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广东省普宁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第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 35 分) (一)论述文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莫把汉学当国学 慕朵生 日前,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携带曹寅与康熙等新书来华举办首发式,并在多所高校进行讲座,在学界和媒体引发新一轮“汉学热”。但笔者以为,“汉学”当热,然不可将之混同为“国学”。 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历经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以及侧重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中 国学”等几大阶段,至今已有 600 多年历史。面对中国浩瀚的文化和
2、复杂的现实,汉学家们皓首穷经,著书立说,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比如,欧洲“启蒙运动”就深受来华传教士介绍的儒学的启迪。 不过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 100 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其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国内曾分别兴起一股“汉学热”,原因是这两个时段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思想争鸣活跃,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此次史景迁访华引 发的新一轮“汉学热”,则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时代背景下,国人试图借助汉学对自己国家崛起和文化复兴进行的一种心理上的印证和调适。不难看出,汉学
3、不仅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还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也能了解自己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 然而,汉学虽有重要价值,但亦不可无限拔高。因为,汉学在本质上是一种“ 西学”,是西方人用西方价值观念、学术范式来研究中华文化的学问。对汉学家而言,中华文化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就像实验室的试验品或博物馆的展览品一 样,很难内在于自己的生命,灌注以自己的情感,更很少自有弘扬和光大的责任感。 但是,中国人注定做不了中华文化的旁观者。因为。千百年来积累沉淀下来的中华文化,亦即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如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言:“
4、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所以,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学者,须对国学有一种“为天地立- 2 - 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否则,遗失国学就等于抛弃了传统,丢掉了根本,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整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得历史失忆症和精神分裂症。 令人遗憾的是,百余年 来中国人一度迷失国学,崇拜西学,形成了一种与“西学心态”互为表里的“汉学心态” 前者指试图以西学取代国学,后者指像汉学家一样把国学仅视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不再用生命和情感去体验并证明国学的优美价值。尤其是近些年,中国学界还出现了以获得外国汉学奖项为荣,谋求学术名望乃至经济利益的灰色学术现象。上述现象的实质是国学的“汉
5、学化”。如任其发展下去,国学将会变成一种“在中国的汉学”,而汉学乃至西学则会变成“在中国的国学”。 总之,汉学当热,但不能将之混同为国学,更不能以之取代国学。我衷心祝愿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 ,更希望中国能大踏步复兴自己的国学,同时热烈欢迎海外汉学回家,使自己成为世界汉学的中心。 (选自学习时报,有删改 ) 1下列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学是中外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一门学问,其研究介绍者主要是欧美国家的学者。 B.国学的产生没有汉学早,国学研究仅有 100 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 C.汉学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 通过汉学,中华文化能知道自己的
6、长短与在世界文化中的 方位和价值。 D.汉学 和国学都是用西方价值观和学术范式研究中华文化,用生命和情感体验中华文化的学问。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阐述对汉学研究的误区及种种不良现象,进而立起汉学当热但不可取代国学的观点。 B 文章以否定为立论的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把汉学当国学的问题。 C 文章把汉学的发展历史与当前的“汉学热”进行对比,揭示了汉学即西学的本质。 - 3 - D 文章结尾呼吁国人弘扬国学,勇担复兴国学的重 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世纪国内两次兴起 “ 汉学热 ” ,是因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变动和思想的活跃
