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远离犯罪 珍爱生活 讲座内容 四、青少年为什么犯罪 三、青少年怎么犯罪 一、青少年犯罪离我们有多远 二、什么是青少年犯罪 五、青少年犯罪伤害了谁 六、怎样远离青少年犯罪 一、青少年犯罪离我们有多远 环境污染 吸毒贩毒 青少年犯罪 世界三大公害 一、青少年犯罪离我们有多远 从世界范围来讲,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 断加快,在世界各国均形成了犯罪低龄化的趋势。25岁 以下的青少年是犯罪大军的主体。多数国家大都面临关 青少年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80%,特别是未成年人的犯 罪人数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 “十五六岁现象” 痴迷暴力游戏,刀捅身边人 2011年3月11日晚,16岁的少年胡 某在网吧里玩
2、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 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胡某每次 都被别人“捅”倒。坐在胡某旁边的 一名同龄的少年也在玩同一种游戏 ,他忍不住对胡某冷嘲热讽。在网 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 丈,抽出随身携带的半尺长的尖刀 ,捅向受害人的胸口,致受害人当 场死亡,而胡某依旧沉浸在暴力游 戏中。直到警方赶到现场,胡某才 惊醒:“我是不是杀死了人,会不 会坐牢?”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胡 某沉迷在血腥的暴力游戏中,已经 失去理智,分不清虚拟网络和现实 世界了。 14岁少年沉迷网络无法自拔为 玩游戏四处抢劫 在14岁的儿子周亮(化名)被警 方带走后,周武(化名)辗转难眠 了几个晚上。半年多来,这个 父亲一直在
3、努力帮儿子戒网瘾 ,但他没想到,还没等到有所 收效,儿子已经出事了。2012 年3月1日、2日晚上,周亮相 继抢劫了两名女市民。他说, 抢劫原因很简单,没钱上网 了。就是这抢来的68元上网费 ,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一、青少年犯罪离我们有多远 二、什么是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 犯罪学中的青少年 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 满25周岁的人。 未成年人 犯罪学中的未成年 人是指已满14周岁而 不满18周岁的人。 我国刑法的规定 什么是犯罪 犯罪的年龄起点 二、什么是青少年犯罪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 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 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 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 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
4、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 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 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 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 ,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 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 犯罪。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 犯罪,应当负刑事责 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 满十六周岁的人,犯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 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强奸、抢劫、贩卖毒 品、放火、爆炸、投 毒罪的,应当负刑事 责任。 严重的社 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 性; 应受刑罚 处罚性。 不满14周岁 的人 犯罪违法 青少年怎么犯罪 18岁学生王某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嘻嘻哈哈,又说又闹,扰乱 课堂秩序。班长上前制止,他不仅不听,
5、反而拿起凳子向班长 头部砸去,致使班长受重伤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死亡。 1.突发性和随意性。 一般地说,较少有预谋 ,没有经过事前的周密考虑 和精心策划,常常是受到某 种因素诱发和刺激,或一时 的感情冲动而突然犯罪。这 种突发性行为反映了未成年 人情感易冲动,不善于控制 自己。 青少年怎么犯罪 2011年2月17日,杭州萧山区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女高中生被害 分尸案。5名加害者悉数被杭州警方抓获。令所有人惊异的是:他 们竟是死者的同学。案件大致经过:被害者阿红,17岁,就读于 萧山某高中。因一点小矛盾,阿红与同学阿洁发生吵架。怀恨在 心的阿洁,纠集其他4人,将阿红骗至阿华家中,用围巾将阿红勒 死,
