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文档编号:797757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济宁北大培文学校济宁北大培文学校 2019 级高二上学期级高二上学期 10 月月考月月考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2020.10 一、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I I(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 1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西医的科学性和普效性已被公认,中医药的伟大历史作用和重要现实意义不容否 认,两者各具优势。但长期以来,医疗领域普遍重西医轻中医,中医地位不断下降,发 展遇到困境。 一是中医人员数量增长与中医机构发展缓慢,中医力量薄弱。据统计,全国中医医 生 1949 年 27.6 万人,到

2、 2002 年还是 27 万余人,53 年没有增长;同期西医医生分别 为 8.7 万和 157 万人,增长 17 倍;中西医医生比例由 3.2:1 变为 1:5.8。现全国共 有医务工作人员 520 万人,中医药工作人员约 50 万人,不足 1/10。 二是中医教育日益衰退。语言上,古汉语训练缺乏,许多学生基本不看、也看不懂 中医古籍;课程安排上,中医理论培训严重不足,甚至黄帝内经等经典也不研读; 技能培养上,中医望、闻、问、切等训练不多。 三是民间中医的发展临困境。我国不少师徒传承的民间中医,水平高、收费低、效 果好,深受群众欢迎,但大都得不到正式承认。现行执业中医师考试制度要求考西医知 识

3、,民间医生大都因西医知识不足过不了考试关,民间医生多因无法领到行医执照不能 公开行医,若行医即属非法。 四是中医医院存在西医化倾向。 目前全国有 2800 多家中医院, 几乎都是中西医 结 合医院。医院为了生存,大量购买西药与医疗设备。西药进出价差大,检测化验收费 高,医生创收、医院盈利、医院评等级均要靠它。中医药虽然简便廉验,若靠它收费, 医院无法养活,医生只有受穷。 (摘编自陈永杰中医药发展面临的严重困境) 材料二: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正确 处理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关系到中医药的前途和命运。 传承精华,就是要让中医药发展源远流长。传承是中医药

4、发展的根基,离开传承谈 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医药的精华,沉淀在汗牛充栋的中医古籍中,流传 在历代中医大家的临床实践中,散落在疗效显著的民间奇方中,这是中医药学深厚的根 基,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命脉。传承不足,让多种中医技艺面临失传,让中医医道艰 难延续。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必须培养大批中医专才,这样才能使国 宝代代相传。院校教育是中医药人才的主阵地。当前,院校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中医 教育西化、中医思维薄弱、中医技能缺失等问题。师带徒,出名医,中医独具特色的技 艺需要活态传承。中医临床功夫、中药炮制工艺,主要靠师徒一代一代口传心授。师承 教育能为草根中医打开一扇门,让岐黃之术

5、薪火相传。我们应将以个性化为特 征的师承教育与以标准化为特征的院校教育相结合,将传统教育的精粹融入现代教 育体系之中,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中医教育体系,为中医药发展打下最坚实的人才之基。 守正创新,就是要让中医药发展清流激荡。只传承,不创新,捧着金饭碗也只会越 吃越穷。让中医药老树发新芽,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中医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 史。从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体系,到明清时期瘟病学的产生,再到现代青萵素的 诞生创新,始终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中医药需 要源源不断地注入创新的源头活水,在更多领域取得新突破。当前,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先进技术为中医药研究突破提供了有力支

6、撑,多学科、跨行业合作为加快中医药 现代化发展带来广阔空间。我们不能因为创新而忘记守正,也不能因为守正而 不去创新,必须把守正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 没有传承,创新就失去根基;没有创新,传承就失去未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必将让中医药获得无限生机,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新动力! (摘编自白剑锋守正创新,为中医药注入源头活水) 材料三: 近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曾在武汉一线指导和参与救治的专家 回顾总结了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经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仝小林院士说,武汉疫情出现社区传播之 后,我们将中医药治疗和干预纳入四早内容,第一时间为集中隔离点的发热、疑似、 已确

7、诊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以及一些密切接触者发放药物,发放通治方寒湿疫方的药 72.3 万服,覆盖 5 万多人,使很多病人在早期就得到控制,不向重症发展。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带队接管的江夏方舱医院, 通过以中医药为主的中西医综 合治疗,564 名患者均没有转为重症。 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阻止了疫情的蔓延,是我们取胜的基础。张伯礼说, 在向其他方舱医院推广经验后,1 万多名患者普遍使用中药,各个方舱医院的转重率基 本在 2%至 5%左右。 不少专家表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减缓、阻止重症向危重症转化,提高治愈率、 降低病亡率。 就我们在武汉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救治经验来说,一般的病人都有发热、咳

