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一节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课题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授课人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接触生物学科,对生物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生活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生物知识。因此,本节课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和分类生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素养目标生命观念:通过认识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初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科学思维:1.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周边环境中的常见生物,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2. 初步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探究实践:1.通过观察,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的探究活动。2.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放大镜、观察记录表)进行观察。
2、态度责任: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感。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掌握观察法。2.认识并描述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生物。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生物之间的异同。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程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幼苗时期的韭菜和小麦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能区分哪个是韭菜,哪个是小麦吗?回答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代表学生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新课展开观察思考:观察校园、公园或林地中的生物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次观察活动,观察校园、公园或林地中的生物。教师先教授学生观察的方法:1. 确定观
3、察目的:观察某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等特征;生活环境;生活习性;比较不同生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等等。2.明确观察对象:校园、公园或林地中的生物。观察植物时,注意植物的高度、形态、生长环境等;在观察动物时,注意它们的形态特点、运动方式和生活环境等。3.做好观察记录4.交流观察结果提醒学生们,观察时要注意安全,分组进行;注意着装颜色,避免衣物的颜色过于鲜亮;要注意保持安静;拍摄时,尽量不使用闪光灯;不要破坏植物。教师一边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一边提问:1. 你们观察的生物,如杨树和柳树,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同学们可以仔细观察,从它们的树干、枝条、叶等的形状和颜色方面进行比较。如果开花了,同学们可以比
4、较它们的花有何不同。同学们还可以观察它们的生长环境。2. 如果周围有光叶子花(俗称三角梅),同学们可以仔细观察它的叶和花的形状、颜色。紫红色的结构是它的花瓣吗?3. 对相同的观察对象,不同的同学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请举例说出哪些因素影响了观察结果。4. 请举例说明,如果需要进一步观察某种生物,同学们打算如何进行。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回到教室,分组展示观察成果,分享观察到的生物种类及其特征。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生物进行分类,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对学生的观察成果进行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科学方法:观察教师进行总结:1. 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工具,或利用各种设备,有时还需要测量
5、。2.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3. 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并做好记录。4. 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5. 观察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多提问题。6. 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教师总结评价同学们的观察结果,进行点评。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所观察的生物大多是植物和动物。除此之外,还有真菌、细菌、病毒等生物。同学们能说出生物共同的特征吗?思维训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猫的头部和兔的头部图片,让同学们观察猫和兔的双眼在头部的位置。教师提问:同学们能发现什么问题吗?提出你们所发现的问题,与同学交流,讨论谁提出的问题更有探究的价值。学生们听从老师的安排,可以利用望远镜、照相机等设备。学生填写观
6、察记录表。思考与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分享与交流学生分享讨论结果。回答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进行作答,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思考与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课堂小结以上就是本堂课的全部内容。(结合板书,梳理总结)板书设计第一节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观察校园、公园或林地中的生物确定观察目的明确观察对象做好观察记录交流观察结果2.科学方法:观察教学反思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的讨论、回答,加深学生的记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展示韭菜、小麦、毛白杨的花、垂柳的花、光叶子花(俗称三角梅)、白头鹎的图片,让学生研究自己身边的生命现象,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