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2017 2018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满分 150分,时间 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和谐高于冲突 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 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形成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和”所具有的“和谐合一”的意义,在我国文明发展早期就 有了。尚书舜典记载,帝舜命其乐官通过诗歌音乐,达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
2、神人以和”。这说明我国古人已了解音乐促进和谐的作用,体现了早期智者对宇宙和谐的向往。我国古人反复以声乐之和比喻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从而成为一种普遍追求。如左传中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可见,我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的模型,对“和”的追求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这一思想对儒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经典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 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这表明,人类的和谐在根本上来源于天地的和谐,即自然的和谐,和谐是一切事物的生成原理,没有和谐就没有万物化生,和谐的实现有着深刻的
3、宇宙论根源。宋代哲学家张载曾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显然,张载强调:从对立到和谐,不仅是天地的法则,也是社会、人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 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这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同样源远流长。尚书尧典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以后,“协和万邦”便成为中华世界观的典范。类似的说法还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礼天官冢宰)。孔子把“和”作为同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提出“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持续不断的理想。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汉代以后被
4、表达为“天人合一”,成为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注重人道(人类社会法则)和天道(宇宙普遍规律)的一致,不主张把天和人割裂开来。“天人合一”思想不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张天人对立 ,而主张天人协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而应顺从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方面注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注重人在自己身上体现自然的本性,致力于人与自然统一并与自然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主张人主动配合天地的生生变化,在与自然相协调的同时协助并促进宇宙的和谐与发展。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纠正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保护与生态
5、平衡的观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中有一种冲突意识,总想用自己的力量,以自我为中心 ,克服非我,宰制他者。因此,在西方历史上宗教战争非常残酷,中国则没有出现过那样的宗教战争。- 2 - 可以说, 20 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其文化根源都不在东方。总体来讲,同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高于冲突。 (节选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由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发展形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其意义在中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 B史记 乐记认为音乐的和谐来
