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层析液的作用是( )A.保护色素B.分离色素C.溶解色素D.提取色素2内环境与人体健康密
2、切相关,下列过程能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A.淀粉消化分解成葡萄糖B.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后,部分病毒进行增殖C.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后,部分病毒与抗体特异性结合D.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3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B.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C.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D.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4图曲线为某人进行1分钟全速跑后血浆中乳酸浓度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B段增加的乳酸是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B.细胞产生的乳酸可经
3、组织液进入血浆C.BC段乳酸浓度下降的原因是乳酸在血浆中被氧化分解D.AC过程中血浆pH可维持相对稳定5研究人员构建了用特定光束激活X神经元的小鼠模型,以研究X神经元对水平衡的调节作用。用三组模型小鼠进行了如下实验,开始光刺激后,测量15 min内的饮水量,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X神经元应位于下丘脑的水平衡的调节中枢B.实验中的A组比B组小鼠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多C.A组实验小鼠的下丘脑产生渴觉导致饮水增加D.光激活X神经元所诱导的饮水与口渴程度无关6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兔子的白毛与短毛B.豌豆的高茎与小麦的矮茎C.豌豆的高茎与矮茎D.果蝇的红眼与棒眼7在植物细胞工程中
4、,当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后,还需诱导产生新的细胞壁才算形成一个完整的杂种细胞,则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器有()A.叶绿体、高尔基体B.线粒体、高尔基体C.叶绿体、线粒体D.线粒体、内质网8(10分)用新鲜的菠菜叶片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距滤液细线最近的一条色素带是( )A.叶绿素aB.叶绿素bC.胡萝卜素D.叶黄素二、非选择题9(10分)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大树杜鹃是一种集中分布于我国云南高黎贡山山区的高大乔木。现存约3 000株,其中腾冲县有1 771株,主要集中于海拔2 1002 900 m的原始森林中。它的分布范围很小,很难引种到其他地方,是濒危物种。大树杜鹃幼龄树(胸径5 cm)
5、有582株,占总数的32.92%,中龄树(5 cm胸径20 cm)有606 株,占总数的 34.22%,大树杜鹃种群趋于稳定增长。由于老龄树的退化死亡、幼龄树成长,种群出现新老更替现象。但在原始森林中,乔木上层较密、林间郁闭度大,透光少,幼龄树存活率较低,同时,中龄树种间竞争力弱,整个种群植株长势一般,开花量少。加之周围速生树种的生长,对资源的争夺较为激烈。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厚,种子难以散布到土壤基质层,因此在自然环境中发芽率很低。大树杜鹃适应于土质疏松、P和K含量较高的黄棕壤。在适宜的条件下自然发芽率可达86%,但人工育苗困难大、时间长,很难见到开花现象。另外,大树杜鹃不耐低温,温度低于-2
6、 时,植株极易出现死亡现象。现存大树杜鹃资源已进行就地保护,但其效果甚微,当前首要的是进行森林抚育,清理大树杜鹃周围速生树种及枯枝,尤其是拓宽幼龄树种的生长空间,其次人工补充营养,促其满树繁花。大树杜鹃迁地保护困难大,引种驯化很难取得成功,而育种研究是种质资源保存的一种途径,可通过人工繁殖培育成苗后再回归山林。(1)结合上文可知,影响大树杜鹃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可能有_、_等,生物因素可能有_、_等。(2)科研人员判定大树杜鹃种群趋于稳定增长,提出该判定的依据是_。(3)有人建议,人工清除林下的凋落物以提高大树杜鹃的种子发芽率,促进种群数量增长。你是否支持这一做法,请说明理由:_。(4)某
7、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赤霉素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赤霉素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赤霉素(mg/L)初始萌发时间(d)平均萌发时间(d)最终萌发时间(d)09.6713.6484.671008.0010.6887.332007.0010.3588.675007.009.1895.3310006.678.0596.00注:初始萌发时间是第一粒种子萌发所用的实间;最终萌发时间是最后一粒种子萌发所用的时间据表1推测,在自然条件下,大树杜鹃种子平均萌发时间较长的原因可能是种子萌发早期,自身分泌的赤霉素含量_,支持该推测的理由是_;随着外源赤霉素浓度上升,大树杜鹃种子最终萌发时间延长的原因
8、可能是,外源补充的赤霉素导致种子中赤霉素总量增加,对种子萌发起_作用。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继续研究提高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率,请提出一个新的研究问题(方向):_。(5)由于大树杜鹃植株高大、花大而艳丽,很有观赏价值,因此存在人为破坏的风险。你对大树杜鹃有哪些保护建议?_。(至少答2点)10(14分)瘦素足动物脂肪细胞分泌一种多功能激素。当脂肪细胞过多时,瘦素分泌增加,其可通过与下丘脑部位的食欲刺激网络相互作用减少摄食,促进脂肪代谢:当动物处于饥饿状态时,瘦素分泌减少,食欲增强:当机体被感染或发生炎症反应时,瘦素水平升高,促进淋巴细胞增殖,诱导淋巴因子分泌。(1)正常情况下,动物体内因为存在_调节机制
9、,瘦素不会分泌过多。脂肪细胞不断产生瘦素,而瘦素含量却能维持动态平衡,其原因是_。(2)有些肥胖小鼠体内产生了能与瘦素受体结合的抗体,这种小鼠摄食量会_。(3)上述资料说明动物体维持体重正常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4)很多人都采用节食的方法减肥瘦身,适当控制饮食对减肥有帮助,但过度节食会对人体免疫机能造成影响。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其原因是:_。11(14分)基因工程疫苗是把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遗传物质(目的基因)定向插入受体细胞中,使之充分表达,再经纯化后而制得的疫苗,如将乙肝表面抗原的基因插入细菌的基因组,可制成DNA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已知乙肝表面抗原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的氨
