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情境任务作文审题立意 导学案.docx

上传人(卖家):QXX 文档编号:7763808 上传时间:2024-08-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情境任务作文审题立意 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情境任务作文审题立意 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情境任务作文审题立意 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情境任务作文审题立意 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情境任务作文审题立意 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5届高三语文学科情境任务作文审题立意导学案编号 131 使用时间2024.7.26 编制人秦简称授课内容(1课时)班级 姓名 小组学习目标 情境任务作文的审题立意导学流程一、 【学习目标】1. 掌握情境任务作文的审题立意之法二、自主学习过程必备知识链接:1、任务情境类材料作文,是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此类作文的材料一般叙述事情,包括时事热点、普通事件和故事等,有特定的人物、完整的事件过程、明确的事件结果。要求考生在理解材料后,或由材料设定的特定情境,引发感想,谈人生感悟情境感悟型;或根据材料设定的交际情境,以特定的身份与特定的对象交流自己的感悟情境交际型。2、3、情境任务作文是近几年高

2、考较为青睐的一种命题样式。它由所给材料、情境任务、写作要求(“三自”“四不”)三部分组成。所谓审题,就是既审材料,又审情境任务,而且后者是重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情境任务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不少是多则或复合型材料,理解时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将复合型材料从时间、空间、属性等角度进行分类处理,找到碎片化材料的内在关联;对多则材料可以采取异中求同法,把握材料内容。二、 关键能力与方法(一)审准材料1综合材料,抓住核心概念、关键语句、重要对象等要素。2综合材料内容及相关要素,读懂材料内容。3分析材料,既要抓住关键语句,又不能忽视材料细节,需要“全面把握”。有些学生在阅读材料时,总会或多或少,或“一叶障目”

3、,或“丢三落四”,遗漏材料的部分内容,造成审题偏差。所以,大多数材料作文题,都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就是在提醒考生审题时切勿断章取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情境任务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不少是多则或复合型材料,理解时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将复合型材料从时间、空间、属性等角度进行分类处理,找到碎片化材料的内在关联;对多则材料可以采取异中求同法,把握材料内容。(二)审出情境任务1审准情境即试题给出了什么样的写作情境,或班级读书会,或国际交流大会,或毕业赠言等。2明确任务指令包括:明确内容指令、写作主体指令、读者对象指令、对话或文体指令。在完成前两项审题任务的基础上准确立意,多角度思考,多角度联系。(1)对于分

4、析材料时所得出的基本观点,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要素,进行多角度思考,深化认识。(2)联系时代、文化、个人等因素,进一步理清材料的内涵与现实意义,深入思考。(三)展现情境,落实任务1首先必须保证落实内容指令拟题要含“内容”任务。如2019年全国卷作文题,写作标题最好带“劳动”二字。开头点明“任务”。段段扣“任务”。行文过程中,要有任务意识,每段文字都要有回扣任务的关键词或主题词。结尾回扣“材料”,再次点明“任务”。2在具体情境中落实写作主体和读者对象指令3、找准“重点句”,由果溯因立意重点语句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如果作文题所给的是评述性材料,那么材料中一般都会有议论、抒情的语句,或出

5、现在叙述性文字之前,构成总分式;或出现在叙述性文字之后,构成分总式。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找准了它,就找到了思维的聚合点。找准重点句后,要进行由果溯因的追问,从纷繁的因果中找到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预见最切中要害或最具深远意义的结果和发展,让思维深入“人之所罕至”的“险远”之处。析“因”立意,把握因果链条,先立足于原材料所述事件的“果”,再去追溯,列举造成此“果”的种种“因”,最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如储存的论据材料和思想认识水平情况去择其一“因”进行立意。三、合作探究-剖析典例: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