8、嗽、气喘、乏力的症状,还有氧饱和度降低的表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 书记叶永安介绍,采取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后,这些病人症状都有明显好转, 发热、 乏力、 咳喘缓解率都在 90%以上, 说明综合救治能够有效阻止重症向危重症转化。 治愈出院的患者中,有一部分虽然核酸检测已呈阴性,但身体还未完全康复,需要持续 的医学干预和心理康复。在这方面,中医药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和干预的技术手段。有 时乏力、咳嗽或精神不太好,肺部炎症没有完全吸收,免疫功能没有完全修复这 种情况下,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办法,做一些呼吸锻炼,同时配合中医药针灸、按摩等 综合疗法,可以改善症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对脏器损

9、伤的保护、对免疫功能的修复 都有积极作用。张伯礼说。 目前,仝小林院士团队正在针对恢复期康复的中医药干预开展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已经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和使用。 摘编自新华社(中医药为新冠肺炎防治作出重 要贡献)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分) A.中医发展面临严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古汉语训练缺乏,学生读不懂中 医古籍是其根本原因。 B.要培养大批中医“专才”,就必须建立以师承教育为主、院校教育为辅,二者相 结合的中医教育新体系。 C.“守正”指传承中医药的精华,“创新”指在坚守中医药精华的基础

10、上为其发展 注入动力,二者不可割裂。 D.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病人早期控制、阻止重症转危和康复干预等方面,都独立发挥 了重大作用,优势显著。 2.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分) A.中医医院之所以存在西医化倾向,并非因为中医药不如西药好,而是因为中医药 不如西医盈利高。 B.民间中医,水平高,收费低,效果好,深受群众欢迎,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应得到正式承认。 C.研究中医古籍、历代中医大家的临床实践经验以及疗效显著的民间奇方,是传承 中医精华的重要途径。 D.只有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才能为中医药注人

11、源头活水,并保其发展源远 流长,清流激荡。 3.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 3 分)分) A.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 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乃至世界人 民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B.要全面系统继承历代各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不断弘扬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 C.康源全自动中药调剂系统生产线对几千年手抓戥称的传统调剂方式进行了创新, 极大提高了中药饮片配药、取药效率。 D.要充分发掘中医不同学术流派的特色优势, 实现中医药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确保中医药在时代

12、有新作为。 4.4.材料二在论证思路上有何突出特点材料二在论证思路上有何突出特点? ?请简要分析。(请简要分析。(4 4 分)分) 5.5.请针对材料一“中医药发展面临的严重困境”,结合文本,向国家中医药管理请针对材料一“中医药发展面临的严重困境”,结合文本,向国家中医药管理 部门提部门提 3 3 条有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建议。(条有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建议。(6 6 分)分) (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 II(II(本题共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6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与瓦共舞 林延军 台风过后,小院里零星洒落着破碎的红瓦,一片狼藉。父亲只穿着裤衩,光着

13、肩膀, 先是爬上铁大门上面的门檐水泥板平台, 父亲站在门檐, 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瓦片、 瓦刀、 绳子和已经搅拌均匀的水泥浆桶。只见父亲用绳子一头绑住水桶两端的耳朵,绳子另一 端则远远地抛向屋顶,就在这个时候,父亲像猴子一样利索,爬上了屋顶,直到将水泥 浆桶等工具全部吊上屋顶,朝着屋顶修补的位置,一步一步挪过去。那时候已是深秋, 天气转凉。 母亲回到屋里,我也跟着回屋。母亲站在屋里漏水或破瓦的位置,用竹竿对准屋顶 轻轻敲一敲,再报坐标,欲通过这样的方式里外呼应,告诉屋顶上面的父亲,捅到的位 置需要修补瓦片。父亲只能闻声寻瓦进行定位,但是,父亲几乎是凭感觉和之前在 屋内数过大概的坐标来找位置,最终在