6、源于天与地的和谐,而人类的和谐从根本上也来源于天地的 和谐。 C 自从孔子把“和”作为同外界交往的原则后,中华文明一直把构建和平共处的世界作为理想。 D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有利于纠正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与生态平衡的观念和行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第一段开门见山,通过指出中华文化、中华价值观与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观的不同,提出了论点。 B 文章主体部分引经据典,逐层分析,阐明了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对“和谐”的重视与追求。 C 文中大量引用古代文献,批判了西方的冲突意识,强调了和谐高于冲突的思想。 D 作者提到西方的 宗教战争,两次世界
7、大战,旨在突出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不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乐”在中国古代经典中多有记载,备受推崇,与古人欲以之促进和谐的思想不无关系。 B“协和万邦”是中华世界观的典范,因而尚书 尧典等多家著作对此阐释颇多。 C 根据天人合一思想,人与天不能对立,人应该顺从自然规律,使其行为与自然相协。 D 中国没有出现过西方那样的宗教战争,与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高于冲突有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老榆爷 人们都说村口的老榆树成精了,有神。 老榆树很老了,老得粗壮的茎干歪倒在地上,再向上长出枝条,成为
8、树。也就是说,从老榆树身上发出的枝杈,又都成了树,围绕着老干,长向四面八方。远望,如一片林子。 春天,人们捋嫩叶,做糊涂面条;捋榆钱,尝鲜。老榆树有神哪,不怪罪吗?有人这样疑问,就有人说,没事,老榆树活人,几辈子了,都吃喝他的树叶、榆钱,只要不动他的大枝壮条。 还有人说,捋一捋,算是给老榆爷挠痒,他舒服,长得更旺势。 说这话的是牟介中。他对老榆树敬重,防护着别人的伤害。老榆爷也是他叫出来的。叫着叫着,大家也都 顺口了。遛弯去,碰面打招呼,就说,老榆爷底下。那里,有桌凳,石头的,可以谈天说古今。还有秋千,吊床,孩子们玩着,笑着,笑声跑到了树叶里面。这些,都是牟介中摆置的。他说,老榆爷好着呢,在树
9、下玩,空气好,安全。 说起老榆爷的好,牟介中能说好多好多。比如,民国三十年年馑,人们没有吃喝,就吃老榆爷。那时候,老榆爷已经很粗实,叶,榆钱,都可以吃;还有树皮,砸碎,磨成面,掺和到红薯面里,粘,甜。村里人约定,只砍削枝条上的皮。怕外村的人来刮树皮,老保长就- 3 - 领着人日夜看护。有一年,夏天,袁店河发了大洪水,沟满河平,人们就上了 老榆树,或者拽着树枝,吃树叶? 牟介中说,要是没有老榆爷,不知道多少家就没人会在这里喝茶荡秋千啦!一声感叹,望望头顶的老榆爷。人们也往上看。有风来,树枝婆娑,一片鸟鸣。 可是,要“大炼钢铁”了,上头决定砍伐老榆树。村里人不愿意,特别是老头老婆们,就打了地铺,睡
10、在寒风里,轮流看护。上级就做村干部的工作,一家一家地做?终于做通了。 可是,没有人去砍树。好不容易动员来了几个年轻人,也不好砍:大斧头上去,就一道缝;油锯哗啦一声就卡住了!老头老婆们就又围拢上来,这是神树,是天意,不能砍伐! 上头领导很恼火,坚决要 破除迷信,就向住罗汉山上的某部队求援。部队来了工程兵,开了一辆大铲车。轰!轰!轰!大铲车离老榆树还有一段路,忽然熄火了,跳下来个年轻人,左看右看,找不出毛病。领导准备再找老兵时,牟介中从围观的人群里出来了,“我来试一试!” 牟介中那时候复员回村三四年了,他当过坦克兵,在东北服过役。他说东北老冷,冰面上都能过坦克。他会开坦克,懂的多,复员后就开公社的
11、东方红拖拉机,嗡嗡叫。 牟介中冲那个战士一笑,上了铲车,捣鼓了一会儿,突突突!铲车又发动了,轰轰轰,向着老榆树开来。人们就戳指头,骂,“你个鳖孙!” 可是,铲车 又熄火了。再试,还是熄火。好容易动了,铲车抵住树腰了,又熄火了。领导要发火,驾驶楼的门一开,牟介中滚了下来,捂着头,喊,“疼啊!疼!” 部队上的兵再上去,还是发动不了?人们就呼地围绕了树,“神树啊,不能动!” 老榆树就保留下来了。 也怪,铲车倒回去时,很顺利。 几天后,牟介中也不头疼了。 人们就传说开了,老榆树有神,动不得。 几十年后,牟介中接待了一个老兵,就是当年开铲车的那个兵。他们两个都老了,围住老榆树看,笑,互相指点着对方,“你
12、呀,你呀,哈哈!”那人一下一下地拍着树,互相久别重逢。牟介中抱着那人,附 耳:“兄弟,多亏了你呀?” 哈哈哈,两人大笑,在树下,喝着小酒。人们不知道他两个笑什么。 他们老了。 老榆树也老了,莽莽苍苍。有年春天,有个大领导来视察,也看老榆树,说,“这是能让人记住乡愁的地方?”牟介中一脸的泪水。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结尾“老榆树也老了,莽莽苍苍”一句,与前文一、二两段的描写相照应,突出了老榆树年老而生机勃勃的景象。 B “可是,要大炼钢铁了”一句,内容上交代了故事的时代背景,情节上与上文形成转折,引出了砍伐老榆树的情节 。 C 牟介中
13、的话“兄弟,多亏了你呀?,暗示当年之所以能够保住老榆树,是因为两人默契配合,暗做手脚,使铲车屡屡熄火。 D 小说结尾补充大领导视察的情节,很有必要,它借大领导之口,表明老榆树乃是乡村的象征,突出了要永记乡愁的主题。 - 4 - 5、 小说开头几段介绍老榆树的情况,在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5 分) 6、 小说没有明确解释为什么铲车竟然铲不动老榆树,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9 题。( 12 分) 材料一: 丁酉新春,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 的热播,成为一场现象级的文化盛宴,像一道清流直入人心,浸润心灵。 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诗经、 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近现代经典诗词?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篇章,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唤起了每个人心中的诗歌情怀,让观众在触摸中国诗歌的宏伟版图之时,油然地生长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