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甘肃省张掖市某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docx

上传人(卖家):meimeiwenku 文档编号:7983645 上传时间:2024-09-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甘肃省张掖市某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4届甘肃省张掖市某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4届甘肃省张掖市某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4届甘肃省张掖市某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4届甘肃省张掖市某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4届甘肃省张掖市某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什么是文明?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是什么?西方学术界比较流行的标准是“三要素”,即冶金术、文字和城市,这是根据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和北非的埃及文明归纳出来的。但是,世界上也不乏未同时具备“三要素”的文明,如中洲的玛雅文明被公认为文明社会,但该文明就没有制造和使用金属器;而辉煌的印加文明是没有文字的文明,可见,这“三要素”并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中国古代史籍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华文明的肇始,但其中关于炎黄时代的记述有不少带有神话色彩,并不能作为信史。因此,学术界一直以来都有对中华民族5000多

2、年文明史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者。国内史学界很多人认为中华文明开始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国外部分学者和国内个别学者则怀疑甚至否定夏朝是真正存在过的王朝,认为古代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时间只能从符合国际学术界“三要素”标准的商朝后期开始算起。要想消除学术界存在的疑问,非常重要的是依靠考古发掘获得的新资料来研究和证实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田野考古获得一系列重大发现,如在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现了大型宫殿,在辽西的红山文化区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坛庙家等。加之考古学家夏先生、苏秉琦先生提出了各自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思路,促使学术界进一步关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2002年,由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牵头,国内众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参与的“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探源工程”)正式启动。探源工程以考古调查发掘为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目前研究工作已经进入第五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一工程所揭示的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华文明的长河发端于何时何地?流淌过怎样的曲折历程?这些问题牵系根

4、脉,事关“何以中国”。(取材于王巍、施雨岑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发展水平相近的众多文明,散布在中国的四面八方,犹如满天星斗已故的考古学界泰斗苏秉琦先生曾提出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满天星斗”说。多年来,探源工程专家聚焦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都邑性遗址,以田野考古为工作重心、擦亮已经沉睡数千年的文明“星斗”,为实证5000年中华文明提供重要证据。经过多年努力,探源工程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脉络。由于各个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生业基础,距今5000年前后中华大地上的各个区域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区域文明(古代国家雏形),这些文明经历了不同的兴衰过程,呈现出百花

5、争艳的局面。与此同时各个区域文明彼此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相互交流,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后来成为中华文明核心基因的共性因素,如以玉为贵的观点、龙的信仰、祖先崇拜、天人合一、礼仪制度、和合思想等。距今43003800年前,由于环境变化和社会内部变化等原因,长江流域、黄河上游和下游以及辽河流域等曾经盛极一时的区域文明相继发生衰变,而中原地区的文明兼收并蓄、吸收周边地区文明的先进因素,迅速发展,持续崛起,成为最为兴盛的文明,开启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历史格局,形成了早期中国,这种历史趋势可以概括为“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多元一体”也奠定了日后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和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源

6、头和远因。值得一提的是,探源工程还提出了符合中华文明发展特征的文明判断标准,为探索世界各地文明起源作出了中国学者的贡献。探源工程的专家团队根据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恩格斯“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这一观点,冲破了西方学术界文明“三要素”理论的桎梏,提出了进入文明社会的新标准;社会阶层严重分化,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王权和国家,具有可辨识王权和国家的物化标志,即都城或其他大型公共设施的兴建、高等级建筑(宫殿)的出现、随葬品丰富且有彰显墓主人尊贵身份的器具(礼器)的大型墓葬的出现、贵重资源和高等级物品的生产和分配统治者所掌控、战争和暴力成为常见现象、稳定的分层级的区域社会等。

7、新标准的核心要义是国家的产生。正是按照这一标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论证了中华5000余年文明的历史沿革和现实存在。同时,这一标准也符合世界其他原生文明的特点,具有普遍意义,是中国学者对世界文明研究作出的有益贡献。(取材于赵辉、王思北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要论证“炎黄时期的古代中国已经进入文明社会”这一观点,下面链接材料中的记载不能作为参考依据的一项是()【链接材料】轩辕(黄帝)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威归轩辕。杆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