10、基酸序列,可以推测出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但推测出的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并不是唯一的,其原因是_。(2)获得目的基因后,常采用_技术在体外将其扩增,这一过程中需要加入一种特殊的酶,即_。(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之前需要构建_,这一过程中需要的工具酶有_。(4)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菌之前,需要先用_对细菌进行处理,使其成为_细胞。12 “桑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某地农业经营的主要特点之一,下图是某桑基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_。A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_和输入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第二
11、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用百分数表示,小数点后保留一位)。(3)“桑基鱼塘”生产模式以蚕粪、桑叶等作为鱼饲料,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这些做法实现了_,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4)研究生态系统的_、_以及信息传递等功能,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和管理桑基鱼塘,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石英砂的目的是有利于研磨更充分;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提取色素;加入层析液的目的是分离色素。【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层析液的主要
12、作用是分离色素。B正确,ACD错误。故选B。2、C【解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是反应。【详解】A、淀粉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内,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入侵人体后,在人体细胞内进行增殖,不能在内环境中完成,B错误;C、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主要分布在血清和组织液中,故病毒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属于内环境中发生的,C正确;D、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
13、生在线粒体基质中,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D错误。故选C。3、A【解析】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群落中会发生演替与信息传递,其中信息传递的作用包括三个方面:(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种群是生物进化与繁殖的基本单位,自然状态下由于存在突变与基因重组,因此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A正确;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
14、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后原来的生存环境没有被完全破坏,因此其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习性相近的物种的生活区域在一定范围内重叠的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但超过一定范围,会影响资源的再生能力,C错误;两只雄性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的作用,D错误。4、C【解析】1、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反应方程式:C6H12O2C3H4O3(丙酮酸)4H能量
15、(少)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反应方程式:2C3H4O3(丙酮酸)4H 2C2H5OH2CO2或2C3H4O3(丙酮酸)4H2C3H6O3(乳酸) 。2、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其增强呼吸运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AB段乳酸增加,原因是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释放到血浆中,A正确;B、细胞产生的乳酸为代谢产物,可经组织液进入血浆,B正确;C、BC
16、段乳酸浓度下降的原因是,乳酸在血浆中与缓冲物质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C错误;D、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以维持pH的相对稳定,故AC过程中血浆pH可维持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C。5、C【解析】水盐平衡调节模型【详解】A、由图分析可知,X神经元对水平衡具有调节作用,而下丘脑是水平衡调节中枢,所以X神经元应位于下丘脑的水平衡调节中枢,故A正确。B、实验中的A组进行了48小时限水处理,细胞渗透压会升高,所以比B组释放抗利尿激素多,故B正确。C、产生渴觉的是大脑皮层,故C错误。D、由图分析可知,无论否限水,只要用光处理激活X神经元时饮水量都增加,故D正确。故选C。6、C【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
17、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详解】A、兔子的白毛与短毛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豌豆的高茎与小麦的矮茎符合“同一性状”,但不符合“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C正确;D、果蝇的红眼与棒眼“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C。7、B【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杂交过程的关键环节是原生质体的