14、目标位置多铺几块瓦片。 此刻,屋顶就像菜畦,瓦片就像生长在菜畦里的青菜,等待父亲挥刀动瓦除虫。 除虫后的屋顶,新瓦盖旧瓦,远远望去,像一条天然大裤衩,补丁这里一块,那里 一片,又像武侠电视剧丐帮长老衣服的袋子 。 南方的天气捉摸不定,刮台风、打雷、暴风雨隔三岔五, 记忆中,父亲补瓦片 也自然多了起来。有一次,父亲带上屋顶的瓦片不够,便在屋顶上呼喊母亲再递传几块 瓦片上去,也不知道母亲是慢了还是不及时,父亲在屋顶上大发雷霆。我只是隐约地记 得,那时候是凛冽的冬天,朝屋顶上看;只看到父亲的背,披着一件作为工衣的白 衬衫。我站在小院里,虽然穿着厚厚的衣服,但是感觉阵阵发抖,风吹得更猛了。 只要来台风

15、,屋顶就会漏雨、滴水,父亲又要爬上屋顶补瓦,每一次补瓦,父亲都 会朝母亲发脾气。每次台风,老屋都会元气大伤,我无法忘记父亲补瓦片的姿势,也忘 不了父亲在屋顶朝母亲发脾气的画面。这座屋顶补了又补的三间瓦房,便是我小时候居 住过的老屋,似乎瓦片陪着我一起长大。 三间瓦屋在我的村庄, 随处可见, 家家户户都有。 像这种乡间的瓦, 最平凡不过了。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一起找来具有凹槽的简瓦造小船,用一根棍子卡在简瓦里,再 用绳子绑住棍子做牵引, 简瓦前后没有做任何封闭就直接放在小池塘里, 以为会浮起来, 谁知道一放进池塘就立马沉了下去,后来只能拖着它在水里划来划去。现在想想,玩着 不会浮水的小船是多么的

16、幼稚和可笑。 后来, 父母做起小生意, 我们家从农村搬到圩镇上居住, 搬离了老屋, 住上了洋楼。 在城镇,抬头便是洋楼,基本很少看到瓦屋。从此,老屋开始变得空荡荡的,像被遺弃 的孺妇,孤零零地待在村庄里。那年除夕,我们又回到老屋,只见小院里杂草丛生,长 势逼人,最高的杂草已高过父亲的身高。当父亲和弟弟纷纷挥起锄头锄杂草时,我看到 劳作时父亲的背,只是这次父亲的背已没有当年魁梧了。而瓦屋屋檐下悬挂着破瓦,瓦 片在大门前也洒落一地,或长满青苔,或堆积厚厚的一层污垢,我忽然警醒,这是岁月 的涤荡,是印痕,是沧桑,是衰老。 许多年后,我看过城市古典园林的绿瓦,看过乡村古屋的灰瓦,看过首都巍巍故宫 的琉

17、璃瓦,它们或风情万种,或残缺不堪,或庄严气派,从泥土的根脉里来,到绚丽的 色彩里去。我读过唐朝诗人李商隐一春梦雨常飘瓦关于瓦如梦似幻的描绘,但是, 我依然念念不忘家乡的瓦,是雷州半岛特有的红土煅烧而成的瓦。 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我走在乡镇的路上,路旁有几个满头大汗的农夫在盖房,两 个人在搬运着瓦片。 我心想, 现在乡镇建房不都是建洋楼了吗, 怎么还有用到瓦的地方? 走近一问原来是建猪舍,此刻,我又想起当年母亲向父亲传递瓦片的情景。 其实,在瓦的世界里,它似乎有自己生存的方式,每一片瓦都会遮风挡雨,就像父 亲母亲的背。 (选自 2019 年 3 月散文选刊,有删节) 6.6.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

18、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分) A.文章开头运用“父亲像猴子一样利索,爬上了屋顶”的细节描写,写出了父亲补 瓦动作的娴熟。 B.文章写到父亲上屋顶补瓦时多次对母亲大发雷霆,说明父亲脾气暴躁,暗含了作 者对父亲的不满。 C.文章写到父亲频繁补瓦,既暗示了当时生活的贫困艰辛,又表现了父亲对家庭的 付出。 D.文章以补瓦切入,从过去的贫穷写到现在生活的美好,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也有对当今生活的感触。 7.7.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分) A