8、貙虎(均为猛兽),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威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取材于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A诸侯相侵伐B轩辕乃习用干戈C教熊罴貔貅貙虎D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2有拍摄团队策划制作纪录片何以中国,第一部分依历史进程共制作4集,内容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阶段成果基本吻合,展现了早期中国形成与发展的脉络。根据材料二,下列最可能成为这4集名称的一项是()A秦汉星斗天下家国B摇篮星斗古国择中C家国星斗秦汉天下D摇篮古国择中星斗3根据材料二,下列考古发现不符合判断文明社会的中国标准的一项是()A陕西神木石峁巨型城

9、址由外城、内城和皇城台构成,内有大型宫殿建筑。B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随葬品有鼍鼓和表明持有者掌握军事权力的玉石钺。C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了万余片刻有文字的甲骨,内容涉及农耕、天气等。D浙江良渚出土的祭祀用礼器“玉琮王”,表面有人兽合体的“神徽”图案。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探源工程是在上世纪文明起源探讨及田野考古重大发现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B中华文明从纵向看是继承发扬中国文化的基础,横向看是联系全球华人的纽带。C夏先生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思路与苏秉琦先生“满天星斗”说迥然不同。D判断文明的原有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可见文明的发展有共性也有个性。5我国学者提出的进

10、入文明社会的新标准与国际学术界既有的“文明三要素”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像山河一样打开自己原因一边是绵延不绝的高黎贡山,一边是壁立千仞的碧罗雪山。谷底的那片碧绿,是从青藏高原汇聚千溪万泉而来的江水。江水时急时缓,遇到乱石嶙峋,就白沫喷涌,浪花飞溅。水声或如悄声细语,或如雷声阵阵。这就是怒江。它沿岸的一条公路如游丝般蜿蜒,我们乘坐的大巴,像甲壳虫似的在公路上缓缓移动。一路向前。紫红的三角梅拥挤在山脚,亮白的陈年积雪闪烁在山巅。一个又一个村寨攀上山腰,悬挂于峭壁和陡坡之间,那一座座堔木房,就像长在千年古树干上的苔藓,湿漉漉地延展。时隐时现的袅袅炊烟

11、、鸡鸣犬吠,微茫又邈远。著名的东方大峡谷,用平均 2000米的深度、300多公里的长度提醒人们:在怒江大峡谷面前,每位游客仿佛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似乎心有不甘,也想证明点什么,我将脑袋伸出车窗,使劲睁大双眼,却怎么也无法在一望之中把这宏大瑰奇的景象尽收眼底。忽然,从邻座传来了音乐声,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我有点吃惊,既因为游客中竟然有人喜欢西方古典音乐,也因为那不同凡俗的浑厚乐声和细腻的音质。“是用手机播放的吗?”我用手指捅了捅那位倚靠在椅背上闭目聆听的同行者。他立起身,把身侧一个用三层板拼合起来的木匣亮了出来。那是他自制的一个播放机,插上存有上千首乐曲的U盘,就能随意选播自己想听的乐曲。

12、“英雄!这些山、这些水才是真正的英雄。这支交响乐简直就像是为它们谱写的。对这支曾被一些音乐评论家认为艰涩难懂的乐曲,他竟然这样解读。这位游客来自北京,在这一带当过“知青”,回城后成了一名教师。老伴去世后,他没有在高楼独守孤影,而是迈开脚步四处旅游,除了带着自制的播放机,还带着一台数码相机。“昨天刚从拉萨坐飞机到昆明,在候机大厅的凳椅上,我脚搭在行李箱上睡了一夜,今天就乘车直奔怒江来了。”快七十岁的他,精神矍铄。“当年我只是觉得山里生活艰苦,却没有发现这里的景色这么撩人。”他笑了笑,接着对我说:“在城市的熙熙攘攘里,我常常感到寂寞,而进入山水的怀抱,我就像回到了那个曾经完整的家,心安!”也许,曾

