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壕吏杜甫一位冷静的旁观者 一颗炽热的爱国心杜甫简介l 杜甫(712770),字 ,自称 ,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l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期,其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被誉为“”。他也被后世尊为“”。子美少陵野老现实诗史诗圣石壕史石壕史的写作背景是唐朝的写作背景是唐朝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时期时期。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
2、、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杜甫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杜甫做了什么杜甫您好,有人质疑您作为一名官员,杜甫您好,有人质疑您作为一名官员,面对此情此景却没有替老妇求情,当面对此情此景却没有替老妇求情,当老妇被带走时也未出面阻止,您是否老妇被带走时也未出面阻止,您是否真的和那些捉人的官吏一样冷漠无情?真的和那些捉人的官吏一样冷漠无情?杜甫做了什么漂泊西南时深夜辗转难以成眠他感慨:漂泊西南时深夜辗转难以成眠他感慨:困局长安时目睹国都破败之景他悲叹:困局长安时目睹国都破败
3、之景他悲叹:茅屋漏雨长夜沾湿他喊出豪言壮语:茅屋漏雨长夜沾湿他喊出豪言壮语:回乡探亲时看到骄奢淫逸的权贵们他怒吼:回乡探亲时看到骄奢淫逸的权贵们他怒吼: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这源于作者内心的复杂矛盾。老妇一家的苦难命运激起了作者的深切同情。同时,尽管老妇应征是被逼无奈,但是作者仍旧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牺牲精神,因为他自己是支持唐王朝进行这场平叛战争的,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然而牺牲的具体方式是战争所迫,差役所胁,这又是他难以
4、接受,甚至想要控诉的。这种矛盾的内心世界难以表达,所以他耳听幽咽,夜久未眠,却没办法成为故事的主角,为老妇一家解决问题,只能成为一个近距离的旁观者。“忧国”与“忧民”的矛盾悲个体生存与忧民族命运的矛盾暮投暮投/石壕村,有吏石壕村,有吏/夜捉夜捉人。老翁人。老翁/逾墙走,老妇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出门看。吏呼吏呼/一何一何怒!妇怒!妇啼啼/一何一何苦!听苦!听妇妇/前致词:三男前致词:三男/邺城戍。邺城戍。一男一男/附书至,二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长已矣!室中室中/更无人,惟有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母未去,出入/
5、无完裙。无完裙。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力虽衰,请从/吏夜吏夜归,急归,急应应/河阳役,犹得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备晨炊。夜久夜久/语声绝,如闻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老翁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杜甫看到了什么诵读指导:诵读指导:这是一首古体诗,全诗可这是一首古体诗,全诗可按照按照“二三二三”式朗读。式朗读。五言古诗:五言古诗: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诗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灵活自由,全篇均由不讲平仄,用韵灵活自由,全篇均由五字句构成。五字句构成。u 结合注释
6、,读通大意石壕吏暮暮投投石壕村,有石壕村,有吏吏夜夜捉人。老翁捉人。老翁逾逾墙墙走走,老妇出门看。,老妇出门看。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有差役在夜里来抓人。老头儿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有差役在夜里来抓人。老头儿越墙逃走了,老妇人出门察看。越墙逃走了,老妇人出门察看。译 文越过。越过。投宿。投宿。官吏,低级官员,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差役。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在夜里。跑,这里指逃跑跑,这里指逃跑 吏呼吏呼一何一何怒怒!妇啼一何!妇啼一何苦苦!听妇听妇前前致词致词:三男邺城:三男邺城戍戍。一男。一男附书至附书至,二男二男新新战死。存者战死。存者且且
7、偷生偷生,死者,死者长长已已矣!矣!差役大声吆喝多么凶狠!老妇人哭哭啼啼多么凄苦!差役大声吆喝多么凶狠!老妇人哭哭啼啼多么凄苦!听见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我的)三个儿子都在邺城防听见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我的)三个儿子都在邺城防守。一个儿子(托人)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最近阵亡。活着的守。一个儿子(托人)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最近阵亡。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生命永远结束了!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生命永远结束了!译 文防守。防守。多么。多么。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捎信回来。捎信回来。最近。最近。停止,这里指停止,这里指生
8、命结束。生命结束。恼怒,凶猛,粗暴,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这里指凶狠。凄苦。凄苦。且,姑且,暂且。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偷生,苟且活着。永远永远室中室中更无人更无人,惟有,惟有乳下孙乳下孙。有孙母未去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出入无完裙完裙。老妪老妪力虽衰,请力虽衰,请从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犹得备备晨炊。晨炊。还在吃奶的孙子。还在吃奶的孙子。完整的衣服。裙,完整的衣服。裙,这里泛指衣服。这里泛指衣服。(因为)有孙子在,(所(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老妇。老妇。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有孙子在
