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学业质量评价(限时: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25 分) 班级举行“尊师爱师”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完成1、2 题。1. 下面是小荣写的一段赞美老师的话,请你读后完成(1)(2)题。(6 分)每当面对困难,感到无力时,老师总是那个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的人。老师的教诲,如同阳光般温暖,吞sh 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和迷茫老师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不再_(A. 茫然无措 B. 措手不及)。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逐渐变得成熟,稚气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坚定和自信。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如同航行的小舟,而老师则是那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确凿无
2、疑的是,没有老师的悉心教诲,我们难以在知识的云xio 中翱翔。老师不仅给我们传授知识,更在无形中塑造着我们的品格。(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 分)吞sh( ) 云xio( ) 稚( )气 确凿( )(2)下面是同学们对小荣所写语段的讨论,其中说法有误的是( )(2 分)小思: “” 处的前后句都在表述老师带给学生的影响,而且句式相似,因此“”里应填分号。小慧:横线处应该选用“茫然无措”,“措手不及”意为临时来不及应付,与语境不符。小敏:给这段话加个内敛深沉的背景音乐会更有演讲效果。2. 班里请来毕业的学长做演讲,说说与老师之间的故事。下面是学长演讲稿的节选内容,请你找出演讲稿中的
3、病句,并说说修改意见。(2 分)李老师把大道理、小道理都和我讲了。A. 为了能说服我,很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李老师兄弟共六人,家中很贫困,他刻苦学习,考上了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当了老师。B. 通过努力学习,他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为父母分了忧,争了光。C. 李老师陪着我慢慢地走着说着,一直把我送到了我们村村口。D. 月光下,我和李老师挥手告别。那个难忘的月夜,令我终生受益。_句有语病,修改意见:_ _3. 论语中的哲思浸润于校园点滴之中,学校展出“论语文化栏”,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7 分)【品读语录】以下是论语文化栏中展示的语句,请你填写。(8 分)(1)在生活中,我们应
4、当时刻保持一颗谦逊好学的心,善于发现和学习他人的优点,同时也要勇于面对和改正自己的不足,铭记“_,_”的教诲,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2)当我们的见解、才能或努力未被人所知时,若能做到不生气、不怨恨,而是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_,_?”这本就是一种理解他人的高尚品质。(3)在2500 多年前,孔子站在河边,发出了这样的感慨:“_,_。”告诉我们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4)兴趣是激励学习最好的老师。“_,_”,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交流探讨】(5)以下是小语和小文关于论语的交流,请你补全对话。(7 分)小语:
5、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_和_合称为“四书”。小文:它作为一部优秀的_体散文集,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名言。小语:我还知道它是记录_的一部书。小文:论语中有一些古人称年龄时用的称谓,如“而立” “_” “ _” “ _”分别指人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小语:论语中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探究和学习的地方呢,我们要认真研读啊!(6)小德发现论语十二章中有很多词使用频率较高,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B. 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 温故而知新 博学而笃志 D. 学而时习之 传不习乎
