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谦让中的和谐美:《搭石》赏读.docx

上传人(卖家):丹乡武阿哥 文档编号:7690412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助、谦让中的和谐美:《搭石》赏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互助、谦让中的和谐美:《搭石》赏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互助、谦让中的和谐美:《搭石》赏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互助、谦让中的和谐美:《搭石》赏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互助、谦让中的和谐美:《搭石》赏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互助、谦让中的和谐美:搭石赏读在小学语文课文学习中,通过课文中的故事、人物来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热情谦让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培养小学生的乐观、助人为乐、互帮互助以及谦让的品质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但能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也能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搭石这篇课文,描写的是一幅乡村和谐、自然的美好画面,呈现出淳朴美好的乡土民风、乡情乡音,也把人与人之间自然而然的互助、谦让表现得非常自然、和谐,让读者看到人性的美。本文,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这篇课文,希望能带领学生发现课文中更多美好的东西,从而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提升学生品质,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一、

2、介绍拱石,做好铺垫在文章的写作中有的开门见山,有的婉转铺垫,都各有各的用意与表达目的,各有各的优点与缺点。搭石这篇课文在笔者看来介绍搭石的第1自然段就是铺垫。“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这句为搭搭石的必要性做了铺垫,也是引出下文的过渡句。还有,“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看似是过渡句,但已经触及课文的灵魂。搭石在作者的眼里如果只是一道普通的美丽风景,没有寓意,那就不可言志、抒情,那这道风景就没有抒写的必要性了。作者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不但因为在物理空间中,搭石与小河合二为一,成了一道自然风景,还因为在搭石上来来往往地走着“出工、收工、赶集、访友”的人们,还有人们互相礼

3、让的美好瞬间,互相回头问候、打招呼的和谐画面。自然在“这道风景”中也少不了有些人在走过搭石的过程中偶尔停下脚步,踩两下搭石看看是否稳妥,或者捡起合适的搭石摆在某个“缺口”处等,这些景或许才是“家乡的一道风景”,是作者要写的风景与要传递的美好。人如果没有了情感,就失去了灵魂与温暖。景也是一样的,在我们的生活中看到的每一处景,只要你细究、细品,它都是有语言、有故事、有意境的,如果景只是景,它势必显单调、枯燥。我们看搭石中的配图(见图1),搭石长长地摆在那里,如果没有走在它上面的那些“出工、收工、赶集、访友”的乡亲们,它只是几块石头,或者几块被排列整齐的石头而已。因为它有了人与人的和谐、情与情的融合

4、,作者才有了抒写的必要,才让我们在读的过程中被吸引、被感染。这张关于搭石的如果没有背后的故事,就没什么可写的内容。搭石中的乡亲们互帮互助的和谐画面赋予它一些意义,这既是文章的内涵,也是抒写者的责任给一个事物另一种生命。二、摆放搭石,突出品质“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很多学生对自己所走的桥与路、所住的房屋、所穿的衣服以及干净的生活环境都习以为常,似乎忘记了这些背后还有人为之付出努力。在生活、学习的压力下,学生的内心被裹上厚厚的茧,对一些事物变得迟钝,失去洞察力。搭石这篇文章字里行间都在提醒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的确,搭石中把那种人们都习以为常地忽视了的看见“搭石”,用点点

5、滴滴的语言巧妙、自然地展现在了读者前面,如“如果别处都有搭石人们会责备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这让人似乎看到乡亲们低头弯腰,认真、仔细摆放搭石的情景。尤其是对老人摆放搭石的描写,就像娓娓道来的家常,我们仿佛看到他们在搭石上走过时发现搭石松了,可能会想到他人走过来时不安全,会不假思索地停下急急赶路的脚步,在附近找来与原有搭石相符的条石,小心翼翼地摆放上,还不放心,还要来回走上几回,把它踩实了,踏牢了,确定它安全了,才离开。这种细腻感情的流露,让读者自然而地受到了乡亲助人的格局与品质。这些才是搭石中能触及人内心的东西,也是搭石传递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就是我们中华优

6、秀传统文化中默默奉献的精神。不要说毫不利己,至少在每个人在为己的同时,也要有助人的心理,世界才会更美好。这也是搭石这篇课文传递出来的最重要的一种意义。这种奉献精神、可贵品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在学生的思想意识里,对于学生人格与品质的形成非常重要,也能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出积极、阳光的新时代少年。三、紧走搭石,显示人性和谐“紧走搭石慢过桥。”搭石这篇课文中传递的几种乡亲们相处的一些细节,让“家乡”充满了温暖,让乡亲之间流动着的温度。首先,表面上自然环境的约束。从“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这一句话看来,是人们为了保持平衡,不让自己掉下河去,不得不快速地走过搭石。这好像是

