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二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3 题。 中国的姓氏产生于什么时候?一般认为可以追 溯 到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 “ 姓 ” 。“ 氏 ” 的产生比姓要晚一些。这是因为同一母系血统的氏族子孙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徙到不同的地方居住和 生活 , 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 “ 氏 ” 。一个氏族分成多少
2、个支族,就有多少个氏。因此可以说,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这就是姓与氏在最初阶段的根本区别。 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的功能除了保留那些原有的区别以外,又带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特别是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来的。这时的氏已经是贵族地位的标志,贵者有氏,贱者无氏。如果封邑、官职或居住地发生变化,氏也就会跟着变化。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 “ 男子称氏以别贵贱 ” 。另外,夏、商、周三代,严格实行 “ 同姓不婚 ” 的制度,因此,女子在出嫁时都要用姓标明血统 ,而在姓之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等排行,如孟姜、仲姜,孟姬、仲姬等。周代的晋、鲁两国不
3、能通婚,因为都姓姬;但秦、晋两国却可世代通婚,因为秦国姓嬴。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 “ 女子称姓以别婚姻 ” 。 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合一,统称为姓。 姓氏的来源相当复杂。 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嬴等,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花、叶、谷、林、金、石等,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以封国、采邑或 职官、爵位为姓,如齐、楚、宋、司马、王、公孙等,由于古代封爵官职名目繁多,故此类姓很多;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东方、西门、东郭、南、陶、卜等;以祖先族号、
4、谥 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康等。还有 出于帝王意志与政治目的的避 讳 赐姓,因战乱人 祸避难而改姓,因特殊事件 或因省文、音讹而改姓等。当然, 兼容并包 的华夏文化与古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 也 直接导致大量胡姓汉化与部分汉姓胡化。凡此种种,使中国姓氏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以致 世系难辨,脉络难清。 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很讲究命名,而命名的出发 点与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 密切相关 。 周朝建立,礼制规范,如何命名也有了许多规定。如左传所说 “ 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 。汉代是中华大一统帝国的初始阶段,国力强盛,安国、奉汉、勇、超、雄等名字,张扬的是汉
5、代人雄浑阔大的气势、蓬勃向上的精神。- 2 - 西汉末年复古,王莽禁取复名,人们多取单名,直到东汉、三国,单名依旧盛行,因此一部三国志,人物几乎都是单名。到魏晋南北朝 ,因单名重复太多,复名又兴盛起来,由于受士大夫清高风气的影响,人们取名喜欢用 “ 之 ” 字,如王羲之、顾恺之、裴松之等。以后数代,取名均受时代影 响。 古代的中国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字由名演化而来,所以统称为 “ 名字 ” 。由于古人注重礼仪,因此称名称字大有讲究。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于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而字则用于下对上、少对长或对他人尊称,在多数情况下,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从历代的取字情况看,名与字有密切关
6、系,古人称为 “ 名之与字,义相比附 ” 。这 “ 义相比附 ” 正是取字的一条原则。 名与字的关系大约有这样几种。一是名与字意义相同。如楚人屈原,本名平,原是字,平与原同义。二是名与字的意义相关。如三国赵云字子龙,古人认为 “ 云从龙,风从虎 ” ,云与龙 因此相关。三是名与字意义相反。如朱熹,字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此外,还有以孟(伯)、仲、叔、季排行为字或取于古语、成语等情况。 (取材于 程裕祯的中国文化要略) 1 下列有关 “ 姓 ”“ 氏 ” 的表述, 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 3 分) ( ) A 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关系的氏族称号,一般认为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B 姓
7、的产生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密切关系,氏的产生则源于原始社会的人口繁衍。 C 古老的姓、氏很少,中国大量的姓、氏起源于周代,是周王室分封制的直接产物。 D 秦汉之前,姓与氏有明显的区别,使用时也有 严格的规定; 汉代以后,姓氏合一。 2 下列词语中,可以证明秦汉之前的姓具有 “ 别婚姻 ” 功能的一项是 ( 3 分) ( ) A 秦筝赵瑟 B 朝秦暮楚 C 燕歌赵舞 D 秦欢晋爱 3 下列句中有关 “ 名 ”“ 字 ” 的表述和推断,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 ) A 孟姜女 ,姓孟,名姜女,据说是春秋齐国人杞梁之妻,是 “ 孟姜女哭长城 ” 的 主人公。 B 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
