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必修二期末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等位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的细胞中都有等位基因B. 对相对性状一定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C.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的基因一定是等位基因D. 等位基因是由基因突变而来,有时也会发生等位基因的互换2. 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牝鸡司晨”现象表明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B. 患红绿色盲夫妇生的孩子均为色盲,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 长翅果蝇的幼虫在35下培养都是残翅,可能与温度影响酶活性有关D.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都相同,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不同3.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明基因
2、在染色体上的实验,F2出现差异的原因是A. 前者有基因分离过程,后者没有 B. 前者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后者不一定C. 前者相对性状差异明显,后者不明显 D. 前者使用了假说演绎法,后者没使用4. 下列关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不适用于原核生物,适用于所有的真核生物B. 适用于真核生物的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C. 可以适用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D. 不可能是用于控制同一种性状的基因之间5. 有关某二倍体植物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导致基因重组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与DNA数目相同
3、C.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由于染色体没有再次复制,所以不存在染色单体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向两极导致每极都有一个染色体组6. 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试验若选取烟草花叶病毒为实验材料能够得到同样的结论B. 该实验中每组先后两次用大肠杆菌培养了噬菌体,培养的目的不同C. 子代噬菌体的DNA全部来自于亲代,蛋白质全部是新合成的D. 噬菌体的复制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变异 7. 下列有关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合成DNA分子的模板为DNA或RNAB. 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RNAC. 碱基含量相同的DNA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
4、定相同D. 在DNA分子中(A+T)/(G+C)的值等于(A+C)/(G+T)的值8. 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切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A. 苯丙酮尿症 B. 21三体综合征C. 猫叫综合征 D.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9.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 有利干细胞分散开来的两个关键步骤是解离和压片B. 视野中染色体数目已加倍的细胞占多数C. 用卡诺氏液浸泡洋葱根尖的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D. 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低温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10. 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若干年之后,此种蛾的一部分不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避蝙蝠的捕食,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不能自然交
5、配。下列对该材料的分析错误的是A. 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是两个物种 B. 蛾与蝙蝠在进化过程中相互影响C. 蛾进化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 D. 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定向变异的结果11. 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杂交得F1,F1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1:3:1,让F1中的黄色圆粒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A. 9:3:3:1 B. 3:3:1:1 C. 15:5:3:1 D. 24:8:3:112. 下列关于探究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B. 艾弗里实验与赫
6、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均选用了结构简单的生物C.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比艾弗里的实验更具有说服力D. 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体内转化实验设计思路相同1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RNA,在人体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所需嘧啶的比例与所需嘌呤的比例是相同的B. 过程和过程都是从同一条链上的相同起点开始的C. 过程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是由tRNA的种类决定的D. 过程碱基配对的方式完全相同14. 某同学在观察果蝇(2n=8)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时,发现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呈现4种不同的形态。下列说法错误的A. 若该
7、细胞正处于分裂前期,则可能正在发生基因重组B. 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其子细胞的大小可能不同C. 若该细胞此时存在染色单体,则该果蝇有可能是雄性D. 若该细胞此时没有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可能取自卵巢15. 某XY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种品系进行杂交实验如下:实验1:阔叶窄叶50%阔叶、50%阔叶 实验2:窄叶阔叶50%阔叶、50%窄叶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仅根据实验2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B. 实验2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C. 实验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D. 实验1子代雌雄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植株16
8、. 通过对患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进行调査,绘出系谱图如下(去世的个体表现型未知),假定图1患该遗传病的概率是1/9,得出此概率需要知道的条件是A. 3的父母中有一个是患病者 B. 3的父母中有一个不携带致病基因C. 3的父母都是携带者 D. 2和3都是携带者17. 关于下图所示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过程需要mRNA、tRNA、rRNA参与B. 物质1上的任意三个相邻碱基都能编码氨基酸C. 多个结构1共同完成一条物质2的合成D. 结构1读取到AUG时,物质2合成终止18. 某男性基因型为YyRr,他有两个精原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
9、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其中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细胞为C1和C2。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A. A1和A2、C1和C2遗传信息相同 B. A1和A2、B1和B2遗传信息相同C. A1和B2、A2和B2核DNA数目相同 D. B1和C1、B2和C2染色体数目相同19. 下列关于密码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 终止密码子不编码具体的氨基酸B. 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密码子编码,能够保持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C. 起始密码子一般位于mRNA首端,能够启动基因的转录D.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说明了生物起源于共同的祖先20. 关于“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解释错误
10、的是A. 这种现象会出现在所有生物中 B. 与减数分裂中的交叉互换有关C. 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有关 D. 与减数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关21.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籽粒糯性对非糯性是显性,将糯性与非糯性纯合亲本间行种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非糯性亲本所结籽粒均为糯性 B. 糯性亲本所结籽粒均为纯合子C. 糯性亲本所结籽粒种植后,所获籽粒中糯性:非糯性3:1D. 非糯性亲本所结籽粒种植后,所获籽粒中糯性:非糯性=3:122. 假设果蝇种群甲中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且数量相等,果蝇种群乙中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且数量相等,现将两种群果蝇混合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混合