7、在铺垫,又好像在透露人的一种本能,似乎没有多少情感,但却有一种和谐、默契的情感呼之欲出。其次,是一种心理、情感上的约束。我们经常说四个字约定俗成,其实这种约定俗成也是要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谦让之上。“家乡”因为有那样一条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都要经过的河,就有那么一排搭石。因为有了这排搭石,久而久之,人们不但养成了自觉整理搭石、维护搭石的习惯,还养成了紧走搭石的习惯。紧走搭石不只是为自己的安全考虑,也是为迎面走来的人让路,或者为后面跟着的人方便。如“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就会掉进水里。”这种看似平常的抬脚、落脚、快走中,有着“家乡”人的谦让和爱在其中,正因为有了这种谦让、爱心,才不会在

8、过搭石的时候担心谁踩着谁,谁碰着谁,更不会担心谁会掉进河里。你瞧,那种默契,怎一个“美”字了得?最后,心理的美映射到行为的美。“家乡”的搭石本来就是一条路,一条普普通通、你踩他踏的路。可是因为“家乡”人们之间的默契、谦让,让搭石静时像一幅画,动时像一首和谐的音乐,如: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那情景,倒映在清波漾漾中,人影绰绰,再加上“家乡”人相互间的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个伸手,一个谦让,试想一下:那该形成一幅怎样动静结合、协调有序的画,该是一幅怎样美丽、动人的画?搭石之所以被作者写成文章,或许真不只是其在外形与物理上的存在,而是人与人通过

9、搭石形成的一种情感牵绊,让“家乡”有了和谐的温情,让读者对“搭石”有了向往之情。四、礼让于搭石,互帮互助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我们面对别人的礼让时总会说一声:“谢谢!”或者我们希望别人让一下,会说:“麻烦,请让一下。”但相反,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不懂礼让的人。比如,在公共场合排队的时候,有些人会插队,甚至为了插队找一堆理由,被别人反对这种不良行为时还骂骂咧咧,大打出手。这种人不但不能方便自己,也不会给别人带来方便。试想,如果走在“家乡”的搭石上,如果遇到这种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最终的结果不是谁先过去,谁后过去,而是双双掉进河里。所以,回头再看搭石中乡亲们的互相礼让于搭石上的

10、那种自然、默契,虽没有波澜壮阔的情感,但总有一股暖暖的东西会在心中流畅。如,“两个人面对面走来招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才相背而行。”还有“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这种习以为常、自然而然的行为让人感觉舒服、温暖。这样的“家乡”还有这样的“家乡的人们”,怎么能让人不爱、不挂念、不入文呢?当然,为了衬托“家乡”人这种礼让成自然的习惯,作者也在描写手法上做了设计。如文章中的两个“总”:“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也让文章的感情色彩更浓。我们来对比读一下:原文: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

11、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改文: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两段话基本一样,改文就少两个“总”字,但感情强度上,约定俗成的那种牵绊一下子就淡了很多。让人读起来会有猜测,有分歧,认为这个“家乡”的人不一定人人都这样、次次都这样,也不可能是人人都看到对面有人走来时就会停下,或者年轻人看到老人时自然而然地躬下身子背老人过河。而有了“总”字,一切顺理成章

12、,文章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深度,让读者在阅读时更有了温暖的感觉,有了美好的向往。这对于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是精神、思想、心灵上的最好教育,也是行为上最好的引导,更能影响学生。五、赞美搭石,情感联结正如课文中说:“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搭石从外在形象来说,它静静地躺在那里,但是因为有了它“家乡”的人与人间有了一种感情联接,有了一种温暖的传递。首先,“任人走,任人踏”,搭石躺在那里,像一个默默无闻的奉献者。这里搭石的形象与品质,何尝不是“家乡”人们的品质,或者是“家乡”人们一直欣赏和追求的品质呢?这种品质虽然无言,但是可以传染,可以升华,是一种力

13、量、温度,能让“家乡”的人们感到温暖,让读者感到温暖。其次,搭石默默地躺在河中间,在两岸乡村风景的衬托下,它像是一条漂亮又有温度、有力量的丝带,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起来的同时,还唤醒了人们的善良,扩散了“家乡”人与人之间的善意,进而让一种温暖的情感在人与人之间流淌,也让那些美好的品质,如主动搭石、礼让、背老人过搭石等,成了一种习惯成自然的行为,像一条清澈的河流淌在人们的心里;像一道美丽的风景在人们的眼里流动;像清澈的河水,皎洁的月亮,照亮“家乡”的情,也照亮了作者的爱,照亮了读者的心。搭石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作者刘章巧妙地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把搭石作为“家乡”人的一种情感载体,通过搭石、摆搭石、紧走搭石、礼让于搭石、赞美搭石这个过程,把“家乡”人的朴实、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传递出来,把乡亲们互相礼让,尊老爱幼的品质表达了出来,让读者感到淡淡的温暖充满内心,不禁对那个“家乡”,对“家乡”的搭石也充满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小学语文综合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互助、谦让中的和谐美:《搭石》赏读.docx)为本站会员(丹乡武阿哥)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