19、.补瓦后的屋顶,“新瓦盖旧瓦,远远望去,像一条天然大裤衩”,运用比喻,生 动形象地描绘了补瓦后屋顶的形态。 B.引用李商隐的“一春梦雨常飘瓦”诗句,增添了文化气息,有利于下文表达作者 对家乡瓦的感情。 C.我家用瓦来遮风挡雨,现在农夫用瓦建猪舍,前后对比是为了说明瓦片在新生活 中有了新的用途。 D.文中多次描写自然环境,例如“天气转凉” “凛例的冬天” “风吹得更猛了”等, 烘托了父亲形象。 8.8.请结合全文,理解题目“与瓦共舞”的丰富意蕴。(请结合全文,理解题目“与瓦共舞”的丰富意蕴。(4 4 分)分) 9.9.本文已被影像中国“中国乡村”栏目登载,假如你是该栏目组编审,请谈本文已被影像中

20、国“中国乡村”栏目登载,假如你是该栏目组编审,请谈 谈选用本文的理由。谈选用本文的理由。 (6 6 分)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939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6 6 小题,小题,2 24 4 分)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 才 ,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 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 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 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

21、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 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 ,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 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 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 赋以吊屈原。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飞入其舍,乃为赋以自广。 后岁馀,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 ,坐宣室。上因感

22、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 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 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 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 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坠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贾生之 死时年三十三矣。 (摘编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注释】受釐(x):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釐(x):胙肉,祭过神的福食。 10.10.下列对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3、( )()(3 3 分)分) A.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 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B.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 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C.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 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D.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 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11.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

24、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分) A.秀才:文中指优异的才能。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东汉曾因避光武帝刘 秀讳改称茂才,唐初设秀才科,后渐渐废去,宋则凡应举者皆称秀才,明清专称入县学 的生员,后来也作为对一般儒生的称呼。 B.孝文:文中指西汉皇帝刘恒的庙号,即孝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 名号。 C.博士:古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 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正朔:即正月初一。正,一年的开始。朔,一月的开始。古代改朝换代,要改定 正朔,颁布新的历法。 12.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5、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分)分) A.贾谊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十八岁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还在 担任河南太守的时候就发现他的才华并向朝廷推荐了他。 B.贾谊进入朝廷后,制定了新的法令制度,希望进行一系列改革,但文帝刚即位, 顾不上这些,但还是打算进一步任命他为公卿。 C.贾谊被从长沙召回,当时皇上正在虔诚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贾谊询问鬼神 的本原,贾谊便详细地说明,使文帝夜半前席。 D.贾谊具有政治才能、战略眼光。贾谊多次上奏疏给皇上,反对分封,陈述有的诸 侯封地太多, 不符合古代的制度, 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但文帝没有听从他的

26、建议。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15 分,每句各分,每句各 5 5 分)分) 13.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 “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 14.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 1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九日置酒 宋代宋祁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邀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

27、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16.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是( )()(3 3 分)分) A.作者描绘重阳登高宴饮的情景,场面恢弘,气氛热烈,富有生活情趣。 B.诗人虽年事已高,性情旷达,乐而忘忧,任凭风吹冠冕,只管举酒言欢。 C.作者描绘傍晚时分的景象,雨过天晴,水面澄澈,日色清淡,不显华彩。 D.诗歌描绘的登高宴饮、满插茱萸的场景,均是中华民族重阳节的习俗。 17.17.结合全诗,谈谈“白头太守真愚甚”的“愚”表现在哪里?你对此有怎样的评结合全诗,谈谈“白头太守真愚甚”的“愚”表现在哪里?你对此有怎样的评 价?(价?(6 6 分)分) (四)名

28、篇名句默写(本题共(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1 小题,小题,6 6 分)分) 18.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 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 。”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 为根本的句子是 “ , 。” (3)在老子第二十四章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处的两句是_, 。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16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0 题。 回目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格式,不是雕虫小技,而

29、是 。我们常说一百二 十回的三国演义,一百回的西游记,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所谓回 就是回目,又称章回题目,是章回小说的典型特征。在章回小说由民间说书艺术雅 化为文人案头之作的过程中,回目形式由单句发展为偶句,字数也由 而逐步定型 为七八言,不但易于较完整地概括每回内容,而且也便于追求文字和音韵上的形式美。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高峰期。 作为杰出代表的四大名著是典型的章回体 小说,即每一回的标题都是一副词句工整、前后相衡的对联。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 艺术形式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中, 是明代小说家的一大创举。 因为就大多数回目而言, 句子可长可短,结尾可平可仄,句式灵活多变,与诗的形式并不

