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枣阳市 2017-2018 学年度高二上学期 8 月月考语文试卷 第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中国古代的 “ 礼 ” 和 “ 乐 ” 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 “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 ” 其贡献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 “ 礼 ” 的意识,但是礼的 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 “ 天下为家,各亲其
2、亲 ” ,于是 “ 礼义以为纪 ” ,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 乐 ” 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 “ 乐 ” 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 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 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 “ 德 ” 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
3、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 “ 六经 ” ,并且,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 礼 ” 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曰: “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 。 “ 礼 ” 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 征之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 “ 礼 ” 也是一种道
4、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 和自律。孔子曰: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通过让他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2 “ 乐 ” 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礼记曰: “ 故乐者,审一以定和,以和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 乐 ” 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的作 用是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 “ 乐 ” 也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孝经说: “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 即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命长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淫音。 “ 乐者,天地之和也
5、;礼者,天地秩序也。 ” 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 “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 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然而,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传统中,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到了周代,礼、乐虽各有制度,但是乐毕竟仍是礼制的一个方面,乐的 “ 和 ” 也是为实现礼而 辅助、服从于礼的乐之 “ 和 ” ,能够弥合礼之 “ 分 ” 所造成的心理差距。孔子等儒家常将 “ 礼 ” 、 “ 乐 ” 相提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 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
6、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注】燔黍捭豚:指上古烹饪用具出现前对食物的简单加工情况。捭,撕裂。】 1. 下列有关 “ 礼乐文明 ”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古代先贤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制礼作乐,逐 步形成了一套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 B.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完备、成熟起来的,因为那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了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C. 周公是礼乐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殷商的礼乐形式,并注入了 “ 德 ” 的因素,使其有较大的发展。 D. 先秦的礼乐文明经历代继承发扬和变革发
7、展,其内容不断丰富变化,主旨却不变。 2. 下列对于 “ 礼 ” 与 “ 乐 ” 的相关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礼 ” 是人性的基础,能够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 “ 乐 ” 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能陶冶情操 ,移风易俗,使人们知礼、守礼。 B. “ 乐 ” 的作用在于使人明确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 “ 礼 ” 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 C. 远古时期,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周代以后, “ 乐 ” 仍然成为礼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3 D. 由于 “ 礼 ”“ 乐 ” 的结合,能够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所以古代的人们常常将其相提并论。 3.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
8、的一项是( ) A. 我国的礼乐文明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礼乐仪式。 B. 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表明礼仪制度在那时就已初步建立。 C. 孔子不仅整理、传播了儒家经典 “ 六经 ” ,还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D. 礼乐文明强调通过礼教,让人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答案】 1. C 2. C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 B 项 “ 完备成熟 ” 的原因是 “ 因为那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了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 。 C 项周公 “ 继承了殷商的礼乐 ” 解说不确,原文是 “ 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 ” 。
9、 D 项原文 “ 其内容不断丰富,主旨却变化不大 ” 与原文“ 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 ” 不符。完成本题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检查 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表述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项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 C 项, “ 礼 乐 并存,涵盖一切 ” 与原文 “ 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 ” 不符。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
10、。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 试 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辨析能力, B 项,文章 “ 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 ” 与原文 “ 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 ” 不符。解答时要注意: 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 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题。 一人一校一国家 4 1898 年 7 月的一天,山东
11、威海卫的日本 太阳旗降下,中国黄龙旗升起。第二天黄龙旗降下,英国国旗升起。这就是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 “ 国帜三易 ” 。原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中国:德、法、俄各有所得,英国强租了九龙半岛和威海卫,强制占据威海卫的日本将威海卫归还中国,再由中国转租给英国。目睹这一幕国耻的北洋水师见习驾驶官张伯苓,受到强烈刺激。 张伯苓是天津人, 13 岁考入设在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 1894 年张伯苓在水师学堂毕业,翌年春天到通济舰。他亲眼见到了 “ 国帜三易 ” ,联想到甲午战争前的中国海军力量明显占优,为什么却战败了 ?问题在人。要想改变 中国面貌,必须改造人,兴办新式教育,培育一代新
12、人。张伯苓怀着这样的信念离开北洋水师,决计以教育救国。 1898 年张伯苓应严修之聘做家馆老师,教授其子弟。 1904 年春天,严、张二人东渡日本考察教育,看到推广新式教育,重视科学技术,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迅速强盛的根本原因。中国要想富强,也要走这条路。他们办起一所私立中学堂,张伯苓任监督,当年秋季招收学生 73 名,年底改名为敬业中学堂。此后,学生人数日增,校舍不够使用,开明邑绅郑菊如捐出天津旧城西南一块十多亩的荒地,严、张即在这里兴建新校舍。因为这处新校舍在城南的开洼,称为南开洼,简称南开,学校因此在 1907 年改名南开中学堂, 1912 年改称南开学校,张伯苓任校长。张伯苓在到处化缘筹
13、集办学经费的同时,千方百计聘请饱学之士来校任教,范文澜、何其芳、老舍等先生都先后在南开任课。 张伯苓从南开中学创办起就注重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旨在全面培养与造就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他定南开校训: “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 他重视修身教育,每周亲自讲修身课。一次修身课上张伯苓讲不许学生抽烟,当场有学生发问: “ 您不许我们抽烟,为什么自己抽烟 ?” 张伯苓当即唤校工,将自己所存的吕宋烟全数 取来,当众销毁。校工惜之,他答道: “ 不如此,不能表示我的决心,从今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 ” 从此终身不再吸烟。南开在校学生也再无吸烟者。张伯苓把近代西方体育引进学校,重视体育课和师生的身体锻炼,辟有体育场,举办天津市运动会,自己也多次担任全国运动会、华北运动会的总裁判。南开中学看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张伯苓不让学生死记硬背,也不迎合教育部门推行的各种会考。为了培养学生具备手脑并用、知学合一的能力,学校增设了 “ 社会视察 ”和 “ 木工金工技能 ” 两门必修课程,组建了校办工厂。 私立南开中学升留级制度严格,淘汰率高。 当时人们常说: “ 进南开难,毕业也难。 ”学校择优录取,考试认真,评分严格,毕业率约为 50。在张伯苓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南开中学培养出了以周恩来、马骏为代表的优秀学生,并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