6、二、整本书阅读(10 分)4. 爱华中学举行“培养栋梁之材”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 任务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所谓“三味”,是指读古代典籍带给人的感受,“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你读过的朝花夕拾带给你怎样的味道呢?请写下你的读书感受。(2 分)(2) 任务二 在鲁迅先生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之路上,老师对他的影响很大。请根据你对鲁迅及其作品的了解,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3 分)老师相关情节人物特点_ _方正、质朴、博学、宽容、和蔼、严而不厉藤野先生_ _教学严谨,正直热情,没有民族偏见(3) 任务三 在朝花夕拾中,有几篇文章涉及儿童教育问题,有些
7、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请你结合其中的一篇作品,说说鲁迅的教育思想。(5 分)示例:五猖会写“我”儿时兴高采烈地准备去看五猖会,却在临出发时,被父亲强制要求背鉴略。鲁迅借此表达了家长应当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尊重孩子天性的教育思想。三、阅读理解(35 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5 分)论语三则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注释】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女:同“汝”,第二人称代词,你。愤:憋闷,从中渴望通
8、达而未能实现。悱(fi):想说却不能恰当地说出来。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2)是以谓之“文”也6. 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限划一处)(2 分)(1)举 一 隅 不 以 三 隅 反(2)诲 女 知 之 乎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 分)(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 分)8. 这三则语录分别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3 分)9. 孔子从哪两个方面回答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回答的目的是什么?(4 分)(二)2024 龙岩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20 分)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9、萧 红鲁迅先生吃的是清茶,其余不吃别的饮料。咖啡、可可、牛奶、汽水之类,家里都不预备。鲁迅先生备有两种纸烟,一种价钱贵的,一种便宜的。便宜的是绿听子的,我不认识那是什么牌子,只记得烟头上带着黄纸的嘴,每五十支的价钱大概是四角到五角,是鲁迅先生自己平日用的。另一种是白听子的,是前门烟,用来招待客人的,白听烟放在鲁迅先生书桌的抽屉里。有客人来鲁迅先生就下楼,把它带到楼下去,客人走了,又带回楼上来照样放在抽屉里。鲁迅先生家里生客人很少,几乎没有,尤其是住在他家里的人更没有。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在二楼上鲁迅先生的卧室里摆好了晚饭,围着桌子坐满了人。每逢星期六晚上都是这样的,周建人先生带着全家来拜访的。在
10、桌子边坐着一个很瘦的很高的穿着中国小背心的人,鲁迅先生介绍说:“这是一位同乡,是商人。”初看似乎对的,穿着中国裤子,头发剃得很短。当吃饭时,他还让别人酒,也给我倒一盅,态度很活泼,不大像个商人;等吃完了饭,又谈到伪自由书及二心集。这个商人,开明得很,在中国不常见。没有见过的就总不大放心。下一次是在楼下客厅后的方桌上吃晚饭,那天很晴,一阵阵地刮着热风,虽然黄昏了,客厅后还不昏黑。鲁迅先生是新剪的头发,还能记得桌上有一碗黄花鱼,大概是顺着鲁迅先生的口味,是用油煎的。鲁迅先生前面摆着一碗酒,酒碗是扁扁的,好像用做吃饭的饭碗。那位商人先生也能喝酒。他说蒙古人什么样,苗人什么样,从西藏经过时,那西藏女人
11、见了男人追她,她就如何如何。这商人可真怪,怎么专门走地方,而不做买卖?并且鲁迅先生的书他也全读过,一开口这个,一开口那个。并且海婴叫他X 先生,我一听那X 字就明白他是谁了。X 先生常常回去得很迟,从鲁迅先生家里出来,在弄堂里遇到了几次。有一天晚上X 先生从三楼下来,手里提着小箱子,身上穿着长袍子,站在鲁迅先生的面前,他说他要搬了。他告了辞,许先生送他下楼去了。这时候鲁迅先生在地板上绕了两个圈子,问我说: “你看他到底是商人吗?” “是的。”我说。鲁迅先生很有意思地在地板上走几步,而后向我说:“他是贩卖私货的商人,是贩卖精神上的”X 先生走过二万五千里回来的。鲁迅先生必得休息的,须藤老医生是这
12、样说的。可是鲁迅先生从此不但没有休息,并且脑子里所想的更多了,要做的事情都像非立刻就做不可,校海上述林的校样,印珂勒惠支的画,翻译死魂灵下部;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鲁迅先生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好,就更没有时间注意身体,所以要多做,赶快做。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以为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不以为然,后来读了鲁迅先生死的那篇文章才了然了。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工作的时间没有几年了,死了是不要紧的,只要留给人类更多,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不久书桌上德文字典和日文字典都摆起来了,果戈理的死魂灵,又开始翻译了。鲁迅先生的身体不大好,容易伤风,伤风之后,照常要陪客人,