30、相同,反而与对联更 为 。在章回小说的每回之前,均有一副标明文章内容的对联,让读者看了此联就 知道这回所要讲述的内容; 统观阅读小说回目,还可以从中了解整部小说的叙述脉络。 19.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3 分)分) A. 一枝独秀 错落有致 吻合 如果 B. 一枝独秀 参差不齐 契合 不但 C. 独树一帜 错落有致 吻合 不但 D. 独树一帜 参差不齐 契合 如果 20.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3 分)分) A.对

31、联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被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中, 是明代小说家的 一大创举。 B.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 是明代小说家的一大 创举。 C.将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中, 是明代小说家的 一大创举。 D.将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 是明代小说家的一 大创举。 21.21.请根据下列信息给“空中课堂”下定请根据下列信息给“空中课堂”下定义。要求保留全部关键信息,句子简明、义。要求保留全部关键信息,句子简明、 连贯,不超过连贯,不超过 7070 个字。(个字。(5 5 分)分) 空中课堂利用网络技术实施教学。

32、空中课堂具有信息共享、屏幕共享、协同浏览、答疑等功能。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空中课堂的主要目的。 在空中课堂上,师生之间可以实时交互。 空中课堂这一课堂形式,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2.22.下面文段是对一则公告的转述,有五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下面文段是对一则公告的转述,有五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 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严密、连贯。(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严密、连贯。(5 5 分)分) 市场监管总局 25 日发布公告,要求加强口罩、消毒杀菌用品、抗病毒药品及相 关医疗器械等防疫用品的市场价格,保护正常的防疫用品市场价格秩序。捏造、散 布涨

33、价信息,大量囤积紧张的市场供应防疫用品,销售价格大幅度提高,串通涨 价以及其他违反价格法律法规的行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都要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 处,对典型案例要及时予以曝光。 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 23.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60 分)分) 评改试卷时,常常会听到数理化等科目的老师向语文老师抱怨: 学生连题目都读 不懂!审题不会咬文嚼字怎么会做题?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中流砥柱钟南山院士近日与大家分享学习体会:学好语文 最关键,学好语文才能对事情进行分析,进行综合和总结。 最近,由武汉发布的 32 张抗疫感恩海报获得了无数点赞。

34、下个烟花三月,一同 登楼望春风八闽来助,江城有福32 处美景,配上 32 句各具特色的美言,让 人觉得美好又充满希望。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美方诋毁中方的抗疫努力: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此 话为孟子所言,意为做事不成功,就要从自身找原因。大批网友纷纷赞其驳得好的 同时也感慨:不学好国学知识,中国话你都听不懂! 学生小陈经常在班上宣扬语文学习无用论,作为小陈的同学,读了上述材料,你对 语文学习有何感想?请你写一篇议论文来反驳小陈。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语言生 动形象,结构逻辑清晰,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 800 字

35、。 6.B 项,“暗含了作者对父亲的不满”错误。乡村生活条件艰苦,父亲不得不多次在屋顶补瓦, 有时天气恶劣,父亲虽然脾气暴躁却依然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所以,没有对父亲的不满。故选 B。 7.C 项,“前后对比是为了说明瓦片在新生活中有了新的用途”错误。瓦片在新生活中有了新 的用途没错,但这不是今昔用途对比的目的,而是为了表现时代的变迁。故选 C。 8. 体现了父母对家庭和儿女的庇护,也表现出父亲的责任担当。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 的回忆,有快乐也有辛酸。“瓦”原来用作盖瓦房,现在用作建猪舍,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理解句子 或者词

36、语含义,指的是既要说出词句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深层内容。但是作者所附加的情感与应 用的写作方法所表现出的深层含义决不可忽视,这也是得分点。对文章中体词语含义的理解必须把 词语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词语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词语的含义。一 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词句,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词语,或者需要 考生稍微变通一下即可。 从表层看, “与瓦共舞” 首先是指父母在雨天修补屋顶, 其次是作者和小伙伴们用瓦造 “小船” 。 从深层上看,“每次台风,老屋都会元气大伤,我无法忘记父亲补瓦片的姿势,也忘不了父亲在屋 顶朝母亲发脾气的画面。这座屋顶补了又补的三间