6、并支解,随后弃尸野外。 2.疯狂性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 熟的时期。由于某些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 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往往容易走上歧途, 并且由于年青人逞强好胜,在进行违法犯罪 活动过程中,常常带有很大程度的疯狂性。 3. 团伙犯罪居多。 青少年犯罪是三五成群、七八成伙地共同作 案。一方面是因为,对青少年而言,由于缺乏足 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 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互相挑动,互 相依存,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另一 方面是因为,青少年渴望被同龄人关注的心理。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里,在学习压力巨大的学校里 都无法得以完全的满足,于是他们转向社会,和
7、一些社会闲散人员交往,结成小团体。这种小 团体化的不良现象往往就是团体化犯罪 的前身,如果加上某种人为化的组织, 最后演变为青少年犯罪黑帮。 青少年怎么犯罪 2011年10月16日,在某中学就读的小强和好友小鹏、小吉、小勇四人商量后, 决定去网吧“拔毛”弄点钱花。傍晚7点左右,4人相约到一家网吧集合。他们看见 王某和张某二人准备离开,就快速分工:由小强和小勇站在楼梯口把风,小鹏和 小吉二人上前将张某、王某拦下,并持刀威胁、踢打后,搜走张某和王某身上携 带的1884.5元。得手后,4人共同消费了100元后将剩下的钱分了。随后,受害 人张某和王某很快找到小强、小吉等人家里讨说法,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
8、重性, 凑出1900元还给两个受害人。赔钱后,小强、小吉等人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让4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因此进了看守所。涉嫌的罪名是抢劫罪。 4.犯罪动机的单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 诞性。 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往往是出于 好胜猎奇,对照模仿;其目的往往 是好奇好玩或争强好胜。他们有的 是简单地模仿电影电视中的某个镜 头和情节,有的是模仿小说或现实 社会新近发生的一些作案的犯罪伎 俩,有的是同学或朋友间所谓的争 强好胜,显示自我的天不怕地不怕 而犯罪。 青少年怎么犯罪 小羽,男,岁,江苏扬州人。即将进入高二读书的他,在开学前一天晚上 的家庭聚餐之后,同表妹一起玩耍。表妹因困倦而睡,男孩陡起歹念,在演
9、绎 了黄色录像里的镜头之后,害怕丑行败露,残忍地将年仅8岁的表妹杀害,被 判有期徒刑十六年。监狱服刑的小羽回忆当时,我真的好想试一试,想知道那 究竟是怎么回事情我顾不上是自家表妹,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走出了危 险的第一步 5.犯罪心理的报复性和犯罪心态的逆反性。 青少年虽年幼无知,但同样渴望人格上的独立和 自立,能够获得平等的权力和尊重,不愿受管束,这 种心理随年龄的增长有时会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当他 们具有一些不良行为而被管教时,他们轻则反感对抗 ,重则予以报复。 青少年怎么犯罪 犯罪嫌疑人韦某(男,15岁、横县人,在校生)。韦某家与被害人黄某家一同 居住在一个单元楼内。之前因为韦某盗窃黄某代
10、销店里的东西,被黄某发现后 报警,韦某因此被叫到派出所进行教育处理,之后韦某认为黄某败坏了他的名 誉,便产生报复杀死黄某的念头。2012年3月3日晚9点多,犯罪嫌疑人韦某从家 里拿出之前自制的三支单管火药枪和一把尖刀,并往三支火药枪内装填好火药 和钢珠,然后悄悄地走上二楼黄某家,先用火药枪将黄某打死,后因害怕黄某 的妻子和儿子(9岁)听见枪响,又用火药枪和尖刀先后将在另一房间内的黄某 的妻子和儿子杀死。然后又从黄某的裤袋里拿出钥匙打开保险柜,将保险柜里 面的4万多元钱拿走。 青少年怎么犯罪 自今年2月中旬以来,9名无业青少年结伙作案,专抢劫单身路 人,疯狂实施抢劫作案40余起。日前,兰州城关警
11、方成功打掉这 一特大抢劫犯罪团伙。 6.连续性。 对某些具有偷窃、抢劫等犯罪 行为的青少年,一般在初次作案得手 之后,侥幸心理便得到强化,从而对 物质享受产生了贪得无厌的欲求。产 生连续性犯罪。 7. 向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和低龄化发展。 在犯罪手段上,青少年犯罪越来越趋向成人化、智 能化、暴力化,犯罪手段残忍,情节较为严重,而且不 计后果。在很大程度上,这是青少年模仿的结果,也是 社会不良文化影响的结果。 青少年怎么犯罪 青少年为什么犯罪 家庭原因: 社会原因: 家庭原因 个人原因 “黄色污染”;“灰色污染”;“黑色污染” 过分宠溺的家庭、简单粗暴的家庭、父母形象不佳 的家庭、经济贫困的家
