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高一普通班 6 月份学月考试语文试题 一 .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中国人以“山水”作为自然的指代 ,不只是一种思维的抽象 ,更是对于自然 的诗性感知与发现。 从上古至秦汉 ,山水或是作为神仙居所 ,或是作为祭拜对象 ,或是作为通向“道”的媒介而存在 ,那一时期的山水图像只是一些零散的山石、树木。而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 ,文人官宦在道、释、玄的思想驱动下 ,萌发了一股强烈的重返自然的激情与热望 ,原本作为“自在之物”的山水因此成为一个新被发现的审美对象 ,成为一种凝结着生理舒适感与视觉悦目感的现实而 具精神性的空间。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中从此
2、生长出山水之乐。山水也逐渐从宗教画和故事画的背景中独立出来 ,成为绘画主体 ;作为自然情愫图像表达的山水画 ,以山川景色为载体实现着人们皈依自然的情感诉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在洛神与曹植的身影背后描绘着树石流水、河岸远山 ,它们为这一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铺设了“容与乎阳林 ,流眄乎洛川”的自然空间。 美的目光同样诱导着唐代的自然情愫。唐人富有诗人气质 ,他们用浓酒般的热情拥抱山水 ,也用唐诗般的浓情把丘壑林泉之美渲染得淋漓尽致 ;他们敏感而多情 ,纵情于现实山水。青绿山水技法语言的成 熟也为将这般美景描绘得绚丽多彩提供可能。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即是用江天一色、波光万重、轻舟荡漾、巉岩幽岭、松竹掩映
3、、桃红椿绿、水榭朱栏等 ,烘托出日丽风清的江岸美景 ;而李昭道明皇幸蜀图所表现的本是“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仓皇出逃、避难入蜀的窘迫经历 ,但却也一定要把那蜀地山水画得群峰竞秀、山花争妍。 晋唐以来观看山水的美的目光 ,在五代时期被注入探究自然的理性意识 ,及至北宋形成尚理的自然情愫。五代北宋的山水画家用现实而具体的地理样貌来表现“图真”的山水。荆浩、关仝等所代表的北派山水以石质坚凝、重岩叠嶂的北方山水为 原型 ,描绘崇山峻岭、千岩万壑的壮美气象。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派山水 ,以峰峦平缓、草木繁茂的江南景色为原型 ,表现轻岚淡烟、平淡天真的山水意境。无论北派、南派山水画家 ,都借对自然的逼真描绘
4、,来表现他们对自然带有敬意的理性思考。 元代画家在对自然的凝思中获得内在心性的独特体验 ,自然情愫的表达也便成为文人逸气的抒发。这种笔墨的独立性在明清山水画家手下被进一步强化 ,自然山水的许多生动细节就被忽略 ,山水图式中的笔墨就仿佛一种对于自然的情感诉说。中国山水的图像表达也就从晋唐- 2 - 时期的自然写实嬗变为一种自然象征 ,山水画所表现的 自然情愫也就从晋唐时期的美的发现嬗变为一种自娱与遣怀。 然而 ,虽历经嬗变 ,“天人合一”的文化感知方式却一直贯穿在中国山水画家的自然观照之中 ,他们视自然为知己 ,不仅身即山川 ,而且精神与之往还 ,他们永远“在”自然。 (摘编自牛克诚山水画 :中
5、国人自然情愫的图像表达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上古至秦汉时期 ,山水都作为神仙居所、祭拜对象、通向“道”的媒介而存在。 B.中国人把山水看作审美对象 ,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官宦中开始的。 C.唐朝山水画把山水之美渲染得淋漓 尽致 ,绚丽多彩 ,是因为山水技法成熟了。 D.从五代到北宋 ,人们不再把山水当作审美的对象了 ,而是探究它的自然理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文章第一段是总起 ,然后根据中国山水画发展历史 ,分阶段阐述 ,条理清晰。 B.文章第二段阐述魏晋南北朝山水画在山水画发展
6、历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C.文章在论证中列举了大量的例证 ,阐述了不同阶段山水画发展变化的轨迹。 D.文章论述元明清山水画家的继承性 ,为中国山水画中某种不变的精神提供论据。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把自然空间加入故事中 ,以山水来自娱与遣怀。 B.江帆楼阁图与明皇幸蜀图虽然题材不同 ,但都充分渲染了山水之美。 C.南派山水画与北派山水画表现出来的风格与南北自然山水的特点密切相关。 D.中国山水画家的身体和精神都融入自然中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4-6 题。 只取千灯一盏灯 乔忠延 江南水乡的众多古镇,我独钟千灯。于是,坐飞机,乘汽车,赶去寻访。 千灯果然有灯。清水滋润的河边是一条 古旧的石板街,就在那石板街边的店铺中间,有一座古屋,里面陈列着很多的灯,据说,真够上千盏了。那些灯有陶捏的,有瓷质的,有铁铸的,有铜制的。品类众多,造型各异,几乎每一盏灯都闪射着人们心灵中智慧的光芒。 无疑,千灯在江南水乡里是亮色独具的。然而,我追溯的却不是这聚合起来的文物拼盘。流动的河水,飞翘的屋檐,都能够标示本土文化的辉泽。流动的河水名为尚书浦,因为曾经疏浚河道的是明朝尚书夏元吉,尚书名气就不小了,可他手下主事的一位官员竟然是比他名- 3 - 气还要