37、瓦房,便是我小时候居住过的老屋,似乎瓦片陪 着我一起长大”“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一起找来具有凹槽的简瓦造小船”“我依然念念不忘家 乡的瓦,是雷州半岛特有的红土煅烧而成的瓦主要是指家乡的红瓦,寄托我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这些“与瓦共舞”的场面有作者童年的回忆,有儿时造小船的快乐,也有父母雨天修补屋顶的 辛酸。 文末作者写到“我发现父亲母亲的背就像老屋的瓦片,遮挡的是风雨,留给我的却是温暖”, 写瓦“像父母的背”,体现了父母守护儿女的爱与责任。 “现在乡镇建房不都是建洋楼了吗,怎么还有用到瓦的地方?走近一问原来是建猪舍”,通过 瓦的用途的变化,表现出了时代的变迁。 9. 选材典型,以小见大。由贫困年

38、代住瓦房需要时常补瓦,到现在住洋房,展现了中国乡村 的发展。该主题与栏目要求十分契合。构思巧妙。全文以“瓦”为线索,由贫困年代的瓦、童年 回忆中的瓦,再写到其他地方见过的各种瓦,最后写到瓦的意义,结构严谨。意蕴丰富。瓦片象 征着为我们遮风挡雨的父母,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感恩之情;瓦片承载着作者对家乡生活的记忆, 既有当时生活的艰辛也有儿时生活的乐趣。语言平实又不乏生动。在叙述中散发着中国乡村百姓 生活的气息。 本题考查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与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做此类 题,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本文已被影像中国中国乡村栏目登载,假如你是该栏目组编 审,请谈谈选用本文的理由”,题

39、干“选用本文的理由”实际上是赏析文章的精妙之处,结合散文 的内容、特点,可以从散文的结构安排,选材特点和主题等角度进行分析。 从散文的内容选择来说,“中国乡村”栏目能够选择这篇文章,说明其能体现中国的特征。这 篇散文中“瓦”的用途的变化过程就是国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小见大,极具典型意义,与栏目要 求相符; 从人物身上体现的精神来说,文中的父母雨天修补屋顶,为孩子遮风避雨,也体现了中国家庭 的温暖和关怀,也体现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恩; 从散文构思来说,全篇文章以“瓦”作为线索,从小时候父母父母修补屋顶,与小伙伴用瓦造 “小船”,到住进杨楼,对比瓦片的用途等,结构严谨,同时也给读者以亲近感; 从散文语

40、言来说,“在瓦的世界里,它似乎有自己生存的方式,每一片瓦都会遮风挡雨,就像 父亲母亲的背”,作者把瓦赋予了象征意义,形象生动,也用瓦来生动地表现时代变化,如“瓦屋 屋檐下悬挂着破瓦,瓦片在大门前也洒落一地,或长满青苔,或堆积厚厚的一层污垢,我忽然警醒, 这是岁月的涤荡,是印痕,是沧桑,是衰老”。另外,对于父母修补屋顶的文字又非常的平实朴素, 如“父亲只穿着裤衩,光着肩膀,先是爬上铁大门上面的门檐水泥板平台,父亲站在门檐,接过母 亲递过来的瓦片、瓦刀、绳子和已经搅拌均匀的水泥浆桶”。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 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

41、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 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 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 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选项的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 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10.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中,“诸老先生不能言”意思是“各位老先生往 往无言答对”,语意完整,前后要断开,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分析,可排除 A、B 两项。“贾生” 是“尽为之对”的主语,必须连在一起,中间不

42、能断开。据此分析,可排除 D 项。故选 C。 11.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B 项解说错误,孝文不是庙号,是谥号。 (古代帝王谥号常用字有文、武、昭、宣平、桓等),孝文帝的庙号是太宗。从汉代起,每朝的开 国之君庙号一般称太祖、高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一般称太宗、世宗等。庙号谥号一起称时,庙 号在前,谥号在后,汉文帝全号是太宗孝文皇帝,汉武帝全号为世宗孝武皇帝。故选 B。 12.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能力。A 项,“吴廷尉还在担任河南太守 的时候就发现他的才华并向朝廷推荐了他”分析错误,“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 少”,吴公担任廷尉后才得以把贾谊推荐

43、至朝廷。故选 A。 13.东阳侯、冯敬等人都嫉妒他,于是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轻,刚学了点东西, 就想独揽大权,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 14.然而秦凭借着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统理八州,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一 百多年了。 15.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 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参考译文: 贾生的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河 南太守,听说贾谊才能优异,就把他召到自己门下,对他非常宠幸喜爱。孝文皇帝即位不久,了解 到河南太守吴公治理政事、安抚百姓在全国最有成绩,就把他征召到

