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湖北省枣阳市高级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 4 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 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秋时代,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或政权,结盟聚会是为了消除冲突。冲突频繁,会盟燕享频繁,成了春秋最基本的特色。会盟要讲 “ 礼 ”“ 赋诗 ” ,从而造就了特殊的文化现象 “ 诗礼风流 ” 。 西周人重 “ 礼 ” ,是重其仪式性,如典礼仪式、揖让周旋等。而春秋则将礼认作了治国大法、人生准则。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 230 余年间,谈礼之风盛行。一部左传, “ 礼 ” 为主要的 价值标准: “ 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
2、体政,政以正民。 ”“ 夫礼,所以整民也。 ”“ 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 ” 其每评一事之得失,辄曰: “ 礼也 ” 、 “ 非礼也 ” ;似乎国之兴亡,皆系于 “ 礼 ” 。 左传最早一次论礼是在桓公二年,最早一次引诗在桓公六年,可见赋诗引诗之风与礼治思潮乃同步而兴。事实上,会盟燕享的赋诗引诗,几乎也集中在春秋时期。在会盟燕享中,列国都想用既合于礼又合于愿而又不失为大雅的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赋诗言志便成最佳选择 。会盟燕享中的诗礼交锋,直接影响了士君子的价值判断与人格修养。列国名卿的外交才能,多半表现在熟谙诗礼、智能达变上。鲁
3、襄公十六年,晋侯与诸侯在温地宴会,各国大夫皆赋诗言志,而齐国的高厚歌诗与舞不配,结果惹怒晋国,高厚只好落荒而逃。鲁襄公二十八年,齐国庆封逃难到鲁,叔孙豹让乐工诵茅鸱骂他,他竟茫然不知。鲁昭公十二年,宋华定到鲁国出差,鲁人赋寥萧以示友好与祝福,他毫无反应。这些在当时都是 “ 国际笑话 ” 。因而这个时代要求士君子必须熟谙诗礼,出使四方而能专对。鲁昭公七年,鲁国孟僖子陪昭公到楚国参加会盟, 因不能以礼应对而抱恨终身,临终前要儿子跟孔子学礼。熟谙诗礼,关乎文化修养与基本素质,即春秋时所谓的“ 文 ” 。鲁襄公三十一年,北宫文子评论郑国的贤臣是:子大叔 “ 美秀而文 ” ,公孙挥 “ 善为辞令 ” 。
4、 在礼治思潮下,整个时代的士君子,无不以诗礼为立身之本,以求自我实现。因此,- 2 - 春秋大国曾兴起研究诗礼的热潮;一些小国,为了交往大国,也不得不研究诗礼;连当时的戎狄也加入此列。但这时不像汉唐那样研究诗的本意或寻求圣人的微言,而是将诗认作与 “ 礼 ” 有诸多联系的圣典。左传几乎是把诗作为 “ 礼经 ” 来用的,其所 有的引诗段落似乎或多或少都与礼有些联系。 “ 礼 ” 成了诗的第一生命。所有引诗赋诗者,无一不是精通礼仪者。 总之,会盟燕享,促成了赋诗引诗的热潮;礼治思潮,促成了以礼为核心的诗歌解释系统的形成。在春秋会盟燕享的外交大平台上,诗与礼绾结,为狼烟四起的春秋笼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
5、面纱。 1. 下列关于 “ 诗礼风流 ”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春秋时代,一面是战火狼烟,一面是诗礼风流。诗礼是时代的风尚,也是士君子的法宝,还是列国公卿生活的组成部分。 B. 会盟燕享是春秋时期的外交平台,各国利 用这个平台,通过 “ 诗礼交锋 ” 的方式,化干戈为玉帛,用文化解决了冲突。 C. 诗礼可使行为变得文雅,甚至连骂人这样不文明的行为,在用诗礼包装之后,也显得温柔雅洁,不失风流本色。 D. “ 诗礼风流 ” 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在春秋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它的出现与频繁的会盟燕享有重要关系。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春秋时代对诗礼
6、的研究,不是为了探寻诗的原意或从诗中寻求圣人的微言大意,而是为了应对当下的政治。 B. “ 礼治 ” 思潮的高涨,与会盟燕享时赋诗引诗的风气的盛 行,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这不是偶然巧合。 C. 庆封、宋华定因为在会盟燕享中不懂赋诗之意成了世人的笑谈,从侧面说明了世人对诗礼的推崇。 D. 西周与春秋,虽同重一个 “ 礼 ” 字,但春秋人注重的是礼的仪式性,而西周人则把礼当做了治国大法、人生准则。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左传以礼作为主要的价值判断标准,认为礼是治国治民治家的有效方式,甚至认为礼的重要性可与天地相比。 B. “ 诗礼风流 ” 的背后是你争我斗,
7、列国都想在会盟燕享中用既合于礼又合于愿而又不失为- 3 - 大雅的手段实现自 己的目的。 C. 春秋时代,士君子只要对诗礼了如指掌,出使四方就能应对自如,否则就会洋相百出,孟僖子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 D. 春秋各国曾经掀起研究诗礼的热潮,在这场诗礼盛宴中,有的国家是主动加入的,也有不少国家是被迫卷入的。 【答案】 1. B 2. D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 “ 下列关于 诗礼风流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考查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B 项, “ 化干
8、戈为玉帛,用文化解决了冲突 ” 夸大作用,文中说 “ 在会盟燕享中,列国都想用既合于礼又合于愿而又不失为大雅的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 ” ,文中说的是 “ 想 ” ,并非是事实,且最后说 “ 为狼烟四起的春秋笼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 。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D 项, “ 但春秋人注重的是礼的仪式性,而西周人则把礼当做了治国大法、人生准则 ” 错误,选项把意思说反了,文章 第二段说的是 “ 西周人重 礼 ,是重其仪式性,如