13、和自己的青春融为一体的地方就是故土家园吧,这位老人是寻找他的青春来了。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当雄浑的山河打开自己的胸膛,成千上万种美就在人们眼前次第呈现。怒江第一湾,像一块马蹄形的翡翠,安稳地置放在群山之间。和长江第一湾的猛然掉头、雄奇有力不同,这个弯转得那么优雅,就像华尔兹舞中旋动的长裙一角;又转得那么不动声色,甚至没有激起半朵浪花。我们这些游客,站在山坡的围栏外,看着深谷里仿佛陷入沉思的碧水。导游姓李,50多岁模样,当她开朗地大笑的时候,眼角和额头的皱纹都在爬动。她向大家介绍:其实,这条江到了雨季才会发怒,才名副其实。这个季节,更适合它的名字应该是碧江。显然,她对这片山水

14、非常了解。戴在群峰头上的皇冠山高贵华美。当一抹阳光落在上面,它就像刚从黄金的汁液里捞出来一样,润润的,闪着金黄的光。为了拍一张把“皇冠”戴在头上的照片,游客们四处寻找合适的位置和角度,李导微笑着走过来,一一指导并帮忙。当相机屏幕上显示出一位手持小木匣(自制音乐播放机)的“老皇子”时,她轻拍手掌,发出爽朗的笑声,那位北京老人也咧开嘴笑了。童心在大自然面前复活了,每个人都变得更加可爱和天真。大巴车继续向着山河敞开的方向前行,李导趁着空闲向大家讲述起自己的身世。李导的家乡在云南省怒江州北部的独龙江乡。早年,那里不通公路,物资匮乏。当地政府曾组建马帮,运送粮食和其他生产、生活物资,救助群众。她就是其中

15、的一个赶马人,也曾做过国营马帮的女马锅头。泥石流、桥梁损毁、雪崩、大雪封山甚至自己的丈夫也遇难于赶马途中,十多年里,她流汗流血,历经艰险,遭遇了难以想象的苦痛,也一次次见证了乡亲们在山间铃响马帮来时的喜极而泣。值得庆幸的是,一条条公路终于打开了闭锁的山区,她的家乡和外界的联系变得便捷。前些年,为提高云南茶叶的知名度,云南组织了一次马帮驮茶进京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她留下了自己马锅头生涯的最后一次亮相。那一路,马帮吸引了许多好奇的目光,催生出不少轰动一方的趣闻,同时马帮也看到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辆、霓虹闪耀的商场和穿着入时的男女在宽阔的大街上,在汹涌的人流中,马帮不再像行走于山间古道时

16、那样自然:蹄声犹犹豫豫,马儿的脖铃声错落纷乱。什么时候该走?什么时候要停?前面的岔道如何选择?这些都变得难以确定。如果说,大山曾经遮挡过她的目光,那么,这次马帮驮茶进京的活动,则在她面前打开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画卷,引发了她的思索。时代也许不再需要传统的马帮了,她清醒地认识到。她决定从熟稔的生涯中拔脚而出,开启生命的另一扇门成了一名高山导游。在为四方游客的服务中,她感受到了充实与快乐。到达观景台时,李导招呼大家下车。当我眺望山谷对面被云雾笼罩住的山坡以及山上的村寨时,迷离朦胧的烟火人家好像也被一种神秘感笼罩住了。“能不能把那里称为人神共居的地方?”李导大声问所有人。那位北京老人回答说“那是一个天上

17、的村寨。”想来天上的街市中,“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悠然自得的生活在这世外桃源里应该不难遇见吧。李导带领着大家,向如画河山的更深更远处走去。这时,我却很清楚地看见,她的手自然前伸,挽住了北京老人的胳膊(有删改)【注】马锅头:茶马古道上马帮的首领。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所写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相关内容,既突显了老人的形象,也讴歌了怒江山水。B来自北京的老者,从拉萨取道昆明直奔怒江而来,不是为了怒江山水,而是为了寻找自己的青春。C独龙江乡的乡亲们在马帮来时“喜极而泣”,可见在山村闭锁时期,马帮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D李导清醒认识到时代不再需要马帮,她转行成为一名高山导游,重