13、回信,校稿子。所以伤风之后总要拖下去一个月或半个月的。瞿秋白的海上述林校样,1935 年冬,1936 年的春天,鲁迅先生不断地校着,几十万字的校样,要看三遍,而印刷所送校样来总是十页八页的,并不是统统一道地送来,所以鲁迅先生不断地被这校样催索着,鲁迅先生竟说: “看吧,一边陪着你们谈话,一边看校样的,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有时客人来了,鲁迅先生一边说着笑话,一边放下了笔。有的时候鲁迅先生也说:“就剩几个字了请坐一坐”1935 年冬天许先生说:“周先生的身体是不如从前了。”(文章有删改)10.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领军人物,小延对他敬爱有加。在阅读完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她找到了以上内容并
14、做了如下批注。请你找出其中理解有误的一项( )(4 分)A.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 鲁迅先生平常只喝清茶,但在X 先生拜访的时候鲁迅先生前面却摆着一碗酒,足见鲁迅先生对与X 先生会面的重视。C. 鲁迅先生晚年身体欠佳,却不遵医嘱,不好好休息,反而夜以继日地工作,其中原委,可以从他的文章死中找到。D. 有时客人来了,鲁迅有失招待,反而让客人等他校对完稿件,显示出他对工作的专注,也解释了为什么“家里生客人很少”。11. 萧红是个很会“写”的作家,小延很认同这个评价。她找到了文章中几处值得玩味的句子,请你根据括号中的思路,简要分析。(4 分)(1)他是贩
15、卖私货的商人,是贩卖精神上的(“私货”这个词语用得真妙,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鲁迅先生不断地被这校样催索着,鲁迅先生竟说(“竟”本是个可有可无的副词,但在这里却颇有深意。该如何理解?)12. 人们都说鲁迅伟大,也许这种“伟大”在他人的眼中更见其真。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鲁迅先生的“伟大”之处。(6 分)13. 小延的几个同学不太喜欢这篇文章,认为萧红“缺乏文采”“叙事散乱”“写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感情”。小延不同意,你也不同意。请你替萧红辩白一下。(4 分)14. 谈到鲁迅,小延不禁想起读过的名著朝花夕拾,其中有些情节令她难忘(1)比如,阿长把山海经念成了“_”。(2)还比如,作
16、品里回忆了两位背景迥异,却都令鲁迅受益匪浅的老师:一位是三味书屋的_;另一位则是日本仙台医专的藤野先生。(2 分)四、写作(50 分)15. 2024 苏州期末 在鲁迅先生童年的时光里,长妈妈和山海经是一道光,在他心里种下善与美;而后来,在萧红苦难的岁月里,鲁迅先生又成为一道光,照亮她心头的黑暗,给予她希望与温暖。直到今天,我们还能从无数的人身上看见“光”,从无数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发现这样珍贵的“光”。请以照在生命里的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 字的文章。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第三单元学业质量评价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 (1)噬 霄 zh
17、zo(2)小敏【点拨】选段是对老师的赞美与感恩,“加个内敛深沉的背景音乐”不合适。2. A 在句前加上“他”。3. (1)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2)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3)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中庸 孟子 语录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不惑 知天命 耳顺(6)D【点拨】A 项,动词,了解/ 动词,得到。B 项,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C 项,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并列。D 项,都为动词,温习。二、整本书阅读4. (1)示例:读朝花夕拾如品味小吃,每一篇目都有不同的味道,读完后细细品味,余味无穷。(2)寿
18、镜吾先生行礼拜师、问“怪哉”虫、大声读书为“我”添改讲义、修正解剖图等(3)示例一:二十四孝图写到了当时供给孩子的书籍形式粗拙,故事虚伪,有的甚至违背人性。鲁迅借此表达儿童读物要内容健康、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育思想。示例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到“我”在三味书屋读书时问先生“怪哉”这虫怎么回事,先生不高兴,表达了“我”的失望与不满。鲁迅借此表达了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保护并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思想。【点拨】从所给的示例可知,要先结合篇章中涉及儿童教育的具体内容,再来谈鲁迅想要表达的教育思想,如尊重孩子的天性、保护并激发孩子的想象力等。三、阅读理解(一)5. (1)为什么