9、,他的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我)虽年老力衰,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我)虽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连夜跟你们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但)请允许我连夜跟你们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早饭。备早饭。译 文家中。家中。再没有别的再没有别的(男)人了。(男)人了。更,再。更,再。跟从,跟随。跟从,跟随。还能够。得:能够。还能够。得:能够。准备准备夜久语声夜久语声绝绝,如闻泣,如闻泣幽咽幽咽。天明。天明登登前途前途,独与老翁别。,独与老翁别。形容低微、断续的
10、哭声。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有泪无声为“泣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哭声哽塞低沉为“咽咽”。夜深了,说话声消失,隐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天亮夜深了,说话声消失,隐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我)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登程赶路的时候,(我)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译 文停止。停止。登,踏上。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前途,前行的道路。总领全文总领全文我们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首叙事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结合文章内容完成表格(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起因起因发展发展经过经过结果结果时时间间地地点点人人物物暮暮石壕村石壕村吏、老妇、吏、老妇、老翁老翁有吏夜捉人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翁
11、逾墙走,听妇前致辞听妇前致辞天明登前途,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独与老翁别。请从吏夜归请从吏夜归 “逾墙走逾墙走”,写出了差役夜,写出了差役夜捉壮丁,百姓惶恐不安的景象,捉壮丁,百姓惶恐不安的景象,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捉捉”字暗示当时老百姓都不愿意去当兵,字暗示当时老百姓都不愿意去当兵,但是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采取捉的方式,式,强迫百姓当兵强迫百姓当兵,表现了官吏们的凶残和表现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霸道。为何不是“点兵”“招兵”“征兵”“独独”字暗示了老妇字暗示了老妇已被带走,老翁已回到家已被带走,老翁已回到家中。表达诗人同情、悲愤中
12、。表达诗人同情、悲愤之情。之情。杜甫看到了什么l 石壕吏被隐藏在老妇的哭诉中,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将对话补充石壕吏被隐藏在老妇的哭诉中,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将对话补充完整,可以增加一点神态与动作,完整,可以增加一点神态与动作,3 3分钟后邀请同学扮演角色。分钟后邀请同学扮演角色。吏问:“”妇答:“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吏问:“”妇答:“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吏问:“”妇答:“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你家的男人都哪儿去了?快让他们出来!啰嗦什么!还有什么人?!速速报上来!那也不行!还有什么人可以充军
13、!必须有一个人和我们走!官吏步步逼问,直至老妇人主动承担起应征 诗人在写这首沉重、悲哀的诗歌的时候,其实也把一个诗人在写这首沉重、悲哀的诗歌的时候,其实也把一个能够体现他所看到的人生味道的词放在了诗句中,你们能够体现他所看到的人生味道的词放在了诗句中,你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吗?“苦苦”“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但苦,而且苦的无以复加,苦不堪言!杜甫看到了什么丧子之苦丧子之苦困窘之苦困窘之苦应征之苦应征之苦“三男城戊。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
14、的老妇的“苦苦”体现在何处?体现在何处?杜甫看到了什么夜:工作辛苦,夜以继日夜:工作辛苦,夜以继日杜甫看到了什么相关原文相关原文石壕吏之石壕吏之“怒怒”有吏夜捉人吏呼一何怒急应河阳役 在这首诗中,在这首诗中,“怒怒”还可以作何解?请结合文本,联系还可以作何解?请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分析生活,分析“吏吏”的处境,陈述你选择该种含义的理由。的处境,陈述你选择该种含义的理由。夜:工作辛苦,夜以继日夜:工作辛苦,夜以继日捉:不是有序征兵,而是已无兵可征捉:不是有序征兵,而是已无兵可征呼:嗓门加大,工作不被理解呼:嗓门加大,工作不被理解急: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急: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老翁老翁三子三子儿媳儿媳
15、孙子孙子苦苦晚年丧子、体弱逾墙、老伴被捉、晚景凄凉战场牺牲、苟且残存青年丧夫、孤苦无依、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幼年丧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除了妇苦、吏苦,还有谁苦?除了妇苦、吏苦,还有谁苦?杜甫看到了什么以天地为熔炉,以战争为薪火,烹煮万民 诗歌中对于“石壕吏”的描写是明写还是暗写?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该是差役,但诗人对他用了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该是差役,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暗写,一出场只用一出场只用“吏呼一何怒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入“幕后幕后”。诗人为何不直接描写“石壕吏”,而是通过老妪的致词来表现石壕吏的形象?用暗示的手法来用暗示的手法来反衬反衬石壕吏的狰狞面目。石壕吏的狰狞面目。诗里没有叙述差役讲的半句话,但我们从老诗里没有叙述差役讲的半句话,但我们从老妪的回话中已经可以看出他那妪的回话中已经可以看出他那凶横残暴凶横残暴的嘴的嘴脸。他一直逼着老妇自己出头承担才罢休。脸。他一直逼着老妇自己出头承担才罢休。杜甫看到了什么通过杜甫的描述,我们透过他的双眼看到了:通过杜甫的描述,我们透过他的双眼看到了:征兵制度下百姓苦难的命运 官吏征兵时的凶横、蛮横、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