18、融合,其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详解】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后,还需诱导产生新的细胞壁才算形成一个完整的杂种细胞,而植物细胞壁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同时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ACD错误,B正确。故选B。8、B【解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
19、)、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详解】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其原理为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距离起点越近,叶绿素b的溶解度最小,即扩散速度最慢,距离起点最近,C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9、 (1).光照 (2).温度、水分、土壤基质、凋落物 (3).种内竞争 (4).传粉动物、土壤微生物、人类活动、周围速生树种(种间竞争) (5).据幼龄树、中龄树所占比例,可推知老龄树占比约为32.86%,故3个年龄段树的比例接近1:1:1,该种群属于稳定型。 (6).不支持。凋落物对维持土壤微生物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微生物分解后能增加土壤肥力。去除凋落物,
20、可能影响地表温度和含水量。支持。清除林下凋落物后,种子可以散布到土壤基质层,大大提高自然发芽率。 (7).不足(较少) (8).随赤霉素处理浓度增加,初始萌发时间和平均萌发时间均缩短 (9).抑制 (10).凋落物厚度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土壤基质种类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其他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 (11).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买卖;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或幼苗移栽的研究,提高种群繁殖力;寻找大树杜鹃的近缘种,找到适合的砧木,尝试嫁接等无性繁殖方式;研究大树杜鹃的传粉动物种类,提高授粉结实率【解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
21、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详解】(1)大树杜鹃为植物,影响植物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照;另据题干信息“凋落物厚,种子难以散布到土壤基质层,因此在自然环境中发芽率很低”及“周围速生树种的生长,对资源的争夺较为激烈”等可推测温度、水分、土壤基质、凋落物也是影响其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由于大树杜鹃生存环境中不止有其自身,其种群内部存在竞争,还包括其它多种生物,与其他物种之间也存在竞争,故影响其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可能是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2)年龄组成可以预测
22、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据题干信息“大树杜鹃幼龄树(胸径5 cm)有582株,占总数32.92%,中龄树(5 cm胸径20 cm)有606 株,占总数的 34.22%”,据幼龄树、中龄树所占比例,可推知老龄树占比约为32.86%,故3个年龄段树的比例接近1:1:1,该种群属于稳定型。(3)不支持该做法,原因是:凋落物对维持土壤微生物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微生物分解后能增加土壤肥力。去除凋落物,可能影响地表温度和含水量。据题干信息“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厚,种子难以散布到土壤基质层,因此在自然环境中发芽率很低”也可支持该做法:清除林下凋落物后,种子可以散布到土壤基质层,大大提高自然发芽率。(4)据表可知,随赤
23、霉素处理浓度增加,初始萌发时间和平均萌发时间均缩短,说明外源赤霉素的补充对于植物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可推测在自然条件下,大树杜鹃种子平均萌发时间较长的原因可能是种子萌发早期,自身分泌的赤霉素含量不足;一定浓度后,若赤霉素浓度再增加,则种子萌发时间延长,原因可能是外源补充的赤霉素导致种子中赤霉素总量增加,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结合上文可知,凋落物对于种子的萌发也有较大影响,故该实验可以是凋落物厚度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率的影响。(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及立法保护等,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买卖;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或幼苗移栽的研究,提高种群繁殖力;
24、寻找大树杜鹃的近缘种,找到适合的砧木,尝试嫁接等无性繁殖方式;研究大树杜鹃的传粉动物种类,提高授粉结实率【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植物激素调节及生物多样性等的保护措施,解题关键是准确把握信息,并能运用术语准确分析作答。10、 .负反馈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增加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经常处于饥饿状态,会使血液中的瘦素水平下降,淋巴细胞增殖和淋巴因子分泌减少,进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解析】1、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2、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5、。.【详解】(1)正常情况下,动物体内因为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维持瘦素含量基本稳定。脂肪细胞不断产生瘦素,但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故瘦素含量能维持动态平衡。(2)有些肥胖小鼠体内产生了能与瘦素受体结合的抗体,瘦素不能将信息传递给下丘脑而减少摄食量,故这种小鼠摄食量会增加。(3)上述资料说明动物体维持体重正常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适当控制饮食对减肥有帮助,但过度节食会对人体免疫机能造成影响,原因是经常处于饥饿状态,会使血液中的瘦素水平下降,淋巴细胞增殖和淋巴因子分泌减少,进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点睛】本题以瘦素为题材,考查了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考生能
