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贵州省湄江中学 2016-2017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管仲的经济思想中,最为奇特的一项是鼓励消费,他甚至倡导奢侈,这在古往今来的治国者中可谓仅见,在管子一书中就有一篇奇文侈靡篇。 中国历代的治国思想向来以倡导节俭为正途,这显然是长期短缺经济的必然产物。然而管仲却提出“俭则伤事”的观点,在他看来,大家都不消费,就会造成商品流通的减少,从而妨碍生产营利的活动,故曰“伤事”。 (见管子乘马 :“俭则金贱, 金贱则事不成,故伤事。” )要如何才能推动消费?他的答案是,多多消费,甚
2、至无比奢侈地去消费。(见管子侈靡:“问曰:兴时化若何?莫善于侈靡。”) 管仲的这一论述曾经迷惑了此后数千年的中国学者,很多他的信奉者言及于此,要么视而不见,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百般替管仲声辩。直到近世,历史学家郭沫若才给予了合理的解释。郭氏认为:“他是肯定享乐而反对节约的,他是重视流通而反对轻视商业的,他是主张全面就业而反对消极赈济的,为了能够全面就业,他主张大量消费,甚至主张厚葬。他的重点是放在大量消费可以促进 大量生产这一面。因而在生产方面该如何进行,如何改进技术之类的话,他就说得很少,几乎可以说没有。”(郭沫若:侈靡篇的研究,历史研究 1954 年第 3 期。) 管仲倡导奢侈的理由是,
3、“丹砂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富者靡之,贫者为之”。就是说,只要不人为地堵塞利源,商贾就会日夜不息地从事营运而不知休息,而富裕的人只有不断地消费,贫穷的人才有工作可做。为了强化自己的观点,管仲甚至做过极端的比喻,他建议在煮蛋之前应先加雕绘,在烧柴之前要先加雕刻 “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 管仲本人就是一个富足的享乐主义者。孔 子说他的奢侈堪比国君 “其侈逼上”,史记说他“富拟于公室”。据韩非子和论语等书记载,齐桓公把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管仲。 当然,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管仲对侈靡的推崇,并不仅仅为了自己的享乐。在管子乘马数中,他谈及了一个非常先进的观点。他说,每当年岁凶歉的时候,人民
4、没有本业可作,国家就应该进行宫室台榭的修建,以促进人民就业,尤其要雇用那些丧失了家产的赤贫者。这时候修筑宫室,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促进就业,平衡经济。 2 这种通过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来刺激经济复苏、促进就业的做法,西方人在两千 多年后才学习到手,以 1929 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为例,当时的美国、德国等无一不是采用了这样的政策,才走出低谷。可是在两千多年前,管仲就有这样的智慧,确实是让人惊叹的。据美籍华人经济学家杨联陞的考据,在漫长的中国经济史上,除了管仲,只有宋代的范仲淹等极少数人曾经有过类似的思想。 (选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论管仲的经济观点的一项是( 3
5、 分)( ) A. 1999 年国务院决定增加公民的假期时间,“五一”“十一”长假的出现天大带动了我国旅 游业和零售业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B. 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投资四万亿元,大搞铁路、公路、机场等基本建设,纾解了四千万失业者的洪流,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 C近些年,一些富二代在网络微博中比拼自己拥有的奢侈品,如名牌包、限量版跑车等,更有甚者以百元钞票卷烟,这些现象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D. 2014 年,苹果公司 iphone6, iphone6 plus 两款手机首日预定达 400 万部,为其代工的富士康公司 100 条生产线加班加点,出货量仍供不应求
6、。 2.下列关于管仲提倡奢侈享 乐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 A.管仲提倡奢侈是故意迷惑人们,他的实际意图是 :富裕的人不断消费,这样贫穷的人才有工作做;人人不消费,会使商品流通减少,妨碍生产营利活动。 B.管仲反对节约,提倡奢侈享受,一是富足的享乐主义者,奢侈堪比国君。据孔子及古籍的说法,管仲利用财富逼迫君主,使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己。 C郭沫若的侈靡篇的研究较中肯地评价了管仲崇尚奢侈的观点:肯定了他以大量消费以促进大量生产的独到,也指出他忽视指导生产、改进技术的缺点。 D管仲是成熟的政治家。他认为在 灾荒年头,人民无业可作,国家大兴土木,尤其是雇用赤贫者,主要
7、是为促进人民就业,平衡经济,并不仅仅是为了享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管仲鼓励消费,甚至倡导奢侈,说明奢侈消费对于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而节俭是长期短缺经济的产物,当今提倡节俭,阻碍经济的繁荣发展 . B.中国历代的治国思想向来以倡导节俭为正途,而管仲所认为的“俭则伤事”也有一定的道理,启示我们要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根据实际效用评判事物。 C为了推行奢侈消费的观点,管仲甚至建议煮蛋前要先雕绘,烧 柴前要先雕刻。这个观点虽与传统道德不符,但就促进经济发展而言,值得后人广泛推广。 3 D. 1929 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受管仲治国之道的启发,美