19、(2)因此6. (1)举 一 隅不 以 三 隅 反(2)诲 女 / 知 之 乎【点拨】(1)根据句意“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几个方面的东西”可知,应在“举一隅”之后停顿;(2)根据句意“教导你的内容都知道了吧”可知,应在“诲女”之后停顿。7. (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有智慧。(2)不到他心中渴望通达而自己不能实现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不能恰当地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点拨】句(1)重点词有:为,就是;前几个“知”,知道;最后一个“知”,同“智”,智慧;句(2)重点词有:愤,憋闷,心中渴望通达而未能实现;启,开导;悱,想说却不能恰当地说出来
20、;发,启发。8. 第一则,孔子认为要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第三则,孔子认为学习要向别人虚心请教。这两则都是论述学习态度的。第二则,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适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9. 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孔文子虚心求教。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此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点拨】从孔子答话中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孔文子能称之为“文”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敏而好学;二是他虚心求教。目的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二是教育他的弟子要像孔文子一样做到勤奋好学,虚
21、心求教。【参考译文】孔子说:“由,教导你的内容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有智慧。”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心中渴望通达而自己不能实现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不能恰当地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几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勤勉好学,不以向比他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给他文的谥号。”(二)10. D【点拨】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D. 有误,“家里生客人很少”与鲁迅对工作专注没有必然联系,选项牵强附会地制造了一种因果逻辑。故选D。11. (1)运用了比喻的
22、修辞手法,将共产主义思想比作“私货”,写出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在国民党统治下的艰难处境,也表现出X 先生对传播先进思想的无畏和坚定而决绝的意志。【点拨】本题考查词语赏析。根据第段“X 先生走过二万五千里回来的”可以判断出X 先生是一个共产主义者,因此“私货”在这里指共产主义思想,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共产主义思想比作“私货”,写出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在国民党统治下的艰难处境,也表现出X先生对传播先进思想的无畏和坚定而决绝的意志。(2)“竟”是“竟然”的意思,既写出了“我”对鲁迅先生面对催索的答复的惊讶,表现了“我”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也写出了鲁迅先生对工作的负责、专注、勤勉。【点拨】联系第段“
23、看吧,一边陪着你们谈话,一边看校样的,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可知,文章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工作的负责、专注、勤勉,“竟”写出了“我”对鲁迅先生面对催索的答复的惊讶,表现了“我”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12. 鲁迅先生抽烟选用相对便宜的,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生活俭朴、简省的人。鲁迅先生招待X 先生时,行为、言谈上都透露出一种尊敬,可见鲁迅先生对共产主义的认同,是一个思想开明、追求进步的人。鲁迅先生身体抱恙,却依旧笔耕不辍,希望给人类留下更多,可见他心怀天下人民,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是一个大公无私、甘于牺牲的人。【点拨】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第段中的“鲁迅先生备有两种纸烟,一种价钱贵的,一种便宜的