18、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7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处句式整散结合,长短错落,又多用四字词,摹山画水,语言极具感染力,富有意境。B处引用毛泽东诗句,诗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山的气势,使人震撼。C处把传统的马帮放在现代都市生活背景下写,在强烈的反差中凸显马帮的愚昧落后。D文章通过概述与特写相结合讲述李导的经历,她人生的转折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8作者笔下的怒江呈现了“成千上万种美”,请结合文本概括怒江的自然之美。9标题“像山河一样打开自己”有多重意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曹玮之守秦州也,州之西,立文盈关。关之所在,最为

19、要害;关之左右,皆蕃俗也。玮以恩信结之,咸为之用,故秦州每岁出兵,以守文盈关而已。秦州所守既寡,则州兵虽少而用足,粮草可以自给。自后帅臣守其旧规,不改增。文盈之西九十里,号张小哥族,亦名张遵。旧与邻族有怨而本帐兵马衰耗常乞纳土前后帅臣皆以难守不许。及范翔作陕漕,权知秦州,遂许之,发兵城其地,建于古渭州。城既立,知州刘渔与秦州商贾及居人二千余家皆在城中,翔亦亲至其地,犒设其族。蕃人相约出兵截杀渔、翔等,翔等微知其语,犒设之日,晚还文盈。次日兵起,求翔不得,遂于中路筑城,截杀商贾及修城兵民共五六十人。道路隔绝,贼兵居其间,粮道断绝,城中无食。朝廷使张昇知秦州,刘涣、郭恩领兵苦战,攻破中路贼城。朝廷

20、犹不能弃古渭,但罢不为州,置寨主、监酒二人,每季轮一将兵守之,张氏世袭蕃巡检。然自文盈至古渭九十里,其间但通一路,路旁即是界濠。秦州每岁支移省税应付古渭,而秦阙食则以贵价籴之,自是秦州始困矣。张氏既与蕃族不和,雠秦之兵,日向秦州驻劄,当与同其患难,于张氏则便,而秦州实无所利也。(节选自苏辙龙川别志)材料二:夫将材有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之谓仁将;事无苟免,不为利挠,有死之荣,无生之辱,此之谓义将;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此之谓礼将;奇变莫测,动应多端,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之谓智将;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足轻戎马,气盖千夫

21、,善固疆埸,长于剑戟,此之谓步将;登高履险,驰射如飞,进则先行,退则后殿,此之谓骑将;气凌三军,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此之谓猛将;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此之谓大将。(节选自说将将材)注驻劄:同“驻扎”。疆場:指战场;場,y。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旧与邻族A有怨B而本帐C兵马D衰耗E常乞纳土F前后帅臣G皆以难守H不许。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城,指筑城,与过秦论中“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中的“城”词义和用法相同。B微知,指暗中打探得知情况,其中的“微”与“微夫人

22、之力不及此”中的“微”词义不同。C苟免,指苟且免于损害。临事不苟且偷生,不为了利益而屈服,这样的将帅可谓坚守道义。D殿,指最后。殿后,行军时走在最后,古代撤军时常安排轻骑兵殿后保护主力不受到追击。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玮守秦州时,非常善于搞好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扼守险要的文盈关,以寡御众。B范翔守秦州时,同意张遵率部归附朝廷,并派知州刘渔在古渭州治所筑城,扩大朝廷领土。C在张昇守秦州时,刘涣、郭恩率军攻破阻挡在文盈关与古渭州间的蕃人城池,清除了障碍。D说将将材中把将材分为九类,一名优秀的步将需要武艺高强,气势超群,能巩固疆埸。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23、代汉语。(1)而秦阙食则以贵价籴之,自是秦州始困矣。(2)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14材料二中说“将材有九”,试据此评价曹玮具备哪些为将才能。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应举早行缪蟾半恋家山半恋床,起来颠倒著衣裳。钟声远和鸡声杂,灯影斜侵剑影光。路崎岖兮凭竹杖,月朦胧处认梅香。功名苦我双关足,踏破前桥几板霜。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半恋”一句直接表现诗人对家的眷恋和晨起的困倦,表达的感情真实而又生动。B“起来”一句写诗人早起穿着颠倒,以调侃的笔写出睡意未足、行程仓促之感。C诗歌中间两联充分调动听觉、视觉等,写出凌晨时分