12、庭、气氛异常的家庭家庭 自身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没有固定下来,对待 好的总是带有羡慕、嫉妒、恨 青少年为什么犯罪 电子海洛因 网络游戏 网络色情 网络聊天 身体健康 人格异化 角色混乱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据一些统计资料表明,90%的青少年上网是玩网络游,其余是网络 聊天和浏览不健康的网站,这其中未成年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成 为网络游戏的主体;80%的少年犯罪案件与网络游戏存在关联,网 络游戏成为他们违法犯罪的直接或间接的诱因。 复杂的心理因素 1.逆反心理:抗拒社会 道德和法律,偏要与成人 们的规定、纪律对着干。 孩子对老师家长的归劝“ 根本听不进去”,就是这 种心理的表现。这种心理 常常
13、驱使少年自暴自弃甚 至离家出走、流落街头、 自杀、犯罪。 青少年为什么犯罪 2.模仿心理:模仿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过 程。一些武侠小说、影视片、网络游戏都有可 能成为少年模仿的对象。如果缺乏辨别是非的 能力,就可能受到不良影响而走向犯罪道路。 青少年为什么犯罪 我就想试一试! 3. 义气心理: “为朋友赴汤蹈火 ,为哥们两肋插刀”的 心态在少年犯罪中尤为 多见。孩子和人家打架 ,是因为“那人打了他 的一个哥们儿”,正是 这种意气心理的反应。 青少年为什么犯罪 4.报复心理: 这种心理常产生在一些 心胸狭益、自尊心过度膨胀 ,缺乏道德修养的青少年身 上,它通常与人受惩罚和批 评后而产生的否定情绪
14、联系 在一起,一旦它演变为犯罪 动机后,则常产生危害社会 的犯罪行为。 。 青少年为什么犯罪 5.利己心理: 这也是少年犯罪中较 常见的一种心态。尤其在 独生子女犯罪中,更为常 见。不少独生子女备受娇 宠,唯我独尊,占有欲十 分强烈,如果不能得到满 足,就会用犯罪的手段来 获得所需之物。 青少年为什么犯罪 青少年为什么犯罪 6.寻求刺激心理 有些青少年由于没有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对日 常的学习生活、工作感到极 度乏味,整天无所事事,精 神空虚,百无聊赖。为了寻 求刺激、好玩而实施偷盗、 放火等犯罪行为。 青少年为什么犯罪 7. “拜金”心理。 有的青少年好逸恶劳,
15、追求享 受,终日游手好闲,存在严重的拜 金主义,价值观扭曲,受社会上一 部分富裕起来的人的“潇洒”消费 的影响,部分青少年产生了强烈的 畸形的物质消费欲望,盲目追求享 乐,当通过正当渠道不能满足欲望 时,往往通过盗窃、抢劫、抢夺、 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手段来获 取。 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由于青少年的阅厉浅,人生观、世界 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型,接受模仿能力 强,缺乏明辨事非的能力和必要的法律意 识、法制观念和生活条件尚不稳定,社会地 位不确定,很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 青少年为什么犯罪 青少年犯罪伤害了谁 对被害者及其家人的危害 犯罪行为使得受害者饱受身 心痛苦。虽然犯罪分子被绳之
16、于 法,但受害者失去的生命或是健 康不可逆转;受害者的家庭不再 完整幸福;特别是犯罪的侵害对 象往往是比作案人年龄更小的青 少年,受害人在未成年阶段所受 到的此类身心创伤严重危及到他 们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其负面后 果将不是暂时的。 。 青少年犯罪伤害了谁 对自己及家人的危害 青少年犯罪对于自身发 展构成严重障碍,犯罪必然 要付出惨重的代价。青少年 要接受铁窗的生活,失去自 由;要承受失学、失业之痛 苦;要忍受众人的指责和漠 视他们给自己的家庭也 蒙上阴影,家人承受着亲人 分离的痛苦、承受着犯罪赔 偿的经济负担、承受着众人 的指指点点,家庭幸福无从 谈起。 青少年犯罪伤害了谁 对国家、社会的危害
17、 青少年的犯罪对于社会良性运行造成 严重危害。青少年的犯罪对社会的危害也 是极其巨大的,虽是隐形的,非物质的, 但对公众安全心理的伤害,对社会稳定和 工作、学习、生活等正常秩序的破坏都是 无法计算的。 怎样远离青少年犯罪 欧享利:我们所选择的道路 一个外号叫鲨鱼多德森的人,想到纽 约寻找发展的机会,在一个三岔路口,他不 知道该走哪条路,琢磨了半个小时,选择了 左边那条道路,他流浪到西部,在那条路上 ,他结识了两个同伴,干起了杀人越货的勾 当,在一次抢劫中,一个同伴被警察打死, 在逃跑途中,为了灭口,他又残杀了另一个 同伴。他就这样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强 盗。几年以后,多德森在回忆当初在那个三
18、岔路口所面临的选择时,竟突发奇想:“如 果当初我选择了右边条道路,那么我会不会 变成另一种人呢?” 怎样远离青少年犯罪 做人要坚强,要经得起诱惑 他人的东西,永远是他人的 自己的东西,永远是自己的 人可以羡慕、嫉妒、恨,只能说不能做 善于择友 ! 做人做事要量力而行,花钱也一样 善于管理自己的零用钱 不要用炫耀有手机,炫耀钱财 要吃的了苦,受的了累 要受的了气,挨的了骂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不与说谎的人交朋友 善用网络! 可以喜欢,合理适度 爱情埋在心灵深处,并不是住在双唇之 间。丁尼生(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人 ) 吸毒等于死亡,等于家破人亡 我没赢过钱 今天事情今天做,只能今天做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善于减压! 怎样远离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的自我保护 切莫随波逐流! 日常安全防范 1、不与陌生人交谈 2、不拿陌生人的钱 3、不拿莫名其妙的钱 4、交“好”朋友 5、不到黑暗的地方(黑屋子、黑街道) 6、出门向朋友、亲人告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