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广西钦州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总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逍遥游是庄子内 7 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 想学说 逍遥哲学 的开创者。 “ 逍遥 ” 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它的
2、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 逍遥 ” ,而是更丰富了。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 “ 逍遥 ” 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 “ 绝对自由 ” 。追求 “ 逍遥 ” 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 存在着紧密联系。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 “ 逍遥 ” 的 “ 逍遥哲学 ” 。若从 “ 逍遥哲学 ” 这个
3、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 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 “ 有所待 ” 的,即有条件的、 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鴳的嘲笑。斥鴳认为
4、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其实这正反映了它由于生活环境的狭小所带来的局限,因为它无能力到广阔天地中去遨游,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这讲的是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 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之外发生的事情,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 季的变化,而生命长的灵龟和大椿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至于人类,看上去似乎比动、植物自由得多,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更多,除了名、利、富、贵之外,还有伦理道德、感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而且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他生物。从受限制这个角度来审视人生,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所以庄子认为只有 “ 无己 ”
5、 的 “ 至人 ” 、 “ 无功 ” 的 “ 神人 ” 、 “ 无名 ” 的 “ 圣人 ” 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 “ 逍遥游 ” 也就成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 (节选于智通庄子 游心于物之初) 1下面关于庄子及其逍遥游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逍遥游被放在庄子开卷第一篇,客观上显示了逍遥游在整部庄子中的突出地位。 B “ 逍遥游 ” 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 C逍遥游中的大鹏鸟看似很逍遥,斥鴳看似随心所欲,但它们同样都没有得到真正的逍遥自由。 D从逍遥游的内容我们可以获知, “ 逍遥 ” 指的是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
6、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几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 “ 绝对自由 ” 。 2下面对文章的分 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 “ 逍遥 ” 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而是继承于诗经,但庄子的 “ 逍遥 ” 比诗经的“ 逍遥 ” 内涵包含更丰富。 B庄子的自然哲学是 “ 逍遥哲学 ” 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 C人虽然被称为万物之灵,但他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深受外界条件限制的,都是不自由的,因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逍遥。 - 2 - D宇宙中的万物都是不能真正逍遥的,因此他们的存在和表现都是有 “ 所待的 ” ,都是不自由的。 