11、前种群甲、乙中A的基因频率相同B. 混合前种群甲、乙中Aa的基因频率不同C. 若混合后果蝇个体随机交配,则子一代的A基因频率为50%D. 若种群甲、乙混合后基因型为Aa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一代的A基因频率为50%23. 染色体部分缺失在育种方面有重要作用,如图所示为育种专家对棉花品种的培育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太空育种依据的原理主要是染色体变异B. 粉红色棉M的出现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结果C. 图中的两种白色棉表现型相同,因此基因型也相同D. 深红色棉S与白色棉N杂交产生的全部是粉红色棉24. 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36%,一对夫妇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女儿正常的概
12、率是A. 4/9 B. 2/9 C. 5/9 D. 1/925. 将小鼠(2N=40)精子的染色体DNA用32P充分标记,与未标记的卵细胞受精后放在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被标记的细胞比例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下降B. 每个子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比例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下降C. 第一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有20条D. 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每个细胞中被标记的DNA分子有20个26. 某植物花色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当不存在显性基因时,花色为白色,当存在显性基因时,随显性基因数量的增加,花色红色逐渐加深。现用两株纯合亲本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有白花植
13、株和4种红花植株,按红色由深至浅再到白的顺序统计出5种类型植株数量比例为1:4:6: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亲本的表现型一定为白色和最红色B. 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类型占1/8或3/8C. 该植物的花色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 用F1作为材料进行测交实验,测交后代每种表现型各占1/427.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如图所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 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的基因B. 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女性发病情况一定相同C. 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D. 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也有28. 对表现型
14、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有3条性染色体的红绿色盲男孩。某同学结合下图分析该男孩的病因,其中正确的是A. 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若为XXY,则患病最可能与图丁有关B. 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若为XYY,则患病最可能与图丙有关C. 该男孩患病若与图乙有关,其性染色体组成可能是XXYD. 该男孩患病若与图甲有关,其父亲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29. 如图表示某种二倍体生物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共存在4对等位基因B. 图中甲染色体上的碱基数肯定是A=T、G=CC. 图中茎高和花色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 在该生物体内,甲染色体上所有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定能全部观察到30
15、. 下列关于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 捕食者能够促进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B. 自然选择能够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C.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许多病菌发生了各种抗药性变异,出现了“超级细菌”D. 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可能会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31下列是有关孟德尔的豌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在花粉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B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时,发现F2的分离比都接近3:1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时,提出的主要假设是F1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D测交实验的后代中,有30株高茎豌豆和34株矮茎豌豆属于演绎推理32一豌豆杂
16、合子(Aa)植株自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3: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造成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2:1,可能是隐性个体有50%的死亡造成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的死亡造成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可能是花粉有50%的死亡造成33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生物的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都存在平行关系BtRNA的单链结构决定了其分子中没有碱基配对现象C一个mRNA分子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种肽链D基因表达的过程中,一定有rRNA参与合成蛋白质34在某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
17、以下变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A纺锤体的形成和细胞板的形成B四分体形成和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C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染色体数目减半和染色单体数目减半35下列有关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进行正常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X、Y染色体虽然大小不同,但能发生联会BA与a、XB与Y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A、a与XB、Y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DXB与XB、Y与Y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6图一是某雄性动物体内一个精原细胞正在分裂,字母表示其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图二表示该生物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
18、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乙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一表示的细胞正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其产生的子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B形成图二中EF段变化的原因是形成两个子细胞C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一定发生在BC段 D由图一可知具有这种基因型的动物可以产生8种类型的配子37将某一经14C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14C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被标记的子细胞个数可能为2个或者3个或者4个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N,则其中含14C
19、的 DNA分子数为 N/4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14C ,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14C,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38下列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B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C艾弗里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39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父母色觉正常,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孩子。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孩子色觉正常,则出现的异常配子可能来自