24、特定的声音、光影、景物。D这首诗在标题和构思上都有模仿商山早行的痕迹,表达的情致也基本相同。16此诗为状元缪蟾的自述诗,激励着历代学子。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具有哪些可贵的求学品质。四、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指出左丘明和孙子著书立说的初衷是“ , ”,以此引出自己创作史记的目的。(2)小窗幽记中说:“大豪杰,舍己为人,小丈夫,因人利己。”这个道理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来表达,就是“ , ”。(3)“马”作为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词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成为古代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重要意象,如“ , ”。五、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

25、字,完成下面小题。我在玉渊潭散步,看见一对老夫妻弯着腰在草丛里找什么。他们一边走,一边搜索。走几步,停一停,弯腰。“您二位找什么?”“枸杞子。”“有吗?”老同志把手里一个罐头玻璃瓶举起来给我看,已经有半瓶了。A“不少!”B“不少!”他解嘲似的哈哈笑了几声。“您慢慢捡着!”“慢慢捡着!”看样子这对老夫妻是离休干部,穿得很整齐干净,气色很好。他们捡枸杞子干什么?是配药?泡酒?看来都不完全是。真要是需要,可以托熟人从宁夏捎一点或寄一点来听口音,老同志是西北人,那边肯定会有熟人。他们捡枸杞子其实只是玩!一边走着,一边捡枸杞子,这比单纯的散步要有意思。这是两个童心未泯的老人,两个老孩子!18根据语境推断

26、A、B两句话是谁说的,说明理由。A: ;B: 。理由: 。19文中画横线的两个短语“两个童心未泯的老人”“两个老孩子”,能否互换位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国地大物博,南北风景、美食、民俗等各不相同, A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4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同比增长34.3%;游客出游总花费同比增长47.3%。人们出游意愿不断增长,南北文旅行业交流也不断增进。这不仅能让游客产生新鲜感,感受到不同地方的异域风光,也能助力更多地方提升人气,活跃文旅市场。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文旅消费需求呈现升级趋势。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被动接受式的“到此一游”,更加青睐深度体验、主

27、动参与的沉浸式旅游。各地文旅行业顺势而为、积极创新,推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举措。如何变“流量”为“留量”?答案无他, B 。面对游客的涌入,哈尔滨市政府和群众用真诚换真心,开启“宠游客”模式。冻梨切块摆盘、冻草莓按个卖、广场上建起了“温暖驿站”无论是此前淄博烧烤的出圈, C ,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有优质文旅产品,还需政府在监管和服务上用力、从业者在产品设计和品质上用心、市民在理解和参与上用情。携手同心、形成合力,才能获得游客认可,实现口碑传播。面对机遇,扎扎实实丰富文旅产品供给,着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哈尔滨”“淄博”被人们看见,给游客留下美好的记忆。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

28、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使用情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走马观花,意思是匆忙、粗浅地了解事物,在文中用以表达目前消费者不满足浅尝辄止的旅游,更倾向于参与感强的旅游。B顺势而为,意思是做事要顺应潮流,不要逆势而行。在文中指文旅行业敢于抓住时机,可替换为“顺理成章”。C留量,使用仿词的修辞手法,意在生动形象说明各地文旅行业长足、持续发展是目前更值得思考的问题。D哈尔滨,使用借代的手法,指只要文旅行业用真心做好服务工作,各地都可以和哈尔滨一样实现旅游爆火。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六、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一句曾经广为流传的名言:“最重要的一个词是我们,最不重要的一个词是我。”然而当代作家毕淑敏却说:“我很重要。”对于“我”和“我们”,人们着眼点不同,因而强调的对象也就不同。“我”和“我们”,孰轻孰重?这自然会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深沉的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试卷第11页,共1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4届甘肃省张掖市某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docx)为本站会员(meimeiwenku)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