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雅安市 2017-2018 学年下期期末检测高中一年级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阅读题(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言所以达意,然而意绝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缥 渺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
2、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 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得详细一点,孔子也许会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 过去的事物不 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 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知斯夫,不含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
3、演义就值得玩味多了!陶渊明在归园田居用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 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中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道理。 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在含蓄不露。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 2 - 些是含蓄
4、的。这种分别在眼睛上尤其容易看见。中国有句谚语,“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最有趣的就是西洋爱神的雕刻,男女都是瞎了眼睛。这固然根据希腊的神话,然而实在含有艺术的道理,因为爱情通常都在眉目间流露, 而流露爱情的眉目是最难比拟的。所以索性雕成盲日,可以耐人寻思。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人类不用意识而自然碰的巧。 以上是各种艺术中的几个实例。把这些个别的实例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一个公例,就是:艺术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
5、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越深、越真切。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 意,尽在不言中。推广地说,艺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无言之美。 (摘编自朱光潜的无言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能表达出孔子当时的心境,这个例子证明了文字不能完全地传达情感的道理。 B归园田居写景的精妙之处证明了中国古典诗词蕴含丰富的无言之美,这种美体现在许多
6、优秀的古诗文中。 C西洋爱神的雕刻,男女都是瞎了眼睛,并不是创作者刻意为之。 D文学要以言 达意,但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语言和抽象情感却有很大差别,文学创作者不追求用文字很好地表情达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围绕着无言之美这个话题,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艺术表意时要含蓄或留一部分空白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运用了举例、对比等论证方法,论述了艺术作品的美更在于含蓄不露的道理,使抽象的美学原理浅显易懂。 C文章从文学不追求用文字语言来全部传达情意拓展开来,论述了一切艺术作品都不需要尽量充分地表达情意的道理。 D文章在分别举出了文学、音乐、雕像的实例的基础 上
7、,总结了艺术创作的共同点,顺- 3 - 势解释了“无言之美”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希腊化瓶歌所描写的“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表现了听者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感受,这是音乐的无言之美。 B 蒹葭 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芦苇之形,用直白的语言抒发思慕之情,做到了语言完全地表达情意,展现了深刻美。 C要想让欣赏者获得的美感更加丰富深刻,就需要创作者在表现思想情感时,稍微含蓄,甚至留有一些空白。 D已表现出来的美和无言之美,都属于艺术作品的美,这两种美 各有特色,如果能够协调融合,那将更有感染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8、 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水边的文字屋 曹文轩 小时候在田野上或在河边玩耍,常常会在一棵大树下,用泥巴、树枝和野草做一座小屋。有时,几个孩子一起做,忙忙碌碌的,很像一个人家真的盖房子,有泥瓦工、木工,还有听使唤的小工。一边盖,一边想象着这个屋子的用场。谁谁在哪张床上,谁坐在桌子的哪一边,不停地说着。屋子盖起来了,大家在嘴里发出噼里啪啦一阵响,表示这是在放爆竹。然后,就坐在或跪在小屋前,静静地看着它。终于要离去了 ,孩子们会走几步就回头看一眼,很依依不舍的样子。回到家,还会不时地惦记着它,有时就有一个孩子在过了一阵子后,又跑回来看看,仿佛一个人离开了他的家,到外面的世界去流
9、浪了一些时候,现在又回来了。 我更喜欢独自一个人盖屋子。 那时,我既是设计师,又是泥瓦工、木匠和听使唤的小工。我对我发布命令:“搬砖去!”于是,我答应了一声:“哎!”就搬砖去一一哪里有什么砖,只是一个逼真的虚拟的动作,一边忙碌一边不住地在嘴里说着:“这里是门!”“这个房间是爸爸妈妈的,这个呢一一小的,不,大的,是我的!我要睡一个大大的房间!窗 子外面是一条大河!”?那时的田野上,也许就我一个人,那时,也许四周是滚滚的金色的麦浪,也许四周是正在扬花的一望无际的稻子。我很投入,除了这屋子,就什么也感觉不到了。终于,那屋子落成了,那时,也许有一只野鸭的队伍从天空飞过,也许,天空光溜溜的,就是一派纯粹
10、的蓝。我盘腿坐在我的屋子跟前,静静地看着它。那是我的作品,没有任何人参与的作品。我欣赏着它,这种欣赏与米开朗基罗完成教堂顶上的一幅流芳百世的作品之后的欣赏,其实并无两样。 - 4 - 再后来就有了一种玩具 积木。 我依旧痴迷于建屋。除了按图纸上的样式盖 ,我还会别出心裁地利用这些木块的灵活性,盖出一座又一座图纸上并没有的屋子来。总有罢手的时候,那时,必定有一座我心中理想的屋子矗立在床边的桌子上。那座屋子,是谁也不能动的,只可以欣赏。它会一连好几天矗立在那里,就像现在看到的一座经典性的建筑,直到一只母鸡或是一只猫跳上桌子毁掉了它。 屋子,是一个小小的孩子就会有的意象,因为那是人类祖先遗存下的意象
11、。这就是为什么第一堂美术课往往总是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用几条长长短短的、横着的竖着的直线画一座屋子的原因。 屋子就是家。 屋子是人类最古老 的记忆。 屋子的出现,是跟人类对家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家就是庇护,就是温暖,就是灵魂的安置之地,就是生命延续的根本理由。其实,世界上发生的许许多多事情,都是和家有关。幸福、苦难、拒绝、祈求、拼搏、隐退、牺牲、逃逸、战争与和平,所有这一切,都与家有关。成千上万的人呼啸而过,杀声震天,血沃沙场,只是为了保卫家园。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家的意义是不可穷尽的。 当我长大之后,儿时的建屋欲望却并没有消退 不仅没有消退,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感悟的不
12、断加深,反而变本加厉。只不过材料变了,不再是泥巴、树枝 和野草,也不再是积木,而是文字。 ?文字构建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 精神上的庇护所。 ?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我都需要文字。无论是抒发,还是安抚,文字永远是我无法离开的。特别是当我在这个世界里碰得头破血流时,我就需要它 由它建成的屋,我的家。虽有时简直就是铩羽而归,但毕竟我有可归的地方 文字屋。而此时,我会发现,那个由钢筋水泥筑成的家,其实只能解决我的一部分问题而不能解决我全部的问题。 ?多少年过去了,写了不少文字,出了不少书,其实都是在建屋,这屋既是给我自己建的,也是 如果别人不介意、不嫌弃的话 ,也尽可以当成你自己的屋子。 ?我想,其他作
13、家之所以亲近文字,和我对文字的理解大概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我是一个在水边长大的人,我的屋子是建在水边的。 (有删改) 注释:曹文轩, 1954 年 1 月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山羊- 5 - 不吃天堂草草房子青铜葵花等。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一自然段回忆童年孩子们共同盖屋,为文章营造了一种轻松而愉悦的氛围。同时点出全文的重要话题是建造屋子。 B从作者的童年经历和成年经历来看,只要作者拥 有自己搭建的能满足他创造精神的屋子,就不再需要物质的屋子了。 C孩童时期的作者之所以沉迷于欣赏自己建造的屋子,其实是和米开朗基罗一样,沉浸于欣赏自己造物的美丽与纯粹。 D“建造屋子”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象征着个体为自身建造一个温暖的家,建造一个灵魂的安置之地。 5请结合全文,概括文中“屋子”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