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7 2018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一月月考试题 一、 现代文阅读( 35 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地域歧视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齐国的晏婴出使楚国,楚玉当着他的面说齐人“善盗”,虽属故意羞辱,但也说明当时已存在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产生的前提是地域差异,即同区域间因种种原因存在着差异,如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想意识、风格习惯等各方面既有发达程度的不同,也有价值现念和习惯方面的不同。在这些差异中,以物质为主的方面有一定的客观标准,但以精神观念为 主的方面更多的是主观标准。例如中原的儒家从先秦时就强调“华
2、夷之辨” ,歧视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当时少数民族的发展水平的确落后于华夏诸族 ,但华夏人在精神上的优越感却只是一种虚幻的自信,并没有得到少数民族的认同。应该承认,贫穷和落后,特别是长时期的贫穷和落后,的确会造成当地人群的素质下降 ,滋生种种劣行恶习,甚至形成根深蒂固的习惯,反映在底层贫民中往往更加严重。 随着不同区域人口的流动,相互间的文明或野蛮、贫穷或富裕、先进或落后就会显现在对方面前 , 而相对野蛮、贫穷、落后的一方,一般处于弱势地位。尽管流动人口只是当地 人口的一部分 ,但 由于外界只与他们接触,对他们的印象也就成为对当地全部人口的印象 .所以,一个地方外迁或流出的人口的形象,往往会成为
3、整个地方的形象 .例如,北宋南宋之际 , 大批河南人随 宋室南迁,由于这批河南人中包括了皇族、高官、名流、巨商、富户,在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举足轻重,杭州人非但不敢歧视,还学着说河南话,以至今天的杭州方言还带北方味。但到大批河南人因天灾人祸四处逃荒时,河南人的优点往往被遮蔽了,操河南方言的人就成为被歧视的对象。 自古以来,一个地方的人受到歧视,基本上都是发生在这一地区由盛转衰、由富变贫 、由中心而边缘之后,当河南处于“天下之中” ,农业发达,商贾云集,洛阳、开封拥有首都或陪都地位之时,其他地方人既不会也不敢歧视河南人,还以能成为河南人为荣。今天全国不少家族都自称祖先是河南人 ,就显示了河南曾
4、经具有的无与伦比的地位。其实,其中不少人根本不是河南人,或者是从外地迁入河南,从此再也不提真正的祖籍。 在人口流动少、信息传播慢的条件下,优点和恶习的传播一般局限于同一地区,形成当地的文化特征。而这种特征一旦形成,就会长期存在。如经济上已经摆脱贫穷 ,但因贫穷形成的习惯还会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同样,外界对当地 的了解也会滞后,即使当地情况变了,原来的看法也不会轻易改变。 所以,要消除地域歧视,肯先应注意缩小地域间的差异 ,特别要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的发展。 其次,要在人口自由流动、信息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改变相互间片面、主观、滞后的认2 识。政府必须在法律上保证每个公民的平等权利,媒体要作客观、全面
5、的报道,注意引导。对被歧视者而言,一方面要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也要正视自身的缺点,自尊自强。 (节选自葛剑雄地城歧视再反思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楚王当着使者晏婴的面故意羞辱齐国,证明春秋时已存在地域歧视的现象,地域歧视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B.地域歧视产生的前提是不同区域间存在着在生活生产方式、思想意识、风俗习惯等各方面发达程度的差异以及价值观念、习惯方面的不同。 C.尽管少数民族不认同先秦时少数民族的发展水平落后于中原的华夏各族,但中原的儒家却通过强调“华夷之辨”获得精神上的优越感。 D.长时期的贫穷和落后 ,会造成当地
6、人群的素质下降,滋生种种劣行,甚至形成根深蒂固的习惯,反映在底层贫民中往往更加严重。 2.下 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于接触并接纳流动人口的外界来说,外界人员对处于弱势地位的那部分流动的人口的印象常会成为对流出人口所属全部人口的印象。 B.从历史地理看,宋朝时人们曾以做河南人为荣,今天的杭州方言还带北方味就是证明之一,当大批河南人逃难时,操河南方言的人开始受到歧视。 C.河南人受到歧视,是发生在河南这一地区从处于“天下之中”、洛阳、开封拥有首都或陪都地位 ,转为由富变贫,由中心而边缘之后。 D.河南具有重要地位时,全国不少根本不是河南人,从外地迁人河南的家族都曾自称袓
7、 先是河南人,近代以来 .他们再也不提祖籍是河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人口流动少、信息传播慢的条件下,优点和恶习的传播一般局限于经济文化同一的地区,形成同一的文化特征。 B.某地域因贫穷而形成的习惯会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外界对当地的了解也会滞后 ,原来的看法也不会轻易改变。 C.要消除地域歧视,首先应特别要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的发展 ,还要双方充分交流,改变片面、主观、滞后的认识。 D.消除地域歧视 ,需要政府在法律上予以保障,媒体注意引导,被歧视者要维权,也要正3 视 自身的 缺点,自尊自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4 分) 阅读下
8、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纸上故乡 邓琴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 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
9、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 “ 外乡人 ” 的烙印。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 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
10、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我想,穷尽我 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不谙世事的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
11、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 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家乡从此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 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聆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这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一触碰到这4 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中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
12、西。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 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 温暖。 (摘编自散文选刊 2015 年第 4 期 ) 4、 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 一 项是 (3 分 )( ) A 、 故乡给了 “ 我 ” 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激起 “ 我 ” 的思乡之情。 “ 我 ” 常在故乡记忆里寻找慰藉。 B 、 文中写孩子们学大人们采茶的情景,表现了故乡虽有贫穷苍白的一面,也有给生活增添乐趣的一面。 C 、 “ 我 ” 的家乡是革命老区,经历过苦难,受过战争的洗礼,它丰厚的红色文化浸润了这片土地。 D 、 文章首句和末句遥相呼应,强调故乡在 “
13、 我 ” 的文字书写中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作用,突出主题。 5、 文中说: “ 故乡给 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给我们的影响。 ” “ 精神层面的影响 ” 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 (5 分 ) _ _ 6、 根据文本,分析标题 “ 纸上故乡 ” 的含意。 (6 分 ) _ 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光明网): 中国拥有 3000 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 400 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但令人尴尬的是,这 400 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时间 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