8、弟间的排行顺序。孔子名丘,字仲尼,说明其排行老二。 C 古人的名多用于自称。鸿门宴中项羽所言 “ 籍何以至此 ” 的 “ 籍 ” 就是项羽自呼己名。 D 在古 代,平辈之间的 “ 指名道姓 ” 是不尊重他人的无礼行为,见面时要称呼他人的字。 (二)文学类文 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放鸭 青草湖里鱼虾多,水草茂。青草湖边的人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这里出产的鸭蛋很有名气。早些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湖上鸭子绝了迹。这几年政策好了,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 - 3 - 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沿湖十八村,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鸭。
9、有老汉,有姑娘,大家经常在湖上碰面,混得很熟。 春天,湖边柳枝抽出了嫩芽儿,桃花杏花怒放,湖 里长出了鲜嫩的水草,放鸭人开始赶鸭子下湖了。 湖水绿得像翡翠,水面上露出了荷叶尖尖的角,成双逐对的青蛙呱呱叫着,真是满湖春色。老壮一下湖就想和对面王庄的放鸭人老王头见见面,一连好几天也没碰上。 这天,对面来了 个赶着鸭群的姑娘。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递话过来: “大伯,您是哪个村的 ?” “湖东李村,”老壮答道,“你呢 ?” “湖西王庄。” “老王呢 ?” “老了,退休了。”姑娘抬起竹篙,用力一撑,小船转向,鸭群拐了个弯儿 。 “再见,大伯
10、!” 他们就这样认识了。 有一天,老壮又和姑娘碰了面。姑娘郑重其事地问: “大伯,你们村有个李老壮吗 ?” 老壮愣了一下,反问道: “有,问他干啥 ?” 姑娘的脸红了,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 “没事,随便问问。” “这户人家怎么样 ?”姑娘问。 “难说。” “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里游过乡 ?” “游过。”老壮掉转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 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四人帮”横行那些年,上头下令 ,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的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共了产”,甭提有多心疼了。家里的油盐钱全靠抠这几个鸭屁股啊 !那时,村子里主事的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主
11、任,“共产”来的鸭子,被他和他的造反派战友们当夜宵吃得没剩几只了。老壮本来是村子里有名的老实人,一生气就办了荒唐事。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子,结果被巡夜的民兵当场抓住了。 主任没打他,也没骂他,只是把两只鸭子拴在一起,挂在他的脖子上,在湖东八个村里游乡。主任带队,一个民兵敲着铜锣,两个民兵端着大枪,招来了成群结队的人,像看耍猴的一样。为这事老壮差点上了吊 。 - 4 - 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他对她起了反感。尽量避免和她碰面,实在躲不过了,也爱理不理地冷落人家。姑娘还是那么热情,那么开朗。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伯”。老壮面子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骂:
12、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 ! 转眼春去夏来,湖 上换了一番景色。 荷田里荷花开了,湖里整日荡漾着清幽的香气。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下了一场暴雨。 李老壮好不容易才拢住鸭群,人被浇成一只落汤鸡。 暴雨过后,天空格外明净,湖上水草绿得发蓝,荷叶、苇叶上,都挂着珍珠一样的水珠儿 。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被暴风雨冲散的鸭子,却不知道是谁家的鸭。“好鸭 !”老壮不由赞了一声。只见这十几只鸭子浑身雪白,身体肥硕,像一只只小船在水面上漂荡,十分招人喜爱。他突然想起在湖西王庄公社农技站工作的儿子说过,他们刚从京郊引进了一批良种鸭,大概就是这些吧 ?老壮一边想着,一边
13、把这十几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 第二天,老壮一进湖就碰上了那位放鸭姑娘。 “大伯,你看到十几只鸭子没 ?昨天的暴风雨把我的鸭群冲散了,回家一点数,少了十四只。是刚从农技站买的良种鸭,急得我一夜没睡好觉 呢 !” “姑娘,你可是问巧了 !”老壮看到姑娘那着急的样子,用手一指鸭群,说:“那不是,都在我这儿呢。” “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 ?” “我来。”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来,白鸭归了群。 “大伯,咱们放鸭这么久了,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呢 !”姑娘把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发音发问。 “姓李,名老壮 !” “呀 !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 “不差,我就是苇林他爹,”李老壮把胡子翘起来,好像和姑娘斗气似地说,“我就是那个因为偷鸭子游过乡的 李老壮 !” 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 。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 “大伯,谢谢您?”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赶着鸭,没命地逃了。 “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 ?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回来 !”李老壮高声喊着。 一片芦苇挡住了姑娘和她的鸭群。 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