6、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这道任务情境类材

7、料作文题,引导考生回顾百年党史,概略列举了节日、歌曲、作品、烈士、榜样五个方面,给出了多个关键信息,如党、人民、斗争、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有可为。审题时,应抓住这道作文题的重点句“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结合“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的要求,然后“由果溯因”多方追问:为什么青年在这个“可为”时代要“有为”?怎样才算是“有为”?如何做到“有为”?等等。且审题时不能脱离“可为”这一时代背景,因为个人要想“有为”,就离不开时代所提供的“可为”的环境。个人的“有为”只有在“可为”的环境中,才会有实现的可能;同时,每个人都是时代的

8、一朵浪花,其“有为”必须融入时代的大海,才会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故考生在立意时,应将时代之“可为”与个人之“有为”相联系,这样的立意才高远新颖。立意(1)在大有可为的时代书写时代的蓝图;(2)相信“可为”才能实现梦想,坚持“有为”才能书写华章;(3)时代已大有可为,我们当有所作为;(4)要有坚定的信念,变不可为为可为,变可为为有为;(5)知可为而为,乃有大作为;(6)做可为之事,成有为之人。2 抓住“关键词”,由表及里立意关键词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的词语,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审题时,首先要捕捉到材料中的关键词并加以感悟,因为只有读懂、悟透

9、关键词的含义,才能准确地把握命题人的意图,从而紧扣核心,明确写作方向。关键词有时在材料中非常明显,有时则需要我们通过思维的延伸将其找出来。这个步骤非常重要,一旦出现差错,后面所有的努力都可能成为无用功。这就要求考生能拨开材料的迷雾,穿透表象的藩篱,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加以考虑,由表及里,挖掘材料纷乱现象背后潜藏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点,发现其蕴含的真谛、反映生活的底蕴。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10、于 800 字。审题“时间”是这道写作试题材料里的重要关键词,时间的有限性、不可重复性,构成了探索人生意义的基本前提。人与时间的关系是永恒的主题。如何安排时间、驾驭时间,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彰显。生活中,对时间的计划、安排与体验,就是时间观念的具体表现;这是考生立意行文时感受与思考的起点,也是入手写作最直接的切入点。“技术”,是材料里的另一个关键词。在人与时间的关系中,技术是一个重要变量。怎样通过技术更好地掌控时间?利用诸如编写计划单、任务书、行程表等技术,我们得以更好地规划日程、安排学习;利用工业革命诞生的一些技术,如机器生产、交通工具等,我们得以扩大交往范围,拓宽时空界限;利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

11、,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我们得以让经历的时间变得更有质量。材料中“时间的仆人”是个比喻,指在时间面前没有了自我,本想掌控时间却事与愿违,反倒被时间所左右,丧失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因为依赖技术,生活变得机械、刻板,例如拘泥于时间计划表,忽略灵活性、自主性;受日程支配,疲于赶进度,没有自己的独处时间。这的确是不少高中生的备考学习状态,特别是在高中的最后阶段,这个话题有助于引导考生重新审视人面对时间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实际上,“一张一弛”“博观约取”并不是奢侈的想法,是现实中很多好学生已具备的优秀学习品质。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适度地有一些“放空”的时间,在沉潜思考中形成自己的

12、思想,才是学习的要义。这对于人生,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从材料中,考生可以提炼出“技术发展在人与时间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这样一个论述主题。考生可以围绕这个论题,结合个人体验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或学科认知情境,观察、梳理相应的现象,通过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与观点;考生也可以围绕“技术、时间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思考技术给掌控时间带来的便利与遗憾,还可以就人在时间流逝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以及人掌控时间的方式方法等进行阐释论证。当然考生也可以选择一个现象、一个故事、一段经历写记叙文;如有考生能写出富有想象力的科幻小品,也在立意的范围之内。立意(1)借现代技术二三,留今朝明月一轮;(2)以

13、“技术”为基,增“时间”之华;(3)在最美的年龄,书写最精彩的人生;(4)用好“技术”,掌控“时间”;(5)推开技术的大门,探寻时间的奥秘。四、当堂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