7、,迫使国人希望 通过汉学来了解中国及其文化。 B国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立国的源泉,没有了国学,就丢失了根本,丢失了历 史,丢失了精神。 C近几年中国学界出现了国学的 “ 汉学化 ” 现象,国学已经变成了 “ 在中国的汉学 ” ,汉学也 变成了 “ 在中国的国学 ” 。 D作者认为,汉学当热,汉学 定 能成为显学,但他同时指出汉学不可以取代国学,国学应当 快速 地 复兴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 14 分) 阅读下面的 文字,完成 4 6 题。 白 发 冯骥才 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听罢偶尔笑答一句: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纸上
8、去了。就这样,嘻嘻哈哈、糊里糊涂地翻过了生命的山脊,开始渐渐下坡来。或者再努力,往上登一登。 对镜看白发,有时也会认真起来:这白发中的第一根是何时出现的?为了什么 ?思绪往往会超越时空,一下子回到了少年时那次同母亲聊天,母亲背窗而坐,窗子敞开着,微风无声地轻轻掀动母亲的头发。忽见母亲的一根头 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根白发 !这根细细的白发在风里柔弱摇曳,却不肯倒下,好似对我召唤。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可怕的事啊 !我禁不住过去扑在母亲怀里。母亲不知出了什么事,问我。她用力想托我起来,我却紧紧抱住母亲,好似生怕她离去。事后,我一直没有告诉母亲
9、这究竟为了什么。最浓烈的感情难以表达出来,最脆弱的感情只能珍藏在自己心里。如今,母亲已是满头白发。但初见她白发的感受却深刻难忘。那种人生感叹,那种凄然,那种无可奈何,正像我们无法把地上的落叶抛回树枝上去。 当妻 子把一小酒盅染发剂和一枝扁头油画笔拿到我面前,叫我帮她染发时,我心里一动,- 4 - 怎么,我们这一代生命的森林也开始落叶了 ?我瞥一眼她的头发,笑道:不过两三根白头发,也要这样小题大做 ?可是待我用手指撩开她的头发,我惊讶了,在这黑黑的头发里怎么会埋藏这么多的白发 !我竟如此粗心大意,至今才发现才看到。也正是由于这样多的白发,才迫使她动用这遮掩青春衰退的颜色 ,可是她明明一头乌黑而清
10、香的秀发呀,究竟怎样一根根悄悄变白的 ?是在我不停歇的忙忙碌碌,侃侃而谈中,还是在我不舍昼夜的埋头写作中 ?是那些年在大地震后寄人篱下的茹苦含辛的生 活所致 ?还是为了我那次重病内心焦虑而催白的 ? 黑发如同绿草,白发犹如枯草;黑发像绿草那样散发着生命诱人的气息,白发却像枯草那样晃动着刺目、凄凉的,枯竭的颜色。我怎样做才能还给她一如当年那一头美丽的黑发 ? 一次,我把剩下的染发剂交给她,请她也给我的头发染染。这一染,居然年轻许多 !谁说时光难返,谁说青春难再。就这样我也加入了用染发剂追回岁月的行列。谁知染发是件愈来愈艰难的事情。开始时精心细染,不肯漏掉一根。但事情忙起来,没有闲暇染发,只好任由
11、它花白,染又麻烦,不染难看,渐而成了负担。 这日,邻家一位老者来访。 这位老者阅历深、博学,又健朗,鹤发童颜,很有神采。他进屋,正坐在阳光里。一个画面令我震惊,他不单头发通白,连胡须眉毛也一概全白,在强光的照耀下,蓬松柔和,光亮透明,宛如银丝,真是美极了 !我禁不住说,将来我也修炼出您这一头漂亮潇洒的白发就好了,现在的我,染和不染,成了两难。老者听了,朗声大笑,然后对我说:小老弟,你挺明白的人,怎么在白发面前糊涂了 ?孩童有稚嫩的美,青年有健旺的美,你有中年成熟的美,我有老来恬淡自如的美。这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春天葱茏,夏天繁盛,秋天斑斓,冬天纯净。各有各的美感,谁也不必羡慕谁,更 不能模仿谁,
12、模仿必累,勉强更累。人的事,生而尽其动,死而尽其静,听其自然。 我听罢,顿觉地阔天宽,心情快活。摆一摆脑袋,头上花发来回一晃,宛如摇动一片秋光中的芦花。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 A 本文语言含蓄 , 却富有诗情画意和哲理 , 文雅又不失诙谐幽默 , 高超的语言技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B 人生入秋 ,“我”也有白发了。 由此 ,“我”联想到了母亲的白发,感慨于妻子的白发,启发于老者的白发。 C文章写 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的情景,主要运用细节描写,虽寥寥数语 , 却有摄人心魄的力量,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情感。 D作者
13、起初将白发比作“落叶”、“枯草” , 文末却比作“芦花”, 采用了欲扬先抑的表- 5 - 现手法。 5 文章以“白发”为题,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5 分) 6 文章写到了母亲的白发,妻子的白发,老者的白发,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给你怎样的生命感悟?请结合作品进行概括。( 6 分) (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 9 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还未散去,央视另一档自制文化类节目朗读者 ,又以浩大的声势占据了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的页面。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对于每一个离开了学生时代的人而言,“朗读“似乎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语。大小屏幕代替了书籍文本,键盘语音代替了信札驿马。朗读被加上了一层梦幻的滤镜,覆盖上了文化和美的薄纱,提醒着我们思念又回不去的过去。这大概是朗读者对于观众产生原始魅力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朗读者用了“朗读”作为外壳,内核依然是分享嘉宾的故事 ,传递回忆和温情。它更像一个精简的谈话节目,并且董卿掌握对话的节奏远胜于多数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一颦一笑都显得 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