3根据原文内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3 分) A “ 逍遥 ” 是一种不受外界所困的境界,那么只要我们不为功名、红尘所累就可以达到真正的 “ 逍遥 ” 。 B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追求 “ 逍遥 ” ,这也是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所有思想的特质。 C人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就要努力摆脱名利富贵等种种牵累限制。 D因为庄子真正理解了 “ 逍遥 ” 于人生的意义,所以才在妻子死后放声高歌,才在高官厚禄面前自愿躬耕于田间。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题。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白天,空气中弥漫着窒息的味道,日光 榨干了鲜花的最后一抹微笑,皮靴
8、静静地躺在角落里,下一秒,身体就会瘫进柔软的地面 ? 到傍晚才有了些许生机。 这时候,一位年迈的老人出现在湍急的伏尔加河的岸边。他总是在老地方坐下 在那棵长在水中的盘根错节的老树旁;然后就向太阳凝望。 太阳正落到山后去。傍晚时的太阳看上去又大,又红。 老人一动也不动地坐着,双手放在膝上 这是一双深褐色、干枯的手,手上的皱纹多得惊人。他脸上也刻满了皱纹,湿润的眼睛黯然无光。他的颈项很细,头也小,但盖满了白发。蓝色的印花布衫下支撑着瘦削的肩胛骨。 有一天,老人正 这样坐着的时候,听到背后有人说话: “ 您好,老爷爷 !” 老人点了点头。一个少女在他身旁坐下,她手里提着一只扁平的小箱子。 “ 我给您
9、画一张像,可以吗? ” 少女问。 老人沉默了片刻。他望着太阳,眨动着微微发红的眼睑,那上面已经没有睫毛了。 “ 我如今可不好看了。 ” 他说。 “ 为什么? ” 少女有些茫然地说, “ 不,您很美,老爷爷。 ” “ 而且还有病。 ” 少女对老人看了很久。然后,她用自己柔软的小手抚摸着老人那只酱色的干枯的手说 “ 您很美,老爷爷。真的。 ” 老人淡淡地笑了笑。 “ 既然这样,那你就画吧 !” 少女打开了箱子。老人一直望着太阳。 少女画着,她从侧面仔细端详老人的面容。 “ 多好的太阳啊 !” 老人低声地赞叹说。 “ 怎么好? ” 少女不懂。 “ 它多大啊 !” “ 你看那河水,多好看 ? 对面岸边
10、的 ?” 太阳轻轻接触到阿尔泰山的山顶,便开始缓慢地沉入远方蓝色的天底里去。后来,太阳完全隐藏到山脊后面了。一束鲜艳的金光,投在淡绿的天幕上。 “ 太阳落下去了。 ” 老人叹息说。 少女把画纸叠好,放进箱子。 他们就这样静坐了一会儿,谛听微微的水波急促地拍打河岸的声音。 “ 您明天到这 里来吗,老爷爷? ” 她问老人。 “ 来。 ” 他答应道。 少女站起身,到村里去了。老人又坐了一会儿,也走了。 他回到家里,在炉子旁边他那个小角落里坐下。他默默无言地坐着。 儿子下工回来时总是疲惫不堪,百事都不顺心的样子,儿媳妇也总是带着气。孙子都已长大,进城去了。家里没有他们冷清得很。 大家坐下来吃晚饭。他们
11、给老人把面包捏碎,和到牛奶里。他挨在桌子边喝着,小心翼翼地不让勺子碰到盘子,生怕弄得太响。大家都不说话。 第二天傍晚,老人和少女又坐在河岸边那棵盘根错节的树旁。少女匆忙地画着,老人一面望着太阳 ,一面说: “ 以前我当木工,活儿总是挺多。几个儿子也都是木匠。打仗的时候死了四个,剩下两个。 - 3 - 现在我跟一个儿子过,他叫斯捷潘。万卡在城里住,是一个工地上的主任。他有信来,说生活不错。他们来这里做过客。我有许多孙子,他们都喜欢我,现在都分散在各个城市里 ?” 少女在画老人的双手,她画了又涂,涂了又画,心情很急迫,也很激动。 “ 生活很艰难吧? ” 她问道,好像没听见老人的话。 “ 什么?艰难
12、? ” 老人很惊讶, “ 我活得挺好呀 !” 现在轮到少女惊讶了,为老人的安详和平静。 太阳又落到山后去了。天 边又悄悄燃起红霞。 “ 明天是阴雨天。 ” 老人说。 少女看了看明朗的天空, “ 为什么? ” “ 我浑身酸疼。 ” “ 你明天来吗,老爷爷? ” “ 不知道, ” 老人没有立刻回答, “ 不知怎么回事,浑身都疼。 ” 老人站起身,沿着小路上坡了。 少女望着他的背影,一直等他折进小巷。他走得很慢,低头看着脚下的路。少女忽然产生一个奇怪的猜想:她仿佛觉得老人是个盲人。 第二天老人没到河岸边来。少女独自坐着,想念着老人。他的一生是那样简单,那样平常,而其中又含有某种不简单、不平常的东西。
13、 “ 太阳是平平常常地升起, 平平常常地落下, ”少女想道, “ 但难道这是平平常常吗? ” 于是她长久地审视着自己的画,忧伤起来。 老人第三天、第四天都没有来。 少女于是去寻找他的家。她找到了。院子里一个身材高大、年近五十的男人正在台子上刨松木板。 “ 请问,有位老爷爷是住在这里 ?” 男人仔细而又有点奇怪地打量她。 “ 原来在, ” 男人说, “ 我这不正在给他做棺材嘛。 ” 少女惊愕地张开了嘴。男人又低下头来刨木板。 “ 请问,他是盲人吗? ” 少女沉默了许久说。 “ 是瞎子。 ” “ 瞎了很久吗? ” “ 十年了。怎么? ” “ 没什么 ?” 少女走出院子 ,她靠着篱笆哭了。不过,又觉得自己好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 ( 3 分) A 小说开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老人的肖像,聊聊数语,生动形象凸显了生命的沧桑与辛劳,在落日的背景下,颇有画意美感。 B 行文中采用插叙的方式,交代了老人的家庭生活境况,用意主要在于巧妙地暗示故事发生的背景。 C 文尾少女听说老人逝世的消息悲痛地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