14、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

15、;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作文题有三个部分:一是创设情境,材料为红楼梦中“翼然”“泻玉”与“沁芳”作为匾额题名选用时的相关情节;二是写作任务,具体到“移用”“化用”“独创”等方面,要求紧扣材料,结合自己的

16、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三是具体写作要求。材料本身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为考生展示了何为“移用”,何为“化用”,何为“独创”,是考生展开联想并深度立意的主要依据。审题立意时,首先要分析材料情境的思维逻辑。为什么贾宝玉题的“沁芳”二字获得贾政认可?因为“沁芳”二字,一则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二则契合了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根据材料分析:众人取“翼然”二字,为“直接移用”;贾政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取“泻玉”,是为“借鉴化用”;贾宝玉取“沁芳”,是为“根据情境独创”。其次要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来思考。为什么人们不喜欢照搬,喜欢借鉴化用,更欣赏创新呢?因

17、为直接移用,是对前人的理解和学习;借鉴化用,是在对前人的模仿基础之上的再造;根据情境独创,就是对前人的超越,是对当下实际情境需要的较完美契合。要注意的是,即使追求创新,也要注重社会情境,不能一味为了求新而脱离社会情境。最后确定立意。考生深入思考比较“移用”“化用”“创新”这三种态度后,再由果溯因地进行分析选择,才能够有切身体验,有感可发,确定最佳立意。立意(1)生搬硬套不可行;(2)发展传承,贵在创新;(3)创新是进步之魂;(4)新时代的接班人,要勇于“拿来”;(5)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上,结出创新与自信之果;(6)“拿来主义”亦可绽放独创之花;(7)在借鉴中成长,在成长中创新。2阅读下面的文字,

18、根据要求写作。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审题作文题材料列举了三种对待“得与失”的认识。这三句话具有内在的联系,讲的是对待“得与失”的三种态度,即三种人生“认知”。材料的关键词是“得与失”“终点”“起点”“过程”。考生在体悟这段材料时,思考不能仅限于表面,要由浅入深,挖掘出关键词的深刻内涵。“终点”,侧重于结束、盖棺定论、结果;“起点”,侧重于总结经验后继续前行,是面向未来,是新的征程;“过程”,侧重于享受

19、、体味经历过的事情。在此基础上,考生需要由此及彼,联想与材料相关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来谈自己的体验与思考。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得与失”的选择,很多人在做出选择后又感到懊悔、无奈,但也有很多人能够正确权衡两者关系。积极的人生,应该从得中看到失,从失中捕捉得,这样,才能让自己收获从容美好的人生。写作时,考生可以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从中挖掘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突出起点、过程、终点的关系;可以设计“断、舍、离”的曲折情节,表现人生境界的不断升华;可以选择时代热点,写大国崛起之用人理念;也可以定位人性人情,写人与人赤诚相交,互相成就可以从多角度审问反思,发表具有

20、个性化的观点。立意(1)从“起点”的角度:成败归零,再启程,再奋斗;人生不是短跑,而是长跑;一直向前,功在不舍;把得失看作起点,充满信心走向未来。(2)从“过程”的角度:得之淡然,失之坦然;奋斗始终是人生的主旋律;享受人生道路上得与失的过程;把得失看作过程,珍惜当下。(3)从“终点”的角度:有得有失,才是最完满的人生;人生的意义或价值,就在于有所作为;成功需要努力奋斗;把得失看作终点,为目标的实现不断奋进。(4)从综合的角度:得与失,既是终点,也是起点,更是过程。五、自我总结对作文题材料要全面、准确地分析,不能只顾一点而不顾及其余,切忌将几则材料割裂开。要弄清几则材料间的联系,寻找契合点,聚焦共同点,从而由浅入深立意写作。六、 课外作业:校本科组配套活页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情境任务作文审题立意 导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QXX)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