8、国和德国采用了相似政策,通过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刺激经济复苏、促进就业,使经济走出了低谷。 二 .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 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沆少好学,器度宏远,太平兴国五年,举 进士第 。相府召试约束边将诏书,既奏御,太宗甚悦,命直史馆。雍熙三年,太宗谓宰相曰:“李沆、宋湜,皆嘉士也。”即命中书召试,并 除右补阙、知制诰。沆位最下,特升于上。四年,与翰林学士宋白同知贡举。谤议虽众,而不归咎于沆。入翰林为学士。 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真宗还,沆迎于郊,命坐置酒,慰劳久之。真宗问治道所宜先,沆曰:“
9、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为先”。问其人,曰:“如梅询、曾致尧等是矣。”帝尝语及唐人树党难制,遂使王室微弱,盖奸邪难辨尔。沆对曰:“佞言似忠,奸言 似信,至如卢杞蒙蔽德宗,李勉以为真奸邪是也。”真宗曰:“奸邪之迹,虽曰难辨,然久之自败。” 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 贵妃 ,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 “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寝。帝以沆无密奏,谓之曰:“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也 ?”对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 ?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 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 旰食 。旦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 ?”沆曰:“少有忧勤,足
10、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 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 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 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 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 大营宫观蒐 讲坠典 靡有暇日 旦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李文靖真圣人也”。遂谓之圣相。 景德元年七月,沆待 漏 将朝,疾作而归,诏太医诊视,抚问之使相望于道。明日,驾往临问,赐白金五千两。方还宫而沆薨,年五十八。上闻之惊叹,趣驾再往,临哭之恸,谓左右曰:“沆为大臣,忠良纯厚,始终如一,
11、岂意不享遐寿 !”言终又泣下。废朝五日,赠太尉、中书令,谥文靖。 沆没后,或荐梅询可用,真宗曰:“李沆尝言其非君子。”其为信倚如此。 【注】 封岱祠汾 封 禅泰山、祭祀汾水。“蒐”同“搜”。 坠典 指已废亡的典章制度。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沆没后 /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 /遂封岱祠汾 /大营宫观 /蒐讲坠典 /靡有暇日 / B.沆没后 /真宗以契丹既和 /西夏纳款 /遂封岱 /祠汾大营宫观 /蒐讲坠典 /靡有暇日 / 4 C.沆没后 /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 /遂封岱 /祠汾大营宫观 /蒐讲坠典 /靡有暇日 / D.沆没后 /真宗以契丹既和
12、/西夏纳款 /遂封岱祠汾 /大营宫观 /蒐讲坠典 /靡有暇日 /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 A.进士第是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 B.贵妃,古代女官名。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置,与贵嫔、贵人同为三夫人,位比相国, 隋唐亦置之,位于皇后。后世都沿用其制。 C.旰食,晚食,指政务繁忙而不能按时吃饭。 D.漏指古代计时器,这里引申为破漏,败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李沆忠良纯厚,始终如一,为理政事,经常宵衣旰食,因此深得皇帝的器重。 B.李沆有先识之远,他当初预言之事后来 都出现了
13、,王旦称之为“圣相”。 C.李沆襟怀坦荡,公事公办,素来看不起那些常进密奏的奸佞之人。 D.李沆担心真宗正值年轻,血气方刚,应让他知道天下诸事艰难,以免纵情声色犬马,或者干些劳民伤财的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 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步出城东门 汉 无名氏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 鹄,高飞还故乡。 8.这首诗写法上虚实结合。请概述诗中虚写了哪些情景。( 6 分) 9.这首诗最后两句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联系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 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共 6 分) ( 1)郦道元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时江面风光的两句是“ , 。 ” 5 ( 2)苏轼赤壁赋中用“ , ”侧面写出了客所吹洞箫的音乐感染力。 ( 3)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