24、。便宜的是绿听子的,我不认识那是什么牌子,只记得烟头上带着黄纸的嘴,每五十支的价钱大概是四角到五角,是鲁迅先生自己平日用的”可知,鲁迅先生是一个生活俭朴、简省的人。根据第段鲁迅先生款待X 先生时,行为、言谈上都透露出一种尊敬,可见鲁迅先生对共产主义的认同,是一个思想开明、追求进步的人。根据第段中的“鲁迅先生必得休息的,须藤老医生是这样说的。可是鲁迅先生从此不但没有休息,并且脑子里所想的更多了,要做的事情都像非立刻就做不可”,第段中的“鲁迅先生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好,就更没有时间注意身体,所以要多做,赶快做”和第段“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工作的时间没有几年了,死了是不要紧的,只要留给人类更多
25、,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等内容可知,鲁迅先生身体抱恙,却依旧笔耕不辍,希望给人类留下更多,可见他心怀天下人民,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是一个大公无私、甘于牺牲的人。13. 示例:萧红的文章语言风格感性细腻,平实自然,如话家常却感人至深,并非“缺乏文采”。萧红以鲁迅的生活细节为线索进行勾连,又以对鲁迅的尊敬、爱戴、怀念、赞颂等情感进行串联,情感主旨明确,并非“叙事散乱”“没有感情”。萧红从细微处展现鲁迅的伟大品格,不仅体现出对鲁迅的深刻了解,还展现出鲁迅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另一面,因此文中记叙的事件并非“鸡毛蒜皮的小事”。14. (1)三哼经 (2)寿镜吾先生【点拨】本题考查名著知识。(1)在阿长与山海经
26、中,“我”渴望得到山海经,阿长给“我”买了山海经,目不识丁的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2)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求学时的老师是寿镜吾先生。他是一个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四、写作15.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命题作文。一、审题。题目中的“光”是中心词,是写作的重点。“光”比喻精神力量,其特征为温暖、明亮、热情。“光”温暖人心,驱散阴霾,鼓舞斗志,催人奋进。作文立意可以是亲情的力量、关爱的力量、文学的力量,也可以是其他的精神力量。二、选材。(1)从家庭方面选材:在家里,父亲一个欣赏的眼神,母亲一声关切的叮嘱,都是慈爱的光。可以由此赞颂父母之爱,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2)从学校方面选材:同学之间的友
27、爱;班主任跟你的倾心交谈;语文老师对你作文的精心指导;生活老师对你的照顾等,都是关爱的光。可以由此赞美校园的和谐,也可表达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光”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更可以是一种精神,任意选择一个方面进行写作,力求真实,追求新颖。文章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例文:照在生命里的光“唉”我握着一份侥幸及格的试卷,缓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阳光穿透树叶,正好落在分数栏的位置。我的心沉了下来。终于走到了家门口,我不由得发出一阵苦笑。“嘭嘭”此时的我正无力地拍打着书桌。历史,是我的软肋。那些地名、日期在我的脑海里就如同一盘散沙。再看看外面,已经开始下雨,正符合此时我的心情迷茫和徘徊。这
28、时,爸爸走进来和我聊天,我静静地等待着他来询问我的成绩。可爸爸似乎看出了什么,只说让我陪着他去阳台上坐坐。阳台上,空气很是清新,雨后天边也挂上了一道弯弯的彩虹。阳台上种植的花儿都显得生机勃勃。爸爸指着那朵开得最艳的花儿,说:“孩子,你看!这花儿美吗?”我毫不犹豫地说:“是的,花儿很美。”爸爸又说:“你再仔细看看。”我走过去仔细看,突然发现,那饱满的花瓣下,也有已经枯萎了的花瓣。“啊!”我不经意间叫出了声。我突然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爸爸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没有哪一朵花是十全十美的,但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不也一样绚丽多彩吗?”我看着那朵花,心中的难过已荡然无存。我知道,我不一定是最优
29、秀的,但是,我可以做到更优秀。爸爸看着豁然开朗的我,笑着说:“如果你想提高历史成绩,可以在历史上面多下功夫,但其他学科也不要落下!”我点点头,回了房间。我又重新返回阳台,将那盆花搬进屋里,放在窗户边。我知道花儿和我一样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我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提升自己。每当我拿起那张刚刚及格的历史试卷,想到爸爸说的话,就会感到有一缕阳光,照进了我的心里。爸爸的话,是指引我走出失望的明灯,更是我生命里的阳光,使我感到无比的温暖。总评 本文中将爸爸的话比作“生命里的阳光”,照耀着作者内心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阴霾,让作者走出沮丧与失落,走向光明。文章中心突出,线索分明。文章环境描写细致、生动,不仅烘托了人物心情,也推动了情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