9、典礼仪式、揖让周旋等。而春秋则将礼认作了治国大法、人生准则 ” ,可见西周人注重的是礼的仪式性,而春秋人则把礼当做了治国大法、人生准则。 - 4 -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鸡毛 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之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做被窝, 一针一针,专心致志。 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 “ 先生 ” 。时间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 ? 但是,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
10、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很老实。虽然没有知识,但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一个猫吃的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母,每次回来, 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下江人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 “ 先生们 ” 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 此人姓金,
11、名昌焕,是经济系的。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 ? 他每天就睡在这些叮叮当当的东西的下面。学生离不开纸。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金先生从 不花这个钱。为什么要花钱买呢?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这些启事、告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他每晚都开夜车。开夜车伤神,需要补一补。于是
12、他按期买了猪肉,切成大小相等的方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借用了鼎罐,都是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水炉上炖熟了,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完了功,就打开坛盖,用一只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 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叮叮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因此,同屋的那位中- 5 - 文系夜游神送给他一个外号: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可是金先生倒不在乎,他很快就要毕业了,并已经在重庆找好了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 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而是隔一个多星期丢一只。早上开鸡窝放鸡时还在,晚上回窝时就少了。文嫂到处找,也找
13、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街那样坐在门口骂 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一个大学里很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叨: “ 我口乃(的)鸡呢? 我口乃鸡呢? ?” 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文嫂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她明白出了大事了。她的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的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女婿的同事带了信来。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 女儿走了,文嫂失魂落魄,有点傻了。但是她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都毕业了,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多了。有的先生要走了,行李收拾好了,总还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这些先生就把文嫂叫了来,随她自己去挑拣。挑完了,文嫂必让先生看一看,然后 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 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二十五号的朱先生叫文嫂也来看看,这位 “ 怪现状 ” 是不是也留下一些还值得一拣的东西。 什么都没有。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里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毫无所得,然而她也照样替金先生打扫了一下。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