来安放姑妈留下来的 那些书,表现了他对姑妈的怀念。 C. 小说中的 “ 姑妈 ” 是次要人物,她一生从教,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人,和科利亚夫妇 形成鲜明对比,有 利于突出主旨。 D. 科利亚想把姑妈的书放到儿子的房间,但遭到了儿子的拒绝,儿子追求的是流行,他 对传统的纸质书籍是排斥、抵触的。 5.哪些地方体现了科利亚 “ 没文化 ” ?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回答。 6.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 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他的一生,极其认真。 朱自清写作时,往往要先细心斟酌后才会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但因为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 500 字。 所以,他的清贫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写得太慢。荷塘月色中提到了蝉鸣。有人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他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后来 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为此,朱自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