44、朝廷担任廷尉,吴廷尉便向皇 帝推荐贾谊,说他很年轻,颇为通晓诸子百家的学说。于是,文帝便把贾谊召到朝廷任命为博士。 当时贾谊才二十岁多岁,在博士中是最年轻的。每当皇帝诏令臣下商议政事,各位老先生往往 无言答对,而贾谊却总是能一一对答,人人都感到贾谊所讲的,正是自己所要说的,于是,大家都 认为自己的才能赶不上贾谊。文帝也很喜欢他,越级提拔,一年之内,就做到了太中大夫。贾谊认 为,从汉兴到文帝经过二十多年,天下己经安定和睦,应当更定历法,改变车马服饰的颜色,订正 法令制度,统一官名,大兴礼乐,便详细草拟了各项仪礼和办法,建议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 重新确定官名,全部变更秦朝的法度。文帝刚刚即位,

45、谦恭谨慎,一时还顾不上这些事。但一些律 令的更定,以及在京城的诸侯回到封国,都是贾谊提出的。因此,皇帝和大臣商议,打算把贾谊提 拔到公卿大臣的位置。冯敬等人都嫉妒他,于是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轻,刚学了点 东西,就想独揽大权,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因此,皇帝后来也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建议, 并派他去做长沙王的太傅。 贾谊已经辞别朝廷前往任所,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因为是 被贬而去的,心情抑郁(不愉快)。在渡湘江的时候,作了一篇赋,来凭吊屈原。贾谊做长沙王太 傅的第三年,有一只鸮(猫头鹰)飞入房间,于是作鹏鸟赋来宽慰自己。 又过了一年多,贾谊被征召到京城

46、觐见皇帝。正赶上文帝坐在宣室接受神的赐福。文帝有感于 鬼神之事,便询问鬼神的本源。贾谊就详细说明了这里面的道理。一直谈到夜半,文帝不知不觉地 在座席上向贾谊面前移动。谈完之后,文帝说:“我好久不见贾生了,自以为超过了他,今天看来 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就任贾谊为梁怀王刘揖的太傅。梁怀王是文帝的小儿子,很得文帝喜爱, 喜好读书,所以文帝让贾谊做他的太傅。 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贾谊谏阻,认为这样做祸患就会由此产生,贾谊屡次上 书,指出诸侯势的封地有的连接数郡,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文帝不听。 几年以后,梁怀王骑马时,从马上跌下摔死了,没有后代。贾谊认为自己这个老

47、师没有当好, 很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贾谊死时只有三十三岁。 14.C 项,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 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 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中, C 项,“作者描绘傍晚时分的景象”理解错误。“秋晚佳晨”是晚秋的早晨;“日痕”是指太阳光, 可见不是描写重阳傍晚的景象。故选 C。 17.(1)太守的“愚”,表现在:满插茱萸,寄希望可以辟邪;与亲友登高

48、,不顾及太守身份, 任凭风吹冠冕,斗酒言欢。 (2)评价: 形象:“愚甚”两字,表面自嘲,实则豁达开朗。诗人鬓发虽白,九日登高,不作感慨语, 却满怀对生活的热爱;良辰美景,把酒言欢,遍插茱萸,活脱的形象跃然纸上,形神俱出。 风格:尾联以议论概括作结,诙谐幽默,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此题要注意诗歌中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抓住 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本题要求结合全诗,谈谈“白头太守真愚甚”的“愚”表现 在哪里,你对此有怎样的评价。第一问要结合诗歌中描写太守的诗句,重点抓住“愚”进行分析。“白 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我这白头太守真是过份痴愚,指望避邪把茱萸插满了鬓发。“满 插”为“愚甚”作了注脚,所以指望避邪把茱萸插满了鬓发是“愚”的一个表现。如“高台复帐驻鸣茄”命 人在高台上张起双重帷幕,让乐队奏响动听的琴瑟琵琶。其中的“高台”、“复帐”、“鸣茄”几个意象, 描写出了场面的阔绰,气氛的热烈。当然,这样的场景绝对不是庶民之登高,而是富贵人登高赏景 的情景。可见与亲友登高,不顾及太守身份也是“愚”的表现。“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寻求欢畅任随帽子在风中掉落,彼此劝酒争吹杯里的菊花。可见“任落风前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