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课题第3节 数据的统计分析(2个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了解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能够在实际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情境中灵活应用。2.能根据实际需求,对表格数据进行整理与计算。3.能使用电子表格和Python程序进行数据分析,实际的数据分析工作中灵活运用这些工具,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并能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形成结论。 教学准备带有python环境、office软件的计算机房教学流程具体导学过程意图交流第一课时:一、 教学导入由“采集天气数据”的项目子任务导入。二、 新课导学探索第3节 数据的统计分析(1) 教师布置本节课学习任务收集与数据采集相关的知识与工具,来为“分析天气数据”作知识储备。(2
2、) 教师引领学生探索“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自主阅读:书本P23-25及查找网络知识,进行简单的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有 、 、 ,如果要分析本班同学本学期的语文成绩变化情况,可以使用 (3) 教师引领学生将知识技能内化为能力学会分析:以“分析天气数据”任务为例,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应该如何选用合适数据分析的方法?提供支架:对比分析法:比较和分析不同地区或者不同时间的天气数据。比如,比较两个城市在同一天的气温差异,或者分析一个城市在不同年份的气候变化情况。聚类分析法:对大量的天气数据进行分类,以便找出相似天气的情况。比如,识别同一季节内相似的天气状况,或者找出一年中气温变化趋势相似
3、的日子等。平均分析法:计算和评估长期的天气数据。比如,计算一个地区的平均气温、降水量等气候指标,从而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学会思考:数据分析无法得到有效的结论?提供支架:如果分析结果不佳,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数据质量差:如果数据存在大量的错误或者缺失,那么无论采用何种分析方法都可能导致分析结果不佳;选择的分析方法不合适:每一种数据分析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如果选择了不适合的天气数据分析的方法,可能会影响分析结果。没有考虑到特定的天气现象:天气现象往往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如果在分析中忽略了某些特定的天气现象,可能会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学会实践: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用E
4、xcel 分析视力数据。学生撰写PPT 研究报告,并进行交流分享。(4) 教师促进学生形成必备品格与正确价值观念提问1:分类和聚类的区别?提问2:从视力分析实践中,我们能获得哪些启示?在学生讨论基础上进行评价总结。三、 习题测试3. 在 Excel 表格 E2 单元格输入公式“=AVERAGE(A2:D2) ”,然后用自动1.电子表格分析气温数据时, 可以调用合适的函数进行数据分析,如用于求最高气温的函数是 ,可以用于求平均气温的函数是 四、 小结回顾要求学生按照下列提示进行总结回顾:1.学到了哪些知识与技能?2.提升了哪些方面的能力?3.生成了怎样的观点?四、布置作业请各小组对项目探究的阶段
5、成果进行整理并提交,整理内容:1.不同方式进行数据分析的体验与实践评价第二课时:一、 教学导入由继续开展“分析天气数据”项目子问题导入。二、 新课导学探索第3节 数据的统计分析(1) 教师布置本节课学习任务了解使用编程分析数据的方法,来为“天气数据分析”作知识储备。(2) 教师回顾旧知,介绍新的数据分析工具(3) 教师布置阅读“编写程序分析数据”任务并要求进行知识梳理自主阅读:书本P27-29,可以通过网络补充。知识梳理:A.Series和DataFrame的异同。B.编程分析数据时会用到的函数。(4) 教师引领学生将知识技能内化为能力实践活动:用pandas处理数据。借助电子资源学习简单的编程知识,为后续可视化打下基础。(5)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实践、展示四、小结回顾请同学按照下列提示进行总结回顾:1.学到了哪些知识与技能?2.提升了哪些方面的能力?3.生成了怎样的观点?五、布置作业请各小组对项目探究的阶段成果进行整理并提交,整理内容:1. 知识梳理成果2. 项目实施记录表方法不限于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根据学生具体项目不同,需要由小组自行拓展新的分析方法-