26、够充分摄取题干中有效信息并对题图正确分析和总结是解题的关键。11、 (1).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或决定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往往不止一种) (2).PCR (3).热稳定DNA聚合酶(或Taq酶) (4).基因表达载体 (5).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6).Ca2 (7).感受态【解析】蛋白质工程是根据蛋白质的功能、结构可以推测其氨基酸排列顺序,进而推测出mRNA的核糖核苷酸序列,最终推测出目的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因为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或决定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往往不止一种),所以推测出的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并不是唯一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基因工
27、程的核心步骤,该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菌常采用的方法是Ca2转化法,先用Ca2对细菌进行处理,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基因表达载体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详解】(1)如果已知乙肝表面抗原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进而推测出mRNA的核糖核苷酸序列,最终推测出目的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因为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或决定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往往不止一种),所以推测出的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并不是唯一的。(2)获得目的基因后,常采用PCR技术在体外将其扩增,这一过程中需要加入热稳定DNA聚合酶(或
28、Taq酶)。(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之前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这一过程中需要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4)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菌之前,需要先用Ca2对细菌进行处理,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点睛】熟记并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从题意中提取信息并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12、(1)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解者(2)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15.6%(3)能量多极化吸收和物质循环(4)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
29、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2)过程:一个来源,三个去向。(3)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其次为初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数量金字塔可倒置)。(4)能量传递效率:本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小问1详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能量流向A,说明图中A是分解者。【小问2详解】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有两个: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由此可知,第三营养级同化
30、的能量为:0.05+0.25+2.1+5.1=7.5J/cm2a,减去有机物输入量5J/cm2a,因此2.5J/cm2a的能量是同化第二营养级(植食性动物)的能量,则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2.5+9+4+0.5=16J/cm2a,因此图中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16)100%15.6%。【小问3详解】桑基鱼塘的优点有,其一,经济效益高。 通过发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转化和生物之间的共生、相养规律的作用,达到了集约经营的效果,符合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经济效益原则。其二,生态效益好。桑基鱼塘内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量比例适量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平衡,并促进动植物资源的循环利用,生态维持平衡。因此“桑基鱼塘”生产模式以蚕粪、桑叶等作为鱼饲料,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这些做法实现了能量多极化吸收和物质循环。【小问4详解】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其中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信息传递是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点睛】本题以“桑基鱼塘”的能量流动图为载体,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并能运用到相关计算和实际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