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 2018 学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 卡 上 。 2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 本试卷 共四大题, 22 小题。总分 15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 第 I 卷 阅读题
2、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同其它林木相比 ,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 ,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这些特点 ,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 ,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 ,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 ,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 ,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 ”、待价而沽的名士 ,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 ,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 ,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
3、,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 ,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 ,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 ,恐怕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 :“其在人也 ,如竹箭之有筠也 ,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 ,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 ,文人士子意气消沉 ,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 ,为逃避现实 ,不与当权者合作 ,遁隐竹林 ,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 ,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 ,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 ,可以说 ,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自此以后 ,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
4、,文人士子大量南逃 ,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 ,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 ,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 ,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 ,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 ,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 ,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 ,王徽之、张廌、翟庄、袁粲等 ,是其中风流最著者 ;王徽之乃至声称 :不可一日无此君 !这一时期 ,文人雅士赋竹、赞竹 ,为竹作谱 ,蔚成风气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 戴凯之的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但是 ,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 ,是“清风瘦骨”“超然
5、脱俗”的魏晋风度 ,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 ,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 ,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 ,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 ,尽管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 ,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欣赏 ,但它 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开始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 ,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这明显地反映在中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 ,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高尚情操 ,将竹比作贤人君子 ;刘岩夫在植竹记里则更将封
6、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刚”“柔”“忠”“义”“谦”“贤”“德”等等品格赋予竹子 ;此外 ,“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也或先或后赋予了慈竹 (子母竹 )和筇竹 (扶老竹 )。从此 ,竹子在中国封 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并通过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等等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 ,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1.下列有关“竹”的表述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 分) - 2 - A.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 ,如竹箭之有筠也” ,是古代典籍中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 B.竹子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 ,是因为它外在的某些独特
7、之处与这些君子贤人的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 C.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 ,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 ,竹文 化发展到高峰时期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竹谱专著。 D.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 ,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 分) A.王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 ,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 ,是因为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 B.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 ,遁隐竹林 ,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 ,是为了逃
8、避现实 ,不与当权者合作。 C.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 ,其虚心、有节、根 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 ,是中唐以后的事。 D.白居易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 ,刘岩夫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品格赋予竹子 ,丰富了竹文化的内涵。 3.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3 分) A.将“刚柔忠义”等品格赋予竹子 ,将“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竹和筇竹 ,表明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已确立了牢固的地位。 B.“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影响 ,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 下
9、不解之缘与之有关。 C.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 ,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 ,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D.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寓情于竹、引竹自况来看 ,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题。 材料一 数据统计显示 ,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 8.42%,而中国垃圾增长速度超过了 10%。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 70 亿吨。目前 ,全国已有 2/3 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 围之中 ,且有 1/4 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10、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等。其中 ,继传统的卫生填埋之后 ,考虑到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因素 ,不少国家开始加大焚烧发电的规划。从 20 世纪 70 年代起 ,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据统计 ,目前日本、丹麦、瑞士等国家的生活垃圾焚烧率达到 70% 80%。 受技术和工艺制约 ,焚烧垃圾发电时产生的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 ,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 ,这也是居民担忧并导致焚烧厂建设受阻的原因。另外 ,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干燥等工序处理后 ,进行高温焚烧 ,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 ,推动汽轮
11、发电机发电 ,发电所需助燃物量大。世界上采用垃圾焚烧的城市中约有一半城市没有做到垃圾完全分类。 给垃圾分类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手段 ,也是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在我国 ,垃圾分类仍然存在很大困难。一方面 ,巨型垃圾场内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倒 ,没有进行必要的分类 ,使垃圾处理难度加大 ;另一方面 ,民间自发的拾荒大军 ,虽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 ,但大多是无照经营 ,缺乏规范和检验 ,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 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取材于霍文琦直击城市垃圾之困 ) 材料二 - 3 - 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自然在自身的漫长演化中产生出来的 ,来于自然 ,也容易回
12、到自然 ,所以传统垃圾即使存在问题 ,也是局部的、缓慢的 ;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 ,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与之对应的微生物 ,难以降解。因而 ,垃圾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 ,是科技广泛应用的结果。 近年来 ,垃圾问题全面爆发 ,频频成为新闻头条。这表明工业文明的惯性过于强大 ,及时转向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或许才能得以延续。生态 文明不可能是工业文明的简单延续 ,而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建设要具备两个前提 :一是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批判 ,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很多非政府环境组织成员联合成立了国际性的“零废弃联
13、盟” ,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零废弃”理念 ,以减少垃圾的产生。 (取材于田松在生态文明形态下解决垃圾痼疾 ) 材料三 自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起 ,发达国家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而以生态理念为基础 ,重新规划产业发展 ,提出了新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垃圾中的大多数成分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应放 在综合利用上 :即先把垃圾分类 ,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 ,形成再生资源。分开就是资源 ,混合就是垃圾。当前严峻的环境危机迫使人们对垃圾处理展开一场更加深入的绿色革命。用循环经济的思维对垃圾进行综合利用 ,使垃圾资源化 ,生产再生产品 ,才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 垃圾危机也可变
14、成商机。据有关报道 ,德国一些企业能提供从收集、运输到再利用的服务 ,营业额丰厚 ;瑞士环保产业拥有欧洲最先进和最高效的垃圾再循环处理系统 ,进口国外的垃圾 ,经回收处理后 ,赚取高额回报。这让我们看到垃圾处理的一线曙光。 (取材于赵章元用循环经济思维处 理垃圾 ) 4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数据统计显示 ,中国垃圾增长速度过快 ,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极高 ,不少城市垃圾围城。 B.基于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思考 ,一些发达国家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 C.焚烧垃圾发电对技术要求很高 ,产生的有毒废气威胁居民生命健康 ,是发达国家的无奈选择。 D.在发达国家通行的垃圾分类法 ,出于种种原因在我国存在着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