8、大的海瑞。这河流岂可小瞧 !凝固的屋檐也不弱,他的羽翼下名人辈出,有 江南丝竹的首创者、陶渊明的后裔陶岘,有世人尊为昆曲鼻祖的顾坚,有明代的抗倭英雄陈先锋,还有昆山市出自南宋的第一位状元卫泾?一个小镇,孕育出这么多的人杰精英,实属罕见。更罕见的是,明清以来考中的进士居然多达 35 人 ! 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令人陶醉,也令人叩问:是否千灯这方水土当真不凡 ?当真有千盏明灯辉映着人们的心智 ?我远道造访,莫非就是奔这智慧的明灯来的 ?其实不然。我倾心的是石板街最南端的一座院落。屋舍不能算阔大,花园不能算精巧,陈设不能算豪华,不要说和山西的乔家、常家等大院相比,即使和周庄的沈园,同里的退思园 相比也
9、有差距。然而,就是这个院落令我顶礼膜拜,因为这里走出了一个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文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顾炎武。 顾炎武原来叫继坤,改名炎武是因为清兵南下,社稷将倾。为了抵御外侵,他决心投笔从戎,抗击敌寇。只是,寡难敌众,失败后他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走北国。然而,他立定志向,誓不叛明,决不屈膝为官。顾炎武四处游走,严谨治学,撰出日知录、亭林诗文集等著作,成为名声显赫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在明末清初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作三位大儒。 在我眼里,一位思想家不在于他的著作有多么繁富,学说有多么缜密,如果缺 少了独具慧眼的发现,缺少了照亮心灵的光色,那只能是平庸的再造或翻版。不要说他笔下那浩瀚的论著,就一句
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具有晴天霹雳的震惊效应,它照亮了我愚暗的心扉,给了我新的启迪。我知道这不是他的原话,这话是梁启超为之合成的。他的原话是:“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 ?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时光逝去数百年了,我坐在书斋轻轻掀动日知录,当字行里跳出这段话时,眼睛竟亮得如电光闪 射,神魂竟震撼得如惊雷炸响 !我把顾炎武尊为补天者,他要补的天是仁爱的苍穹,道德的星空。诚如那个阴沉沉的午后,我走进尚书浦畔的顾家宅第,顿觉阴霾四散,华光迸射,心胸亮堂得少见。是的,仁
11、爱是天,一旦失去仁爱,人和兽还有何种差别 ?若是世道真的沦为“率兽食人,人将相食”,那可是最为恐怖的灾难啊 !这灾难不是天塌,其危害甚于天塌 ;不是地陷,其危害甚于地陷。要免除这人为的天塌地陷有何良策 ?顾炎武已明确指出:“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是的,匹夫有责,匹夫履责,才会民风和洽,才会其乐融融,才会重现尧天舜日的美景。 顾炎武点起 了一盏灯,一盏照亮人心的明灯 !顾炎武就是一盏灯,一盏闪烁在中华大地的思想明灯 !我在千灯的清流秀水边徘徊,我在千灯的老街故宅里追溯,寻访的就是顾炎武这盏明灯 .我不敢贪婪,若是千灯容许我带走一盏灯,那我就带走顾炎武这一盏 ! (原载 2011.4.20人民
12、日报 ,有删节)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一项是 (3 分 ) - 4 - A.本文首段多采用短句,表现了作者探访千灯古镇的急切之情。 B.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略写千灯古镇的自然景观,详写该镇的人文氛围,详略得当,言近旨远,触人深思。 C. “诚如那个阴沉沉的午 后,我走进尚书浦畔的顾家宅第,顿觉阴霾四散,华光迸射,心胸亮堂得少见。”这一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顾炎武仁爱思想给我带来的巨大震撼。 D.“千灯”一语双关,既指江南水乡陈列千盏明灯的古镇 千灯镇,也指这个古镇的独具亮色的文化特点。 5.第三段中,作者列举千灯镇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 分 ) 6.
13、作者为什么在“千灯”中只取顾炎武这一盏明灯,请结合文本内容及现实分析。(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 12 分) 阅成下面的文字,完成 7? 9 题。 材料一: 电子垃圾指被废弃不再 使用的电器电子产品 。 工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主要电器电子产品年产量超过 20 亿台,每年主要电器电子产品报废量超过 2 亿台,重量超过 500万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子垃圾产生国。但电子垃圾中含有金、银、铜等贵金属,称为 “ 城市矿产 ”。 有调查显示 , 目前一吨废旧线路板,可提取 40 克黄金 、 200 千克铜及其 他贵金属,对于我 国 这样 个资源缺乏型国家来说,这些垃圾只要合理回收和利用就可以变废为宝。 只是,如果回收不当 , 电子垃圾中的大量危险、有毒 、 有害物质将进入土壤 , 就会对水源产生巨大的污染;电子垃圾含有多种持 久性有机污染物,虽含量不高但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非常大,未经分类的电子垃圾,在进行统一填埋、焚烧处理时,就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摘编自每年两亿报废电器浪费惊人, 2017 年 5 月 16 日中国家电网)材料二 :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 对2015 名受访- 5 - 者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 96.7%的受访者家中冇废弃不用的电器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