20、父亲 B若孩子色觉正常,则出现的异常配子可能来自母亲 C若孩子患红绿色盲,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来自母亲 D若孩子患红绿色盲,则出现的异常配子可能来自父亲40如图是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表示)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B若II2与另一正常男子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12 C假设II1与II6不携带乙病基因,若III2与III3婚配,生出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38 D假设II1与II6不携带乙病基因,若III1与III4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72441某育种工作者在一次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罕见现象:选取的高茎
21、(AA)豌豆植株与矮茎(aa)豌豆植株杂交,得到的F1全为高茎;其中有一株F1植株自交得到的F2出现了高茎:矮茎35:1的性状分离比,分析此现象可能是由于环境骤变如降温影响,以下说法最不可能的是A这一F1植株基因型为AAaaB这一F1植株自交出现35:1的性状分离比是因为发生了基因突变C这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基因型有5种,比例为1:8:18:8:1D这一F1植株产生的只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所占比例为六分之一42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Aa自交时,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导致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BAabb(黄皱)aaBb(绿圆),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圆:绿皱:黄皱:绿圆=1:1:
22、1:1,则说明控制黄圆绿皱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称为基因突变 D先天性愚型是一种遗传病,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数目的异常 43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甲和乙为亲本来培育新品种AAbb,过程最简便,且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B和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C体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与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44下面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是进化的基础,通过遗传使控制性状的基因在子代中得以延续和传递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
23、原材料C自然选择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保留有利变异个体,从而出现性状分离D自然选择、基因突变、种群过小都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稳定4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共同进化是指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二 填空题46(12分)某雌雄异株的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已知ZZ为雄株,ZW为雌株),该植物有红花和白花(由基因A、a控制)、高茎和矮茎(由基因B、b控制)两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高茎红花和矮茎白花植株为亲本
24、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F1均为高茎粉红花;F1的雌雄植株进行杂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粉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粉红花:矮茎白花3:6:3:1:2:1(不考虑基因位于Z、W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结果, (填“能”或“不能”)确定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填“能” 或“不能”)确定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不属于伴性遗传。(2)基因A、a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途径是 。(3)该同学对F2中高茎粉红花植株进行测交,预测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该同学将抗旱基因C导入该植物某雌株中的某条染色体上,使之具备抗旱性状,为了确定基因
25、C所在的染色体,让该植株与雄株杂交测定后代的抗旱性。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雄株具备抗旱性,则基因C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雌株具备抗旱性,则基因C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若产生的后代中 ,则基因C位于常染色体上。47. 如图表示利用某二倍体农作物、两个品种培育、二个新品种的过程,表示育种过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分析回答:(1)图中获得的育种原理是_。(2)图中获得的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3)图中、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其中过程的处理对象为_,过程获得的农作物为_倍体。(4)在微生物育种方面,人们利用_育种,培育出靑霉素产量很高的青霉菌。48. 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等位基因B
26、1、B2和B3控制,其中B1控制黑色,B2控制灰色,B3控制棕色,B1对B2和B3为显性,基因型B2B3表现为花斑色。请回答:(1)B1、B2和B3源自于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的特点。(2)控制毛色的基因型有_种,毛色的遗传遵循_定律。(3)若雌雄中均取数量相同的各种基因型的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各种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4)有人在实验中发现,某灰色雄性个体与多只棕色雌性个体杂交,后代花斑色:棕色=1:1,最可能的原因是_;为验证此结论,让后代中所有的花斑色与棕色相互交配,若结果为_,则推断正确。49. 果蝇是昆虫纲双翅目的一种小型蝇类,果绳易饲养,繁植快,一只雌果蝇生能产生几百
27、个后代,同时果蝇具备许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所以常被用作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摩尔根就是在研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的遗传规律时,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果蝇的圆眼和棒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对等位基因控制,圆眼(A)对棒眼(a)为显性。为确定基因的位置,有人利用多只纯合果蝇进行了两组实验:圆眼雌果蝇与棒眼雄果蝇杂交棒眼雌果蝇与圆眼雄果蝇杂交。请回答下列问题:这两组实验的杂交方式互为_;如果两组实验的结果_(填“相同”或“不相同”),说明控制圆眼和棒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实验中F1的基因型为_;反之,则位于常染色体上。(2)已知控制果蝇的直毛和卷毛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
28、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实验室现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有繁殖能力的、未交配过的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和卷毛雌、雄果蝇各一只,某同学想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请写出实验步骤和结果结论。实验步骤:_。结果结论:若_,则直毛为显性;若_,则卷毛为显性。必修二试题答案1-5 DDBCD 6-10 BAABD 11-15CDACA 16-20 CABCA 21-25 CDDAD 26-30 BBABC 31-35BDDAA 36-40DACDC 41-45 BDCCA46(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能(1分) 能(1分)(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
29、分)(3)高茎粉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粉红花:矮茎白花2:2:1:1(2分)(4)Z(2分)W(2分)不论雌、雄均有一半抗旱一半不抗旱(2分)47.【答案】 (1). 基因重组 (2).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获得的品种为纯合子 (3). 单倍体幼苗 (4). 四(多) (5). 诱变48.【答案】 (1). 不定向性 (2). 6 (3). 基因的分离 (4). 黑色:灰色:花斑色:棕色=5:1:2:1 (5). 此灰色个体的B2基因所在的一条染色体缺失(或此灰色个体的B2基因所在的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 (6). 灰色:花斑色:棕色=1:1:249.【答案】 (1). 正反交 (2). 不相同 (3). XAXa、XaY (4). 让直毛雌果蝇与卷毛雄果蝇杂交,相同适宜环境下培养,观察并统计后代的性状(让卷毛雌果蝇与直毛雄果蝇杂交,相同适宜环境下培养,观察并统计后代的性状) (5). 后代中雌雄果蝇均为直毛或雌雄果蝇中直毛:卷毛=1:1(后代中雌果蝇为直毛,雄果蝇为卷毛) (6). 后代中雌果蝇为卷毛,雄果蝇为直毛(后代中雌雄果蝇均为卷毛或雌雄果蝇中直毛:卷毛=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