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课测试第二课测试 1.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都没有改变其生产关系的本质。从根本上 说是因为 A.没有改变剥削的实质 B.没有改变社会的主要矛盾 C.没有改变社会的基本矛盾 D.没有改变生存资料私人占有制 2.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 播的积极影响有( ) 五四运动的爆发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B.C.D. 3.关于生产力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对其内在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2、 C.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生产力发展 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 4.复兴之路解说词中说:“18 世纪后期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利益和霸权的西方殖民主义 势力已经扩张到东 方,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即将到来,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 卓绝的伟大复兴历 史,由此拉开了大幕”。对此理解正确 的是( )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鸦片战争拉开 了中国百余年复兴的序幕 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是封建 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碰撞 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的 根本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 A.B.C.D. 5.1938 年 11 月,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 过长期合法斗
3、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 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说 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 ) A.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 B.在农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C.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夺取全国胜利 D.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消灭资产阶级、贏得民族独立 6.近代中国选择复兴之路,在当时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下,不能模仿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 路。事实证明,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其决定因素是( ) A.当时的国际环境 B.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 C.民众的思想觉悟 D.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7.1921 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4、,经过 28 年的 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终于在 1949 年夺 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 利。这其中先后经历的阶段,表述和排序均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B.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C.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D.北伐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8.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意义有( ) 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A.B
5、.C.D. 9.1953 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当时人们对它有个形象的比喻,称它“好 比一只鸟,它要有一个主体它又要有一双翅膀”。这里提到的“一个主体”“一双翅膀”分别 指( ) A.总路线、总任务 B.轻工业、重工业 C.“一化三改”D.巩固政权、恢复经济 10.中共中央在 1953 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既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 步实现( ) 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国家对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 . B. C. D.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6、相比,存在很大 差距,应该等到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观点没有看到( )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已经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 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偶然性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 12.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 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 社会主义制度。这( ) 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
7、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法律基础 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现代强国的伟大飞跃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人民在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A. B. C. D. 13.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在很短时期内就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各项属于这一时期成就的是( ) 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了先进的工业国 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 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强国 A. B. C. D. 14.“长鞭啊,那个一呀甩,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一首老歌的歌 词,它反映了农民满
8、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我国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 ) A.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15.“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 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这则材料反映的重大事件是 ( ) 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手工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 D.社会主义工业化 16.毛泽东曾在 1962 年发表过一次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拿我来 说,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
9、业、商业,我就不大懂。对于农业,我懂得一点。 但是也只是比较地懂,还是懂得不多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这份讲话反映了( ) A.社会主义建设正在稳步走向正轨 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了曲折 C.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完全脱离了国情 D.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非常注重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代会报告中对社会主要矛盾有过几次结论性判断,其中明确我 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 况之间的矛盾是在( ) A.1956 年党的八大上 B.1962 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 C.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 D.2017 年
10、党的十九大上 18.1956 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虽然经历了严重曲 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 ) 宝贵经验 发展道路物质基础 制度保障 A. B.C. D. 19.1953 年 6 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的总路线 和总任务。这条总路线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 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同步进行 发展生产力和调整生产关系并举 A. B. C. D. 20.1954 年,毛泽东
11、在一次讲话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 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 拖拉机都不能造。”针对这一现实,1953 年党提出以“一化三改”为核心的过渡时期总 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 A.手工业合作化 B.教育现代化 C.农业合作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21.1953 年 6 月 15 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集中批评了“确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秩序” 的观点。他说:“有人在民主革命成功以后,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地方。他们没有懂得革命性质的转 变,还继续搞他们的新民主主义,不去搞社会主义改造。”当时“右倾的表现”有这样三句
12、话: “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确保私有财产”。他指出这些说 法是“有害的”“不妥当的”“不对的”。 结合材料,分析毛泽东批评“确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秩序”的主张的正确性。 答案:1-5DBBAC 6-10DCBCC 11-15BBBCB 16-20BABBD 21 答案: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